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執(zhí)浩
一
迄今為止,所有關于詩歌的定義中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詩歌是一種聲音。其余的各種說法,在我個人看來,都具有片面性,或者說,只具備階段性的正確性,包括相對流行的一種圓潤的說法:詩歌是分行的藝術——同樣也經(jīng)不起推敲,譬如說,中國古詩就沒有分行,甚至連表達停頓的標點符號也沒有。那么,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詩歌究竟是靠怎樣的內(nèi)在規(guī)則自成一體,獨存于世的呢?
當我們在探討這種源遠流長的藝術形式時,不妨先從詩歌的發(fā)生學,以及詩歌的發(fā)聲學這兩個方面來進行。關于發(fā)生學,時下已經(jīng)多有論述,且因詩人個體和詩歌個案的千差萬別,難以形成統(tǒng)一定論;另外一點是,一首詩的發(fā)生,很難從文體經(jīng)驗上獨立出來,倒是容易與其他文體相互交織,混為一談。但是后者卻不一樣,發(fā)聲學幾乎是詩歌獨具的一門學問,它直接指涉到了詩歌之所以是詩歌,這首詩為什么不同于那首詩,等等,這樣一系列有趣的問題。在我的閱讀視野里,這個問題一直鮮有人深入涉獵,尤其是對現(xiàn)代詩的發(fā)聲學我們已然漠視得太久。
很多人能夠清楚地說明格律詩的構(gòu)成,從四言到五言,到七律、音韻、平仄、調(diào)性、聲律,甚至還能夠老練地吟誦古詩詞,但他們對現(xiàn)代詩卻一頭霧水、滿面茫然:這些松散的句式是詩么?如果是,它的詩意是如何形成和傳導的?因為無知,因此無趣;因為感覺寡淡,因此干脆繞道而行……現(xiàn)代詩多年來就在這樣的困境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最終成了“詩人們自己的事情”。事實上,現(xiàn)代詩真的有那么神秘難解嗎?現(xiàn)代詩和古體詩一樣,只是人類傳遞情感的一種方式,類似于陌生人之間的“接頭暗號”,有時甚至只是人群中的隨意一瞥,或會心一笑,其中包含著一種人與人之間深層的信任關系、趣味、感應,或?qū)θ松墓餐斫?,如同我們在嘈雜陌生的人潮中驀然聽見了自己的鄉(xiāng)音,而隨之在內(nèi)心深處喚起的陣陣漣漪。所以,每當有人問我,詩歌和音樂有什么關系?我都會非常肯定回答:它們都是一種聲音,只是制造聲音的材質(zhì)不一樣而已。除此之外,二者在結(jié)構(gòu)、音色、音高、調(diào)性等方面保持著高度一致。從這個角度來講,詩歌并不適合放在整體的文學范疇內(nèi)來談論,她更接近藝術——聲音的藝術。
一首優(yōu)秀的現(xiàn)代詩肯定有其內(nèi)在的節(jié)律和聲韻,它的聲音由詞語和貫穿在字里行間里的氣韻來完成的,詞語與詞語之間的咬合力,借助詩人自身充沛的氣韻加以貫穿,形成了一首詩的面貌。不同的詩人以不同的聲調(diào)來創(chuàng)作,不同的詩歌有不同的聲線和音域。我有一個不太確切卻又固執(zhí)的判斷:每一首詩在產(chǎn)生之前其實已經(jīng)有了它自己的調(diào)性,問題在于,寫作這首詩歌的人是否具有與之匹配的音高和音色。我們常說,應該多寫那些能寫之詩,而非那些想寫之詩,這個說法有一個前提:寫作者必須通過大量的長時間的嘗試和訓練,找到自己的音準,對自己獨特的音色成竹在胸,并對自己的音高有一定的把握。蹩腳的寫作者一定是一個五音不全的家伙,圓滑世故的寫作者一定是一個擅長模仿他人的人,而自視過高的人常常會在寫作中出現(xiàn)“破音”現(xiàn)象,惟有自知之明的創(chuàng)造性寫作者才能發(fā)出獨特的聲音來,這聲音也許有如曠野獨狼、井下之蛙、林間蟲豸或云嶺野風,這聲音也許圓潤、澄澈,也許古怪,令人不適,但必有其自身的來龍去脈。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聲音,找準與自身氣質(zhì)匹配的發(fā)聲方式,這是一個詩人寫出屬于自己的詩歌的一條秘徑。
