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通脹到通縮 從實物到金融資產

2018-12-24 06:50姜超
證券市場周刊 2018年45期
關鍵詞:漲幅油價供給

姜超

2018年即將收官,回首這一年大家對于經濟基本面的判斷,其實對于經濟增長的預期變化不大,都覺得未來下行承壓;但是對于通脹的預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一直到三季度,主流的觀點依然是在擔心滯脹,而到了四季度,通脹預期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通縮的預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會給未來帶來哪些影響?

從通脹到通縮預期

一直到2018年10月份,市場都在擔心通脹。

從商品價格來看,2018年前10個月國際油價漲幅高達30%、國內鋼價上漲10%,2018年工業(yè)品價格PPI雖然漲幅不如2017年,但2018年以來的平均漲幅依然達到3.9%,其中除了2、3、4三個月環(huán)比下跌,其余的7個月PPI環(huán)比均在上漲。

從食品價格來看,2017年食品價格全年都在下跌,但從2018年2月份開始,食品價格漲幅由負轉正,到9月份食品價格漲幅回升至3.6%,尤其是在豬瘟疫情影響下豬肉價格連續(xù)5個月回升,而雨水天氣也導致9、10月份蔬菜價格短期大漲。

到10月份的時候,對通脹的擔心達到頂峰,當月CPI已經達到2.5%,已經達到過去5年的高位水平,似乎如果保持這個趨勢不變,2019年的通脹就可能會破3%了。

但是就在10月份以后,通縮好像突然就來了。

從商品價格來看,從10月份的峰值到現(xiàn)在,國際油價跌幅高達30%,國內鋼價跌幅接近20%,國內煤價跌幅接近10%,這就抹掉了這些商品2018年以來的全部漲幅。預計未來兩個月的PPI環(huán)比將大幅下降,而12月的PPI同比漲幅或降至1%以下,到2019年的PPI或將重現(xiàn)負增長。

從食品價格來看,在進入10月份以后,豬價和蔬菜價格均出現(xiàn)了明顯回落,其中商務部的蔬菜價格連續(xù)八周下跌,累計跌幅18%,山東壽光蔬菜價格指數已經從9月的160的峰值回落至100以下,而22省豬價也比10月初的峰值回落了7%。

11月的CPI已經回落至2.2%,預計到2019年CPI會重回2%以下,其中最低點可能會降至1%以下。雖然2019年的CPI大概率還是正增長,但如果PPI出現(xiàn)顯著的負增長,那么兩者加權之后的綜合物價水平或在負值區(qū)間,其實就是通縮了。

因此,2019年通縮的風險或將遠大于通脹的風險。

從缺供給到缺需求

為什么通脹預期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我們知道,是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了價格。

而在過去幾年,支持通脹預期的核心邏輯是供給收縮。

從國內來看,由于供給側改革,鋼鐵、有色、煤炭等行業(yè)的供給大幅收縮,2016年,中國的原煤產量下降9.4%、粗鋼產量增速只有1.2%;2017年的鋼材產量增速為0.8%、水泥產量下降0.2%,供給收縮推動了相關商品價格大幅上漲。

從國際來看,2016年末,OPEC決定從2017年開始限產,將其日產量減少120萬桶,并限定總產量為每天3250萬桶,其中占OPEC產量40%的沙特削減約50萬桶,將日產量保持在1006萬桶。在隨后的1年半,OPEC和沙特都兌現(xiàn)了承兌,OPEC的石油日產量從3300萬桶降至3200萬桶,而沙特的石油日產量也從1050萬桶下降至990萬桶,OPEC的減產推動了之后的油價大幅上漲。

從農產品價格來看,過去豬價是影響中國CPI的核心因素,幾乎每一輪CPI的大幅上行都伴隨著豬價的大漲。而目前的全國生豬存欄量已經降至1985年以來的最低點、母豬存欄量降至1997年以來的最低點,供給大幅下降也是此前豬肉價大幅反彈的重要原因。

