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刑罰功能演變的社會選擇

2018-12-28 14:09丁陳凡凡
犯罪研究 2018年3期

丁陳凡凡?

內容摘要:刑罰功能是刑罰理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但近年來我國對此領域的研究似乎陷入瓶頸期,關注度也較少,本文試圖從傳統的報應主義和功利主義理論視角出發(fā),到法社會學,再進一步到犯罪社會學視角下的刑罰功能進行考究,探索從經歷了純粹法學思維,法學理論主導下的功能說,到適當考量社會因素的功能說,再到完全將其放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下,充分考量社會變量的功能說,見證社會選擇下刑罰功能觀的發(fā)展歷程。借鑒社會研究的分析方法,以社會本體為考量基準,揭示刑罰在控制犯罪,維持社會有序運轉過程中所實現的獨立的社會價值,體現社會選擇的必然性,并由此論述對我國通說的刑罰功能觀的可資借鑒之處。

關鍵詞:刑罰功能 法社會學 犯罪社會學 社會選擇

近年來我國刑法學界對刑罰功能領域研究較少,成果性進展也頗為稀疏,刑罰的功能及其價值定位究竟為何?眾多知名學者對此問題均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分類依據以及視角基點的側重均有所有不同,導致最終的結論也呈現百花齊放的態(tài)勢。國外傳統的刑罰功能觀以報應主義和功利主義為立論基礎,從規(guī)范層面展開研究,然而刑罰作為一種動態(tài)變化的社會事實,其功能研究結合具體的社會關系方為良策。

一、傳統的刑罰功能觀

以古典學派和實證學派為主的傳統刑罰功能觀在內容層面各具特色,但思想內核表現同一,即均更多的站在法學的視角,將刑罰視為是一種控制社會異?,F象的法律手段。

(一)古典學派的刑罰功能觀

古典學派的代表性理論主要有報應主義理論和功利主義理論。報應思想反映了人類最古樸的追求,即對于正義的向往,其主張刑罰必然要以正義為前提,非正義的刑罰是不被人類認同和敬畏的。功利思想強調的重點則是防止犯罪,從預防犯罪的角度出發(fā),以謀求最大多數人最大程度幸福感的角度出發(fā)考量刑罰的功能。兩大理論似乎并未跳出法學的大圈,囿于圈內試圖尋找到一個能夠被大多數人理解并認同的觀點,對于刑罰功能的本質并未進行努力地挖掘。首先,報應論單純追求正義的實現,但“正義”作為一個需要價值判斷的大而空的指導性目標,落實到具體政策的實施上可能會千瘡百孔,矛盾百出,致使其與國家實現法治的治理目標背道而馳。其次,功利論以追求最大多數人的幸福為原則,孰不知國家作為刑罰權的主體,最大多數人的幸福極易等同于刑罰權主體的意志,國家在行使刑罰的震懾和剝奪功能時基于趨利心態(tài)很容易使得刑罰權變?yōu)閷崿F階級意志的政治工具,不利于法治社會的建立。

報應論和功利論盡管高屋建瓴將刑罰功能與人類對實現法治社會的最終目的相結合,但刑罰作為一種社會事實,與各種社會因素共存于一個空間,必定會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強行割斷刑罰與社會千絲萬縷的聯系,囿于法律領域的概念解析,囿于法學思維的思考模式,囿于法學理論的抽象分析,自然不能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刑罰功能的深層含義。

(二)實證學派的刑罰功能觀

實證學派學者菲利認為,“盲目崇尚刑罰是指刑罰成為公共意識中的唯一措施,但由于它不能保護誠實者的社會,只能打擊而不能醫(yī)治那些陷入犯罪深淵的犧牲者,因此總是有損于道德及物質福利的情形?!?即認為刑罰對社會上的善人無用,惡人無用,只對在善惡之間徘徊的極少數人有效。 自此,對刑罰功能的研究開始著眼于社會大背景。

