陳慧婷 ,徐翠 ,黎家祥 ,左明開 ,陳良榮 ,黃冬艷 ,花象柏
(1.南昌珠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13;2.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免疫是各類型豬場防控豬病的主要手段。對免疫豬群進行血清抗體監(jiān)測可了解免疫的效果,為調整與完善免疫程序提供依據(jù)[1]?,F(xiàn)將兩個非自然年度檢測結果報告如下,供業(yè)界參考。
1.1 血樣來源
本報告檢測時間持續(xù)兩年,結果按兩個非自然年度整理。以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作為第一年度,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作為第二個年度。全部血樣均來自江西省各類型豬場,一個豬場送一次血樣來檢測稱為一個場次。兩個年度共收到177場次6 890份血樣。每個年度,豬藍耳病毒(PRRSV)、豬瘟病毒(CSFV)、豬偽狂犬病毒(PRV)保護(gB)與野毒(gE)、豬 O型口蹄疫病毒(FMDVO)、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CV-2)、豬日本乙型腦炎病毒(JEV)和豬細小病毒病病毒(PPV)等6種豬病病原抗體檢測血樣的場次數(shù)和血樣份數(shù)見表1。
1.2 主要儀器和試劑盒
表1 每個年度各種豬病檢測的場次數(shù)和血樣份數(shù)
酶標儀:Thermo MK3型酶標儀,培養(yǎng)箱:Blue part LRH-150型生化培養(yǎng)箱。豬瘟、豬藍耳病、豬偽狂犬病gB和gE等抗體檢測ELISA試劑盒(北京愛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豬O型口蹄疫、豬日本乙型腦炎及豬細小病毒病等抗體檢測ELISA試劑盒(武漢科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抗體檢測ELISA試劑盒,第一年度采用北京世紀元亨公司提供的,第二年度采用武漢科前提供的。
1.3 檢測方法和判斷標準
所有抗體檢測方法均按相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各種抗體檢測結果判定標準如表2。
由表3可知豬藍耳病陽性場第一年度與第二年度的抗體陽性率分別為84.70%和84.29%,均已達到國家要求的抗體陽性合格率大于70%的免疫水平。表明各類型豬場豬藍耳病免疫水平較好,對藍耳病的防控意識較強。藍耳病陰性場第一年度與第二年度的抗體陽性率分別為0.33%和1.17%,這是一個陰性場在2017年3~10月發(fā)生轉陽造成的。最后該場不得不應用疫苗免疫以控制疫情,從而轉為陽性場。豬瘟抗體第一年度與第二年度的陽性率分別為66.94%和82.49%,第二個年度抗體陽性率較第一個年度上升15.55%,有明顯提高。豬偽狂犬病gB抗體第一年度與第二年度的陽性率分別為94.39%和93.33%,兩個年度的陽性率均處于較高水平。豬偽狂犬病gE抗體第一年度與第二年度的陽性率分別為9.27%和16.67%,第二年度的陽性率比第一年度明顯上升,存在野毒不穩(wěn)定的情況。豬O型口蹄疫抗體第一年度與第二年度的陽性率分別為63.22%和81.43%,免疫水平提高明顯。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抗體第一年度與第二年度的陽性率分別為96.98%和80.36%。豬乙型腦炎抗體和豬細小病毒病抗體第一年度的陽性率分別為96.04%和63.35%,第二年度均未收到檢測樣品。
表2 7種豬病抗體檢測結果判定標準
表3 每個年度各種豬病抗體檢測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3.1 本報告在藍耳病疫苗免疫場檢測藍耳病抗體,用的是IDEXX試劑盒。該試劑盒以核衣殼蛋白(N蛋白)為主要包被抗原,檢測血清中針對N蛋白的抗體[2]。用藍耳病弱毒疫苗接種豬體后,8~14d即可產(chǎn)生這種抗體,并持續(xù)2個月。其陽性率的高低顯示疫苗接種是否成功。本報告檢測的藍耳病抗體陽性率第一年度為84.70%(1168/1379),第二個年度為84.29%(1191/1413),兩者均超過國家曾經(jīng)對高致病性藍耳病強制免疫所要求的免疫合格率全年應在70%以上的要求[3]。因此,這些豬場在抵御高致病性藍耳病的發(fā)生與流行是有足夠保護力的。但是,這些場仍不能放松生物安全措施要求,特別是引種,如果引進了其他類型的藍耳病,還是有可能發(fā)生不同程度藍耳病流行的。