但是從長期看,價格上漲和供給收縮是矛盾的。

經濟學的一個根本問題其實就是研究供給和需求的關系,其中正常的供給曲線都是向右上方傾斜的,也就是說商品的供給和價格呈正相關關系,價格越高供給越多,價格越低供給越少。只有在完全壟斷的情況下,供給曲線會發(fā)生扭曲,商品的供給會與價格無關,只與壟斷者的利潤最大化有關。

因此,如果能形成壟斷,確實可以在短期內通過減少供給來推動價格上漲。

在上世紀60年代,全球產油國組建了OPEC,在70年代OPEC主導了兩次石油禁運,使得油價大幅上漲。但是在80年代以后,OPEC依然存在,但其影響大不如前,WTI油價在1980年就達到過40美元/桶,而現(xiàn)在過去了近40年,油價也僅為50美元/桶,這意味著OPEC的壟斷在長期來看并沒有意義。

技術進步會改善供給,打破壟斷。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科技進步,會逐步打破壟斷。

在市場充分競爭的情況下,如果因為壟斷減少供給帶來了超額利潤,那么就會有資本投入這個方向,最終會將壟斷商品變成正常商品。

還是以石油為例,在OPEC巔峰的1970年代,其石油供給超過了全球的一半。但是在1980年代,由于原油價格持續(xù)高位,石油公司從陸地轉向海洋鉆探,英國和挪威之間的北海油田被發(fā)現(xiàn)。由于高油價超過了海底石油的高成本,北海原油迅速進入市場,使得OPEC的石油供給份額降至全球的30%以下。而沙特認為自己的市場被海洋原油所擠占之后,放棄了減產敞開供應原油,使得油價從1980年代初最高的40美元/桶、到1980年代末最低暴跌至14美元/桶。

而進入2012年以后,由于油價持續(xù)高企,觸發(fā)了美國的頁巖油革命,美國的石油供給大幅上升,其全球石油供給的份額已經超過10%,與沙特、俄羅斯并列成為全球最大的三家產油國。而美國頁巖油的成本約在50美元/桶附近,而且其開采成本還在不斷下降,這就使得OPEC的壟斷能力又一次大幅減弱。

同樣從國內商品來看,過去幾年供給下降的核心原因在于治理環(huán)境污染、關閉落后產能,但是鋼鐵、煤炭本身不是稀缺的商品,如果產生壟斷利潤,其實就會刺激廠商加大技術投入,投放新的符合環(huán)保要求的產能,這就使得其供給會重新增加。

可以看到,2018年,煤炭、鋼鐵、水泥的供給都創(chuàng)出了新高,10月份,中國原煤產量同比增長8%、粗鋼產量同比增長9.1%,水泥產量同比增長13.1%,雖然大家說2018年的天氣沒有2017年好、和采暖季沒有嚴格限產有關,但從主要74個城市PM2.5的排放來看,2018年10月份的濃度是43微克/立方米,2017年10月是41微克/立方米,其實差別不大,但2014年10月的濃度高達66微克/立方米,這說明2018年的工業(yè)品產量激增并沒有顯著的惡化環(huán)境,其實就歸功于技術進步。

因此,技術進步會提高效率,是增加供給降低價格的重要力量。

從長期看,需求決定了商品價格。

再來看需求,可以發(fā)現(xiàn)長期內真正決定商品價格的其實還是需求的變化。

比如石油號稱是大宗商品之王,過去30年的全球GDP增速和油價年度漲幅之間存在著高度的正相關,其相關性高達60%。從高頻的月度數據來看,代表全球經濟的OECD領先指標和油價月度漲幅之間也存在高度的正相關,其相關性也高達44%。這說明油價的漲跌不僅能反映全球經濟增速的長期變化方向,也對短期的經濟變化很敏感。

