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際交往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和心理界研究的重點課題,特別是中學生的人際交往。中學生的人際交往困難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從而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應該引起父母、學校、社會的高度重視。本文首先對中學生人際交往困難產生的各種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然后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希望可以給從事中學教學方面的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中學生 人際交往 困難 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在中學階段,人際交往困難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會給中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如成績不好,精神難以集中等,甚至會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必須要對那些人際交往困難的中學生予以足夠的重視,及時查找原因,采取對應的措施,幫助這些學生學會適應環(huán)境,消除交往中的障礙,改善他們的人際關系。
1中學生人際交往困境產生的原因
1.1心理因素
中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一般為13-18歲之間,雖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生活和學習能力,但是由于社會經驗少,自控能力較差,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導致他們在生活、學習等方面處處受挫,因此中學生往往會容易發(fā)生心理問題。同理,很多中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顯得力不從心,屢屢受挫,導致他們在人際交往時會有一定的困難。據(jù)有關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導致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心理問題主要有自卑、封閉、自傲、嫉妒、逆反、自我中心等。
1.2家庭因素
家庭環(huán)境也是中學生人際交往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據(jù)有關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際交往困難的學生來自于單親或者經濟困難等家庭,這些家庭的學生缺乏關愛,容易產生心理問題,自我封閉,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總覺得低人一等。特別是在農村地區(qū),很多家長的文化水平較低,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工作,和孩子溝通較少,出于學習和人身安全等考慮,很多農村家長都會把孩子關在家里,導致這些孩子從小沉默寡言,性格內向,不愿表露內心真實的想法,默默地忍受著孤獨。
1.3學校因素
在中學階段,絕大部分的中學注重的是學生的升學率,甚至把考上985、211等名牌大學作為終極目標,而很少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更不用說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多中學會采取封閉式的管理方式,讓學生長時間呆在校園內,限制他們與外界的接觸,導致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會出現(xiàn)很多人際交往的問題。另外,在很多學校中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優(yōu)先選擇座位、得到老師的親耐和信任、在學生中的地位較高等,這些不平等的現(xiàn)象會導致學生之間產生隔閡,從而嚴重影響了中學生的人際交往。
1.4社會因素
在市場經濟的環(huán)境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逐漸被物質利益替代,人際關系當然也會淡化。目前,社會上流行的一些不良風氣會對中學生的人際交往產生嚴重影響,如“金錢至上”、“攀比”“潛規(guī)則”等,使得中學生之間的交往會帶上一些功利色彩。與此同時,隨著計算機網(wǎng)絡的快速發(fā)展,很多中學生更希望在網(wǎng)絡中交友,寧愿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一旦這些學生回到現(xiàn)實生活之后,就會感到非常的困惑和無助,長時間之后這些中學生就會與外界脫離,產生一定的代溝,從而影響他們正常的人際交往。
2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建議及對策
2.1個人方面
心理學研究表明,自信、自強是人與人之間主動交往的基礎,增強自信心是解決中學生人際交往問題最有效的措施。很多中學生因為自己不夠自信而自暴自棄,放棄與別人正常交往,因此必須增強自己的自信心。首先,中學生應該經常查閱網(wǎng)絡、書籍、雜志等相關資料,了解人際交往的一些原則,學習如何解決人際交往困難的方法,如學會微笑、學會傾聽、學會贊美、學會自控。另外,中學生還應該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擴大自己的交際范圍,在別人面前樹立一個“自信自強”的形象,從而為其成功地人際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2.2家庭方面
對于家庭方面而言,父母的態(tài)度、觀念、習慣等也會對孩子的人際交往產生影響。因此,在平時家庭生活中,父母應該積極主動的與孩子溝通,不要斥責孩子,給孩子營造一個寬容、民主的環(huán)境,讓孩子敢于“發(fā)聲”。父母還應該積極參與一些心理學知識方面的講座,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在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另外,父母還要與學校形成教育合力,時常進行互訪,相互協(xié)調,提高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2.3學校方面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經常鼓勵那些很少發(fā)言的學生誦讀課文、上臺板書、回答提問等,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另外,學校也應該采取一些措施幫助學生解決人際交往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如學校定期開班會、組織各種運動會、課外活動等,這些措施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從而為他們之間良好的互動打下一定的基礎。學校還應該開設心理方面的課程,對那些不善人際交往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老師應該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去與學生交流,真誠地傾聽學生的心聲。
2.4社會方面
目前,整個社會環(huán)境是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歪風邪氣,有關部門應該嚴厲打擊這些不良風氣,學校老師也應該幫助中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觀念,為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營造一個較好的環(huán)境。網(wǎng)絡是一種新型的社交平臺,但是其中充滿著誘惑和危險,由于中學生的社會經驗較少,很容易誤入歧途,因此,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網(wǎng)絡的監(jiān)管力度,防止中學生過渡沉迷于網(wǎng)絡。
3結語
孔于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中學時期是一個人從幼稚邁向成熟的過渡階段。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中學生保持精力充沛、心情愉悅的前提,可以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一個較好的環(huán)境,從而為以后的學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周麗,女,1984年9月生,漢族,湖南常德人,本科,中二,主要從事中學英語教學方面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全莉娟,邾強,姚本先.中學生人際交往研究述評[J].中國電力教育,2008(17):171-173.
[2] 尚子楦.淺談中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問題及解決策略[J].學周刊,2018(0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