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娣
(江蘇省宜興市新莊小學,江蘇宜興 214266)
當前,為了響應新課改所提出的要求,國內(nèi)諸多小學校園在教學方面都發(fā)生了巨大轉(zhuǎn)變。比如,教師過去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并未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工作;教學理念方面也未能得到有效更新,且不能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進而推出一系列教學工作。現(xiàn)今,尤其是在探究式教學提出之后,如何使科學探究成為科學課堂的主旋律呢?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談一點自己對探究教學的粗淺認識和思考。
所謂“科學探究”模式,主要是在教師引導下為學生特意設計的問題,通過猜想或者假設的方式來展開交流和溝通,并且由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探討和分析,進而得到最終的論證。采取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自主素質(zhì)的養(yǎng)成和提高,使學生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和積極地思考問題,且通過科學手段來分析相關問題,進而得到最終的答案,以此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能力和素養(yǎng)。因此,組織有效探究教學非常必要。而科學探究在實際應用中有以下幾點作用:
通過探究式學習,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學習,可以在觀察和實驗、日常生活中和自然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科學問題。
通過探究,學生能根據(jù)現(xiàn)有知識和經(jīng)驗,對問題的成因做出假設和推想,并能嘗試選擇科學方法和實驗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探究,學生能夠進行相互溝通與交流,且對于問題和猜想進行相互討論,進而總結(jié)自身經(jīng)驗,形成一定的科學學習能力。
通過探究,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志趣和能力,形成一定的核心素養(yǎng),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對于教師來說,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科學探究,且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預期教學目的。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通過課堂內(nèi)容的不同來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進而有針對性地實施探究方法。除此之外,教師在探究式教學中還要通過語言的引導來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這對有效實施探究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任何學科探究式教學的開展都是從疑問開始的[1]。也就是說,只有對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提出,才能產(chǎn)生之后的問題分析,它貫穿于科學探究的全過程。但是,任何問題都來源于生活,所以只有將自然生活中所發(fā)現(xiàn)的各種問題,采取合理手段和語言進行表述,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才能產(chǎn)生探究式的學習,從而使他們在探究活動中更加積極主動。
探究式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各種手段獲取正確答案和事實。其中,采取相應輔助材料來促進科學探究的進行則是整個科學探究活動的重要途徑。并且,在小學中開展科學的探究活動不但要使學生接受新的學習模式,且還要求學生能夠主動、自覺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去,進而采取其認為正確的科學探究手段,讓學生留下科學概念與思維,留下科學思想,留下科學探究方法,留下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核心素養(yǎng)。
探究活動的開展給我們的科學教學有效性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豐富多彩的探究活動、熱熱鬧鬧的科學課堂、熱情洋溢的孩子們的笑臉,這一切確實是我們的追求,然而要真正落實其有效性并不輕松!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必須有精心準備的支撐,包括探究活動材料的準備和教學過程的準備。所以,教師在準備探究活動時就要考慮到材料的問題,除了自身可以提供豐富的材料,還可以讓學生帶不同材料進行應用,定位好探究的方式和探究的重點,讓科學探究活動變得精練和靈活。
小學科學的學科改革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發(fā)展原則,能夠從之前課堂模式方面進行轉(zhuǎn)變,不再是傳統(tǒng)的教師作為課堂主體,而是由學生作為科學改革中的學習主體,以此將學生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讓其積極地參與到各種科學探究活動中去[2]。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通過相關實驗或者語言等去解決問題。最后還要將其所得的結(jié)論與同學或者教師進行交流,進而加深其對該課題的認知。只有采取這種辦法,才能使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科學知識,或者更多可應用的科學方法,對其自身科學探究能力方面也是一種提高方式,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般而言,任何科學探究都要借助實驗的方式來滿足。所以,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既要通過實驗的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要通過實驗來增加課堂中的趣味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雖然“以探究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在引領我們的科學教學,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小學生在科學探究課堂中往往對新鮮事物較為感興趣,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在科學實驗時發(fā)現(xiàn)眾多實驗器材,往往不能按捺自己內(nèi)心的好奇,在未聽清楚教師要求的情況下,自己開始盲目操作,最終結(jié)果必然差強人意。這使科學探究只停留在多動手,少動腦,只做探究表面功夫,只能讓科學探究過于片面化。所以,教師在開展科學探究課堂時就要考慮到該問題,以此使學生養(yǎng)成“先思考后動手”的好習慣,更要注重手腦并用,真正領會探究的深刻內(nèi)涵。
小學科學作為一門開放性課程,在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上還是有一定探究性的,既要滿足社會對小學生學科學習的要求,又要滿足學生綜合素質(zhì)得到全面發(fā)展。所以,在探究教學方法開展時,只能提前對課堂探究內(nèi)容進行設計,但是并不能對科學探究結(jié)果有確切了解。因此,可以清楚認識到,科學探究活動開展的中心在于探究的過程,能夠使學生在探究教學過程中得到感悟和理解,以此也就實現(xiàn)了探究式教學的最主要目標。
采取科學的評價體制能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所獲得的各種結(jié)論都有據(jù)可施,進而對其探究下一課題的積極性起到有效作用。如在探究《神奇的水》時,很多同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水的毛細現(xiàn)象,教師要及時表揚和肯定。這樣不僅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科技知識的樂趣,而且能激發(fā)和鼓舞其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自然過渡到學生對水的表面張力的研究。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真正發(fā)揮教育評價導向功能。
從以上分析可知,科學探究教學是一項長期工作,且需要在開展過程中不斷完善,進而將其中存在的不足一一解決。讓我們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提高科學探究的有效性,關注自己的教學行為,主動適應并投入到新課程改革中,真正落實新課程的總目標!讓科學探究做到真實、有效,讓科學教學真正的“科學”!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科學素養(yǎng),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