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畫畫
摘要:豐子愷的漫畫開創(chuàng)了中國漫畫界的先河,受到了多方面的評價。無論是批評還是贊揚,都能夠體現(xiàn)其在中國漫畫發(fā)展中的領先地位。豐子愷的漫畫思想來源于日本,發(fā)展自中國,具有簡約但飽含深意的特點,其一反普通意義上諷刺詼諧漫畫的特點而引人深思。本文通過介紹豐子愷生平及其漫畫簡要的研究狀況,為進一步研究豐子愷漫畫奠定基礎。
關鍵詞:豐子愷;漫畫;研究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J2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33-0024-03
一、豐子愷及豐子愷漫畫的介紹
豐子愷于1898年(戊戌)11月9日(農(nóng)歷九月廿六日)生于今浙江省桐鄉(xiāng)市石門鎮(zhèn)(時稱石門縣玉溪鎮(zhèn))豐同裕染坊店內客廳樓上,乳名慈玉。父親豐鐄,字迎年,號斛泉,又號鶴旋。其父于1902年第四次赴杭州應試并中舉,但因豐子愷祖母去世而不得出仕,只能在家中設塾授書。豐子愷幼年在父親座下讀私塾,學名為豐潤。其父于1906年死后轉入另一所私塾讀書。在1904年也就是豐子愷七歲時開始作畫,曾在《千家詩》上端“二十四孝”木板畫上用染坊店中紅,黃,藍三色顏料開始涂抹,開始描《芥子園畫譜》。并在之后小有成就,其師命他繪孔子像懸于塾中并令諸生晨夕禮拜。因此豐氏自小就負有“小畫家”的盛名。之后豐氏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并遇見了使他一生受益的兩位老師夏丏尊和李叔同(也就是后來的弘一法師)并從此開始踏上他的繪畫之路。之后的幾十年里,豐子愷游日本,偶然遇到了繪畫啟蒙者竹久夢二的作品并對其一見傾心,繪制《子愷漫畫》,與弘一大師約定繪制《護生畫集》,即使是遇到日軍侵華及文革的摧殘也毫不動搖。他又為魯迅小說繪制插圖,豐子愷自始至終保持了對藝術包括繪畫的熱情,這是非常值得欽佩的。
豐子愷是一個有“慧根”的人,他總是能夠對生活,對社會懷有一顆“赤子之心”,正是這一點才能夠讓他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出具有豐富題材的漫畫作品。豐子愷的漫畫以水墨白描為主,配有題字,后期的漫畫又添加了色彩。他的漫畫構圖簡潔但意蘊深遠,用筆成熟老練,漫畫作品之中的題字總能夠畫龍點睛且出奇制勝。豐子愷的漫畫開創(chuàng)了中國漫畫界的先河。
二、豐子愷漫畫研究概況
有關對豐子愷漫畫的研究,最早的文章要數(shù)夏丏尊在1925年11月的《子愷漫畫序》以及同期朱自清發(fā)表的《子愷漫畫代序》。此后,這兩篇序文刊發(fā)在豐子愷的第一部畫集《子愷漫畫》上。兩人的跋文或序文,大多是對豐子愷漫畫的評價和贊賞,具有鼓勵和宣傳的色彩。例如朱自清在代序中寫到:“我們都愛你的畫有詩意,一幅幅漫畫,就如一首首小詩——帶核兒的小詩。你將詩的世界東一鱗西一爪地揭露出來,我們就像吃橄欖似得,老覺著那味兒?!倍o接著兩年之后也就是1927年,中國現(xiàn)代思想家理論家馬一浮在豐子愷的《護生畫集》和《子愷畫集》作序時曾經(jīng)對豐子愷所作漫畫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解構。例如,他在《子愷畫集》序中說到:“盡管子愷之貴嬰兒,其言奇恣,直似不思議境界。而子愷目中之嬰兒,乃真具大人相?!闭f明豐子愷的第一本漫畫集《子愷漫畫)》是用孩子的行為來詮釋世界,而從《子愷漫畫》的內容開看,確實如此。又如《護生畫集》序中馬一浮提到:“故其知生則知畫矣,知畫則知心矣,知護心則知護生矣?!闭f明豐子愷的漫畫是以愛護心靈,保護生靈為主要特征的,同樣分析得十分到位。然而在研究豐子愷漫畫的初期,就豐子愷的朋友老師以及較為了解他漫畫的人而言,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喜歡或是不;喜歡他的漫畫而對其做些許的研究,贊美鼓勵或批評的態(tài)度溢于言表;而就豐子愷個人而言,其畫也僅才是剛起步階段,尚未形成可以之為深刻論題的風格,故我個人認為此時的評論,也可作為對豐子愷漫畫研究的一個參考。
