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袁 媛
●楊木華
這個六月,我與蒼山有個約會,本以為是煙雨中尋常的登山,最后卻是與蒼山的植物世界又來了一場奇妙的遇見。
連續(xù)十多天的雨,讓我這顆想出去遠足親近自然的心蠢蠢欲動。終于盼到幾日的天晴。有人約登蒼山縱走七峰,而我選擇了登蒼山鶴云峰。這山峰,我曾上過一次頂,這條路是在交通不便的那些年,蒼山西坡人趕大理三月街的捷徑,相傳走這條路趕三月街的村民走路趕集比坐車遠繞的人還早歸家。
天放晴幾日,說走就走。清晨6點起床,按計劃驅車抵達鶴云峰西坡的李家莊,早上7點,準時上山。起步就是陡峻的山,小路在密林中蜿蜒,雙腳在草葉中交替,我在一個低頭的瞬間發(fā)現(xiàn)自己惹了山螞蝗,立即停下打落,再拿出烈酒搽在褲子和外衣上,酒是防山螞蝗的絕招,且?guī)Я揖瓶珊瓤上究勺魅剂?。在密林路段還發(fā)現(xiàn)了一窩鳥蛋,一叢水晶蘭,這些遇見都是屬于蒼山的妙曼故事,讓前行的路充滿期待與快樂。
出密林就到了荒草坡腳下的甘塘子,這是映山紅分布的最高處。記得四月拍映山紅到達這里時已是中午,而今天才八點半,天空濃霧籠罩,但看得出是山谷中升騰起來的霧氣,不是降雨云,內(nèi)心便安定下來。六月的草坡,各種草本植物蓬勃茂盛。最“囂張”的是野草莓,遍地白色小花,部分果實已經(jīng)熟透,淺紅透亮的色澤誘惑著每一雙眼眸,我不敢吃,唯一的隊友——同行的妻子卻摘了就吃,還說那是山野的專屬味道。她摘的時候,我把鏡頭對準了點綴在綠草白花間的象牙參,那低矮小巧的花不甘示弱,一朵一朵的紅散落在碧綠的草地上,豐盈著初夏的味道。
連續(xù)三個草坡走完,海拔已達3200米,此刻是十點過,可一山的霧濃得發(fā)黑,10米之外一片迷茫,野放的牛群中有幾頭還未起床——這些牛哪里知曉,這個時間的城市已忙得焦頭爛額。有幾頭牛以為主人來喂鹽巴,尾追我走了一段路后也不敢再向上。向上,五臺坡正式開始,山勢一下子陡峭起來,路變瘦了,植被也迅速變化。南側是以杜鵑林為主的小灌木,北側是懸崖絕壁,絕壁之下的山谷里,一團一團的綠,蟄伏在俯視的角度之下,等著霧偶爾散開時點亮過往的眼睛。確實,霧以厚實的狀態(tài)迅疾向上流動,擦過臉頰的冰涼帶走我們登山的熱量,本以為會冷,特意背了加絨的沖鋒衣,可根本用不上,長袖的皮膚衣已恰到好處。到第二層臺時,我們停下歇口氣喝熱茶。對,一定要是熱茶!第一次登山享受了好友宏觀的山頂熱茶之后,我才明白登山人帶保溫杯的意義。登山過程中,喝溫熱的水胃特別舒服。若在燥熱時喝冰涼的水,腸胃受刺激身體容易出問題。當然,我是把攜帶的礦泉水摻在茶水中調和成溫水,以極其舒暢的方式,站在云封霧繞的山上,喝下那暖暖的茶湯。
那一刻,我站在懸崖邊,霧流瘋累了突然斷裂開,上一層臺的峰頂恰好露出一半,遠山近石,懸崖峰脊,綠樹紅花,竹箭森林,在淡淡的霧氣之中時隱時現(xiàn),一切都恍若仙境,這是蟄居空調間的我們渴慕已久的風景。我立即取出相機,可惜只抓拍到一張,霧流立即封鎖了妙境,也許是不想讓我們享受,抑或擔心我沉迷山腰不能自拔。休息片刻后,我倆迅速起步向上。
