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
【摘 要】高校古箏教學是一個長期且有一定教學法則的規(guī)范化教學體系,遵循其教學的基本特性是古箏規(guī)范化教學的重要路徑。本文即針對性地就高校古箏教學基本特性展開探究。
【關鍵詞】高校古箏;基本特性;探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J603?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3-0059-01
高校古箏教學是通過培養(yǎng)學生演奏技能,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演能力的藝術教育活動。長期的教學實踐表明,古箏教學必須建立在一個符合演奏特性及目標性、規(guī)范化教學的體系上。
一、古箏教學方法的科學性體現
古箏教學方法的科學性是人們歷經長久的古箏實際演奏展示,基于該樂器的演奏特性,和其相關的一系列技巧、手法等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整理出來的。音樂藝術的建立完善不僅是物質水平提高的一種具體表現,也是當下社會中廣大民眾內心思想的直露。所以,音樂本身具備科學性這個基礎,而古箏的教學正是一種以豐富音樂為主導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其科學性不言而喻。
古箏學習者的學習熱情、興趣、演奏水準以及在古箏演奏方面的預期發(fā)展等,往往與古箏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有一定的關系。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體現相關科學性的具體教學方式、方法如下:
(一)對相關學習者興趣的激發(fā)
興趣往往是保持與“聚焦”相關學習者的基礎前提,人們常常對比較有熱情、感興趣的事物積極、愉悅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并探索和悉知其具體概況,從而使認識和進一步悉知不是一種顯性或潛在的壓力。當然,興趣也是古箏學習中的一塊墊腳石,是學習者們前進的精神主導。古箏學習興趣的提高,使學習者們往往出現自發(fā)、自主的注意力傾向態(tài)勢,而這種態(tài)勢衍變出來的熱情、高漲情緒等繼續(xù)支撐、支持著相關學習者進一步的演奏和學習。所以,高校古箏教學的相關教師應該時刻把學習者們的興趣引導放在第一位。另外,要十分關注與該器樂相關的、豐富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擇選,以及適時的增加、拓展一些實踐性的古箏中小型展示音樂會等新型創(chuàng)設手法,加之靈動、活潑的表現技巧等,為古箏學習者的興趣激發(fā)提供必要的條件。
(二)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
任何學習都是一項十分漫長且艱難的過程,尤其是諸如古箏等技能性要求極為嚴苛的樂器。在高校古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以及學習者雙方都不可急于求成、走捷徑等,畢竟“欲速則不達”。尤其是當今社會對音樂的“物理性鑒賞”,常常有一系列的考試等級分化等規(guī)劃性固勢,往往導致古箏學習者過分關注高級作品,卻總是疏于對扎實基本功的強化練習,長此以往,日漸淡化了學習者們學習古箏的興趣和熱情。
二、古箏教學的情感性表達
眾所周知,音樂是具有豐富情感的藝術表達,相較于其他各類藝術形式而言,往往可以更直觀、深刻地觸碰到大眾的情感感知世界。作為音樂一部分的古箏藝術則更是一項抽象性的視聽藝術,在其演奏過程中,由于學習者們對相關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者作品及個人鮮明特征、樂曲內涵的領悟力以及相關情感的準確把握度等的不同,往往演奏出各類風格迥異的實際展示。而該樂器的情感文化、不同作品層次的演奏展示都十分有難度,具體的情感性展示如下:
(一)積極、正能量的情感題材選取
部分古箏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比較消極、低沉等,而這些內容往往一定程度上對古箏學習者們的演奏和學習心理、生理塑造等都產生著負面的影響。所以,古箏演奏的教育者們應該更多地選擇積極活潑、正向科學的感情基調作品進行教學。
(二)施助學習者們領悟理解作品內涵
古箏作品的情感表達較為虛擬抽象,學習者們往往不能很好地拿捏和合理地把握好其中更深層次的情感闡釋。這時,教師可以適當客觀地對學習者們進行一定程度的作品立意、情境解析,幫助學習者們更好地領悟作品中的表現情境,并細致地勾勒出描述的意境等。
(三)情感豐沛的演奏示鑒
古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最大能力以豐沛的情感表達手法作為演奏具體作品的主導支撐,可以適時的將作品中抽象、虛化的情感通俗化、生活化,用文學性的方式闡釋給學習者們,從而更具客觀性、情感性地引導學習者們良好地進行演奏。當然,要做到情感豐沛的演奏示鑒,古箏教師自身必須具備扎實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這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
三、技術與文化的融合性
古箏演奏往往并非獨立存在,總是植根于廣袤的“文化沃土”,來源于實踐生活中,必須聯動自身產生的現實關聯,才能更深刻地進一步發(fā)展。比如,將古箏演奏與我國傳統文化、民族特色音樂等更好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技術與文化的高度融合,從而通過一系列相關作品傳達出其深厚的文化與豐沛的情感底蘊。
四、古箏教學方法的教育性體現
教育與音樂都是古箏藝術背景中的重要成分,都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及思想精神,二者都具有傳承、弘揚文化的意義。作為我國優(yōu)秀民族樂器之一的古箏,其學習絕不是片面單一的,更重要的是通過對相關技巧、手法等的具體學習,逐漸悉知其更深層次、更豐富的民族優(yōu)秀歷史文化底蘊等。具體通過對古箏不同作品的學習,進一步促使學習者們解析領悟其更深層次的內涵,并在相關教學過程中,切身感受和學習到我國優(yōu)秀深厚的文化內涵等。
五、結束語
以上是對新形式下高校古箏教學中基本特性的探究??茖W性是其規(guī)范化學習及學生興趣激發(fā)的前提,情感性是演奏中音樂表現的支柱,技術與文化的融合性是古箏演奏的進一步塑造,教育性是傳承和發(fā)揚民族音樂傳統文化的基石。四者之間是不可或缺并互相成就的關系,共同促進著高校古箏的規(guī)范化教學。
參考文獻:
[1]陳曦.基于新時期下古箏的教學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7,(37):79-80.
[2]王倩楠.新形勢下古箏演奏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J].北方音樂,201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