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文志
每年一到畢業(yè)季,用人單位忙校招,大學生忙應聘,就業(yè)市場顯得熱鬧而喧囂。但在這樣一種熱鬧的情景之下,卻有一種不協(xié)調的聲音縈繞在人們的耳畔。筆者近期走訪本市舉行的現(xiàn)場招聘會了解到,不少用人單位反映,近年來在新就業(yè)的大學生中“閃辭”現(xiàn)象不斷增多,出現(xiàn)了大學畢業(yè)生在職時間變短、穩(wěn)定性變差,入職不久就辭職的現(xiàn)象。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應屆畢業(yè)生的態(tài)度也是“又愛又恨”。
對工作不滿意任性“閃辭”有害無益
在招聘會現(xiàn)場,一個去年大學畢業(yè)的求職者介紹說:“找工作肯定是要找自己喜歡的,如果工作不開心,我是不會浪費時間的,換個環(huán)境,給自己多一個機會?!睋?jù)了解,這個名叫劉君的求職者,自去年大學畢業(yè)以來,在“閃辭”中一共換了三份工作,分別是某品牌的產品促銷員、廣告公司文案和房產公司置業(yè)顧問。劉君認為,剛從大學校園里走出來的他,還不想太早給自己定性,他有精力去追求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不愿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上耗時間,所以每一次都是自己“閃辭”。和劉君一樣,持這種任性而隨性心態(tài)“閃辭”的年輕人有許多,他們喜歡“多走走、多看看”,在擇業(yè)觀上隨意而任性,從不顧及后果和家長的感受,更不在乎企業(yè)如何評價自己。
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小薇去年大學畢業(yè),進入職場也就一年的時間,至今已經有四次的辭職經歷了。她任性而隨意的“閃辭”,讓父母難以接受,為此爸媽經常數(shù)落她,說她在工作上眼高手低,對工作沒有正確的態(tài)度。而認為自我感受不理想的小薇不想過多辯解,她在心里拗著勁抱怨老爸老媽:你們怎能體會到我在職場中的委屈和壓抑呢。有一次,爸媽把她數(shù)落得不耐煩了,她氣哼哼地說:“你們想知道我第一次辭職的原因嗎?坦白地說,我一個新人做些不相干的雜事無可厚非,但同事們那種媳婦熬成婆的頤指氣使令我很不舒服。讓我?guī)瓦@個拿快遞,給那個打印文件,這些瑣事幾乎成了我的主要工作。難道我一個名牌大學生就是干這種工作的嗎?”
有一次,說起自己的第三次辭職,小薇對不理解她的媽媽說,有一天下午臨近下班,部門經理通知加班,順便告訴她去訂盒飯。從快餐店出來,她的雙手提著七八個同事的盒飯、飲料,外加個別人讓她捎帶的水果,進入公司坐電梯到16層的辦公室,她感覺自己不是在上班,而是來送外賣的。放下袋子,她的手指也被勒出深深的紅印,耳邊猛然間傳來女主管尖利上揚的聲調:“小薇,我要的是咖啡,不是奶茶,你連這點事都做不好嗎?”她若是隨口一說,小薇憋在心中的火氣也許不會發(fā)作,但女主管黑著一張臉,理直氣壯地責備讓人太不能接受了,新人也是人,也是有尊嚴的。小薇一言不發(fā),把奶茶扔進垃圾桶以示抗議,拿起包包轉身走人。所以,第二天,小薇就遞交了辭職報告。
心理分析:其實辭職無可厚非,因為良禽擇木而棲,人各有志,有不同的職業(yè)選擇和愛好,當屬每個人權利和需求的正常范疇。但與深思熟慮的辭職不同,“閃辭”強調的是一個“閃”字,也就是說走就走,不計后果。而這樣的“閃辭”一般指入職沒多久,甚至連試用期都沒滿的辭職。這種情況,多表現(xiàn)在應屆畢業(yè)生中的“只簽約不就業(yè)”或是“剛上崗即離職”的人群。像劉君和小薇這種一年三次或四次辭職的現(xiàn)象,可以說稱得上是“閃辭”一族中的典型了。