實證主義學派的刑罰理論是在古典學派功利主義理論基礎之上發(fā)展起來的,但具體在方法論的推理過程以及思辨路徑上有了新的突破。實證主義認為,刑罰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剝奪罪犯的再犯可能性;二是使行為人不再去實施犯罪,努力使其復歸社會。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復歸思想,把對罪犯的道德教育和社會本位的基本理念融入刑罰功能,開始建立人性化的刑罰體制,以人為本,極具人道主義色彩的刑罰矯正功能理論主張“任何刑罰都應當從重塑罪犯人格為著眼點,以將來積極的環(huán)境影響,來抵抗過去消極的現狀影響” ,立足于罪犯本身,把關注重點從之前的社會影響轉向現在的人格塑造,強調對罪犯的再教育、再社會化,拉近其與社會的距離,此為對古典學派功利主義思想的另一視角的創(chuàng)新。實證學派首次引進社會學研究方法,通過對犯罪現象及其產生原因的實證分析輔之以社會學理論,確定刑罰及其他替代措施的適用范圍。自此,刑罰與犯罪的關系不再僅僅局限于規(guī)范法學的理論框架內,而是延伸至社會學的視角下,在努力尋找社會基礎的同時刑罰功能的內容也隨之拓展,內涵更加豐富。

由此觀之,與古典學派以純理論式論證將刑罰功能研究置于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不同,實證學派對此問題的研究視角則更為開闊。在單一的法學理論邏輯中,刑罰的功能抑或是報應,抑或是威懾、剝奪為主的消極作用,實證學派則立足自身經驗和現實生活,發(fā)現了刑罰隱藏著的但更為重要的積極作用,抑或是對罪犯的矯正、感化作用,抑或是對普通社會成員的教育、鼓勵作用等,而這些作用均具有鮮明的社會性,以盡量客觀的分析使得刑罰問題更加貼合現實生活。盡管如此,實證學派對刑罰功能的認識仍然沒有擺脫經驗主義劃定的紅線,仍然困于法學圈內,缺乏對刑罰這種社會現象所依賴的社會基礎的深入挖掘,刑罰仍然只是“法學的刑罰”,而非“社會的刑罰”。

二、法社會學的刑罰功能觀

(一)法社會學的刑罰觀

法社會學刑罰觀出現以前,人們往往只是將刑罰作為一種遏制犯罪發(fā)生的主要手段,古典學派將犯罪視為一種絕對的惡,于公于私都沒有一點“善”的成分,而刑罰則是“以惡抑惡”的手段,將對犯罪的研究局限在社會的一角,故而對刑罰的研究自然也是受困于此種思維中。

近代隨著人們對社會學的逐漸重視衍生出法社會學之后,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現狀和日益復雜的犯罪現象,法社會學家開始嘗試重新對犯罪及刑罰的本質和功能定位。不可否認,犯罪固然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但是犯罪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必然有其存在的社會基礎和現實依據,正是基于這一考量,法社會學家開始對犯罪現象的研究中導入社會學的實證調查研究方法,提出了有關犯罪的新見解,即認為犯罪是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必然存在不可避免的十分正常的社會現象。法國著名社會學家迪爾凱姆認為,“一種社會現象,當它在發(fā)展中的某個階段以一般的方式存在于某一類型的社會里時,這種現象就是一種正常的現象。犯罪不是見于大多數社會,而是見于所有類型的社會。不存在沒有犯罪的社會。雖然犯罪的形式可能會有所不同,被認為是犯罪的行為也不盡相同,但是,不論在什么時代什么地方,總會有一些人因其行為而受到刑罰的鎮(zhèn)壓。只要犯罪行為沒有超出各個不同類型社會所規(guī)定的界限,它就是正常的。正常性由普遍性衍生而來并由其決定” ,同時,他還進一步指出“一種行為如果觸犯了某種鮮明的而十分強烈的集體情感,便會構成犯罪。為了在特定類型的社會中使被視為犯罪的行為不再發(fā)生,就必須使被損害的感情無一例外地盡快得到恢復,并需要必要的力量遏制相反感情的產生。然而即使這種力量存在,犯罪也不會因此消滅,它只是改變了形式,因為犯罪本身在犯罪行為的源泉干枯的同時,馬上又會開辟新的源泉?!?如此,犯罪就成為了與整個社會基本矛盾聯系在一起的必然現象。刷新犯罪觀念之后,迪爾凱姆開始對因犯罪而產生的刑罰進行認真的反思,他認為“如果我們要求對犯罪進行懲罰,那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點模糊地感受到在我們之上或之外的懲罰。這種懲罰不是簡單的彌補性質的,借助這種懲罰我們可以維護人們純粹的利益的秩序”。 刑罰存在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人感到懼怕,更多的是使因犯罪受損的共同感情得到補償和慰藉,懲罰犯罪是為了維護利益秩序的穩(wěn)定而非報復。

