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偷換商家收款二維碼侵財案件中,行為人構成何罪是研究的重點。關于行為人構成何罪,爭論點主要在盜竊罪和詐騙罪這兩罪之中。
關鍵詞 收款二維碼 侵財行為 定罪
作者簡介:喬穎奇,天津市河東區(qū)人民檢察院書記員。
中圖分類號:D923.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270
一、 “偷換收款二維碼案”應定為盜竊罪
行為人不成立詐騙罪,因為不管是顧客這一主體還是商家這一主體,都缺乏使行為人構成詐騙罪的最關鍵的一個點:不具備作為受騙人的處分意識和處分行為。他們兩方主體對價款轉入行為人的電子賬戶都不知情,也未產(chǎn)生過此意識。而且行為人主觀上沒有實施詐騙行為的意圖,客觀上也未實行詐騙行為。但是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顧客掃碼支付的電子支付價款這一意圖??陀^上采取偷換商家收款二維碼的方法竊取財物。行為人的行為實質上是采用秘密竊取的作案手法竊取了商家的財務,其行為符合盜竊罪的本質特征,應認定構成盜竊罪。
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其基本行為結構是:行為人基于非法占有目的→通過秘密竊取手段→轉移為自己占有。
秘密竊取財物是本案行為人使用的作案方式。眾所周知,顧客去商店購買商品進行掃碼支付時,基于普通人的日常交易習慣和對商家的信賴,是沒有對商家提供的二維碼進行校驗和辨別義務的;但是我們可以認為商店是商家日常管理控制的場所,商家按理應該有一定的義務來確保自己提供的二維碼是正確真實的。不過因為二維碼這一物體與一般物體不一樣,它的外觀是條紋組合圖案,正確辨別度極低。行為人偷換二維碼只是對二維碼的非圖像部分,即正確辨別度極低的條紋組合圖案進行更換,而對二維碼中間部分的商家專用的圖像是進行仿造的,以達到圖像與原圖一致的效果。該手段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收到的“銀行賬號匯款詐騙短信”是完全不一致的。在這種詐騙短信案件中,操作的方式完全不同于面對面即時支付。不管從日常的生活習慣,還是自然人本身的一般認知來說,匯款案件受騙人自己都具有義務去辨別該銀行賬號是否真實可靠,是否是自己要匯款對象發(fā)給自己的銀行賬號。匯款案件受騙人應該要進行一個自我辨別過程,從而排除自己被騙的可能性。在這種遠程匯款中,對受騙人加以義務去辨別該銀行賬號是否真實可靠、是否是自己要匯款對象發(fā)給自己的銀行賬號一點也不過分。而反觀此偷換商家二維碼案行為人的手段,并沒有對所謂的受騙人產(chǎn)生任何意志上的干擾影響,而是跳過的人的意志,直接秘密竊取,屬于秘密竊取的作案手段。行為人偷換二維碼,顧客依店家指示對此二維碼進行掃描付款,顧客付款的這筆價款在客觀上是轉入了行為人的二維碼賬戶中,轉為行為人占有。從顧客和商家兩方面的主體來看,顧客進行掃描二維碼支付是履行自己購買商品的債務,商家本應將此筆價款收入自己的電子賬戶。商家自始至終沒有過要處分該筆財務的想法和放棄占有的意圖,從商家內心來說是一定要將此筆價款收入自己的電子商戶中、占有此筆價款的。從本案事實各方面分析來看,財物占有的轉移是違背商家意志的,行為人基于自己的非法占有的主管意圖,采用秘密竊取的手段盜竊了商家應該即時獲得的財物,符合盜竊罪的構成要件,應該構成盜竊罪。
對于偷換二維碼案定盜竊罪最大的爭議就是認為商家未曾占有過顧客支付的價款,所以也就不存在占有轉移。很多人認為在這一偷換二維碼案件類型中,在顧客支付的過程中,價款自始至終沒有被商家占有過,該價款從源頭上直接就進入了行為人的電子賬戶中。正因為行為人從沒有去過商家電子賬戶中秘密竊取的事實行為,所以當然不能構成盜竊罪。并且否定占有論者還把眾多解釋商家占有過的說法駁斥一番,從各個角度反對了商家對價款有過占有。筆者在研究過程中通過認真思考和比較,認為商家存在占有最常見的一種比喻說法:“商家收款的二維碼與我們傳統(tǒng)說法的錢柜是一樣的,行為人把商家的收款二維碼暗地里偷偷替換成自己的收款二維碼就好像把這個商家的錢柜底下鑿開一個洞,然后把自己的錢袋放到洞的下面,這樣顧客付款后的價款直接掉進了行為人的錢袋里。”這是行為人通過把商家的收款二維碼暗地里偷偷替換成自己的收款二維碼這一行為就侵犯了商家對顧客支付價款的占有。反對者認為這種比喻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顧客支付的開始至結束這一過程中,價款自始至終沒有進入過商家的電子賬戶,更不存在隨后其他使價款偷偷轉移到行為人賬戶的不合法行為,而是這一商戶的收款二維碼被行為人暗地里偷偷替換后再也沒有起到過什么實質的用處。從這一角度來分析,顧客掃碼支付的價款就完全沒有進入過商家的電子商戶,而是從顧客的電子賬戶直接去了行為人的電子賬戶中。所以用傳統(tǒng)意義上的錢柜、錢袋來比喻這一行為過程來論證盜竊罪成立是與實際不符的、是不能夠具有說服力的。