心理專家表示,“90后”“95后”年輕員工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有個性,在工作中有自己的想法,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緊貼時下的網絡潮流,接觸到很多前沿信息,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強。由于他們出生于互聯(lián)網時代,獲取職業(yè)信息和機會的渠道越來越便捷,更換工作也變得更加簡單和頻繁,一旦對工作不滿意,撂挑子走人成為平常事。但是,如果在工作中碰到小困難、小問題就辭職,可以說是“任性”加“隨性”,這種做法對自己有害無益。但人才流動又是正常的社會現(xiàn)象,從更加關注自我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在跳槽中找到理想工作也值得鼓勵。為此心理專家提醒,大學畢業(yè)生健康的職場流動,應是發(fā)生在個人能力超出崗位需求又無法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空間時,而不是一遭遇困難就撂挑子?!叭涡浴奔印半S性”的“閃辭”,對個人的成長和職業(yè)發(fā)展極為不利。
無法適應人際關系就難以適應職場
大學畢業(yè)生在工作中半年或一年內多次“閃辭”現(xiàn)象,他們的行為雖然不可一概而論。但換位思考一下,若“閃辭”的人對用人單位無貢獻可言,怎么好衡量自身的受益和發(fā)展呢?有研究顯示,準職場人“閃辭”排在前四位的原因是:無法適應人際關系、薪資福利偏低、個人發(fā)展空間不夠和想改變職業(yè)和行業(yè)。例如大學畢業(yè)生王慧的情況,就在“無法適應人際關系”之列。她在一年時間內的數(shù)次離職,所流露出來的不滿情緒多是:對單位的人際關系氛圍無法認同;工作環(huán)境與自我期待有落差;在單位不看好個人的發(fā)展前景;不喜歡自己從事的工作;無法適應職場人際關系等等。一句話,她的每一次“閃辭”,皆是因為自己過強的個性和任性。
王慧談起自己一年來三次“閃辭”的經歷時說,在單位她來不了八面玲瓏那一套,奉承上司,討好同事,更是她的弱項,所以,深不可測的人際關系成了她最大的障礙。她始終繃緊神經小心翼翼做事,但是不知哪里出了差錯,她很快就成為眾矢之的。她曾在一家單位做窗口服務,某位老員工可以由著性子對來辦事的人說,馬上要下班了,繼而,老員工沖著她的窗口說:“去那個窗口辦理業(yè)務吧,那邊有人。”其實她覺得無所謂,因為她是新人,多做點沒什么,但看不慣老員工那種自我優(yōu)越感,歧視新人的樣子。
“然而,這樣的事情做多了并非好事,我反倒聽見了陰陽怪氣的言論。有的說我工作效率低,有的說我裝忙出風頭,是做給領導看的。至于別人說什么我向來不在乎,以冷漠無視還擊?;蛟S,我特立獨行的不合群加快了被排擠的速度,同事們相互邀請去應酬,我是被落單的那個;閑暇時,大家聚在茶水間談論八卦,我一進去,集體噤聲。我到底還是俗人一個,心情大受影響,每天一睜眼,想到令人壓抑窒息的工作環(huán)境就想掉淚,太不開心了。堅持了兩個多月,我又毅然決然辭職走人?!?/p>
心理分析:多次閃辭后,內心委屈的王慧開始變得焦慮緊張起來。她說自己“毅然決然”辭去不受尊重、令人壓抑窒息,甚至是浪費生命的工作后,感到無助而迷茫。她在向心理醫(yī)生吐露內心的苦悶時說,她對自己的評價是特立獨行,不在乎別人說什么,可面對同事的冷落“心情大受影響”;她一邊說“我是新人,多做點沒什么”,一邊抱怨整天糾纏在細枝末節(jié)、毫無進展的工作中,受不了無休止的加班;她認為新人也有尊嚴,也需要他人尊重。
聽了王慧的傾訴,心理醫(yī)生認為,王慧所謂的在工作上不開心大概是“閃辭”后的說辭或由頭,自己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像王慧這樣的90后,都會有年輕人自帶的青春叛逆和選擇沖動,所以,他們被貼上“心高氣傲”“眼高手低”“心浮氣躁”的標簽并不稀奇??梢哉f,就像煲湯靠的是時間和炙熱的熬煮一樣,品得出職場甘苦,才會從懵懂走向成熟。為此,心理醫(yī)生奉勸王慧之類的年輕人,未來始于足下,頻繁“閃辭”對新入職的青年人來說,不利于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所以應謹慎為之,應珍惜眼前的職場之路。
新入職年輕人要耐住性子慢慢適應
