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凌晨四點,我們打著手電筒登上光明頂,網(wǎng)上攻略稱,黃山的日出是從黎明時分悄然鋪開的一幕大戲,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容錯過;越早登頂?shù)娜耍接锌赡苷碱I拍攝的有利位置。但顯然還有不少旅友比我們起得更早,拍攝用的三腳架都已經(jīng)架好,山頂上勁風呼嘯,寒氣襲人,雖是六月天氣,很多人穿著抓絨外套仍瑟瑟發(fā)抖。
這時,喝杯熱水都成了奢望。
忽而,我們聽到了山道上粗重的喘氣聲。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農(nóng)婦,穿著洗得變了形的短袖T恤,光腳穿著一雙上世紀的解放球鞋爬了上來,她馱著一個巨大的背包,汗水浸透了頭發(fā),順著眉毛流下來辣紅了眼睛,上到山頂,她一言不發(fā),找一塊山石一坐,將背包拉開,所有的人都循香而去。
原來這農(nóng)婦煮了一巨包的新鮮玉米棒來賣,負重走了幾千級臺階來賣玉米,累得她整個人都似乎矮了一截。
背包做了保溫的棉夾層,玉米棒都是溫熱的,插著竹簽散發(fā)著軟糯的清香,十塊錢一根,收錢時農(nóng)婦不厭其煩地叮囑每個人:“玉米芯子別亂丟,等會兒丟到我這個袋子里,我退你一塊錢。”
天邊的一線魚肚白還沒有變成橙黃色,趁此機會,我和旅伴安安心心把早飯吃了。玉米棒品種極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來,見大家吃得香,農(nóng)婦得意地笑了,她說她買了最好的玉米種子,為預防與鄰居家的玉米授粉串種,十年前她在兩家的玉米田間種了兩排桑樹做間隔,“我的玉米從此再也沒有退化過?!?/p>
那她在黃山上賣了多少年煮玉米?25年!頭天晚上看天氣預報,只要第二天不陰不雨,晚上12點半她就起床煮玉米,凌晨一點半出發(fā)將滾燙的玉米背到山頂上來賣。靠著春天賣茶賣筍干,夏秋賣煮玉米的收入,農(nóng)婦把兩個兒子供到大學畢業(yè),現(xiàn)在大兒子去了上海工作,小兒子在合肥念研究生,農(nóng)婦仍和丈夫在山里侍弄他們的茶園、竹園,十幾只跑山雞和那一坡沙沙作響的玉米。
說話間已經(jīng)有人來送還玉米芯子,農(nóng)婦果不食言,打開被汗水浸透的腰包,掏出硬幣逐一退給人。這場景,久違了,就好比我們小時候倚著雜貨鋪的柜臺,喝三毛錢的汽水,把完好的玻璃汽水瓶退回去,還能得一毛錢一樣。有人好奇這玉米芯子能有什么用,農(nóng)婦說以前曬干了還能引火做飯,現(xiàn)在家家都用沼氣了,背回去也沒有用。旅伴就嗔她自找麻煩,農(nóng)婦正色說:“我是少掙點錢多費點事,但這樣一來,光明頂就干凈了?!?/p>
不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黃山的人,難以理解土生土長的人對黃山的熱愛。收完所有的玉米芯子,日出的大幕剛巧拉開,山頂上一片快門的咔嚓聲,東方的天際瞬息萬變,光影與云海,與每一分鐘都在變化的色彩在游戲,在躲貓貓,而將出未出的太陽似一個賴床的小孩,陷在云絮里,不想離開它的窩,約20分鐘后,太陽終于臣服于推動它的力量,向上跳了一跳,離開了云霞的包圍。山頂上響起一片歡呼聲,我這時才發(fā)現(xiàn),背玉米來賣的農(nóng)婦竟沒有忙著下山,她立于人群中,面朝東方,臉上的欣喜與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樣。
下山途中我又遇見了她。農(nóng)婦說:“你們運氣真好,下了十天雨,今早才放晴,不然也看不到日出;我的運氣也不差,現(xiàn)煮的70根玉米棒,收回了68根玉米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