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有贊美就必然有批評,比如1930年4月,作家柔石發(fā)表了《豐子愷君底飄然底態(tài)度》。柔石的主旨是批評豐子愷遠離社會,只會空想并歌頌美好的事物,全然不見民間的疾苦,十分“荒謬和淺薄”。例如他例舉了豐子愷的一幅畫:一個人拎著火腿,旁邊的走著一只豬在驚呼:“我的腿!”豐子愷的本意原是佛教思想中不要殺生,“護生即護心”,然而柔石卻說豐子愷自己是吃雞蛋的卻不畫一只母雞驚呼“我的蛋!”并說這足以證明豐子愷的思想和行為互騙與矛盾。在筆者看來,這著實為惡性的玩笑,很明顯就是對豐子愷漫畫的斷章取義??傮w來說,從1925年到1949年這25年間,盡管評述豐子愷漫畫的人不少,但真正屬于學術研究的文章卻也不多見,總的來說是零星而瑣碎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由于政治上的一些原因,人們對豐子愷漫畫的研究有了一定時間的淡化。而1966年至1983年,豐子愷研究可大致分為臺灣,香港,大陸,以及國外。各地基本上是分頭研究,沒有多少的聯(lián)系。1983年之后各地便有所交流,但總體仍是分頭進行研究。
香港對豐子愷漫畫研究的重要人物有盧瑋鑾(筆名明川,小思等)。盧瑋鑾于1939年生于香港,早年曾因為對豐子愷漫畫的興趣所以曾于1970年許下三宗心愿:一是為豐子愷寫評傳,二是把豐子愷的漫畫逐一附上文字,三是搜集,整理豐子愷的漫畫和散文。1973年她在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發(fā)表講演《從“緣緣堂”隨筆看豐子愷的“兒童相”》,這是首次有學者在外國講壇上對豐子愷的創(chuàng)作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和論述。盧瑋鑾于1974年所撰《豐子愷早期漫畫及其所受影響》中系統(tǒng)的考察了豐子愷漫畫受到李叔同,陳師曾,竹久夢二的影響。例如在討論到李叔同對豐子愷漫畫風格的影響上,雖然這二人畫風差異較大,但是“李叔同給了豐子愷一些比繪畫更為重要的東西:一個藝術家的心靈。他接受了大師給他美好的情操?!北R瑋鑾能夠從繪畫思想上來剖析豐子愷漫畫,確實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是之后的研究者們應該學習的地方。
我國臺灣地區(qū)也有零星的對豐子愷漫畫的研究成果,其中陳敬之發(fā)表的《早期新散文的重要作家》中分了《精神寄托》、《散文成就》、《創(chuàng)作漫畫》、《晚年凄涼》四個部分對豐子愷的生平,思想,創(chuàng)作做了系統(tǒng)的評述。然而,由于當時的政治原因,臺灣地區(qū)關于豐子愷的資料奇缺,因此文中有較多錯誤。例如在《創(chuàng)作漫畫》這一章中說“由于豐子愷首先是習國畫,凡國畫中所謂工筆和寫意這兩種畫法,他都曾下過一番苦學,功力。后來他赴日本更求深造,又曾一度改習西洋畫的木炭,素描,最后才學習漫畫?!倍鶕?jù)豐子愷本人的《為青年說弘一法師》一文可知,豐子愷從一開始就跟隨李叔同學習西洋畫,而不是如上文所說。類似的錯誤也較為頻繁。
大陸地區(qū)在解放后至文革結束期間,由于政治動蕩,豐子愷成為批斗對象。因為殘酷的壓迫豐子愷最終因病死于1975年。這是豐子愷漫畫研究領域的一個重大節(jié)點,因為他的去世,研究者們可以對其一生的成就進行系統(tǒng)的概括和總結。1976年文革結束后,大陸地區(qū)對豐子愷的研究漸如雨后春筍般涌出。
大陸作家葉圣陶在1981年的《論豐子愷漫畫》中寫道,“豐子愷的許多畫都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的,畫孩子的特別多,這樣的畫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這種樂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鑒賞”雖然較偏于評論性質,但準確地體現(xiàn)了豐子愷漫畫中所含的赤子之心。而在大陸中研究豐子愷漫畫的活躍人物首推杭州師范學院的陳星教授。他在1987年所撰《瀟灑風神》將豐子愷漫畫分為了四個時期,一是古詩句時期,二是兒童相時期,三是社會相時期,四是自然相時期。十分符合豐子愷漫畫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規(guī)律。