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沈娟
(遼寧省朝陽市康寧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強迫癥是神經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氯丙咪嗪是治療強迫癥的一種常見藥物,但因為治療后的不良反應過多而大大降低了治療的依從性。帕羅西汀也是一種有效的抗強迫藥物,它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選擇性的抑制吸收5-羥色胺,使5-羥色胺在突觸間隙處濃度升高,5-羥色胺是人體內的一種神秘物質,相關研究證明,5-羥色胺的濃度會影響到人的情感狀態(tài),所以帕羅西汀也被廣泛的運用到治療各種抑郁性精神疾病[1]。本文主要對帕羅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療強迫癥的效果以及不良反應進行比較研究,現(xiàn)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2017年收治的強迫癥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強迫癥的判斷標準。排除標準:①患者患有嚴重的身體疾病,如癌癥、肺氣腫、尿毒癥,腫瘤、心臟病等;②嚴重的因情感狀態(tài)導致的精神性障礙或精神分裂,有嚴重的物質依賴,并具有強烈的自殺傾向;③2期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將所選取的患者隨機的分為兩組,每組各2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23~39)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20個月,平均(10±5)個月,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的患者經過1周的住院觀察后納入實驗,研究組患者采用帕羅西汀治療,服用劑量從20 mg/d開始,到10 d后增加到45~60 mg/d,平均(47±2.8)mg/d;對照組采用氯丙咪嗪治療,服用劑量從55 mg/d開始,10 d后增加至160~250 mg/d,平均(192±20)mg/d,在治療期間內不同時服用其他精神藥物。
1.3 評定標準。評定工具:使用Yale-Brown強迫量表和不良反應表。評定方法:由兩名專業(yè)的精神科主治醫(yī)師進行評定,測定kappa值>0.86,按照強迫量表分數(shù)進行臨床療效評定,≥75%為痊愈;≥50%為顯著好轉;≥25%為好轉;<25%為無效;用不良反應量表評定治療后的不良反應,在治療前后分別檢查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包括尿常規(guī),肝功能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用SPSS21.0分析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用()形式表現(xiàn),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研究組痊愈5例,顯著好轉8例,好轉7例,無效5例;對照組痊愈3例,顯著好轉7例,好轉8例,無效7例。兩組在有效率上無明顯差異,P>0.05;在強迫量表評分上表現(xiàn):研究組在治療前分數(shù)為(21.3±4.5)分,治療后分數(shù)為(11.0±1.8)分;對照組在治療前分數(shù)為(22.6±5.9)分,治療后分數(shù)為(10.5±2.3)分,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組內比較差異顯著(P<0.05),但在治療后組間的比較差異不明顯(t=0.856,P=0.396);
2.2 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表的分數(shù)比較:研究組在治療后TESS評分為(3.2±1.8)分,對照組評分為(5.9±2.0)分,兩組比較差異顯著(t=5.017,P=0.000)。
強迫癥屬于焦慮癥的一種,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強迫自己的思維或者行為,屬于神經精神疾病的一種[2]。有學者認為,強迫癥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于腦內5-羥色胺功能有關,帕羅西汀能夠選擇性的抑制突觸間隙2-羥色胺的再攝取,能夠有效的抑制神經元對5-羥色胺的吸取,從而保證5-羥色胺在突觸間隙中的濃度,提高5-羥色胺的功能,因此能夠有效的治療強迫癥。
本文以兩種不同的藥物治療強迫癥作比較,通過結果分析得出,帕羅西汀和氯丙咪嗪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后,患者治療的有效率達到了80%和72%,患者的癥狀都有了很好的緩解,說明兩種藥物對于治療強迫癥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在比較兩種藥物的不良反應上發(fā)現(xiàn),采用氯丙咪嗪治療的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明顯高于帕羅西汀,采用氯丙咪嗪治療的患者比較容易出現(xiàn)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應,如口干、乏力、便秘、嗜睡等[3];而帕羅西汀對5-羥色胺受體有選擇性,能夠很好的從強迫癥的原始癥狀上根治,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現(xiàn)象較少,安全性較高,再加上服用帕羅西汀的劑量較少,服用次數(shù)少,用藥簡單方便,能夠很好的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且不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性[4]。
綜上所述,兩種藥物對治療強迫癥均有很好的療效,但采用帕羅西汀治療發(fā)生不良反應和不良反應更低,值得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