每一個層級的陡坡之后,都有幾步平緩甚至下坡的路,讓人有上了一級的儀式感??善麓_實太陡了,本地人叫它“碰鼻子坡”,意思是向上爬時山坡會碰到鼻子。這樣的坡,每向上幾步海拔大約就升高了一米。緊走慢走,終于到“撐腰巖”。撐腰巖是路邊一個巨大的向外凸的巖石,本地人上山,走到這里都會虔誠地撿一個石頭或竹干樹枝,豎在向外凸的地方,據(jù)說這樣做了晚上回家腰就不累。我也撿了一根竹條撐在那里——因為,我已經(jīng)非常累了。我知道,五臺坡過半了,可身體似乎也快到極限。看看時間,接近中午12點,于是我提議吃飯。
我倆帶了牛干巴炒飯。打開保溫飯盒,溫度正適合。熱飯熱茶下肚之后,身體滿血復活,我把喝完了茶的保溫杯及飯盒放回包中。繼續(xù)向上。每一次登蒼山,我們都把垃圾帶下山,這是我們登山的原則。有能力的隊友,還把看見的垃圾也帶下山。向上,似血杜鵑在道路兩邊不斷獻出紅艷欲滴的花朵。再向上,假乳黃杜鵑與似血杜鵑成片交錯出現(xiàn),道路北側的懸崖消失了,南側反而出現(xiàn)了絕壁,那絕壁邊,一叢一叢低矮的小紫紅杜鵑,用高貴的紫紅,點燃了我們的激情。落寞的五臺坡宣告結束,我們已接近山頂。
蒼山豐盈著我們的眼眸。木本的花以杜鵑為主,黃杜娟剛剛出現(xiàn)敗相,而紫紅杜鵑和似血杜鵑,正屬盛花期,一朵比一朵艷麗,一樹比一樹嬌媚,一坡比一坡盛大。妻子拍了照片拍視頻,早已挪不動腳步。我只用手機拍攝了幾張,且對準的不是木本花,而是偶爾出現(xiàn)的草本花——六月中旬,應該是蒼山木本花謝幕而草本花上場的過渡階段,我期待與眾不同的際遇。
三步一催促,妻子終于跟上來了。在等她的時候,我把鏡頭對準了假乳黃杜鵑的一個花骨朵——那花骨朵下段潔白,嘴尖上一圈淺紅,好似少女無邪的紅唇。拍完一低頭,發(fā)現(xiàn)樹下有兩朵奇特的花。
蹲下細看,六個紫色的花瓣向后屈,一圈花蕊前伸,仿佛是一朵花在激情奔跑。一株一花,花開的葉初成,花骨朵的葉片還未長出,緊緊包裹在柱狀的基部中??纯椿ㄐ腿~型,我猜測是報春卻不能確定,后經(jīng)學者指點,確實是報春,中文名為大理獨花報春。東張西望只發(fā)現(xiàn)三棵,向前幾步就出杜鵑林。出林,風一下子大起來,立即拿出絨衣穿上,我知道頂峰已近在眼前了,可我來不及看山頂,剛才遇見的獨花報春,在腳下突然出現(xiàn),且綿延不斷向霧流深處開去,不知道究竟有多少。
蹲下,對著這朵拍一張,對著那朵照一幅,再給奇特的花骨朵留個影,我簡直站不起來了。那花骨朵,真叫特立獨行,從紅褐色的圓柱基部抽出花箭,向上幾厘米后才向前一伸頭,吐出紫色的花苞,有前伸有斜倚有曲折,每個花骨朵就是一個有思想的精靈,在蒼山頂上演繹自己的專屬故事。妻子在前面驚嘆,我立即起身趕過去。原來,濃霧之下,大片的驢蹄草正在盛開,無數(shù)花朵把掠過的乳白霧流都染黃了,一股股金色越過山脊翻東坡去了。霧太厚實,景深太淺,我用相機無法表現(xiàn)出這樣盛大的場景,于是請妻子錄一段視頻。拍完,我倆向峰頂前進。
鶴云峰 王 軍/攝
