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海雅
【內(nèi)容摘要】普通話作為我們的國語,不僅肩負著聯(lián)系各個民族交流與溝通的重任,而且也負擔著便利人們生活的責任,所以學好普通話是我們身為中國子民的基本前提,會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是我們身為炎黃子孫的神秘“暗號”?;诖?,筆者作為教師進修學校普通話水平測試測站站長,主要從“普通話教學的相關理論概述”“當前階段普通話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目前普通話教學的應對策略”這三大方面內(nèi)容切入,針對如何分析與解決在當前普通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詳細而具體的探究與分析,其目的在于改善現(xiàn)階段人們的普通話學習水平,致力于讓他們能夠說一番漂亮又標準的普通話。
【關鍵詞】普通話教學
普通話是中國人民的基本語言方式,是中國人民的重要象征。但是現(xiàn)階段我國人們的普通話都存有一定的不標準、方言味兒重,尤其對于南方人來說,更是如此,如“河里游游”說成“河里溜溜”,“聽一聽”說成“親一親”等。如果不及時矯正普通話的發(fā)音,則會非常不利于他們順利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對此,筆者以所處學校的普通話教學現(xiàn)狀為例,主要探討一下如何改善教學水平,提升學員們的普通話學習水平。
一、普通話教學的相關理論概述
1.普通話的概念
普通話,是作為一名中國人最需要掌握的一門基礎語言,也是我們踏進文明世界的基本前提。一般而言,它是根據(jù)北京方言為主要基調(diào)而逐漸形成的,具有非常濃重的北方語言色彩,俗稱“大白話”。普通話,是新中國建國以后確立起來的一種國家通用語言,不僅北方要統(tǒng)一說普通話,南方也要進行學習,因此普通話作為我們的國語,成為了南北方互通有無的溝通橋梁。
2.普通話的重要性分析
我們中國人練習說普通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從深層含義來說,所有中國人,不論民族差異,也不論貧富差距,都練習說普通話,會非常有利于消除民族間的溝通障礙,促進各個民族之間的友好相處與互動,增進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這為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民族的團結、社會的文明和諧奠定了夯實的溝通基礎。再者從淺層含義分析,練習說普通話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例如去少數(shù)民族、香港、澳門或者臺灣的地方旅游或購物,普通話會成為他們進行交流的最佳幫手。
二、當前階段普通話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傳統(tǒng)的普通話教學無法激起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
在以往的普通話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員順利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不管他們是否能全盤接受,也不管他們能否全部理解,還是選擇一味地采用“滿堂灌”或者“填鴨式”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逐漸致使他們對普通話的課堂學習產(chǎn)生厭惡與反感的情緒,更不用說誘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了。具體而言,本來學員們的普通話學習就與其他人存在一定的差距,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自卑感,這時如果教師還是采用被動機械的僵硬教學模式,則會讓他們對普通話的學習越來越壓抑,成績越來越提不上去,不僅無法愛上說普通話,產(chǎn)生興趣,而且也無法順利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2.受教育人群層次不同,無法有效開展針對性教學
教師進修學校中的所有學員都來自于各種不同的行業(yè)與崗位,例如,有的屬于社會人員,有的屬于公務人員,有的屬于窗口服務人員,也有的屬于教師或單純的學員,因此他們的普通話程度各有不同,而且他們普通話要求達到的程度也不同。除此之外,這些學員也都普遍來自于不同的城市,來自于五湖四海,所以他們各有各的方言,各有各的說話腔調(diào)。由于受教育人群的不同與差異,導致教師無法究其根本而開展全面而系統(tǒng)的教學實踐,同時也無法綜合考慮每個人的不同與差異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授課,因此學員也無法真正獲得駕馭普通話的能力,無法真正提升普通話的等級考核成績。
3.教師的普通話專業(yè)素質(zhì)偏差,亟需進一步提升
現(xiàn)階段,諸多普通話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普遍偏低,一部分是由于部分教師的普通話專業(yè)水平較差,無法將全面的理論內(nèi)容講述給所有學員,即“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導致他們只學會大概的框架或基本模式,而無法深究其內(nèi)涵。例如,有的學員會向教師詢問“元音與輔音的不同”,而這些教師實際上也并不了解其真正的區(qū)別,所以就直接讓學員只按照書本上列出的元音與輔音進行背誦即可,并告訴他們考試也不會考兩者的區(qū)別,致使學員無法全面理解有關普通話的理論知識。另一部分是由于部分教師雖然普通話水平較高,但是不擅長講課,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導致學員無法理解普通話的精髓。例如,有的學員會向教師咨詢“兩個與養(yǎng)個的發(fā)音區(qū)別”,而教師實際上懂得兩者之間的發(fā)聲區(qū)別,但不會表達自己想訴說的意思,只說讓他們多練習多說就行,因此學員聽得囫圇吞棗,根本不懂得其真實區(qū)別。由此可見,現(xiàn)階段教師的普通話專業(yè)素質(zhì)確實有待加強。
4.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學員無法將理論與現(xiàn)實相結合