(二)法社會學刑罰觀的方法論啟示

以迪爾凱姆為代表的法社會學派,首次將犯罪和刑罰完全置于廣闊的社會大背景之下,主張刑罰應充分表達其社會價值,實現社會功能,即“懲罰的真正作用在于通過極力維護一種充滿活力的共同意識來維持社會凝聚力?!?其將刑罰對社會的保護以及防止人們道德淪喪的功能建構在以一般預防為主的實用主義觀念之中,將犯罪無異化于一般的社會因素如經濟、文化、政治等,視為一種必然存在的正常的社會現象,由立法者創(chuàng)制出來的控制犯罪的刑罰的作用就在于維持社會的正常性。

盡管法社會學派的犯罪觀及刑罰觀最終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但其循著近代實證主義的研究軌跡,仍有許多可資借鑒的地方。首先,對刑罰的功能有了一個明晰的定義,其認為刑罰的功能是指國家在創(chuàng)制、裁量、執(zhí)行過程中對人們可能產生的積極作用,說“可能性”而非“現實性”,是因為可能性包含在現實性中,現實性是實現了的可能性,可能性意味著現實性轉化中的不可能,這也符合刑罰的價值定位 ;其次,通過導入社會學研究方法,使犯罪和刑罰被完全作為一種社會問題來思考,犯罪是常見社會現象中一種類型化的社會矛盾,而刑罰則是解決犯罪這種類型化社會矛盾的更高層次上的社會矛盾的發(fā)展形態(tài) ,由此立足于社會實體的分析研究更能直觀地揭示出刑罰的功能。再次,法社會學派對刑罰的研究一改此前封閉式的法學視角,從社會的整體角度研究刑罰的功能,用社會學的視角看刑罰從制定到執(zhí)行的全過程,這種研究思路使得人們對刑罰功能的認識始終處于現實社會的動態(tài)變化之中,是對傳統刑罰研究的突破。

(三)社會學方法研究刑罰功能的意義

迪爾凱姆認為,“社會現象應該隨著社會各部分的合成方式的變化而變化。社會不同性質的成分結合后形成的一定的整體構成了社會的內部環(huán)境,故而我們也可以說一切比較重要的社會過程的最初起源,應該到社會的內部環(huán)境構成中去尋找?!?刑罰往往表現為國家的立法行為、司法機關的適法行為,行為人的受法行為,而這些行為總體上可以概括為人的行為,而社會學則主要是從社會意義上解釋人的行為,既包括個體的犯罪行為,也涵括代表國家行使刑罰權的司法人員實施的刑罰處置行為,從這個層面上看,社會學同樣也為刑罰的解釋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三、犯罪社會學的刑罰功能觀

犯罪社會學認為刑罰作用對象的社會性決定了刑罰的功能是刑罰對整個社會的效用,正如人類社會學家布朗所言,刑罰的功能是由其所在的社會和其在社會中的分工所共同決定的。以此為考慮基點,刑罰功能的具體內容是包括刑罰本身所固有的嚴厲懲罰的屬性與社會現實需求相融合的結果。