而在工業(yè)金屬中,銅因為與宏觀經濟走勢息息相關,通常也被稱為銅博士,銅價走勢和OECD領先指標存在高度的正相關。

甚至是中國的豬肉價格,在過去10年只在2007年、2011年和2016年發(fā)生過三次大漲,都對應到了經濟的上行周期,其實說明哪怕是食品價格也與需求高度相關。

所以如果我們把這一輪商品的走勢復盤,其實背后離不開需求的變化。

本輪商品價格上漲恰逢全球經濟復蘇。

這一輪商品價格上漲始于2016年初,其實恰好是這一輪全球經濟回升周期的起點。美國、中國、歐元區(qū)和日本的制造業(yè)PMI幾乎都在2016年初開始見底回升,而從OECD領先指標來看,這一輪的回升也是從2016年上半年開始。

而從中國來看,代表真實需求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發(fā)電量增速,因為所有的產業(yè)發(fā)展都需要用電。中國發(fā)電量增速在2015年一度陷入負增長,代表實體經濟缺乏需求。而在2016年以后,中國發(fā)電量增速就由負轉正、最高接近10%,代表工業(yè)需求出現(xiàn)了明顯恢復。

當前商品價格下跌源于全球經濟減速。

2018年以來,其實全球經濟已經開始相繼減速,OECD領先指標的回落就始于2018年初,其中中國制造業(yè)PMI的頂部出現(xiàn)在2017年9月份,而歐元區(qū)和日本的制造業(yè)PMI在2018年以來持續(xù)回落,而美國制造業(yè)PMI也在2018年9月份出現(xiàn)了明顯下滑。

這意味著其實從2018年年初開始,全球經濟已經進入了回落期,只不過因為規(guī)模最大的美國經濟一枝獨秀,所以掩蓋了全球經濟下滑,但現(xiàn)在從消費者信心、新增就業(yè)等各項指標來觀察,已經確認美國經濟也開始減速。

在IMF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將2018/2019年的全球經濟增速均由3.9%下調至3.7%,其中對美、中、歐、日四大經濟體2019年的經濟增速預測都有明顯下調,上調的主要是中東、俄羅斯、非洲和拉美地區(qū),而這些區(qū)域其實是商品出口國,IMF其實在假設高油價會推升這些區(qū)域的經濟,從而對沖主要經濟體減速的影響。但現(xiàn)在油價大幅暴跌之后這一假設已經落空,說明2019年的全球經濟增速大概率還會繼續(xù)超預期下滑。

所以,我們看到同樣是OPEC的減產協(xié)議,在2016年底時的維也納會議上決定減產120萬桶/日,結果油價一天暴漲10%,而近期OPEC+會議再度決定減產120萬桶/日,結果WTI油價漲幅周只有1%,原因無他,全球經濟的需求今時不同于往日。

所以,需求下滑將是未來商品價格下跌的最大風險。

從貨幣超發(fā)到緊縮

美國的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一切通脹都是貨幣現(xiàn)象,因此,我們理解通脹預期的變化,其實離不開對貨幣的分析。

美國的貨幣與通脹,貨幣政策盯住通脹。

為什么上世紀70年代會爆發(fā)全球性的高通脹,除了OPEC的石油禁運以外,在美國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貨幣超發(fā),在70年代,美國的貨幣增速平均為10%,遠超3.2%的經濟平均增速,這就使得物價平均漲幅高達7%。

在美國的19世紀,由于實施了金本位,貨幣沒辦法隨便增加,因此,整個100年的貨幣平均增速僅為4.5%,而當時經濟平均增速高達4.1%,這對應的是整整100年都沒有通脹。進入20世紀以后,美國廢除了金本位,進入紙幣時代,之后央行開始超發(fā)貨幣,這100年美國的貨幣平均增速上升到7%,而經濟增速降至3.3%,多出來的貨幣增速其實都變成了通脹,這100年美國的通脹率均值由0升至3%,而這一現(xiàn)象在20世紀70年代達到極致。