嘈雜的時代肯定是一個音高太高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容易嘩眾取寵(或自取其辱)的時代,命運讓我們身逢其時,無可避免,作為一個寫作者究竟該怎樣開口說話?在許多無所事事的夜晚,我經(jīng)常把象征著詩歌中的高音的這樣一些大詞,譬如祖國、人民,譬如靈魂、命運……這樣一些挑戰(zhàn)著我們個體承受力的詞語,寫在面前的蒼白的紙片上,反復在胸腔里掂量它們的重量,不免深感沮喪。那些“白銀時代”的詩人們依然在高音區(qū)里滑翔,美輪美奐,而我只能這樣日復一日的呢喃:輕言細語也許是一種美德,盡管無法確保被淹沒的命運,但至少能夠保證你不會被眼前洶涌的世象裹挾而去,至少,你能把內(nèi)心的聲音準確清晰地說給自己聽,讓你最親近的人聽見。
二
一首完整的詩歌應該是由兩部分構(gòu)成的:說出的部分和未說出的部分。如果沒有前面“說出”的那部分,后面“未說出”的部分就不成立;但僅有“說出”的部分,這首詩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作為讀者,他才不理會這些呢,他常常只留意前面“說出”的那部分,以為那就是這首詩的真身?;蛘哒f,如果寫作者事先就沒有創(chuàng)作出(對,是創(chuàng)作)“未說出”的那部分,那么,讀者的閱讀之旅也將在文本的盡頭嘎然而止。所謂的意外或驚喜,對于寫作者而言,其實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對于讀者,卻是另外一番感受。事實上,“未說出”的那一部分才是成就這首詩的關鍵,猶如海床與灘涂的關系,所有的平靜或洶涌都不是無中生有的。這一點,只有聰慧的有閱讀教養(yǎng)的讀者才會發(fā)現(xiàn),他甚至還能由此開啟自己的經(jīng)驗,用自己的理解來拓展或重塑這首詩的界面。所以,當詩人在創(chuàng)作一首詩歌的時候,他至少要有這樣的先知先覺:既要把握住他已經(jīng)看見的那一部分,同時還要看清隱約浮現(xiàn)出來的那一部分。落實到具體的寫作中,如何分配這二者之間的比例,往往決定著這首詩的成敗。說出的太多則容易滿溢,該說出的未說則容易造成滯澀。在說與不說之間,寫作者的心智經(jīng)受著巨大的考驗。
高妙的寫作者總是知道一首詩應該在何處停筆罷手,把更多空間余地留給閱讀這首詩的人。我們常常把詩歌的傲慢與詩人的傲慢混為一團,事實上,這是兩個不同的話題。詩人的傲慢源自于他內(nèi)心深處的“潔癖”,他與現(xiàn)實的“不兼容”,以及那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態(tài)度;但詩歌的傲慢,卻常常發(fā)生在一個個看似謙卑甚而純良的寫作者那里。這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寫作者對讀者抱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感,他們往往低估了讀者對語言的領悟力和對語境的再創(chuàng)造能力;他們不愿承認,寫作者和讀者在情感區(qū)域里具有高度地一致性。
一首失敗的詩歌,總是對作者自己誠意十足,而對他人缺乏應有的尊重。這樣的詩總愛以“填鴨似”的情感植入方式,將讀者預先的閱讀期待徹底打翻在地。寫作者在這樣的詩歌中扮演了令人憎惡的角色:他試圖指導讀者的情感生活,并喋喋不休、咄咄逼人地將自己的情感生活強加于人。而一首成功的詩歌,卻正好相反:寫作者懂得怎樣克制自己的傾訴欲,絕不讓泛濫的情緒傷己及人,因為他始終明白,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僅僅是人類情感生活的一鱗半爪,與其真相在握,不如始終保持懵懂好奇之心,讓讀者與他一起去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情感世界。這個世界不僅令讀者驚訝,而且也是詩人自身始料不及的。
判斷一首詩歌的好壞(姑且不論高下),首先要看作者是否有誠意,沒有誠意的寫作首先體現(xiàn)在,不給讀者自由思想的空間,總是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語言的親和力必須由我們言說的口吻來傳導,而只有真誠的口吻才能召喚出真誠的情感,只有真誠的情感才能召喚真誠的讀者。
