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wǎng)友問,你把古文化努力地說得大家都能聽懂,現(xiàn)在到處都興起背古書、背古詩、尋找古代哲學家,那我們的孩子到底該讀古代的多一點,還是現(xiàn)代的多一點?我明確地告訴大家,你是現(xiàn)代人,當然是以現(xiàn)代文化為根底。背誦和創(chuàng)造哪個重要?當然是創(chuàng)造重要,文化的本質(zhì)就是往前走,就是創(chuàng)造。
年輕的生命是創(chuàng)造的生命,是充滿活力的生命。如果把年輕的生命都在古詩詞里耗掉了,那就太可惜了。
北京有個朋友說,他搞了一個國學班,都穿著古代的服裝,小孩都在那讀古文。我就問他,以后他們找工作怎么辦?他們做什么工作?他說不要緊,好多企業(yè)家都說要這樣的人。但是我對企業(yè)和單位都很了解,我還做過院長,我就很難想象,哪一個部門能收留這樣的人?我覺得古籍出版社可以,但是古籍出版社校對的名額就兩三個,早就滿了。他們到哪里去呢?
我在北京大學講中國文化史的時候,請北京大學各個系的學生,把最喜歡的唐詩列一個排行榜,排出來的是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四個人。我限定每個人選五首,這樣四個人就是二十首。一些老師、家長讓學生背幾百首甚至上千首的詩,我就很擔憂,因為背古詩的時候就等于提醒你,這樣的寫法你不能寫了,因為這樣寫等于抄襲了。所以背古詩實際上是背你不能再用的文本,讓年輕人找了那么多不能再用的文本,那他就會手足無措。
你自己或者你的孩子或者你的學生,他們的天性和李白、杜甫差別不大,只不過他們被很多很多的污濁困住了,李白、杜甫把這些污濁去掉了,表現(xiàn)了他們內(nèi)在的詩性感。污濁當中有一個就是太多的文化壓力,如果可以把它去掉,要相信你、你的孩子、你的學生,也可能成為新一代的文化創(chuàng)造者。不要把文化創(chuàng)造的時間放到后面。好多家長認為,我讓他從小背,這段時間背古文,這段時間背古詩??墒牵瑒?chuàng)造的時間并不多,孩子能夠為創(chuàng)造打基礎(chǔ)的時間是不多的,那個最美好的最有可塑性的時間都被占用了,他以后怎么辦?以后就成了一個老是聽命于古代文化的人,這是沒有什么出息的人,我看到的太多太多的了。所以一定要做減法,一定要為文化做減法。
我小的時候一直在農(nóng)村,沒有電燈,油燈又要節(jié)約油,晚上一片黑暗,沒有家庭作業(yè),也沒有人看書;到了上海的時候整天勞動,工業(yè)勞動、農(nóng)業(yè)勞動。沒能讀什么書的人,怎么可能成為有學問的人?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人的腦子沒有被過多陳舊的東西所充斥,他一直保持著空靈的狀態(tài),保持著感覺,保持著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佛教禪宗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慧能,居然一個字也不認識,他從來沒想過給自己掃盲,他覺得文字不重要。
所以,填鴨式的塞塞塞,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大問題。我們要盡量地減少一點。特別是我們最近有一段時間,認為老的都是好的,古代的都是好的,這是不可能的。連梁漱溟先生都說,如果按照中國古代發(fā)展下去,那到現(xiàn)在為止還不會有電,因為思路不在這,中國文化主要的興趣都放在人際關(guān)系上了,不在研究科學。所以不是古代的一切都是好的,更不是老的都是好的。(節(jié)選自余秋雨8月上海書展演講)
(若子摘自《齊魯晚報》2018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