而在1980年代,沃克爾成為美聯(lián)儲主席,其下決心緊縮了貨幣,之后的40年美國的貨幣平均增速降至6%,而經濟增速依然維持在3%左右,這就使得美國的通脹率均值從1970年代的7%降至3%左右。

歷史經驗已經充分證明,貨幣超發(fā)不會帶來經濟增長只會帶來物價上漲。所以在1980年代以后,美聯(lián)儲逐漸引入了通脹定標制,也就是把物價穩(wěn)定作為貨幣政策最核心的目標之一。在1990年代,美聯(lián)儲主席格林斯潘提出應該把通脹目標設在0%-1%,而耶倫反對說0%太低了,后來大家一致同意把通脹目標設在2%,也就是說如果物價超過2%,就要推動物價回落,如果物價低于2%,就要推動物價回升。而2%本身是一個低通脹水平,這意味著在80年代以后,在美國的貨幣政策框架下,已經很難再出現(xiàn)貨幣超發(fā)和高通脹。

比如說美國最近一輪加息始于2015年12月,當時的CPI僅為0.7%,只是因為核心CPI達到2.1%,超過了2%的通脹目標。而3年加息下來,美國CPI最高達到2.9%,核心CPI最高達到2.4%,但始終沒有大幅飆升,說明其持續(xù)的加息抑制了通脹風險。

中國從貨幣超發(fā)到貨幣緊縮。

再來看中國,在過去的10年,中國的M2平均增速高達15.4%,包含表外貨幣的銀行總負債年均增速為17.1%,遠超同期經濟增速,這意味著我們在過去貨幣嚴重超發(fā)。

回顧過去10年的中國CPI走勢,CPI有三次突破到3%以上:第一次是2007-2008年,CPI最高超過8%;第二次是2011年,CPI最高超過6%;第三次是2013年,CPI最高超過3%。而在每一次CPI大幅上升之前,都出現(xiàn)過貨幣增速的大幅上升,前兩次M2增速的高點接近或超過20%,第三次M2增速最高達到16%。

但是在過去兩年,由于金融去杠桿的大力推進,目前中國的M2增速降至8%,銀行總負債增速降至7%,均遠低于過去10年的平均增速,甚至已經低于中國的GDP名義增速,這說明2018年中國的貨幣緊縮已經開始了。

我們知道,貨幣的創(chuàng)造有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央行提供基礎貨幣;第二步是商業(yè)銀行創(chuàng)造廣義貨幣。而在經歷過多次金融危機之后,全球都意識到商業(yè)銀行的信貸創(chuàng)造過度是金融危機的源泉,所以誕生了《巴塞爾協(xié)議》來規(guī)范商業(yè)銀行的行為,其核心手段在于資本充足率,通俗的講就是銀行有多少本錢就發(fā)放多少貸款。而中國在2012年宣布加入《巴塞爾協(xié)議Ⅲ》,其實理論上商業(yè)銀行的貨幣超發(fā)已經被管住了。

但是在2013年以后,中國出現(xiàn)了蓬勃發(fā)展的“影子銀行”,各種非銀行金融機構大顯神通,幫商業(yè)銀行發(fā)展表外業(yè)務,逃避資本監(jiān)管約束來放貸,因此,中國近幾年的貨幣超發(fā)主因其實在于“影子銀行”。而資管新規(guī)的出臺其實就是關閉了“影子銀行”,而以后的信貸活動都要回到銀行表內,受到資本充足率的約束,這意味著中國貨幣超發(fā)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了。

在通脹回落之后,金融資產將成為資產配置的首選。

因此,沒有貨幣超發(fā)的支持,未來中國的通脹就很難超預期,通縮的風險將大于通脹的風險。

從實物到金融資產

通脹預期變化對資產價格有什么影響呢?

