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
2700多年以前,有一個政治家叫管仲,他提出過一個政策,叫做“土農工商,四民分業(yè)”。土、農、工、商這四個職業(yè)被嚴格劃分以后,中國就此進入了一個專業(yè)化分工的時代。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四個職業(yè)的人——土人、農民、工匠和商人,不再混居在一起,而是各自為鄉(xiāng)。職業(yè)不能隨意變更,且需要家族世代傳承。匠籍制度使中國的社會職能分工比歐洲早了至少一千年。
亞當·斯密在他《國富論》的第一章中提出,一個國家產業(y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在于社會化分工,而“四民分業(yè)”的提出,就是中國在2千多年前關于社會分工的合理討論??梢哉f,中國在匠人經濟方面,是一個啟蒙非常早的國家。
1868年,西鄉(xiāng)隆盛北上勤王,日本開啟了現代化運動。同時期的中國也正在發(fā)生一個同樣性質的運動,史稱“洋務運動”。出于建船海防的需求,更為了改變清政府落后的面貌,洋務派主張送年輕人留洋深造,至此,中國的工業(yè)化運動開始了。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對西洋文化的崇拜,以及工業(yè)品對手工制品的打壓等因素,我們逐漸拋棄了2千年前積累下來的制度和階層。其中最堅決的一次,是1956年的“公私合營運動”。1956年以后,中國沒有一家私營企業(yè),這些工匠傳統(tǒng)仿佛在一夜之間全部消失了。
杭州有一個有名的張家,他們在380年前開始做剪刀,叫“張小泉剪刀”。但1956年,張家被徹底從“張小泉剪刀”這塊招牌下趕了出來,直到現在,“張小泉剪刀”這個品牌仍為國有。杭州還有一個有名的王家,他們是做扇子的,叫“王星記扇子”.1956年后,這個品牌也收歸國有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因為中國150年來的工業(yè)化運動,以及1956年的公私合營運動導致的制度性變革,造成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個匠人或者一個工匠型公司,在中國社會環(huán)境中,處于一個被蔑視、被輕視的職業(yè)狀態(tài)。不得不承認,這是令人感到遺憾的。
1978年,上海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物件兒,叫“假領子”,上海話叫“假領頭”,又叫“節(jié)約領”,是在當年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精明的上海人把自己打扮體面的最佳道具。而它的出現,恰好說明了人們開始追求物質生活層面的享受。去年,中國的人均GDP超過了9千美元,上海、北京、杭州、南京、蘇州等地區(qū)當地人均GDP甚至超過了2萬美元。這意味著中國的中產消費群體開始崛起。如果把視野拓寬到全球范圍,你會發(fā)現,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包括今天21世紀的中國,其實都是一個國家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中產階級開始逐漸崛起的時期。而這個時期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我們會更加熱愛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
在經濟學中有兩個概念,一個叫需求,一個叫供給。那么,是誰在決定誰呢?其實是需求決定了供給。在過去幾年中,中國制造在外的名聲不是太好,主要是因為我們在核心技術和品牌服務方面的能力和意識都很弱,只能依靠成本優(yōu)勢。但是今天新匠人群體的出現,正在改變這一現狀,我給他們下了一個定義:一群擁有“新審美”“新技藝”“新連接”的“新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