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光建,東莞理工學校
“互聯網+”目前已經從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被民眾所熟知并加速向各個領域滲透發(fā)展。教育行業(yè)也迎來重要的發(fā)展機遇,“互聯網+”的教學思維已經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是教育行業(yè)的重要推動力量,也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模式。
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將社會的會計工作逐步實現無紙化,而我們的教學也應該順從這種變化的趨勢,將學生培養(yǎng)成符合當今會計工作崗位的合格從業(yè)者。
“互聯網+”時代,對財會工作人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會計崗位的工作技能也產生了新的變化,譬如會計人員需要學習云平臺、財務軟件互聯化、移動互聯等新興互聯網技術的操作技能,從而提高就業(yè)的專業(yè)能力。因為在“互聯網+”時代,用人單位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不僅是關注于應聘者的專業(yè)財務能力和崗位應用技能,還需要應聘者適應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發(fā)展機遇,基本掌握云平臺、財務軟件互聯網化及移動互聯等技術,借助這些技術來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因此,在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的層面上來看,如何讓課堂教學適應共享式的互聯網需求,是會計電算化教學需要思考的方向。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本人就如何利用互聯網手段促進會計電算化的教學進行了以下的思考和實踐探索。
第一、通過互聯網的技術手段來進行會計電算化的教學,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互聯網技術在教學工具上的創(chuàng)新,使教師在教學手段上有了更多的選擇,例如微信、微課掌上通和慕課 APP等互聯網客戶端,在合理的使用下,能夠大大地提升相應模塊的教學效率?;ヂ摼W技術和互聯網思維的廣泛運用,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教育。從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的角度出發(fā),互聯網無疑是起到布網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師安排教學任務的工作效率,也讓學生產生興趣去進行學習。以筆者的課堂為例,課前在班級微信群上發(fā)布要學習課程的預習任務,讓學生提前認知相應的知識模塊,建議學生課前觀看相應的微課視頻,并要求學生在課堂進行操作展示。這種模式下,學生能夠得到一種好的實操鍛煉,自主探索的學習模式變得更加容易實現,從而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中“一言堂”的現象,有益于提高會計電算化實訓課堂的教學效率。此外,在課后的時間里面,教師同樣可以通過互聯網通訊工具和暢捷T3云平臺的教學工具,讓學生溫故而知新,進行教學知識第二次消化,從而提高對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熟悉程度,達到一種穩(wěn)定且優(yōu)秀的技能高度。
第二、互聯網技術運用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課堂變得生動,教學目標也更加容易達成。在會計電算化課堂的教學中,用友軟件和金蝶軟件的操作是教學中的常見實訓項目,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這些實訓的項目往往在評分上比較難以實現即時性,而且老師評分也具有延后性,沒能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查漏補缺的效果實現起來比較低效。會計軟件實訓項目互聯網化恰好及時地改變了這種低效的評分局面,筆者經過與同行的溝通,獲知在某軟件公司存在這樣的一款互聯網產品,能將基礎的實訓項目進行即時評分,每個項目的各個小點都設有相關的評分點,保證數據的正確性。這款產品的評分功能需要接上互聯網才能使用,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采取財務軟件操作并即時得到系統(tǒng)評分,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利用互聯網平臺技術進行期中期末考試,組織學生參加互聯網平臺的會計電算化技能大賽,以比賽的模式培養(yǎng)會計技能。這項目任務的執(zhí)行有別于傳統(tǒng)的會計電算化考核模式,以往的模式是教師進行賬套的出題,把賬套交給學生進行操作,學生通過賬套的數據進行財務軟件的操作。而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的云平臺進行題目的預設,并把題目按時按點開放平臺,提供學生進行考核,考試的結果能夠當場呈現,學生通過正式的登陸賬號進行考試,會產生一種考證的儀式感,讓他們更加專注這個考試。此外還有一點更具吸引力的是,通過考核的學生,成績到達一定的分數可以申請工信部的技能證書,在某種層面上來說,這個考試其實也是能夠從客觀上幫助學生檢驗自己是否具備相應的技能。而這些考試模式的實現,都受益于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云平臺技術的使用正在逐步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第四、互聯網思維正在影響著中職的教學,教師通過互聯網提供的交流平臺,可以在大范圍內進行學習和交流,從而提升自身的業(yè)務水平。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實現,QQ交流群、微信群和平臺網站等等交流平臺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教師處理實際教學問題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課程中,遇到某教材的疑難點,可以將問題發(fā)布在交流平臺,交流平臺在專家的帶領下,能夠及時地進行問題的答疑。而教師們也通過這個平臺進行教學經驗的交流和平臺的共享。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用云平臺共同發(fā)布共同的任務,軟件公司提供互聯網的軟件云平臺,與學校進行合作,進行平臺的建設,教師通過互聯網的溝通平臺,對賬套和操作技能進行溝通和交流,而學生通過練習,得到技能的提升,一段時間后參加技能競賽,獲取成長和進步,從而明確努力的方向。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中職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能夠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實現更多的共享性和靈動性,從而培養(yǎng)出具備互聯網+思維的學生,適應社會的“互聯網+”財經專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從而使他們的財經專業(yè)技能更加職業(y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