此外,他于2004年所寫的《豐子愷漫畫研究》是對豐子愷漫畫進行了系統(tǒng)而深刻的總結。該書共分為七章,分別是豐子愷生平;影響豐子愷漫畫創(chuàng)作的主要人物;“子愷漫畫”的誕生;藝術特色;分類研究豐子愷的漫畫;豐子愷與漫畫理論研究;政治漩渦中的子愷漫畫。在此暫舉“影響豐子愷漫畫創(chuàng)作的主要人物”及“子愷漫畫”的藝術特色一章的第三節(jié)“書法筆意:豐子愷漫畫創(chuàng)作的技巧運用”兩例進行闡述:在影響豐子愷漫畫創(chuàng)作的人物中他提到了“藝術心靈啟迪者”——李叔同:認為李叔同雖然并未在畫風上十分影響豐子愷,但是他認為要教給學生心靈上對美的認知感,涵養(yǎng)學生的愛美之心。我認為這與豐子愷后來始終恪守的品格并無相異,可見李叔同對豐子愷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其次是“藝術靈感的來源”——竹久夢二,文中提及豐子愷初次于日本游學時偶然遇見竹久夢二之畫就被其吸引住了,認為竹久夢二的畫“構圖是西洋的,其畫趣是東洋的”調和了東西洋畫法。而更大的特色是畫中的詩趣豐富,漫畫的題字是全畫的點睛之筆。由豐子愷早期的繪畫可以看到,有一小部分模仿竹久夢二的痕跡是很明顯的,這也為豐子愷后來的漫畫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然而研究豐子愷的白描水墨漫畫,就不得不研究其在書法運筆上的功力?!皶üP意”——豐子愷漫畫創(chuàng)作的技巧運用正是通過分析:書法是促使豐子愷繪畫技巧進步的階梯、書法題字是豐子愷漫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兩點來論證書法筆意的重要性。全書全面的介紹了豐子愷漫畫的研究現(xiàn)狀并且適當?shù)奶岢隽恕跋Mㄟ^海峽兩岸的交流來增進大陸與臺灣對豐子愷漫畫研究的交流與學習,促進更多發(fā)現(xiàn)與研究成果的產(chǎn)生”的愿望,我認為是對豐子愷漫畫研究的一個較為全面與準確的總結。
東華大學的教師丁秀娟也曾在2004年出版過較為系統(tǒng)的豐子愷漫畫研究專著《感悟豐子愷》,書的前半部分分析了豐子愷具有代表性的幾幅漫畫如《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也挖掘了其中的引伸義,后半部分則是介紹了豐子愷的漫畫歷程。總結了豐子愷開創(chuàng)了中國抒情漫畫的先河。2009年豐子愷最小的女兒豐一吟所寫的《天于我相當厚》一書中說道:“父親所作的這些漫畫,力求在平凡的題材中包含深刻的含義,畫面明暗襯托,色彩調和和構圖相統(tǒng)一,直至晚年他都一直保持這種畫風?!睂ζ洚嬶L進行了較為準確的總結。尚榮在2010年《中國佛教藝術100講》中所寫的《一鉤新月天如水——豐子愷漫畫藝術》講道:
“豐子愷的漫畫中浸透了傳統(tǒng)文化,作品中具有詩意,看似不經(jīng)意的幾筆,讓意更存于畫外。”將豐子愷漫畫中的詩趣點了出來,體現(xiàn)了其客觀的想法。距今最近的研究則是2011年吳浩然編的《民國漫畫風范》,其中介紹豐子愷漫畫的一章中對豐子愷眾多漫畫題材中的“兒童相”和“古詩新畫”這兩種風格進行了分析研究,作者認為這兩個題材是豐子愷漫畫中最為卓越的部分,他說道:“古詩新畫受到了陳師曾,竹久夢二的影響,說白了就是一種翻譯,即將古典詩詞翻譯成可觀看的畫面,這不僅需要深刻的領悟力,還需要用簡潔的筆墨恰如其分地勾畫詩詞意境,看似簡單,但是難度非常大?!睂Α皟和唷钡难芯可希f道“:子愷漫畫更注重畫面的真實感,擷取生活中的平常場景。”的確,豐子愷的很多“兒童相”漫畫都是直接取材于他的兒女,的確十分真實親切。然而認為“兒童相”和“古詩新畫”是其漫畫中最為卓越我卻是不敢茍同。就個人而言,我認為佛教漫畫才是豐子愷作品中最出彩的,因為融合佛學思想,這樣的漫畫往往最有深意。
大陸研究機構方面,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由豐子愷之長女豐陳寶,幼女豐一吟發(fā)起,在上海成立了全國最早,也是目前唯一的“豐子愷研究會”,最早的一批會員分別是豐子愷的兒女:豐陳寶,豐一吟,豐宛音,豐元草以及殷琦,胡治均,畢克官,陳星,曾路夫等人。研究會聘請葉圣陶和新加坡廣洽法師為顧問?;顒咏?jīng)費主要由廣洽法師捐助,日本友人木村昌一也有款項提供。研究會不定期出刊交流資料《楊柳》。而在1997年10月杭州師范學院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成立,其成員有豐子愷的兒女豐陳寶,豐一吟等以及豐子愷的學生畢克官等人,定期發(fā)表對豐子愷及弘一大師的研究成果。