由藍耳病陰性場送檢的血樣,第一年度為1818份,檢出6頭陽性;第二年度為682份,檢出8頭陽性。這些檢出的14頭藍耳病血清抗體轉陽豬出現(xiàn)在2017年3~10月,是一個藍耳病陰性場藍耳病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該場藍耳病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的過程歷時8個月,前7個月發(fā)展很慢,僅個別出現(xiàn),最后1個月迅速發(fā)展,全群轉陽,只好采取接種藍耳病疫苗的措施,從而由藍耳病陰性場轉為藍耳病免疫場,表明藍耳病陰性場維持的不易。
3.2 本報告豬瘟抗體陽性率第一年度為66.94%(913/1364),第二年度為 82.49%(1164/1411),后者超過了國家曾經(jīng)對該病強制免疫所要求的免疫合格率全年應在70%以上的要求[3]。目前,豬瘟免疫各類型的豬場都非常重視,但疫苗的選擇和免疫程序的安排對豬瘟抗體陽性率的影響仍很重要[4]。第一個年度在本公司檢測豬瘟抗體陽性率較低的豬場,在采用本公司推薦的豬瘟免疫程序后,其陽性率均有所提高,這是第二個年度豬瘟抗體陽性率較第一個年度的數(shù)據(jù)高出15.55%的原因之一。
3.3 豬偽狂犬病的免疫也是各類型豬場非常重視的一種免疫。送檢的血樣有的只要求檢測gE(野毒)抗體,有的則要求gE和gB(保護)抗體同時檢測。在gE抗體方面,本報告第一年度的陽性率為9.27%(246/2654),第二年度的為 16.67%(234/1404);就單個豬場而言,有的gE抗體陽性率高達100%,有的為零。我們發(fā)現(xiàn)gE抗體陽性率較高的豬場,只要gB抗體也較高,都不出現(xiàn)豬偽狂犬病的臨床問題。有報告認為,應用過豬偽狂犬病滅活疫苗的豬場,可檢測到gE抗體,但這種gE抗體,不代表是活的野毒的gE抗體[5]。江西省曾一度使用的HB-98株偽狂犬病疫苗,缺失TK和gG基因[6],即不缺失gE基因。也就是說該疫苗中的gE基因并不具有野毒gE的毒力,因此由其誘導產(chǎn)生的gE抗體并不代表是真正的野毒抗體。這是否是我們所檢測的gE抗體陽性率高達40%以上都不存在豬偽狂犬病臨床問題的原因,有待進一步討論。
本報告所檢測的gB抗體,第一個年度的陽性率為94.39%(1413/1497),第二年度的陽性率為93.33%(756/810)。在這些豬場均看不到由偽狂犬病病毒經(jīng)典毒株或變異毒株所引起的臨床豬偽狂犬病,表明豬場用疫苗免疫預防豬偽狂犬病是成功的。
3.4 豬O型口蹄疫抗體的檢測第一個年度的陽性率為 63.22%(349/552),低于何振華(2017)報道的該指標的數(shù)據(jù)[7];第二個年度的陽性率為81.43%(228/280)。按國家對該病強制免疫所要求的免疫合格率全年應為70%以上的要求[3],第一個年度送檢的豬場大多數(shù)不合格。通過本公司技術服務人員幫他們調整免疫程序,使送檢的大多數(shù)豬場O型口蹄疫抗體的陽性率都達到和超過了國家規(guī)定的水平,從而導致第二個年度的抗體陽性率比第一年度的增加了18.21%。
3.5 豬圓環(huán)病毒病是一個主要危害商品豬生產(chǎn)的重要豬病,但由于圓環(huán)病毒疫苗的普遍使用,使本病在各類型豬場都得到了較好的控制,故送血樣要求作該項檢測的豬場較少。第一個年度圓環(huán)病毒抗體檢測的陽性率為96.98%(193/199),第二個年度該指標的陽性率為80.36%(135/168),這與郭紫印(2018)報告的該指標的結果相近[8]。豬日本乙型腦炎和豬細小病毒病等兩種豬病的抗體檢測都是在母豬出現(xiàn)繁殖障礙的豬場送母豬血樣來檢測的。第一年度豬乙型腦炎抗體檢測的陽性率為96.04%(97/101),表明該病的預防到位,病原檢測也證實了母豬的繁殖障礙不是乙腦引起。第一個年度檢測豬細小病毒病抗體陽性率為63.35%(121/191),其陽性率較低很可能是豬場對本病的免疫多數(shù)只對后備母豬進行1~2次,經(jīng)產(chǎn)母豬則不免疫了而造成的。病原檢測也未證明母豬的繁殖障礙是由細小病毒引起,故豬場是否要加強豬細小病毒疫苗免疫,有待積累更多的檢測數(shù)據(jù)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