我傾向于將每一首詩的寫作視為生活經(jīng)歷和人生經(jīng)驗的綜合。然而,經(jīng)歷越豐富并不意味著經(jīng)驗越豐富。如果一首詩完成之后,原本混沌的生活依然沒有因此變得清澈,那就意味著,這首詩很有可能是無效的。我們之所以反復強調(diào)寫作之于心靈的重要性,根本原因在于,詩歌能對我們的內(nèi)心起到“清零”的作用。在一次次的清理中,我們可以回望到我們的來歷和出處。無論是意猶未盡,還是空谷回響,都有可能產(chǎn)生一首詩。但真正好的詩歌必然是氣韻綿長的,它不是一件事情的簡單呈現(xiàn),也不是一種情感的單純宣泄,它應該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推送、疊加和涌蕩,它讓我們五味雜陳,也讓我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世上從來不存在簡單的生老病死和愛恨情仇。
三
稍有寫作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一首好詩的誕生過程是神秘的,寫作者至多能說清楚詩 “緣何而來”,但永遠說不明白它“為什么是這樣”,這是沒有辦法的事。而一首平庸之作的出現(xiàn)往往會輕易地露出馬腳,它的來歷和去向,不用作者自己現(xiàn)身說法,讀者也能猜出大概。正因為如此,很多優(yōu)秀的寫作者都拒絕寫所謂的“創(chuàng)作談”,因為他心下明白,無論自己怎樣天花亂墜,事實上他是說不清楚的(就像我曾經(jīng)說過的那樣:說不清白是命運,說清楚了是偶然)。這種略顯難堪的境遇牽扯出了另外一個百談不厭的話題:究竟是我在寫詩,還是詩在寫我?若是前者,上述尬尷就該不存在;但若是后者呢?
在所有的藝術門類中,惟有“詩人”是被賦予了一種特殊形象的人,不是那種外在的符號化過的形象,而是與寫作者個人的人生、閱歷、志趣有關的血肉之軀,如此真切,卻如此難以描摹。我們經(jīng)常能從茫茫人海中把某一類人辨識出來,稱之為“詩人”,盡管他(她)也許從不寫詩,但我們愿意將這樣一頂禮帽贈與他(她),因為他(她)具有我們想象中的那般豐富而生動的詩意情懷。從這個角度來看,現(xiàn)代詩人的職業(yè)化其實是詩歌逐步走向囧途的標志之一。一方面我們已經(jīng)警醒地認知到了這種趨勢的危險性,另一方面又不斷通過強化“寫”詩的重要性,來彰顯“詩人”應有那種特別的面貌——事實上這也是我們想象和期待中的面貌。在這種焦灼的對峙中,詩歌的發(fā)生學反倒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在我看來,真正的詩歌并不是詩人能刻意寫出來的。當一個寫作者在產(chǎn)生寫詩的沖動之前,那首詩歌已經(jīng)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里了,至少他的感知系統(tǒng)已經(jīng)觸撫到了冰山一角。現(xiàn)在,只需要一個詞語,或一個句子,他就能把那種情感的幻像勾勒出來,然后用最飽滿的情緒、最恰當?shù)恼Z言將之予以定型。也就是說,當一首好詩降臨的時候,詩人瞬間便由上帝的棄兒變成了上帝的寵兒——上帝給了他一個提示音,而一直警醒著的他正好聽見了,又感受到這個聲音所產(chǎn)生出的召喚的力量。接下來,詩人的工作就是要凝神定氣,將這種召喚之音變成復活之聲。從這一刻起,他身心的所有通道都將全部打開,他一生積攢的詞匯將攜帶著各種情感,從他腦海里呼嘯而過,詩人對詞語每一次看似漫不經(jīng)意地攫取,其實都是對他內(nèi)心修為的深刻考驗,技巧、學識、情感的深度和濃度,以及人生的廣度,等等,都將在寫作的過程中纖毫畢現(xiàn)——這個過程其實是詩人獻丑的過程,他不得不正視自己的缺陷和匱乏,并忠實于這樣一種充滿瑕疵的存在。也是在這個過程,運氣的成分將被彰顯出來:那一次次看似偶然的選擇,其實都是一種命數(shù)——一種成敗在此一舉的命數(shù)——它對應著寫作者那一刻的心境,能力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而這些東西,只有在事后,在一首詩真正結(jié)束之后,才有追思的可能性,但已經(jīng)無可更改。
一首詩終止于最后落筆的那個詞語(或標點符號),詩歌結(jié)束了,而詩人的工作永遠沒有完結(jié)之期。他再一次成了上帝的棄兒,他也將再次孤獨地、耐心地等待著,再度成為上帝寵兒的那一天。詩人的命運如此奇異,玄妙莫測。所以,所有真正優(yōu)秀的詩人每當夜深人靜,都會捫心自問:我究竟寫過什么?什么是我真正能寫出來的?