(一)刑罰的利益協調功能

在一個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中,必然存在著許多相互沖突的利益關系需要調整,在社會學家的眼中,社會和諧的核心要素在于這些不同利益之間的相互協調。法律具有功能性,而刑罰作為控制犯罪的基本社會事實,正是以其無法替代的價值和作用適應著社會的發(fā)展,刑罰作為刑法規(guī)定的由國家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人適用的限制或剝奪其一定權益的最為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客觀上成為實現利益協調的重要元素。

1.宏觀層面的利益協調

刑罰對個人和社會間利益的協調功能體現在實現社會整合的整個過程中。社會作為一個由人組成的整體,其良性的運轉依賴于各個社會器官功能上的相互配合。包括刑罰在內的法律就是其中的一個社會器官,它所起的作用就是要協調好個人和社會之間在根本利益上的矛盾,即如何使個性不同的人們和諧的聚集為一個社會,并且使社會越來越適應不同個性的人。誠然,實現社會整合不能僅依賴刑罰,但刑罰在這一過程中承擔著解決核心問題的重任,犯罪表現為一種個人對社會的反抗,實質上體現的是個人與社會之間根本利益的對立,刑罰適用的目的在于緩和或壓制這種對抗的作用。社會強制約束人的需求,促使人不再過分地追求自己的愿望,才會形成一個社會成員共同努力的目標,增強社會的凝聚力。這里的需求可以理解為利益關系,當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沖突到達異常尖銳的程度時,社會就會動用刑罰加以干涉和控制,刑罰以其具有的威懾、剝奪的強制力給實施犯罪的人施加各方面的壓力,不僅使實施犯罪的個人意識到自身權益的界限,也維護了社會的整體利益,以最小的代價維系整個社會的平衡。

個體在處于代表社會中最有勢力的團體組建的政府的控制之下時,社會對個人權益的過度干預不可避免。早期的極權社會,作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刑罰往往就是社會生活中最為常用也最為好用的干預武器,自人類步入倡導公正民主法治的近現代社會,法治的不斷完善使得刑罰漸漸退出了干預人權的舞臺,刑罰設置的重心開始偏向對人權的保障。個人和社會作為時代發(fā)展過程中兩個關系緊密又彼此影響的兩個變量,總是會出現各種不可測因素,故而社會在對處于其中的成員進行控制時極有可能會突破一定的界限,對犯罪者乃至無辜群眾的基本權利造成嚴重侵害,盡管這看起來是不可避免的,但刑罰設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卻能夠使這一“不可避免”降到最低,而這也是科學刑罰觀的最終追求。同時,刑罰的懲罰性并非一概而論,而是有程度和種類之分,此外,量刑上的從輕、減輕情節(jié),行刑中的緩刑、減刑、假釋等措施,體現國家、社會對犯罪人最大限度的寬容,豐富了現代刑罰功能的內涵。

2.微觀層面的利益協調

刑罰最直接的利益協調功能表現在對犯罪人、被害人及其親屬與社會整體之間的利益合情合理的分配上。盡管現代的法學理論已經不將犯罪視為一種“絕對的惡”,承認其相對性,但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仍然是其最首要、最基本的社會屬性,因此對犯罪進行嚴厲的懲罰是必要而迫切的。由于犯罪者實施利己的違法犯罪行為使自身獲得利益,使被害人和社會遭受損失,導致利益天平的失衡,因而需要通過強制犯罪者承受身體上的痛苦或財產上的損失,從而使因犯罪所導致的利益的不當分配重新達到相對平衡。