其實,峰頂也就數(shù)步之遙,可偏偏有杜鵑林環(huán)繞,我倆繞開后抵達,遍尋不見紅心社立的鶴云峰標志碑??隙ú皇沁@個峰。我拿出手機測,海拔3900還不到幾米,而主峰的海拔是3920米,當然不是這里,可放眼一望,霧洶涌地掠過大地,風呼嘯著沖過山脊,峰頂究竟在哪里?思想還在斗爭要不要找標志碑拍照弄點儀式感,身體卻早受不了風刀削刮的痛楚,我立即下了峰頂,轉到山脊的東邊。向下走幾步,刺骨的風就頹敗了,我終于得以安心看花。這里,一株又一株的高河菜在草地上演繹生命的絢爛,那紅色的頂生團花正在綻放,有的恰好盛開,在俯視之下成為一個渾圓的粉嫩花球,有的只是部分花朵綻放,成為一把花傘上的點綴之艷,無論開與不開,怎么看都怎么喜歡。這是一種有辛辣味的山珍,有開胃健脾之功效。去年,同事潔柱贈我一瓶此物做的酸菜,用芝麻調節(jié)眼眸,用辛辣刺激味蕾,那獨特的滋味,讓我經(jīng)年難忘。當時就喜歡上這妙曼的蒼山野菜,可一直無緣結識,今天,終于了卻一樁心愿。拍完高河菜之時,一直流淌覆蓋山頂?shù)撵F似乎累了,突然松懈下來,山頂瞬間豁然開朗:一座綠草遍布的石山之上,紫紅小杜鵑間或調節(jié)感官色彩,高河菜以熱烈的艷紅刺激雙眸,偶爾出現(xiàn)的干枯杜鵑樹尸骨讓人心生敬畏,突然,不遠處的流石灘上幾個淡黃的色點進入眼眸,我一驚之后,“綠絨蒿”三個字脫口而出。
以前,我的蓮花峰之行,就曾特意去尋這個黃色花的全緣葉綠絨蒿,可惜那天在山頂遇到暴雨,無可奈何撤下來,想著明年再去尋找,想不到今天竟然遇見!沒有一點心理準備的我,自然是大叫著跑了過去。去年七月在蒼山的另一峰遇見長葉綠絨蒿時,我也是大叫著虔誠地跪下拍攝,惹得隊友笑我花癡。
果真是綠絨蒿,且含苞欲放。淺白的條帶狀葉片上絨毛滿布,直挺的花箭上絨毛帶露,淺黃色的六個大花瓣已經(jīng)天姿國色,十字形濃黃的雌蕊竟然還有底部淡黑色基座的映襯,這已經(jīng)讓花朵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風姿,雌蕊四周的雄蕊,更把這花的高雅推向極致,一層又一層的蕊絲靜謐圍在雌蕊四周,小長勺般的蕊尖上金粉凝聚,這樣的組合,讓花怎么看怎么妙曼,怎么看怎么高雅!在群山之巔,在眾花之間,這一尺多高的綠絨蒿自有一種非凡的韻味,再凡俗的眼眸,一眼之后都會膜拜在它的腳下。我正是這樣陶醉的癡人。
跪在這株花前拍,又趴在那朵花下望,沒有一種花能夠替代我對綠絨蒿的癡迷。記得在蓮花峰尋訪它失敗后,友人安慰我說,這種全緣葉綠絨蒿是大路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反而是我在西坡馬鹿塘拍攝到的高達2.5米的威氏綠絨蒿分布范圍很窄,蒼山西坡多可其他地方很稀有。我知道威氏綠絨蒿的寶貴,我在自己的“瘋華歲月”公眾號上發(fā)了這花的文圖后,竟惹得外國友人特意到西坡探訪這紅色的綠絨蒿。我再三叮囑自己推薦的那位導游,遠方的客人只能看,絕對不準他們采挖。沒想到,年過古稀的兩位遠客,爬到西坡看了之后不僅沒有采挖,反而叮囑導游要保護好那花。當然,珍貴與否,是屬于花自己的事情,我只管我自己的歡喜,尋常還是珍稀,我都想收入眼底。去年七月在三陽峰見了長葉綠絨蒿之后,我就沉迷綠絨蒿不能自拔,而大美蒼山,正好給我一個尋訪的機遇,我該陶醉,更該珍愛!
