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屬于過去的存在,作為后人我們無法親歷,但史料卻是歷史的一個重要見證者,也是歷史所遺留下的痕跡,為后人的歷史教學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相關研究者在對歷史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秉承“論從史出、史由證來”的原則,對史料予以正確的辨別,將其中的史實提取出來,并加以論證,這才是歷史研究的正確途徑。同樣,歷史教學也需要采取這樣的方式展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均應具備一定的史料實證意識。
現(xiàn)階段,全世界都在推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各個國家的具體要求卻存在不同。在我國,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指的是學生需要具備可以適應社會與自身發(fā)展的關鍵能力與品格。在歷史這門學科中,主要涉及歷史價值、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以及歷史理解,史料實證是這五個方面歷史特色最為豐富的一類。史料實證的內(nèi)涵,是指通過嚴格的檢驗獲取可信史料,并據(jù)此努力重現(xiàn)真實的態(tài)度與方法。
1.辨別史料,確保史料實證的有效應用性。
論從史出雖然極其重要,但其前提條件必須是史料具備極強的真實性。而在歷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應該都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即在強調(diào)通過史料來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史料所具有的真實性,或者忽略史料在對特定歷史現(xiàn)象予以說明時的針對性與相關性。這樣就會不注重史料中所包含的一些重要歷史信息,又或者是過度解讀與曲解,進而讓史料所具備的史證價值被泛化。
例如,筆者在觀看某節(jié)公開課時,教師在向學生講述商鞅變法相關背景的過程中,通過云夢秦簡當中的《黑夫家書》來對戰(zhàn)爭的慘烈予以說明。雖然教師通過情景對話的方式來對家書的內(nèi)容予以了生動的表達,并得到了在座教師的肯定與贊揚,但《黑夫家書》當中所描述的是秦王嬴政時期所發(fā)生戰(zhàn)爭的相關細節(jié),和商鞅變法并不處在相同的時期,所以材料盡管真實,但其對商鞅變法的歷史背景來講,卻不具備任何價值。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應用史料的過程中,要避免望文生義以及曲解材料。就算是課本當中的材料,也需要對其內(nèi)涵與來源予以充分了解,這樣才能確保史料實證能夠發(fā)揮出最大的教學作用,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2.結合史料,論證歷史觀點的真實性。
間接性是歷史這門課程和其他學科不相同的一個特點。由于歷史存在不復返性,并且也無法直接對原狀予以體現(xiàn)與接觸,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前人所遺留下來的史料對歷史予以還原。因此,只有被證實過的歷史才具有意義。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已有知識,對史料予以甄別與理解,然后將其作為主要證據(jù)來對一些歷史評價與結論等予以實證,進而對學生的實證意識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讓他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能夠養(yǎng)成重視證據(jù)的學習態(tài)度。
例如,在講解商鞅變法的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引入史料來讓學生對商鞅予以評價。
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卬,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fā)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zhàn)》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于秦,有以也夫!
——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
在這一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在對商鞅予以評價時,負面內(nèi)容較多,覺得商鞅天性少恩并且極其刻薄,指出他是通過虛假的大話來說服秦孝公的,并不是因為他自身具有較強的能力。由此可以得出司馬遷并不認同商鞅。但對觀點予以論證時需要掌握充分的證據(jù),若只依靠司馬遷個人的一些觀點與看法還不能夠有效的證明。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歷史問題予以論證時,也需要運用不同的史料來論證觀點。
材料二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商鞅》
在王安石所作的這首詩中,是對商鞅的正面評價,指出商鞅極其遵守信用,不注重金錢,并對商鞅所提出的治國方略予以了肯定,從此可以得出王安石對商鞅的評價極高。以上所引用的兩段史料均是對商鞅的評價,但兩者的觀點卻相反。這樣,學生在閱讀兩則材料時必然會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各自的觀點予以闡述,以此來加深學生的認識,并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性,進而讓學生能夠總結出屬于自己的認識,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通過史料來引導學生對歷史問題予以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與思維能力,并激發(fā)他們學習歷史課程的興趣,進而提升歷史教學的效果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