迪爾凱姆認為,“有些法律的目的是給人帶來痛苦,至少是帶來損失,它剝奪人的財富、名譽、自由或生命,并且奪走他本享有的一些東西。這樣的法律我們稱之為壓制性法律?!?顯而易見,刑罰即屬此類。縱觀近現代各國刑罰的設置情況,刑罰的種類包括狹義的生命刑、財產刑、自由刑和名譽刑等四類,在對犯罪人適用刑罰進行制裁時,無論是對何種類型刑罰的具體實施,都至少在法律的層面肯定了被害人對相關權益的合法地位,如在詐騙犯罪中,刑罰對實施詐騙的行為人表達了國家、社會的否定性評價,那么從側面則是肯定了被害人對被詐騙財物的合法地位。刑罰的利益協調功能并不只是事后補救性質的,其對于社會生活中基本的、重大的利益干涉往往是具有預防性的,刑罰并非是完全靜候犯罪行為發(fā)生之后才通過各方利益的調整實現其作用,而是更多地通過刑罰在現實運用中所體現出來的巨大的威懾力來規(guī)范協調生活中的利益關系,保持個體利益關系的相對平衡。

(二)刑罰的社會控制功能

社會控制,即通過各種社會力量使人們遵從社會規(guī)范,維持社會秩序的過程。正常生產生活的持續(xù)進行需要各種社會規(guī)范的約束,社會控制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而刑罰則是這個系統中各種社會力量中最強有力的,并且刑罰所體現出來的社會價值和功能往往很容易與既定的已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控制模式達到高度融合。一般觀念里的刑罰源于原始社會的血親復仇,因而原始意義上的刑罰只表現為懲罰功能,是反映人類本能的一種社會控制措施。但是,在人類社會逐步向文明社會過度的過程中,基于報復欲產生的刑罰觀念的根基搖搖欲墜,人類開始對其所具有的象征生物性本能的報復欲進行了理性的反思,強化社會控制,表征近現代意義上的刑罰才由此產生,自此,刑罰被作為一項法律制度加以規(guī)定,從實質意義上全方面的展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并被統治階級認可并用于國家、社會的治理過程中。

1.政治保障功能

美國學者約翰·列維斯·齊林說,“人類沒有強力來壓制其個性、創(chuàng)造力和天生善變的本能,是永遠不會開化,永遠不會團結成一個服從的團體,沒有一種暴力來對付許多人的社會制裁是不會成功的?!?故而,社會的發(fā)展是依靠社會中有能力推行他們信仰并最終使大多數人自愿加入其信仰的團體推動的,在社會的進程中需要采用包括刑罰在內的強力來鞏固團體的統治力量并最終實現社會福利。從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到近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刑罰不僅從未消失,而是越來越受到占據社會主導地位的勢力團體的青睞。從時代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可以看到這樣一個通識性的規(guī)律,社會越落后,政府力量越絕對,刑罰則越重,反之,社會越注重理性引導,刑罰則越趨理性。

在現實中對立勢力團體之間因為信仰的分歧往往會出現一些沖突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刑罰對犯罪的社會控制力就表現在對最終取得沖突對抗勝利的組成政府的一方勢力團體的利益的保障。刑罰的根本來源是國家中掌控主導力量的勢力團體以國家名義制定的法律,被權威勢力作為重組或者加強已有權威的手段之一,建立在政權組織的權力之上,作為同犯罪一樣的作為社會矛盾的刑罰,是一種國家政治權力的展示。由此可見,刑罰與政權之間存在著無法割裂的連帶關系,刑罰權來源于政權,又服務于政權,正是因為刑罰與生俱來根深蒂固的政治屬性,決定了其在社會政治領域中的保障作用。

2.社會安保功能

刑罰通過使有犯罪可能的受刑人與社會隔離,借此來發(fā)揮保障社會安全的功效,因此通常的刑法思考路徑是從正在執(zhí)行的刑罰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著手來研究刑罰的保障功能。 在社會學的立場,社會是唯一一個高于個人的精神力量,它通過社會規(guī)范、社會輿論、社會的道德意識,對個人產生一定的社會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各階層的人們都會模糊地意識到自己所應追求的極限,從而不再企求極限外的東西。 社會的正常運行表明社會正處于某種程度的安全狀態(tài),而刑罰作為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規(guī)范,更是以其特殊的強制性和所特有的倫理色彩對全體社會成員產生一種強烈的社會壓力,這種壓力使已經犯罪的人得到實實在在的懲罰,使某種具有犯罪傾向的人抑制其犯罪沖動,使守法的社會公民繼續(xù)堅守其守法的信念。它以其特有的剝奪、限制權益的強制力作用于人的心理,絕大多數人在這種壓力下會選擇與社會生活相協調的行為方式。由此觀之,刑罰對處于不同心理狀態(tài)的社會成員所施加的這種社會壓力在客觀上確實起到了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即使僅是觀念中的刑罰,同樣也表現出其他社會規(guī)范諸如道德、宗教等無法施加給人們的如此強大的外在壓力。

