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均(469-520),又作吳珺,字叔庠,吳興故鄣受榮里(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西畝受榮村)人。吳均是梁武帝蕭衍建立的梁國人,他的詩文自成一家,稱為“吳均體”,開創(chuàng)一代詩風(fēng)。吳均曾私自編著了《齊春秋》,是齊國史書。梁武帝滅齊而建國,梁武帝知道吳均私自編著《齊春秋》后很不高興,那時(shí)個(gè)人是不允許私撰國史的。梁武帝革了吳均的職,不久又起用他,畢竟愛才,讓他撰寫《通史》。后來,吳均退隱家鄉(xiāng),給朋友顧章寫了一封信《與顧章書》。
此信描寫故鄉(xiāng)山水賞心悅目的情韻和靈趣,表現(xiàn)作者回歸自然的歡愉和對自由人生的積極追求,同時(shí)也反映他對人世的退避。以審美的視角看山水,既有爭霞蓄翠的濃重色彩,又有鶴唳猿啼的悠揚(yáng)聲韻,這一切又契合于作者無拘無礙的自由心境,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個(gè)遠(yuǎn)離名利追逐的超然的審美世界。
《與顧章書》原文:
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shí)。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
(選自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