貨幣超發(fā)通脹上升,有利于實物資產。在貨幣超發(fā)的時代,通脹預期持續(xù)上升,其實實物資產是最佳的資產配置。

比如說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房價漲了1.5倍,年均漲幅大約10%。如果去投機石油,70年代油價漲了10倍,年均漲幅大約26%。如果去投機黃金,70年代黃金漲了15倍,年均漲幅大約31%。

在1970年代,由于油價和金價的大漲,來自石油行業(yè)的保羅·蓋蒂和邦克·亨特相繼成為美國首富。尤其是邦克,其財富擴張史就是一部投機史,最早靠石油發(fā)家,之后又投機大豆賺了一筆,最后又通過投機白銀而聞名于世界。

而在中國的過去10年,雖然通脹的漲幅并不大,其實是因為CPI的統(tǒng)計方式存在缺陷,對房租等價格的反映不明顯。如果從房價來看,從2008年到現(xiàn)在,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測算的全國商品新房的平均售價漲了一倍多,但這個價格其實不可比,因為新房越蓋越遠;如果從商品住宅成交均價來看,過去10年很多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漲幅都在3倍以上,折算成年化漲幅超過15%,這差不多就是同期中國的貨幣增速。因此,在過去10年買房在中國就是人生贏家。

貨幣收縮通脹回落,不利于實物資產。

但是如果未來貨幣不再超發(fā),通脹預期回落,那么實物類資產的配置意義將大幅下降。

比如從全球來看,由于20世紀80年代以后,美聯(lián)儲轉向通脹定標制,貨幣增速大幅下降,通脹大幅回落,商品市場步入到了失意的40年。從油價來看,在80年代初油價就達到40美元/桶,而經過了差不多40年,油價也只有50美元/桶。從金價來看,在80年代初金價就達到512美元/盎司,而目前的金價大約1250美元/盎司,也是40年才翻了一倍多,年均漲幅也只有2%。而美國房價40年漲了5倍左右,年均漲幅也只有5%。

與之對應,如果未來中國的貨幣增速就保持在7%左右,再考慮到中國住宅的產權是70年,房子的折舊每年差不多就有2%,扣掉以后其實房價每年的潛在漲幅只有5%,而且考慮到過去幾年的房價漲幅透支了經濟增長,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消化泡沫,那就意味著未來房地產將真正回歸居住屬性,失去投機的價值。

而在通脹回落之后,金融資產將成為資產配置的首選。

因為金融資產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都可以提供額外的利息回報,債券有票息、股票有股息,因此通脹越低利率越低,那么這些利息回報就越值錢。

在美國的20世紀80年代以后,伴隨著貨幣收縮和通脹回落,美國資本市場出現(xiàn)了股債雙牛的行情。一方面是通脹回落、利率長期下降,債券出現(xiàn)了長達30年的大牛市;另一方面收縮貨幣打擊了投機行為,再伴隨著里根發(fā)起的減稅浪潮,激發(fā)了科技創(chuàng)新,所以美國進入到創(chuàng)新引領的信息時代,而微軟的蓋茨、亞馬遜的貝索斯等科技巨頭相繼成為美國的新首富,以納斯達克為代表的股票指數在過去40年上漲了50倍。

中國從2017年開始去杠桿收貨幣,其收獲就是2018年以來的通脹回落、利率下降,債券出現(xiàn)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大牛市。而從2018年開始減稅、鼓勵創(chuàng)新,我們相信未來新一輪創(chuàng)新和消費驅動的股票牛市也在孕育當中。

從通脹轉向通縮,或許意味著我們需要從配置實物資產轉向配置金融資產!

猜你喜歡
漲幅油價供給
拉薩市公共就業(yè)服務供給現(xiàn)狀研究
拉薩市公共就業(yè)服務供給現(xiàn)狀研究
“供給側”何以流行
許小年:供給側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油價這么低,“三桶油”還好嗎?
油價低潮的三大教訓
和訊網
深市十大漲幅 等
滬市上半年漲幅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