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不住的夢想
得知金庸去世那天晚上,我輾轉反側,回想起童年時代讀金庸時的種種情境,突然意識到一件事情,小時候讀金庸,其實是當真實世界來讀的。雖然讀到的是一個虛構的江湖,但我們真正感興趣的,卻是江湖中真實的武功、地理、歷史、人情,以及未來那個廣闊的成人世界里的可能性。
那時候,幾乎每個男孩的夢想都是活成郭靖的樣子,而每個女孩的夢想都是活成黃蓉的樣子。而且,我們都以為,這種俠骨柔腸、快意恩仇的人生是可能的。我們在小腿上裹沙包,以為裹上幾年,就能身輕如燕,飛檐走壁。那時候抱著這種傻念頭的小孩子可不只我一個。男孩們一遍一遍地對著一棵小樹劈掌,口中念念有詞“飛龍在天”“亢龍有悔”,以為不久就可以像郭靖一樣去劈大樹;女孩在小院子的晾衣架之間掛一根長繩,認真地琢磨怎么能像小龍女一樣,穩(wěn)穩(wěn)地躺在一根繩子上。
我還記得第一次讀《笑傲江湖》,讀到劉正風金盆洗手大會的前夜,雁蕩高手何三七挑著餛飩擔在小酒館里賣餛飩,激動得不能自已。那是金庸廣闊的武俠世界里第一個,恐怕也是唯一一個與我出生的地方如此之近的地方。從那以后,夜間餛飩擔叫賣的小餛飩一直是我最愛的家鄉(xiāng)小吃。
年歲漸大,再讀金庸,漸漸意識到那個武俠世界的幻夢本質。不僅凌波微步、獨孤九劍、降龍十八掌是假的;桃花島、杏子林、縹緲峰、終南山、絕情谷也是假的;郭靖短短幾年從無名小卒到一代大俠的成長史是不可能的;蕭峰那種“雖萬千人吾往矣”的男人世上根本不存在;失足跌落懸崖,一只大雕天天跑來給你喂蛇膽吃是假的,一人一雕在海潮中練劍是假的,楊過與小龍女十六年后的重逢更是一個夢……但我們心甘情愿地沉溺在這樣的夢里。
也許,是我們弄錯了童年與成年、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關系。E.B.懷特曾說:“每個人在人生的發(fā)軔之初,總要有那么一段時光,沒有什么可留戀,只有抑制不住的夢想,沒有什么可憑仗,只有他的好身體,沒有地方可去,只想到處流浪?!痹谀莻€封閉狹隘的童年時代,我們無處可去,是金庸給了我們一個心靈流浪的地方,教我們想象一種更廣闊、更詩意也更熱烈的生活。長大后,我們繼續(xù)讀金庸,繼續(xù)沉溺在武俠和江湖的幻夢里,當年那些孩子氣的幻想與假裝游戲并沒有消失,只是換了另外一種表達。因為若是沒有幻想支撐疲憊的心靈,如何在這個冷酷的世界里生存下去?
美國《萬古》雜志上有一篇文章說,數(shù)字技術引發(fā)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集體逃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