《高原上的野花》授獎辭
張執(zhí)浩的詩歌寫作遵襲著中國詩歌有感而發(fā)的古老傳統(tǒng),在日常性中探尋人性乃至神性。他的《高原上的野花》,寫作的姿態(tài)和向度誠懇、肅穆、別開生面,風格樸素、清潔、自然而然。
《高原上的野花》自選詩
與父親同眠
夜晚如此漆黑。我們守在這口鐵鍋中
像還沒有來得及被母親洗干凈的兩支筷子
再也夾不起任何食物
一個人走了,究竟能帶走多少?
我細算著黏附在胃壁里的粉末
大的叫痛苦,小的依舊是
中午時分,我們埋葬了世上最大的那顆土豆
從此,再也不會有人來嘮叨了
她說過的話已變成了葉芽,她用過的鋤頭
已經(jīng)生銹,還有她生過的火
滅了,當我哆嗦著再次點燃,火
已經(jīng)從灶膛里轉(zhuǎn)移到了香案上
再也不會有人挨你這么近睡覺了
在漆黑而廣闊的鄉(xiāng)村夜色中,再也不會
睡得那么沉。我們堅持到了凌晨
我說父親,讓我再陪你一覺吧
話音剛落,就倒在了他騰給我的
空白中
我小心觸摸著你瘦骨嶙峋的大腳
從你的腳趾上移,依次是你的腳踝和膝蓋
最后又返回到自己的胸口
那里,一顆心越跳越快,我聽見
狗在窗外狂叫,接著好像認出了來人
悻悻地,哀鳴著,嗅著她
無力拔出人世的腳窩
我又一次顫抖著將手伸向你,卻發(fā)現(xiàn)
你已經(jīng)披衣坐在床頭。多少漆黑的斑塊
從蒙著塑料薄膜的窗口一晃而過
再也沒有你熟悉的,再也沒有我陌生的
刮鍋底的聲音
(2003)
終結(jié)者
你之后我不會再愛別人。不會了,再也不會了
你之后我將安度晚年,重新學習平靜
一條河在你腳踝處拐彎,你知道答案
在哪兒,你知道,所有的浪花必死無疑
曾經(jīng)潰堤的我也會化成畚箕,鐵鍬,或
你臉頰上的汗水、熱淚
我之后你將成為女人中的女人
多少兒女繞膝,多少星宿云集
而河水喧嘩,死去的浪花將再度復活
死后如我者,在地底,也將踝骨輕輕挪動
(2005)
蘑菇說木耳聽
一朵蘑菇與一只木耳共一個浴盆
兩個干貨飄在水面上
相互瞧不起對方
這樣黑,這樣干癟
就這樣對峙了一夜
天亮后,兩個胖子擠在水里
蘑菇說:“醬紫,醬紫……”
木耳聽見了,但木耳不回答
蘑菇與木耳都想回神農(nóng)架
(2011)
中午吃什么
我還沒有灶臺高的時候
總是喜歡踮著腳尖
站在母親身前朝鍋里瞅
冒著熱氣的大鍋
蓋上了木蓋的大鍋
我喜歡問她中午吃什么
安靜的廚房里
柴火燃燒的聲音也是安靜的
廚房外面,太陽正在天井上面燃燒
我?guī)湍赣H擺好碗筷之后
就在臺階上安靜地坐著
等候家人一個一個進屋
他們也喜歡問中午吃什么
(2017)
被詞語找到的人
平靜找上門來了
并不叩門,徑直走近我
對我說:你很平靜
慵懶找上門來了
帶著一張灰色的毛毯
挨我坐下,將毛毯一角
輕輕搭在我的膝蓋上
健忘找上門來了
推開門的時候光亮中
有一串灰塵仆仆的影子
讓我用渾濁的眼睛辨認它們
讓我這樣反復呢喃:你好啊
慈祥從我遞出去的手掌開始
慢慢擴展到了我的眼神和笑容里
我融化在了這個人的體內(nèi)
仿佛是在看一部默片
大廳里只有膠片的轉(zhuǎn)動聲
當鏡頭轉(zhuǎn)向寂寥的曠野
悲傷找上門來了
幸存者爬過彈坑,鐵絲網(wǎng)和水潭
回到被尸體填滿的掩體中
沒有人見識過他的悔恨
但我曾在凌晨時分咬著被角抽泣
為我們不可避免的命運
為這些曾經(jīng)以為遙不可及的詞語
一個一個找上門來
填滿了我
替代了我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