反觀現(xiàn)實,我國已經(jīng)有好幾起類似案件都以盜竊罪定罪處罰,這難道是法院隨意判處的結果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是法院在仔細審理案件后,充分尊重案件事實后做出的正確判罰。筆者認為,以上論述中認為商家未曾占有過顧客支付的價款這一觀點錯誤的要點在于,把刑法學和事實學畫上等號,把刑法學上的盜竊罪極其機械化地與事實上的秘密竊取完全畫上等號,把規(guī)范和事實混為一談。實際上,只要這一行為的特點與盜竊罪本質上是相符的,符合我國刑法典中規(guī)定的盜竊罪構成要件,就可以構成
盜竊罪。對于實行行為是否有些許偏差,是否完全合乎理想模式,其實這些實行行為的差異對認定盜竊罪沒有影響。我們在認定某一行為是否與某一犯罪的構成要件相符時候,是將規(guī)范與事實相對照的步驟。在把規(guī)范和事實相對照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深刻的掌握“具體案件的事實與一種‘純粹的事實是不一樣的,而是一種構成要件該當?shù)氖聦崳@種事實是我們通過規(guī)范的‘格式化這一步驟再產(chǎn)生的一種法律事實”這其中的內涵。我們需要把自己的目光來回穿梭于規(guī)范和事實之中。如果這一具體的行為與盜竊罪的本質以及該罪的構成要件相符,我們就應當要認定構成盜竊罪。對于實行行為是否有些許偏差,是否完全合乎理想模式,其實這些實行行為的差異對認定盜竊罪沒有影響。
二、到賬即犯罪既遂
對于該案件構成盜竊罪,上文已經(jīng)詳細論述。在此我們再來思考什么時候犯罪呈既遂形態(tài)呢?行為人在暗地里偷偷替換二維碼的時候,這一盜竊行為已經(jīng)進入犯罪預備形態(tài),對商家的即時債權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侵犯的危險性,這時候行為人還沒有將實質性的財產(chǎn)性利益據(jù)為己有。當顧客對這一被替換后的二維碼進行掃描支付時,行為人的盜竊活動進入實行的階段;當顧客輸入完畢支付密碼,價款從顧客的電子賬戶進入了行為人的電子賬戶的時候,行為人的盜竊行為實行完畢,呈盜竊罪犯罪既遂形態(tài)。也許在這里會有爭議,爭議點在于顧客掃碼準備支付價款時候,行為人可能正在家里睡覺,沒有采取積極的行動,這怎么能說行為人的盜竊活動進入實行階段呢?其實,犯罪行為進入實行階段不一定需要行為人有積極的行動。例如,一女子早上得知其男友晚上將回到家中,早上便向男友在家中的水杯中投入劇毒物質。其男友晚上回家后喝了水杯中的水,毒性發(fā)作而死。該女子在早上向水杯中投入劇毒物質時,故意殺人的行為還在預備階段,晚上其男友喝水時,該女子的故意殺人行為就進入了實行階段。在這時候,該女子也沒有進行任何積極的行為。
三、不屬于多次盜竊
偷換商家收款二維碼案件中,行為人是屬于多次盜竊嗎?行為人的行為我們是應該把它看成一個個獨立的行為還是視為一個整體行為呢?若看成一個個獨立的行為,則每有一個顧客掃碼支付一次就算一次盜竊,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行為人屬于多次盜竊。若視為一個整體,那么行為人是秘密竊取數(shù)額較大公私財物的行為。
在這一案例中,行為人暗地里偷偷替換了好多個商家的收款二維碼,實行了相同的偷換行為,這多個偷換二維碼行為可以評價為行為人在一個概括的故意下實施的。行為人基于此概括的故意,希望商家能在后面一段時間內一直受到損失,但是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多次盜竊的想法,只是持續(xù)盜竊的想法,因而與多次盜竊的規(guī)定不一致。
本案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新產(chǎn)生的支付方式而實施的,盡管新產(chǎn)生的事物因其新穎性而或者是復雜性,難以被人們較快的認清楚其本質特征,但一切事物終究會有其固有的本質特征,認清本案的本質特征是定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