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 浙江省平湖中學
清代文學家劉熙載曾在《藝概》中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花樹寫之。”這兩句話通俗地說就是,山的神采韻味難以直接描寫,就寫山間的煙霧、空中的云霞;春天的神采韻味不好直接描寫,就寫春天里的花草樹木。這種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寫來使主要對象鮮明突出,從而使文章產(chǎn)生奪人眼球的感染力的藝術(shù)手法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烘托”。
“烘托”并不等同于“烘云托月”?!昂嬖仆性隆痹醋援嫾夜P法。清人金圣嘆在《西廂記》評點中對它做出了這樣的描述:“欲畫月也,月不可畫,因而畫云。畫云者,意不在于云也。意不在于云者,意固在于月也。”這里所說的“欲畫月也,月不可畫”的意思不是說直接畫不了月,而是指直接去“畫月”不能完美地表現(xiàn)月,一定要畫幾筆云加以陪襯。“繪”云是為“畫”月,“云”和“月”皆出現(xiàn),只不過要主次分明。正如宋代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說:“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霧鎖其腰則高矣。水欲遠,盡出之則不遠,斷其脈則遠矣?!倍昂嫱小眲t是通過別的事物把想要表達的事物寫出來,用一事物或多個事物暗示出主要事物,主要事物不一定得寫出來。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中外文學作品中感受烘托的藝術(sh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