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新作文 執(zhí)行/明 燈
胡楠兒:看古代小說,為什么只有酸秀才,沒有酸舉人,酸狀元?
十號胖狐貍:你們知道舉人有多難考么?整個明朝,276年,舉人不過只有11萬左右,平均每年400個。當(dāng)時中國有接近1200個縣,平均下來,每個縣三年才能考上一個舉人。在很多教育弱縣,幾十年考不上一個舉人非常常見。舉人在當(dāng)時保底是縣處級干部,只要運氣不是太壞,至少能混個縣令當(dāng)當(dāng),和縣太爺至少是平起平坐的同事。
至于進士,平均每年不到100個,更是國家的高級人才。
孔璋:就是因為在市民文學(xué)里,秀才剛好是功名序列的最底層。對當(dāng)時的市井階層來說,他們最容易接觸到的,也是最常見識到其沉淪與落泊一面的,便是所謂的秀才:最底層的讀書人。較平民,他們有著更多的傲慢與機會,然而這個隊伍中的多數(shù)——或至少是很大一部分仍然不免于要淪落,只要他們沒能力爬升到更高的一個級別。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同時承載了平民對上位者的幻想、羨慕與嘲弄和憤恨的人,就必然要被轉(zhuǎn)化為這樣的丑角。
方瑩:感覺自己的文章總是干巴巴的,文章如何寫出筆力?
Z先生:每個具有自我風(fēng)格的寫作者本身,對于筆力提升的追求落足點都不盡吻合,也正是如此才造就文學(xué)斑斕之美。但總而言之,表達內(nèi)涵最終都是殊途同歸,古人有說“入木三分”,好的文章讀起來,那些最打動人的段落和句子給人的感覺,也是同理。
部分本身具備寫作天賦的人,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各種敘事手法彌生活經(jīng)驗不足的缺陷,可以通過廣播、電視、電影其他渠道,去幻想出沒有經(jīng)歷的場景,然后用對物件的極致描寫,吸引讀者注意力,從而讓敘述直接掠過這不熟悉的部分,進入我們最擅長的戰(zhàn)場。
陳齊云:定稿之前,念一遍。筆力好的作者,寫出的文字充滿韻律與節(jié)奏,這兩個特點,可以通過將文字念出聲音來訓(xùn)練。長短句如何搭配,上下文遣詞是否多樣,連詞是否有必要,動詞是否精準,都可以通過讀出聲音來發(fā)現(xiàn)。文字是否練達、精準,或許可以騙過眼睛,但很難騙過舌頭。定稿之前念一遍,養(yǎng)成一種習(xí)慣,筆力就漸漸浮于紙面。
張思德:高考語文成績?nèi)绾芜_到130?
皮耶霍:我當(dāng)年高考語文143,作文扣了5分,閱讀扣了2分,選擇題滿分。秘訣就是海量的閱讀。
閱讀不要去刻意追求什么名家名作或者局限于考綱范圍,雜文、散文、詩歌、科幻小說、戰(zhàn)史黨史、名人傳記、科普讀物都可以拿來讀。等到閱讀量以億為計量單位時,你會覺得高考中大多數(shù)的題目都是送分題??村e別字時,自己看著覺得別扭的那個肯定是錯的。找病句時,自己讀著別扭的那句肯定是錯的。語法題把四個答案都讀一遍,覺得有一個答案和其他三個都不一樣,那就是正確答案了。最后說一句,白話文閱讀個人不建議做摘抄筆記,因為這會大幅度降低你的閱讀效率。而且,最優(yōu)美的句子和段落永遠是記在你腦子里的,你做的摘抄能帶進考場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