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霞浦縣第五小學 林志紹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該重視朗讀教學,并且明確朗讀教學的具體目的。在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講解課本內(nèi)容,讓學生朗讀課本內(nèi)容的同時,一定要向?qū)W生傳授朗讀的技巧和方法。除此之外,教師要加大朗讀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比例,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朗讀,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朗讀水平。
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有好多漢字還不熟悉,因此教師十分期望學生能夠流利準確地朗讀出文章內(nèi)容。但是有很多教師卻忽略了學生的發(fā)音和重點字詞的讀音,沒有及時給予矯正,致使很多學生出現(xiàn)閱讀課文時發(fā)音不準的現(xiàn)象。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幫助小學生打好堅實的學習基礎(chǔ),對于一些學生常常出現(xiàn)的錯誤要重點突破,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楓橋夜泊》時,教師首先要把這首詩的重點和難點字詞挑出來,“愁”“眠”“漁火”“江楓”“泊”進行重點學習,然后再將一個詞延伸到一個句子中,講解“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意思,這樣一來,學習的過程變得循序漸進,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使學習變得更加有層次,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讀音的問題解決以后,教師要重點關(guān)注學生的朗讀情感,有很多小學生即使朗讀準確流利,但是朗讀的情感卻過于僵硬和死板。其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深刻了解文章要表達的情感。因此,教師在向?qū)W生講解文章時,不僅僅要理清文章的情緒和思路,更要讓學生充分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情感,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朗讀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情感投入進去。如果朗讀的文章要表達的感情是喜悅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輕快地朗讀出語句,如果文章要表達出的情感是悲傷的,教師應引導學生使用低沉的語調(diào)朗讀。例如在學習《烏衣巷》這首詩時,學生在閱讀時一定要用緩慢的語調(diào)閱讀。為了幫助學生在朗讀方面有質(zhì)的提升,在整體閱讀水平有所提高以后,教師要查缺補漏,注重細節(jié),防止學生朗讀中出現(xiàn)只讀不思考的現(xiàn)象。為了使學生認真朗讀,教師可以在朗讀前設(shè)置一些問題,鼓勵學生帶著問題朗讀,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的朗讀效率,防止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走神。
小學語文教師重視語文閱讀,并且把語文閱讀貫徹到每一節(jié)課堂上是增強學生對朗讀教學重視程度的重要前提。同時,教師要向?qū)W生講解語文朗讀的重要性,讓學生清楚語文閱讀可以提高整體語文水平和語文學習能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朗讀教學與其他教學看得一樣重。因為“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原有的被動學習轉(zhuǎn)化為主動學習。在每節(jié)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進行朗讀學習,讓學生明確朗讀的目標和最終目的。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適當組織一些朗讀比賽,對于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和鼓勵,對于一些朗讀能力較差,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教師不要過分指責,而是要積極引導,傳授朗讀的技巧和方法,鼓勵學生不斷改進和進步。教師要和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情感,維護好師生關(guān)系,與學生之間建立默契。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多多關(guān)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幫助學生解決一些他們解決不了的困難,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放下心里那道小小的防線,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朗讀的水平。
語文教師不僅要完成教育部門的要求,而且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在班級中,學生會有幾個關(guān)系較好的同學,他們經(jīng)常會在一起學習,教師可以把他們分在同一個小組,并且平衡每個小組的實力,在每個小組安排同樣的學習任務,小組之間互相競爭,小組成員互相合作,從而使學生更全心地投入到學習中,為課堂增添活力,提高課堂朗讀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率。例如,在語文課堂上,班級有45人,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9組,每組5人,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向?qū)W生提問,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從上述內(nèi)容我們可以看出,為了更好地進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能力,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朗讀教學方法,增強學生朗讀能力,從而提高整體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