刑罰進入現實的司法程序后,其強制性就體現的更為鮮明和直接,如剝奪生命刑的適用、對罪犯的關押等,客觀上限制甚至剝奪了行為人繼續(xù)實施犯罪的外在條件,同時,刑罰也是對犯罪所破壞的社會秩序的恢復,從而重新實現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態(tài)勢。迪爾凱姆認為,社會秩序的持續(xù)穩(wěn)定與低犯罪率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而且處在社會中人的行為必然會受到社會規(guī)范的控制,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與社會規(guī)范的控制息息相關。實踐證明,對于造成社會治安極度惡化的犯罪,刑罰的譴責必然是威力最為強大,最不可替代的的一種有意義的控制,對于穩(wěn)定現存的社會秩序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三)刑罰對社會公共認知的維護功能

社會認知形態(tài)是對社會現象、社會制度、社會現狀等看法的集合,社會公共認知作為社會認知形態(tài)中的一種,是增強社會凝聚力不可或缺的一股精神力量,對健康良性社會公共認知的培養(yǎng)是促進社會融合的大前提。刑罰制度產生的根源在于人們對犯罪的厭惡和由此產生的復仇心理,使得罪有應得的古樸的原始信念根植于人們的觀念中,這是刑罰體現出的最原始、最樸素的公平正義理念。在刑罰適用愈趨理性的今天,其反饋給人們的價值觀念亦趨理性,刑罰努力維護和實現的公平正義理念從現實的角度增強了人們對這種社會集體認知的信念感,從而使犯罪這種背離公共認知的獨創(chuàng)精神無法與之抗衡。刑罰作為道德構成力量中的一種,在努力維系著健康的社會心理秩序,因此刑罰的制裁無論是站在報應立場,抑或出于預防目的,抑或追求理性目標,客觀上均是為了使已被犯罪行為破壞的社會心理秩序得到基本的恢復,如果國家對潛在的和已經發(fā)生的犯罪視而不見任其發(fā)展,要求被害人和社會公眾被動接受已經實施完畢的犯罪行為,那么人類和諧的共同生活愿景將永遠不可能實現??梢姡瑢姸?,盡管刑罰一直被指責過于冷酷缺乏仁慈,但在各種德性中,人們認為公正是最主要的 。

另外,人類其實很早就意識到犯罪尤其是犯罪意識的傳染性,個體犯罪意識的傳播必然會對社會公共認知形態(tài)的形成和發(fā)展產生重大的阻礙作用,從而引起更多更為嚴重的犯罪,破壞社會安寧,而刑罰對犯罪分子的懲戒必然也會感染社會中其他可能被傳染的對象,傳遞著某種嚴厲的警戒、教育的信號,也可稱之為刑罰的信息傳遞功能 ,即刑罰經過制刑、量刑、行刑一系列過程,通過犯罪者這一傳遞載體,向全體社會成員傳達了一個關于罪刑關系的信息,使人們認知到犯罪是社會所不能接納的行為,從而正確引導人們的思維及行為方式。盡管刑罰對于犯罪行為傳染的危險的消除不能也客觀上不可能徹底除盡,但它通過盡量公正的能夠抵消不法和責任的的方式維護了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情感所形成的社會公共認知,最大程度的削減了犯罪對社會成員潛意識中根深蒂固的以公平正義為支撐的共同情感的侵蝕。

