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俠
(阜陽市衛(wèi)生學校 安徽阜陽 236000)
現代教育論認為“教育是一種對人的身心進行影響,以培養(yǎng)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實踐活動”,因此,教育一般有兩條規(guī)律:一是與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聯(lián)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與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和文化發(fā)展相互制約;二是與教育對象的聯(lián)系,其中最主要的是與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相互制約。簡單地說,前者強調國家和社會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后者強調個體如何成長為這樣的人。走班制教學改革應該在遵循這兩條基本教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有序展開,而不應簡單地、形而上地理解為為配合選課制而實施的一種分層教學管理。
現代課程論認為“課程不僅是教學科目及其目的、內容和進程的總和,也包括學生的課外活動以及學校中潛在的各種文化教育因素,還包括學生個人所獲得的感性認識、個人經過系統(tǒng)的整理由實踐反復檢驗的科學知識和個人經歷產生的情感體驗?!币簿褪钦f,課程不僅指知識、經驗,更指活動、空間,學校的一切活動都要課程化。走班制教學改革實質上是落實國家的課程改革目標,即十九大報告中所提出的“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走班制教學改革的前提應是建設校本化的、優(yōu)質的學校課程體系。脫離現代課程觀的走班制教學改革大都是技術層面上的應景,或是到外地考察后的東施效顰?,F在很多學校動輒就開設幾十個、上百個甚至是幾百個校本課程,或是一個教師開設好幾個校本課程,這實際上違背了基本的科學常識,也不可能真正實現,更與課程改革的初衷相違,這種大而全、一陣風的現象有時還比比皆是。
實際上優(yōu)質課程體系包括三個方面:國家課程落實程度,這是學校課程體系的核心;實現現有條件下學校一切管理、教學活動課程化;建設因校制宜、量力而行的校本課程?,F有條件下學校管理、教學活動課程化是落實國家課程、實現國家課程目標的有效保證,因校制宜、量力而行的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的延伸。當學校形成優(yōu)質課程體系后,選課、排課也將變得更加簡單易行。
自主性、選擇性、合作性、探究性、創(chuàng)新性是落實國家課程目標的走班教學改革的主旋律,也是現代教學論探討的主要內容。教學不僅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雙邊共同活動,還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的共同體和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教”的共同體的形成。如何有效地“教”,如何高效地“學”,這是教學論研究的范疇,因此,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所構成的基本教學過程是“教”和“學”的主要載體。走班制選課、排課有利于建設學生“學”的共同體和教師“教”的共同體,因為與過去的行政班教學不同,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興趣所選擇的學科組合,對未來大學學習的專業(yè)已有明確的傾向性,所以由具有相同或相似專業(yè)傾向的學生組合成的班級,對所學課程的興趣會更加濃厚,學習共同體會自然形成,而且?guī)熒哂邢嗨频膶I(yè)情趣和愛好,就更有利于教學過程和教學管理的優(yōu)化。
基于以上分析,借鑒課改試驗區(qū)的經驗教訓,建議非課改省份在不久的將來進行走班制教學改革和高考改革時應做如下調整,將會使改革更加順遂。
首先,要吸取地理、生物提前等級考的教訓,政、史、地、物、化、生選考科目等級考試要同時進行,如果分先后考試,必然會扎堆選擇先高考的選考科目。因為,現實的國情是學生在做選課決定時優(yōu)先考慮的是考上大學、考上好大學、考上好大學的好專業(yè)(更多的是家長和社會現實的因素),其次才是興趣和愛好,所以,先考了兩門,接下來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備戰(zhàn)主科語、數、英。
其次,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等級考試不分開,最好進行整合。學考、等考分開不僅大大增加了考試成本,而且還帶來了與考試相關的各種負擔。實際上,參加高考的科目,學業(yè)水平考試就不需要進行了,兩者可以合二為一。
第三,要吸取等級考試先將分數轉化為等級再由等級轉化為分數所導致的分數失真并由此而引起物理等關鍵學科少有人選的教訓,將等級考試的分數直接計入總分,以同類高校專業(yè)招生比例和參考人數為基準,確定該同類專業(yè)高考錄取分數線。
由于各個學校地域性、層次性、師資力量、硬件條件、資金等各方面差異性很大,所以在即將進行的走班制教學改革中要立足校情,守住國家課改和高考改革的底線要求,量力而行,進行真實的走班制教學改革。為此,提供如下三種走班制選課、排課改革模式,供不同類型學校參考。
(一)完備型走班選課模式。取消行政班,實行真正的學分制,所有學科完全根據學生的需要實行“大走班”,一生一課表,學生不僅可以選課程,同一課程還可以選老師,而且還可以跨年級選課,學分修滿后符合一定條件可以提前畢業(yè)參加高考。這種模式是走班教學課程改革所追求的理想模式,需要學校具有一流硬件條件、雄厚師資力量、豐裕教師資源,而且班次少、班額小方可實施,估計目前全國只有少數幾個優(yōu)質中學可以做到。
(二)行政班走班選課模式。以高考方案為走班選課依據,在高校招生專業(yè)選考科目方案未公布前不走班。方案公布后實行行政班與教學班并存、行政班為主的方式,語、數、英在行政班教學,不走班,選考科目組合后走班教學,實行行政班和教學班兩套評價體系?;蛘哌x考組合科目走班教學后,以選考組合科目走班的班級為基準對高一的行政班進行重新調整,組成新的行政班。這種模式符合班次多、班額大、師資緊缺、硬件條件基本達標的大多數地方優(yōu)質高中需要,是一種緊跟高考改革需要的半走班制選課模式。
(三)基本型走班選課模式。薄弱學校因各方面條件限制,只能以高考為目標,根據本校的學科優(yōu)勢和師資水平,由學校參考高校公布的招生專業(yè)高考選考科目方案,決定本校只開設符合本校實際的部分選考科目組合,并提前向社會和家長公布。這樣,可以形成以某個地區(qū)為單位、薄弱學校聯(lián)合起來、根據不同學校校情確定以后一直重點發(fā)展的選課科目組合,形成長期的特色或專項區(qū)域學校聯(lián)合辦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