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沖
摘 要:針對中老年人糖尿病高發(fā)率持續(xù)增長,為糾正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飲食誤區(qū),建立良好飲食習慣,本文通過對6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健康教育的方法,以期得到廣大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認識到飲食控制的重要性為目的,以獲得健康飲食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效果。研究過程中,88%患者糾正了不良飲食傾向。85%的患者建立了正確的飲食習慣。結論:對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進行健康教育,可減少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利于疾病的良好控制。
關鍵詞:中老年人;糖尿病;飲食誤區(qū);健康教育
中老年人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與飲食密切相關,而一些中老年人因對疾病認知能力差,記憶力下降等原因,對飲食控制模糊不清,存在不少誤區(qū),使疾病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1]。我們在臨床工作中,通過對6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進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68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齡48~70歲,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文化修養(yǎng)各不相同,大專及以上26例,中小學文化程度42例,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均存在對飲食控制模糊不清,或有不良飲食傾向。
1.2患者常見的不良飲食傾向及誤區(qū):①控制主食:主食盡量不吃,副食不節(jié)制,以較多的動物蛋白和脂肪取代主食,結果造成機體的碳水化合物供熱能不足,蛋白質脂肪在代謝中分解不完全,易誘發(fā)酮癥和酮癥酸中毒。②饑餓療法:認為飲食控制越少越好,使機體處于饑餓狀態(tài),結果易發(fā)生低血糖及誘發(fā)酮癥和酮癥酸中毒。③不吃早餐:致使機體在十幾個小時不能得到能量補充,會使體內血糖波動過大。④控制正餐食量:控制正餐食量,增加零食,尤其是一些含糖量高的糕點水果等,使血糖升高。⑤禁食水果:除甜食不吃外,其他食物不控制: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最普遍的原因。⑥禁食水果:一切水果都不吃。⑦重視藥物治療,輕視飲食控制。認為反正口服降能藥,控不控制飲食無所謂,使血糖長期處于高水平。⑧輕信偏方:長期大量進食某一種食物。而偏離了平衡膳食的軌道,導致病情惡化。
2 結果
通過對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健康教育,使所有患者及家屬認識到了飲食控制的重要性。88%的患者糾正了不良的飲食傾向,85%的患者掌握并建立了良好的飲食習慣,配合藥物、運動等治療手段,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地控制,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 健康教育的方法
3.1 隨機性教育:在治療、護理、巡視病房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如看到患者飲食不合理時及時給予糾正。
3.2 座談式教育:通過個別談心,耐心解答患者提問,指出不良飲食習慣的危害,根據(jù)每個人飲食習慣一對一口頭教育。
3.3 文字教育:通過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材料,小冊子、健康教育處方、圖文并茂,進行生動地指導。
3.4群體教育:利用多媒體進行集中地指導,使患者對糖尿病的飲食治療有了全面地了解及掌握。
4 健康教育的內容
4.1 糖尿病飲食控制的重要性:飲食控制是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飲食、運動、藥物、監(jiān)測、教育)之一,也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基礎治療,不論是哪一類糖尿病,病情是輕是重,有無并發(fā)癥,是否應用藥物治療,都應堅持飲食治療[2]。正常人進餐后,血糖很快升高,這時胰島受到升高的葡萄糖等因素刺激,及時釋放足量的胰島素,使葡萄糖被利用或轉化成糖原及脂肪,所以血糖總是維護在一定的范圍內,不會升的過高,當發(fā)生糖尿病時,進食后胰島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胰島素不敏感,飯后血糖就會明顯升高,進食越多,血糖越高,尿糖也隨之增高,這樣就形成越吃越瘦越瘦越吃的惡性循環(huán)。對應用藥物治療的糖尿患者來說,過多的飲食必然抵消藥物的部分作用。若增加降糖藥,藥物不良反應也增加。吃飯過少則
易引發(fā)低血糖,危害各個臟器。所以飲食治療是最基本的治療措施,一定要養(yǎng)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4.2良好的飲食習慣培養(yǎng)的方法
4.2.1 合理膳食,均衡營養(yǎng):教會患者根據(jù)自己的身高、體重、活動量計算每日的攝入量,每天進食適量的谷類、肉類、蔬菜、豆類、蛋及奶類食物。并不是吃的越少越好,而是要營養(yǎng)全面平衡,不挑食、不偏食、任何一種食物都不能滿足人體每日所需的營養(yǎng)素。
4.2.2 主食粗細搭配,食物多樣化:每日飲食中粗、細糧各占一半,主食至少4-5兩,其中大米、面粉、蕎麥、玉米、小米、燕麥等所含碳水化合物相差不多,可任意互換。合理調配飲食中三大營養(yǎng)素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0% ~60%,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2% ~20%,脂肪占總熱量的20% ~30%。
4.2.3定時定量: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將每天的主食分為早餐1/5,中、晚餐各占2/5,如果餐后血糖高,則少量多餐,即從全日主食中扣留25~30 g主食,分別于上午9~10時,下午3~4時,晚上睡前作為加餐??蛇_到預防低血糖及主餐后高血糖,早餐一定要吃,若不吃早餐,易發(fā)生中餐前低血糖,而且午餐容易多吃,出現(xiàn)午餐后高血糖[3]。
4.2.4清淡少油,低脂低膽固醇:食用油過多,增加心血
管并發(fā)癥的危險,每日烹調用油20~30 g,各種烹調用植物油交替使用,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盡量不用動物油,不吃油炸食物,少食用香腸、咸肉,限制高糖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罐頭、甜點、冰淇淋、巧克力等。
4.2.5適量蛋白質:蛋白質攝入量為1 g/(d·kg),不可過多食入以免增加腎臟的負擔,雞蛋每日可食一個,膽固醇明顯增高時可吃一個雞蛋白。每周吃2~3個整雞蛋。牛奶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糖類、脂肪,每日可食用250~500 m,l肉類最好多種瘦肉(包括魚、海產品、去皮雞肉、鴨肉、瘦的牛羊肉)交替使用,每日總量100 g,也可用豆類代替部分肉類。
4.2.6多吃新鮮蔬菜:蔬菜是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的主要來源,可減緩餐后血糖吸收的速度,每天應吃400~500 g,特別是深綠色蔬菜。血糖恢復正常前只吃含糖量1% ~4%的蔬菜,如冬瓜、油菜、大白菜、黃瓜、青筍、四季豆、菠菜、西葫蘆、西紅柿、蘑菇、韭菜、苦瓜、菜花、芹菜等。
5小結
糖尿病飲食控制是極為重要的治療環(huán)節(jié),關系著疾病的發(fā)展與轉歸,通過我們耐心、細致地飲食健康教育,使患者對飲食控制有了全面的了解與掌握,消除了飲食的誤區(qū),在思想上引起了重視,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機率,縮短了住院時間,為患者出院后自己控制飲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焦廣宇·臨床營養(yǎng)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2·
[2] 呂陽梅·糖尿病新型飲食療法[J]·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6(1):2·
[3] 黃一鑫·早餐膳食成分改變對2型糖尿病血糖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9,17(1):3·
(作者單位:山東英才學院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