西原春夫教授指出,“犯罪行為往往會招致公眾的憤怒,如果對一般民眾的憤怒置之不理,民眾就有可能通過復仇和私刑對犯罪者進行制裁,從而使社會陷入無法收拾的混亂之中?!?可見,刑罰的適用正是通過對被害人及其家屬受傷心靈的慰藉來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觀念。從社會學層面來講,所謂刑罰,是對犯罪所侵蝕的社會公共情感的彌補,特別是對被害人及其家屬,只有刑罰的嚴厲懲罰才能滿足其基本的情感需求,人非圣賢,對于犯罪行為的仇恨心理是人類的本能,但動用刑罰的形式在一定意義上講還是維持社會公正感的體現。

隨著犯罪心理學的發(fā)展,人們發(fā)現,無論反社會情感多么強烈的罪犯,采取適當的社會控制措施,都能對其心理和認知產生一定的遏制或者矯正作用,而作為社會控制、防衛(wèi)手段的刑罰,對于犯罪人心理的改造則更為顯著。雖然改造功能并非適用于所有罪犯,但通過對犯罪人心理的強制壓迫,至少是通過一種壓制性的方式迫使罪犯屈服于社會公平正義的社會公共認知,正義此時就通過刑罰強加給罪犯而對其進行心理矯正,使其努力向與大眾基本一致的認知領域回歸。同時,刑罰設置上的視情節(jié)不同而處罰不同的制度模式,對于某些犯罪人特別是因過失而犯罪的人來說,提供了自我救贖的機會,使這部分人更加堅定以往他們所認定的象征人類共同情感的公平正義理念的正確性。

綜上,勿論作用于個人心理抑或社會心理,刑罰都盡力維系著以正義為最終目標的社會公共認知這一人類社會的精神力量。盡管正義的實現不能僅靠刑罰,但刑罰涉及到到人的名譽、財產、自由乃至生命等基本人權,因而成為維系社會公共認知健康發(fā)展最為重要的屏障。

四、結語

(一)犯罪社會學刑罰觀的借鑒意義

犯罪社會學立足社會本體,提出了刑罰功能的三層次理論,即利益協調功能、社會控制功能以及對公共認知的維護功能,在社會的大框架下將犯罪者、被害人、近親屬、社會大眾以及國家囊括其中,提供了一條思考刑罰功能設置的路徑,整合不同的利益主體、綜合不同的利益訴求,綜合而全面的考量其社會影響力。反觀我國通說的刑罰功能論,認為刑罰包括剝奪、威懾、改造、教育、安撫、鼓勵六大基本功能,其中剝奪、改造是單純對于犯罪者而言的,威懾、教育是對犯罪者和一般社會公眾而言的,安撫是對被害人而言的,鼓勵是對一般社會公眾而言的,乍一看似乎沒什么問題,但深思之后會發(fā)現,這些功能的內核割裂了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割裂了不同的利益訴求,像是做了一個簡單的歸納總結,沒有考慮到利益主體之間各種千絲萬縷的聯系,浮在表面的理論框架難以經受得住實踐的錘煉。

其實我國的六大刑罰功能可以解釋進犯罪社會學刑罰功能的每一個層次中,利益協調功能囊括了犯罪者、潛在犯罪者 、被害人、近親屬、一般社會公眾以及國家等不同利益主體,而實施刑罰的最終目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減少甚至消滅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沖突,使得社會維持良性有序的運轉機制,這是對我國通說的以不同身份劃分的分離式刑罰功能的一個整體性的評價,沒有單獨列出每個身份主體對應的具體功能,卻又考量了每個利益主體最切身的利益訴求;社會控制功能則是將重點轉向不同利益主體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上,考量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政治保障功能,以及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社會安保功能,立足整體格局,放眼整體秩序,以小觀大,再次明確刑罰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社會的良性運轉,我國則欠缺這種以小觀大的刑罰格局觀,沒有將個體利益與國家利益進行一個權衡,造成利益協調的失衡;對公共認知的維護功能,則是在充分考量社會因素之后,回歸以人為本的思想本體,只有通過刑罰的建立讓公眾清楚的認識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惡,厘清基本倫理觀念,并使得此種觀念得到社會絕大多數人的認可,自覺遵守并誠摯地相信其內在邏輯的合理性,如此一來,才可能實現人人守法、用法、信法、尊法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這是實現法治社會的前提,而我國傳統的刑罰觀則沒有深入到這一點。犯罪社會學的刑罰功能觀對我國現行通說的刑罰功能觀的借鑒意義可見一斑。

