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行囊,走進學校,我像走進了書法的世界。一樓柱子、樓梯口、櫥窗掛著一幅幅書法大字,停住腳步,品讀文字,暢游一幅幅有血有肉的字體中,心突然不再彷徨,變得祥和寧靜!
您看,“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人生在勤,不求所獲”、“我成功因為我志在成功”、“做環(huán)保除了凈山凈水更要凈心田”、“常懷感恩之心,常為感恩之行”等名篇名句,洗凈我的浮華與迷惘。
曾幾何時,農(nóng)村來的我是如何的調(diào)皮、愛玩,家鄉(xiāng)的海邊是我常去的地方,與老師斗嘴,上課睡覺,性格內(nèi)向,脾氣暴躁,不理解父母的辛勞。一次吵架,我斗氣輟學出去打工了,在社會闖蕩兩年。每日反思,感覺這種日子一天一天過著沒什么意思,總會被社會淘汰的。鼓起勇氣電話跟家人商量——想回去讀書。我誠心說服二老,想趁著年輕,去追求一份學業(yè),學一項技能,找一份自己的理想。如果我再這樣無所事事耗下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沒什么前途!同時國家照顧我們農(nóng)村的孩子,免學費,也不會給家里增加負擔。父母開心地答應了,很感謝他們的支持與信任,經(jīng)過父母在家尋問親朋好友,像我這種輟學在社會打工又想繼續(xù)就學應該怎么辦?感動,社會沒有拋棄我,在家人幫助下,我來到了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yè)學校,選擇了燃氣專業(yè)。很感謝學校給我重新上學的機會,如柱上書法所言:“常懷感恩之心,常為感恩之心”,家、學校、社會讓我明白這一句話,也放在心懷,這是我深刻的一份責任。
在新的地方、新的學校、新的起航,“我成功因為我志在成功”,我默念著第一天看到的名句。但是,我應該如何做,才不枉重新走回課堂。看著鏡子里的我,如此柔弱;看著大家眼中的我,如此膽怯;我努力尋找,想找到自信的自己。可柔弱又膽怯的自己,只能躲在寒冷的街邊,是那么的無助……
直至那一天,學校各個社團招新,我居然看到“墨緣書法社”。我心顫抖了,原來柱上的書法出自這里!是這個書法社的老師與師兄師姐的手跡!我顫抖,一股熱流涌上心頭,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墨緣書法社”。但是我能進去嗎?我字寫得不好,老師肯收我嗎?帶著忐忑的心耐心等待,幸好,“墨緣書法社”向我敞開了大門。
最讓我難忘的是“墨緣書法社”李文輝老師。他沒有樹高,沒有花香,但他卻用迷人的人格魅力感染著我們書法社的每一代學子。老師幽默,字就像他人一樣,字完美,澤人完美,每一次上課做的每一個動作給我們的感覺都是很完美。學社的成員幾乎從沒接觸書法,我們就像牙牙學語的孩子要他一筆一劃去傳授,他像偉岸的父親一樣對我們諄諄善導。剛開始教如何把一張宣紙一開四,跟我們講書法的精神,手把手教我們怎樣設置格式,一絲不茍。接下來是對臨,一個學期每天臨習。做事沒有耐心的我,開始有點厭惡,有點想放棄的沖動。或許老師知道我們這些感受,他以自己的事例鼓勵我們:小時候跟著父母到了偏僻的雷州,生活困難,但由于熱愛,總是拿起棍子就在地上寫字,沉醉其中。后來返城在學校教書,創(chuàng)造“墨緣書法社”,為了營造學校書法氛圍,只要有任何一個讓學生能夠出去展示的機會,老師都緊緊抓住。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中職學校有如此好的書法氛圍,有這樣傳統(tǒng)文化的沉淀,實屬罕見,學校獲得書法名校,老師是全國書法名家。但老師總是這樣說,我只愿你們有個學習的地方,積跬步至千里,感受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讓我們珍貴的精神遺產(chǎn),后繼有人呀??粗蠋燁^上的汗水,我慚愧,也自己給自己打氣:一定不能放棄,萬事開頭難。每天一放學有空,就逼著自己去勤學苦練。經(jīng)過每天的練習,從力度、線條的質(zhì)感、字體的結(jié)構(gòu)、字的內(nèi)涵理解、墨色等各種練習,慢慢地形成習慣,手不會像剛開始那樣發(fā)抖。接觸時間長了,對書法產(chǎn)生了深厚的興趣。
書法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的代表,我們練習書法不能只是每天不停地去寫,更要深入地了解,學習研究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只有自己的修養(yǎng)提升一個層次,書法創(chuàng)作才會更上一層樓。的確,從臨帖到慢慢形成自己的特點,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書法原來沒有那么簡單,但這也是書法的魅力所在。這種魅力打動了我,讓我找到新的愛好,提高素養(yǎng)。以前調(diào)皮、愛玩,愛鬧的我現(xiàn)在懂得了珍惜時間,見縫插針,利用下午放學時間、晚自修時間、周六日時間臨摹、閱讀、背誦。我用了5天時間通臨長十五米的《禮器碑》,這讓我心靜、沉著、淡定?!疤斓莱昵凇保趯W校藝術節(jié)中,我的書法作品《融通四?!帆@得書畫作品一等獎。
書法,洗凈我心中的浮華;書法,提高我的素養(yǎng);書法,教會我做人的道理;書法,指引我努力的方向。“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我會永遠珍惜書法與我的緣分,它是我心中永遠的驕傲!
(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