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杰翔
最近我做到這樣一道題目,思考了很多,很受啟發(fā).跟大家一起分享.
例已知△ABC的三邊長為a,b,c,若a2+b2+2c2=8,則△ABC面積的最大值為________.
三角形面積的問題首先想到的是面積公式的選用,常用面積公式有和
圖1
方法二:常規(guī)處理方法還有依據(jù)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和面積公式借助a,b對稱的特征,進行適當?shù)淖冃翁幚?,可以得到S的取值范圍:
此時,進一步求解的難度很大.作為填空題,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連蒙帶猜.
由a,b對稱,令a=b,
用這兩種方法能得到結果確實都不容易,其實如果將條件a,b,c中的一個量看作是常量,那么條件就變得相對熟悉.例如將c看作常量,則有CB2+CA2=8-2c2,即動點C到兩個定點A,B的距離平方和為定值,由此本題還有一種看似普通卻非常神奇的做法——解析法.
方法三:以邊AB的中點O為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xOy,
注:本解法先將c視作常數(shù),然后進行求解.
(蘇教版選修2-1P.64習題2.6(2)第1題)已知線段AB長為2,動點M到A,B兩點的距離的平方和為10,求M的軌跡方程.
這道課本題,相信同學們都能自如地運用解析法求解.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上述模擬題可以轉化為:
已知線段AB長為c,動點M到A,B兩點的距離的平方和為8-2c2,求M的軌跡方程.
從上述研究中,不難發(fā)現(xiàn)如下結論:
若線段AB長為定值,動點M滿足MA2+MB2=λ(λ為定值),則M的軌跡為圓.
特別地,當λ=AB2時,M的軌跡為以AB為直徑的圓.
那么為什么“線段AB長為定值,動點M滿足MA2+MB2=λ(λ為定值),則M的軌跡為圓”呢?
1.已知A,B為平面內(nèi)的兩個定點,且AB=2.若在平面內(nèi)存在唯一一點P同時滿足:①,②PA2+PB2=λ(λ∈R),則λ的取值集合為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該題條件①屬于我們所熟悉的阿波羅尼斯圓,如果知道條件②也可以轉化為圓,題目就變成了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問題,利用幾何關系巧妙得解.
2.已知圓O:x2+y2=4,點P(0,1),圓上的兩動點A,B滿足PA⊥PB,AB的中點記為M,則PM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
答案:
分析:這道題看似無從下手,實際上也只是上述模型的變形而已.
由題意知,該題的定點是O,P兩點.
根據(jù)圓的性質,OM2+MA2=OA2=4.
又△APB是直角三角形,M是斜邊AB的中點,所以MP=MA.
所以OM2+MP2=4.即上述模型,從而巧解上述問題.
總結在考查上述模型時,命題人總會想方設法將條件進行“著裝打扮”,隱藏我們熟知的圓,這就需要我們揭開題目“神秘的面紗”探索本質.
1.如圖,點C為半圓的直徑AB延長線上一點,AB=BC=2,過動點P作半圓的切線PQ.若,則△PAC的面積的最大值為________.
圖2
答案:
而PQ2=OP2-1,
則PC2=2OP2-2,即2PO2-PC2=2.
思考:此時O,C均為定點,動點P滿足上述關系式時,其軌跡是圓(或半圓)嗎?
通過求軌跡方程的一般步驟不難得出,答案是肯定的.
由此得出
分析:這道題難住了很多同學,他們在考慮三角形面積如何表示時陷入了僵局.然而這個題目里也隱藏著一個美妙的圓.
記半圓的圓心為O,則OQ⊥QP.
推論1若線段AB長為定值,動點M滿足αMA2+βMB2=λ(λ為定值且α+β≠0),則M的軌跡為圓.
只要以AB中點為坐標原點,運用解析法就可以證明此推論.
2.(2017年江蘇高考卷第13題)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A(-12,0),B(0,6),點P在圓O:x2+y2=50上,若,則點P的橫坐標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答案:
分析:盡管條件中線段AB長仍為定值,但另一條件卻變成了.我們先退一步想,動點P滿足時,其軌跡是圓(或半圓)嗎?
答案也是肯定的!
又AB是定值,可得|AP|2+|BP|2=220是定值,
則該模型又回到了最初的模型.
由此得出
推論2若線段AB長為定值,動點M滿足(λ為定值),則M的軌跡為圓.
特別地,當λ=0時M的軌跡為以AB為直徑的圓.
此推論可用求軌跡方程的基本方法證明,且本質與原先的模型相同.
許多試題的命制思路都是從同一類式子出發(fā),本質都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形式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我們學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應對復雜問題才能揮灑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