教師在進行普通話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導致學員無法將普通話直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換言之,教師在課堂上只單純教會了他們?nèi)绾螒犊荚嚨幕菊Z法知識,但并沒有引導他們學會說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普通話。例如,教師只講述了主謂賓的語言順序,但學員們在與超市售貨員、公交車司機、路人等進行交流時仍然無法將自己的意思闡述清楚,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普通話教學將太多的重心放置于理論上,而漠視了實踐操作,導致學員無法學以致用,無法真正發(fā)揮普通話的語言優(yōu)勢。
三、解決目前普通話教學的應對策略
1.充分利用多種科學、有效方式導入課堂,以便于提升學員的學習興趣
現(xiàn)階段,教師應當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授課模式,摒棄被動機械的教學模式,積極借鑒與引用一些優(yōu)秀而先進的方法進行教學實踐,以此來誘發(fā)學員對普通話的學習興趣。換言之,教師應當將科學有效的方式導入課堂教學,化被動為主動,化傳統(tǒng)為神奇,化落后為先進,化死板為靈活,從而提升學員對普通話學習的好感。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全面融合到普通話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播放標準普通話的聲調(diào)、音準、變音等,引導學員可以從正規(guī)的語言中學習與提升。再者,教師也可以采用情境導入、合作參與式、案例分析式等方法進行授課,通過營造趣味的故事、角色扮演情境、制造熱鬧而活潑的氛圍吸引學員的好奇心與興趣,進而為學好普通話、愛上普通話構建良好的前提。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敲門磚?!迸d趣可以讓人獲得如沐春風的開始,讓人收獲碩果累累的結果,所以教師應當以興趣為突破口進行教學切入,引導學員在有趣、高效的教學氛圍中引發(fā)興趣,提升普通話的學習水平。
2.深度挖掘不同人群的普通話學習需求,以便于開展針對性教學
由于教師進修學校面臨的學習群體較為復雜多樣,都來自于社會不同階級、不同行業(yè)、不同地域,如有公務員、學員與教師等,所以學校在進行課程編排、班級劃分時應當重點考慮這個問題,致力于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系統(tǒng)教學,為深度挖掘不同人群的普通話學習需求奠定前提與基礎。具體而言,學校首先應當在安排課程時應當充分考慮該人群對普通話掌握與學習的需求。例如,來自于莼湖地區(qū)的學員總是將d發(fā)成j(“地理”念成“既已”),t發(fā)成q(“天空”念成“千空”)、l發(fā)成y(“兩個”念成“養(yǎng)個”)、ing發(fā)成iang(“青菜”念成“搶菜”、o發(fā)成e(“好”念成“和”)以及220念成洋洋影,所以學??梢詫⒅饕n程設置為對發(fā)音的練習上。再者,學校在進行班級劃分時應當充分考慮他們的崗位要求、語言能力水平等要素,有利于讓他們?nèi)¢L補短,共同提升普通話的學習水平。
3.全面提升教師的普通話專業(yè)素質(zhì),促進他們的專業(yè)成長
學校在安排好課程與班級劃分后應當將注意力放到教師的普通話專業(yè)素質(zhì)上,即學校應當充分重視教師的普通話專業(yè)水平。具體而言,學校應當多組織教師參加各種有關普通話的培訓教育,引導他們學習各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學習各種普通話的技能,以便于提升他們的專業(yè)素質(zhì)。再者,學校應當定期或不定期舉辦一些講座或研討會,邀請知名教授前來進行有關普通話的演講,讓教師們學習其先進思想與優(yōu)秀方式,從而促進他們的專業(yè)成長。由此可見,學校應當全面提升教師的普通話專業(yè)素質(zhì),積極打造一支能夠及時回應普通話需求的教師隊伍,為所有學員學好普通話提供堅實的人才力量。
4.密切聯(lián)系生活,注重生活與普通話教學相結合
學以致用是普通話教學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是普通話教學的根本目標,所以教師在進行普通話教學中不僅要向學員傳授理論知識,而且也要向他們講述如何更好地應用于實踐生活中。換言之,教師應當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授課,注重生活與普通話教學的內(nèi)在關聯(lián),引導學員們能夠在現(xiàn)實實踐中說一口流利且標準的普通話。具體而言,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伊始階段向學員講述一個超市購物的真實案例:小明去超市買兩斤青菜,但是他向超市售貨員總是說成:“我想買‘養(yǎng)斤搶菜?!笔圬泦T難以理解它的真實意思而鬧出了不少的笑話。那么現(xiàn)在大家請試想一下,作為小明朋友的你們,會如何幫助他們呢?其中,學員甲回答:“我朋友想要購買‘兩斤搶菜?!睂W員乙回答:“我的朋友想要采購‘楊進青菜?!贬槍ι鲜鰧W員的回答,教師可以開展充分的點評與更正,引導學員重點理清兩者發(fā)音的具體區(qū)別。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帶領學員親自參與實踐,親自到商場或超市進行交流,鼓勵他們敢說、會說普通話,逐漸在不斷的練習與實踐中提升普通話的學習水平。
總而言之,普通話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堅持不懈的長期努力與奮進。因此,教師應當重點抓住現(xiàn)階段普通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逐一探究與解決,綜合考慮學習人群的復雜與差異,然后運用多種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授課,誘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為他們順利度過普通話水平測試開辟多元化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錢芳. 香港普通話教學研究新探[D]. 陜西師范大學,2012.
[2] 顧晶. 淺談高職院校普通話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29(33):32-34.
[3] 李秀華. 桂西高校普通話教學的因“才”施教[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7(02):150-153.
[4] 李薇. 工學結合培養(yǎng)模式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普通話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