(二)制度設計的方法論啟示

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反思過去的社會制度我們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放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卻可能是最為合理也最為合適的,所謂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固然沒錯,但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過去的社會制度并摒棄其思想根基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不得不說以現在的眼光看過去的社會制度,并能發(fā)現其中的弊端也是人類思想進步的標志,正是因為思想的進步才會想著創(chuàng)設出更為科學合理,更加能夠符合大多數人愿景的社會制度,制度的創(chuàng)設是為人類服務的?;叵肫饋硪彩菓摳兄x那些現在看起來邏輯混亂,毫無理性可言的制度設計,正是有了這些不甚科學合理的制度,才演化而來愈來愈被大眾所接受和認可的制度?;蛟S千百萬年之后的制度設計者會不解現在的制度為什么是這樣的一幅讓人不能理解的面孔,但深思之后他會發(fā)現,正是這些看起來不甚合理的制度才造就了現在愈發(fā)完善合理的制度。

每個不同的時代都有自己的社會選擇,不能以現在的眼光評析之前的社會漏洞,現在的眼光只適合于現在的時代,現在的社會狀況,因為誰也無法預測未來的社會會是怎樣,我們力所能及的就是過好現在的生活,讓其在歷史的齒輪中留下不可替代的印記,這可能是每個時代建設者的使命使然。作為當代的建設者,反觀之前的社會制度,擇其精華并讓其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棄其糟粕并警示后人弊害甚多,建設好現存的社會制度,并努力留下一點經驗僅供后人參考借鑒,也算是完成了每代人的使命,在歷史的齒輪中留下自己存在過的印記。

作為社會制度中最為特殊也同時最為重要的刑罰制度,其發(fā)展的過程與社會發(fā)展的進程可以說是不謀而合,不是巧合而是一種必然。遵循時代發(fā)展的刑罰觀念一直在努力適應著各個不同時代人們的價值觀念,刑罰觀念逐漸向社會主流觀念的靠攏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社會的發(fā)展讓人們的思想愈來愈先進,由此產生了愈來愈被公眾所喜聞樂見的刑罰觀念,是社會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思想,是思想改變了刑罰觀念,社會發(fā)展的軌道與刑罰觀發(fā)展的軌道始終是并駕齊驅的,刑罰觀沒有好與不好的區(qū)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的區(qū)別,正如社會沒有好與不好的區(qū)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人類發(fā)展的區(qū)別一樣。刑罰觀的變化是社會選擇的必然結果,也是向社會軌道靠近的必然發(fā)展路徑。刑罰功能觀理論的進步說到底是社會的進步,作為刑罰載體的社會,承載著刑罰理論的進步,而每一次理論的進步都是一次社會選擇的結果。但選擇過程中難免出現坎坷,可能是現在的我們認為的坎坷,但對于理論的發(fā)展而言卻是不可避免的經驗,社會選擇無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之分,從最初的純法律思維、法學理論堆砌起來的刑罰功能觀,到社會研究理論漸漸滲入,開始借鑒參考社會學理論,再到完全將其放在社會大背景下,深挖理論立論基礎的刑罰功能觀,一次次成功選擇的背后都是社會這只大手在默默地推動。以時代發(fā)展的規(guī)律看,刑罰觀念的社會選擇仍在繼續(xù)進行,而我們所能做的或許就是回顧過去,活好當下,展望未來,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