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計算機信息時代的到來,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社會的發(fā)展、經濟的進步、教育的方式都有了新的思路。網絡教育成為了高校進行授課的一個新出口。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統(tǒng)計、整合出數據背后的實質內容從而實現對高校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把控。了解高校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要從學生的思想政治價值、社會價值、個體價值三個維度考量。本文立足于大數據時代的背景,結合高校學生的實際,為今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方式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大數據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價值維度
“大數據”一詞自2009年起,成為了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行業(yè)的流行詞匯。大數據是運用其特有的方法來研究數據信息,通過對數據的詳細整合得到可以為各個行業(yè)運用的具有特殊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大數據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價值觀。它所帶來的重要信息和服務對各行各業(yè)都會有重大影響力。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教育面臨巨大的改革,高校學生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萍嫉倪M步也給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諸多困境和挑戰(zhàn),包括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時效性、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針對性、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判斷性、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實效性。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為高校學生更好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刻不容緩。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大數據時代的挑戰(zhàn)
(一)大數據的特征“快”,要求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時效性
大數據的特征“快”。網絡時代數據產生速度快、數據傳播速度快,以微博、微信為例,在傳播信息的同時,也在制造和產生著新的數據信息。面對大數據產生速度之快,對傳統(tǒng)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提出更高要求。作為互聯(lián)網信息時代的新人類,通過網絡數據既能夠產生正能量比如“微信平臺的水滴籌”,同時也能產生負能量,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里進行物質攀比導致很多高校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不惜進行網貸,最終將自己逼上絕路等。大數據是一把雙刃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把控好方向必將失去時效性。
(二)大數據特征“大”,要求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大數據特征“大”。高校學生一天中無時無刻不通過郵箱、微博、網絡社交圈、網絡聊天等產生巨大的數據,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了大數據的影響。面對大數據之大,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提出更高要求。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傳統(tǒng)政治教育在網絡時代下的新發(fā)展,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適應大數據時代,體現數據化、正能量,建構和運用更具有正面影響、感染力、吸引力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使高校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針對性。
(三)大數據是多元化的數據,要求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判斷性
大數據特征“多”。種類繁多,數量不計其數,面對大數據來源的多元性,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感受提出更高要求。當代高校學生熱衷于成為自己的網絡媒體人,置身于部分膚淺化、虛假化、低俗化的網絡數據與信息之中,嚴重影響和改變著當代高校學生的三觀。對此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提高自身,使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變得更加是非分明,才能不斷增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判斷性,還可以充分發(fā)揮當代高校學生正能量網絡紅人的作用,通過他們的模范作用達到示范效應。
(四)大數據信息來源分散,要求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實效性
大數據的特征是“散”?!吧ⅰ笔侵复髷祿膬r值分散、零亂。雖然大數據有著特殊的價值,但是來源分散、魚龍混雜,而且還存在泄露個人隱私問題、安全問題等。面對大數據價值的分散性,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出更高要求。比如說很多高校學生對于分散的網絡數據缺乏最基本的判斷,不能明確是非、辨別真?zhèn)?,或者為了一己私利而不顧造成的影響在網絡中傳播負能量。對此,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更具有實效性。
二、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維度研究
(一)思想政治價值維度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意識問題。網絡信息時代,網絡上涉及的內容多且雜,對于高校學生來說無時無刻不處在不同文化思想的碰撞中,還有一些學生缺乏判斷力,自身都沒有形成正確的三觀,很容易偏離主流思想意識,甚至接受完全不同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思想觀念。因此,在思想政治價值維度上,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加強大學生的政治屬性,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
(二)社會價值維度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是社會的發(fā)展。網絡信息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培養(yǎng)與時代接軌、現代化、意識先進的高校學生,從而實現不斷推動社會發(fā)展與進步的社會價值目標。因此,在社會價值維度上,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是把當代高校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接班人。
(三)個體價值維度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的發(fā)展。如今大數據時代背景高校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新事物的認識、新思維的形成,已經不需要僅僅依靠課本、依賴老師了,因此,在個體價值維度上,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終極目標就是促進社會的發(fā)展、滿足時代發(fā)展需要、實現高校學生個性自由、能力全面的發(fā)展,以迎合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自我需求。
三、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的方式
(一)創(chuàng)新型教學理念,樹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據思維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樹立數據思維,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數據價值的挖掘意識與預測意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挖掘意識”,不僅要從學生的上課、出勤率、平時的言語中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還要著重關注學生的微博、朋友圈、說說的內容,緊跟學生思想變化的腳步。其次,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預測意識”,準確預測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價值,并對大學生的思想、三觀、立場和行為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進而讀懂大學生思想變化,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在大學生思想中的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減少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彎路。
(二)增加教育渠道,拓寬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課的多元化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眾多數據平臺的出現,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多方影響,為了減少大數據對大學生思想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隱憂。首先,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進行提供條件保證,緊跟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腳步,發(fā)揮高校的資源優(yōu)勢,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資源共享,立足于學生成才之需。其次,利用新媒體渠道QQ、微博、微信、貼吧等擴寬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將健康、積極的主流思想融入到新媒體交流中,充分利用新媒體開放性的特點,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高校學生的受教渠道,增加高校教育的多元化。
(三)健全相關機制,保障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體系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據的真實性往往不能確定。這就要求各高校首先要健全相關的機制,成立領導小組,做到責任到人,互相監(jiān)督,真正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實處;其次,加強對校園網的管理,實行實名制,實行嚴格監(jiān)管;最后要加強高校學生的自身網絡安全意識,加強抵抗不良網絡信息誘惑的能力,在日常的學習中,時刻灌輸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
(四)加強高校思政團隊的建設,生成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力量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進一步完善建設需要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素質的工作隊伍,包括教師與學生,讓其成為教育的主流力量。首先,教師的專業(yè)素質、網絡授課經驗,在日常生活中強化教師文明的網絡用語,增強教師法律意識,加強教師責任意識。其次,培育以學生為主體的模范帶頭網絡紅人,從而達到對整體學生網絡素質的提高,再通過后續(xù)理論和實踐的教學,使高校學生的網絡素質不斷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繼承和超越,本文在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維度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再結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對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實現方式做出了討論,促進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濤.淺談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19):15-18.
[2]劉慰.圍繞“四個全面”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8(06):76-79.
[3]王河永.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維度與實現方法[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1):4-6.
[4]葛偉陽.大數據時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之道[J].黑龍江工業(yè)學院學報(綜合版),2017,17(11):8-12.
[5]張新梅.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機制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7,24(06):69-71.
作者簡介
郭金湯(1984—),男,陜西延安人,現為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