只拍了三株綠絨蒿,大霧重新封住了蒼山的容顏,幾米之外又是一片迷茫。重返山脊后,在又一個制高點上,我用手機測海拔,竟然比剛才的還低。鶴云峰,白鶴流連忘返的峰頂在哪里?極目四顧,四周一片白茫茫。縱聲高喊,可凌厲的風瞬間帶遠了聲音。洶涌的霧攜著刺骨的冷,逼得我立即下撤。可這一轉身,四周都是洶涌的霧,我從哪里來?心一緊,冷汗出了一身。重新站定,回憶來時的路才想起,妻子沒有和我上來測海拔,立即大聲呼叫。
她的聲音在濃霧流中若隱若現(xiàn),可終究聽清了方位。立即朝聲音處走下去,很快她就出現(xiàn)在濃霧中。此刻,她正忙著拍紫晶報春!
厚重的霧沒有鎖住紫晶報春的花開,紫色在草坡上恣肆任性地流淌,我被突然出現(xiàn)的報春鎮(zhèn)住了。在登蓮花峰時,見過小片小片的紫晶報春花,我認為已經(jīng)是遇見了奇跡,可今天才知道,我原來遇見的奇跡,其實都是囿于一隅的自己。蹲下,對準一片報春花,我把喜歡灌注到鏡頭中,用光影表達我對蒼山的感恩,對遇見的陶醉!今天,雖然少了一覽眾山小的登頂愜意,但眾多的花開,早已給予我不俗的遇見!
兩點半,我們回轉山脊西邊的小山坳避風處,準備吃點東西下山。今天食物準備不夠充分,因為想著帶炒飯,其他的帶少了?,F(xiàn)在,只剩一瓶八寶粥。那冰涼的滋味,不是我的喜好,還好有熱茶,吃幾口八寶粥,飲一杯熱茶,正在慶祝今天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遇見時。陰暗低垂的天空下起小雨,我們便決定立即下山!
上一次登蓮花峰,誤以為先來的小雨不足為懼,其實任何登山活動都必須在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繼續(xù)進行。我們必須迅速下撤,安全回家才是登山成功的結尾。我們穩(wěn)穩(wěn)地穿越了矮杜鵑林帶進入竹林帶。即將抵達五臺坡之頂時,雨有越下越大的氣勢,可我的登山杖關節(jié)處固定伸縮的卡口塑料竟然斷了,那么陡的路沒有登山杖的支撐缺乏穩(wěn)定性,只能停下拉根粗長的樹枝暫用。這登山杖才用了一年,從沒有想過會壞,自然也就沒有檢查過。那個斷口的裂紋,大部分是陳舊傷。我念叨今后每次上山,得檢查每一件用品,做個物品清單逐一裝包,這也是每個登山者出門前必做的功課。在探訪美景的同時,設備的安全性一定要在出門前檢查好。
一步一步,終于下完五臺坡。有點暗自慶幸,可也就在一晃眼之間,腳下的天空中,黑云壓城,仿佛世界末日就要到來。天色更暗了,上山時遇到的牛群,已經(jīng)開始臥下睡覺了。對我倆的路過,它們連頭都懶得抬一下,在山中時間仿佛已經(jīng)被弱化,有點錯愕的我看看時間,其實也才五點半,這些野放的牛就睡覺了,我們早上十點半上來時它們沒有起床,下午五點半不到它們就睡覺,是蒼山的豐腴,讓它們得以如此慵懶安逸地生活。
晚七點,終于回到海拔2500米的停車處。這一天的蒼山鶴云峰之行,用了十二個小時,雙腳在疲憊,眼睛在天堂,一切遇見都是美麗的意外,而一切意外又都是早已注定的前緣!
夏季,蒼山頂?shù)牟菽緞倓傔M入花季,盛大的花事剛剛拉開序幕,山頂?shù)拇禾觳艅倓傞_始。這時的蒼山鋪展生命的流光溢彩,搖曳著生命的絢爛多姿,不只是鶴云峰,大美蒼山的任何一隅,都會給你一個預料之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