前不久,一位名叫李青青的大學畢業(yè)生,在電話里向筆者傾訴:今年以來,不開心成了她“閃辭”的最佳借口,最后一次辭職的原因是無休止的加班。那段日子經常加班到晚上十點左右,有好幾次她都吃過晚飯了,上司一個電話,她立馬得隨叫隨到。她做的數(shù)據(jù)報表似乎永遠難以符合古怪上司的要求,她忍著他傲慢的訓斥,把報表改了又改,她對工作的激情在重復的過程中逐漸消失殆盡。又一次加完班的晚上,看見上司那張仍然不滿意的“苦瓜臉”,她決定辭職,她才24歲,整天糾纏在細枝末節(jié)、毫無進展的工作中,簡直就是浪費生命。
如今,李青青已經三個多月沒工作了,每天的生活相當頹廢,上午起床先刷手機再看電腦,午飯過后接著睡,晚上和朋友們出去玩,時間都在無聊、空虛中一天天浪費掉了。她最害怕看見朋友圈里同學們今天這個曬出差的城市,明天那個感慨工作忙碌并快樂著,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似的,有用不完的熱情。再看看自己,沒完沒了地折騰,辭了職又開始焦慮緊張,最近她想著考研,但她知道這無非是另一種逃避現(xiàn)實的借口。她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看不清前面的路該怎么走,找不到如何在職場中生存的能力和方向……
與李青青情況類似的還有陳麗,她大學畢業(yè)后去一場招聘會上應聘,招聘人員對她的外在形象很滿意,但看完她的簡歷后,招聘人員搖了搖頭,原因是陳麗跳槽頻繁。招聘人員分析,銷售、餐飲等企業(yè)用工需求旺盛,入職門檻低,在當前就業(yè)壓力比較大的形勢下受到應屆畢業(yè)生青睞。但餐飲業(yè)是重復性勞動,缺乏新鮮感和創(chuàng)造性,而銷售業(yè)工作壓力大,加班是常態(tài),待遇和付出似乎不成比例,讓許多像陳麗這種家境較好的“95后”難以忍受?!拔覀冊诿嬖囆聠T工時,都會問到對方對于跳槽的看法?!闭衅溉藛T說,頻繁“閃辭”對求職者和用人單位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對大學生來說,頻繁跳槽不利于個人職業(yè)發(fā)展,也會給用人單位留下不好的印象,還容易形成遇到困難就逃避的習慣。同時,頻繁跳槽還會增加生活成本,甚至還需要父母接濟。而對用人單位來說,也會加大他們的培訓成本,甚至讓企業(yè)錯過招聘窗口期。
心理分析:李青青和陳麗這樣的例子目前在職場上并不少見。我們知道,大部分“95后”是獨生子女,自幼獨享全家人的“恩寵”,習慣了被安排好生活的方方面面,自我意識、個性意識都比較強。他們踏入社會后,環(huán)境陌生了、變異了,原本在家庭、大學里的那種優(yōu)越感沒有了,由于承受能力差,所以對單位經常性的加班或老板的“苦瓜臉”以及訓斥難以接受,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產生抵觸心理,稍不滿意就會辭職走人。而辭職后,由于厭倦職場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心理上就會產生焦慮緊張等,因而困惑和迷茫就成了心理上的重壓。
另外,現(xiàn)實中,許多傳統(tǒng)的公司還是喜歡按老方法引導新員工,在管理上追求制式化,上下級之間有明確界定,公司氛圍偏沉悶,而“90后”或“95后”是一群有活力有想法的人,在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中長大,在職場上也更重視“高成效”,人際關系追求簡單化,不喜歡復雜、拘束的制度和流程。這種矛盾,會讓他們覺得“不自由”,在工作中,會把這種“不自由”的不舒適感不斷放大,因此所帶來的結果是,最終一言不合就選擇辭職。對于“90后”或“95后”不適應職場規(guī)則就“閃辭”的做法,心理專家認為,作為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職場而言,很少有人剛入職就游刃有余,作為剛入職的年輕人,還是要耐住性子慢慢適應,只有在職場上扎下根,才會慢慢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