而在國外,日本是豐子愷漫畫研究起步較早的地方。目前在日本有幾位比較有成就的豐子愷研究者如西槙偉,他在日本發(fā)表了《漫畫と文化——豐子愷と竹久夢二をのぐつて》(《比較文學》第三十六卷,1994年3月)將豐子愷早期的漫畫與日本竹久夢二的漫畫做了系統(tǒng)的比較,說明了豐子愷早期確實受到了竹久夢二的影響而形成了簡約而富有深蘊的畫風。此文在比較了竹久夢二與豐子愷的繪畫風格后,確實能夠找到兩者極大的相似之處。另一位是吉川健一,在2001年發(fā)表了《中國近代漫畫:豐子愷與竹久夢二》,同樣是把日本畫家竹久夢二對豐子愷的影響用兩者的繪畫對比進行研究,與西槙偉的研究大同小異。
三、總結研究成果與研究問題
總體來說,從二十世紀至今人們對于豐子愷漫畫的研究是十分積極而有成效的,能夠對豐子愷的漫畫分類及其畫風所受影響及發(fā)展規(guī)律作有效的總結,但是一些研究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這就使得研究結果差別甚大。研究者應用更加理性的眼光去評價和研究豐子愷的漫畫作品。這里提出一個對豐子愷漫畫研究的具體存在問題,豐子愷的赤子之心與其繪畫及文學作品有著千絲萬縷的深刻聯(lián)系,而豐子愷的作品《護生畫集》在所有研究中僅是被歸為佛教漫畫。而我認為,對于萬物的憐憫和護心的行為應是大部分孩子及擁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擁有的。因此應加強對豐子愷漫畫中佛教漫畫與“兒童相”漫畫的聯(lián)系的研究,加深對其繪畫思想的理解。
當然,對豐子愷漫畫的研究,以上所述只是冰山一角,要想真正了解豐子愷的漫畫作品,光是看他的畫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多了解其不同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心理變化等等。而當前豐子愷漫畫所涉及到的文章以評價,鑒賞為主,而鮮見系統(tǒng)的研究,我認為研究者應該更多地對豐子愷的漫畫進行歸類總結,并且可以將豐子愷的文學作品和他的漫畫結合起來,期待更多對豐子愷漫畫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夏丏尊.《子愷漫畫序》1925年11月,選自《中國現(xiàn)代文學名著文庫——夏丏尊經(jīng)典》[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
[2]陳星.豐子愷漫畫研究[M].杭州:西泠印社,2004.
[3]尚榮.一鉤新月天如水——豐子愷漫畫藝術,選自《中國佛教藝術100講》[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
[4]陳星.藝術大師之路叢書——豐子愷[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
[5]盧瑋鑾.豐子愷早期漫畫及其所受影響,1974年6月.
[6]丁秀娟.感悟豐子愷--豐子愷漫畫散文賞析[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4.
[7]吳浩然.民國漫畫風范[M].濟南:齊魯書社,2011.
[8]吉川健一.中國近代漫畫:豐子愷與竹久夢二[J].藝術家,2001(313).
[9]西槙偉.漫畫と文化——豐子愷と竹久夢二をのぐつて,《比較文學》第三十六卷,1994(03).
[10]馬一浮.《子愷漫畫》序,選自《民國畫論精選》[M].杭州:西泠印社,1927.
[11]馬一浮.《護生畫集》序,選自《民國畫論精選》[M].杭州:西泠印社,1927.
[12]《豐子愷君底飄然底態(tài)度》柔石,1930年4月1日《萌芽》雜志一卷四期,后選自《柔石馮鏗散文小說選》[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