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永歡
摘要:圖書校對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于以豐富的校對經驗輔助編輯工作滅錯正訛,于細微處最大程度地保障圖書的編校質量。一支優(yōu)秀校對隊伍的打造,從隊伍結構的設置到人員選擇、業(yè)務培訓、報酬支付、關系調節(jié)等,都是校對工作管理中必須考慮的重要方面,需要我們在管理過程中不斷探索、總結。
關鍵詞:計劃分配;校對工作;校對管理
在一段時間里,受到人才、成本、效益、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校對崗位人員普遍流動性大,隊伍穩(wěn)定性難以保證,工作效率和管理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近年來,在圖書質檢力度加大的壓力下,校對工作及其管理的重要性得到凸顯。校對工作的管理,其實主要就是對人的管理,即通過制度、措施的制定,使校對人員的能力、水平得到充分發(fā)揮、圖書質量得到保障。具體到實際管理中,校對人員的管理可簡單分為專職和兼職校對人員的管理兩類。
一、專職校對人員的管理
1.業(yè)務能力提升的督促
一個合格的校對人員,應具備熟練的校對技能技巧,掌握豐富的常識,具有較好的見識,對于書稿的處理能夠做到合規(guī)、合情、合理,能有依據(jù)地疑錯、改錯。當前的編校工作不再像早年一樣截然分開、各行其是,成熟的校對人員,能很好地彌補編輯的不足之處,配合編輯提高圖書質量。校對人員業(yè)務能力的提升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引導校對人員自主學習。鼓勵他們在業(yè)余時間多閱讀各類書刊;多瀏覽時政要聞;多看歷史節(jié)目,從中快速了解歷史知識,以增長見聞。如此應用到校對工作中,將起到以點帶面、線索引導的價值,是非常有用的。
二是組織定期的內部總結、學習。校對工作注重經驗的積累。組織開展定期的內部總結,細致分析一段時期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給出改進建議,這積累經驗十分有效的方法。定期的內部學習內容,包括校對技能技巧和國家最新的指導思想、法規(guī)政策。比如,新聞禁用詞的更新、科技名詞的新規(guī)范、標點符號的新用法,等等。
三是提倡交流、鼓勵多疑。書稿中常常會有許多新知識、新詞匯出現(xiàn),也有因作者邏輯思維、語言文字水平欠佳等帶來的隱藏式病句,如果校對人員不用心思考,就不會有疑問,不與同事交流互動,新知識、新詞匯很可能就會成為自身的知識盲點。所以,提倡交流、鼓勵多疑的目的就在于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擴展校對人員的知識面,鍛煉他們的思考能力,使其在“以有限的個體知識面對無限的書稿知識”中尋得突破,從而很好地保證書稿的校對質量。
2.晉級職稱的督促
出版工作對“三審三?!比藛T的分工具有明確的資格要求。其中就有“責任校對應由具備中級或以上出版專業(yè)職業(yè)資格的專職校對人員擔任”這一規(guī)定。因此,督促校對人員按規(guī)定取得相應職業(yè)資格也是校對工作管理的內容之一。取得相應的資質,不僅能提高隊伍的戰(zhàn)斗力,也是對校對人員自身進步的激勵。這在校對工作管理中是最容易被忽略但卻是十分重要的。
出版社轉企改制以后,合同制員工迅速增多,人員流動加劇。新進人員多數(shù)對出版行業(yè)缺乏深入了解,進入崗位后很難即時發(fā)揮作用,甚至多數(shù)人_段時期內會降低部門的工作效率,影響整體工作進度。因此,因人因事量力而用就很重要。作為部門管理者,應在最短時間內盡可能全面地了解新人的專業(yè)、性格、語言文字水平、閱讀愛好等綜合情況,得出基本的評估,根據(jù)評估安排新人或對紅,或參與協(xié)助一校、二校,或先學習相關校對技能技巧知識等,因人而用,最大限度使新人的潛力、才能找到相應的發(fā)揮途徑,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否則,不加區(qū)別地籠統(tǒng)安排使用新人,不僅影響他們的成長,增大編校隊伍的整體負擔,也會因工作中不斷出錯而增加出版社的用人成本。
3.做好工作量的計劃分配,嚴格監(jiān)控校對質量
這主要針對實行工作量考核制度的出版社而言。校對人員的工作量完成情況,關乎個人收入,是直接影響校對人員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一個校對團隊,若工作中放任成員各自發(fā)揮,結果可能是各人為了提高產量而忽視質量,使團隊陷入“趕、比、超”的惡性發(fā)展中。如此,保障圖書質量就是一句空話,甚至會因此威脅到出版社的生存和發(fā)展。因此,在校對工作管理中做到有計劃地分配工作量,對于保證圖書質量、搞好部門團結是非常重要的。編校工作的規(guī)律之一是:質量與速度成反比。做好質量與速度之問的平衡發(fā)展,既有對質量的嚴格監(jiān)控,又有工作量要求下的速度控制,也就基本達到了管理的目的。具體管理中,應根據(jù)每個校對人員的不同特長分配相應的書稿,難易、多少交叉協(xié)調,不斷調節(jié)分配,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因為良性的發(fā)展才有利于質量的提升,有利于團隊的建設。
二、兼職校對人員的管理
由于經營成本的壓力,一些出版社不愿組建自己的專職校對隊伍,校對業(yè)務轉而依托社會兼職人員,如學校老師、報刊編校人員等,他們中大部分人不熟悉相關的圖書出版知識,更無相應的職業(yè)資格,這就為圖書的質量埋下了重大隱患。但是,對這類人力資源的使用是行業(yè)內經常發(fā)生的,也是政策所允許的。因此,在使用兼職校對人員時,做好管理至關重要。
1.兼職校對人員的挑選
從多年的實踐經驗來看,兼職校對人員的挑選,一要考察的是態(tài)度,即是否能認真對待書稿、對待兼職校對這份工作。在以往考察兼職校對人員的過程中,有的人專業(yè)、學歷非常有優(yōu)勢,而且聲稱很喜愛校對這個工作,但—上手實踐,就暴露出粗心大意、走馬觀花的問題,屢經提醒,仍無進步,非常令人惋惜。二要考察的是個人的基本素養(yǎng)。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語言文字功底,語言文字功底弱,就無法在校對書稿時發(fā)現(xiàn)問題,校出錯誤,就起不到校對的作用。三要考察的是兼職人員可用于兼職的時間多寡。如果兼職人員空余時間本就不多,兼職的效果不僅達不到,還有可能影響出版社的工作進度??傊暨x兼職校對人員要考慮的因素較多,諸如交通條件、家庭情況、身體狀況等,選擇時要綜合考慮,盡量從全。
2.兼職效果的評估
沒有對校對效果的評估,就無法判斷一個兼職人員是否真正合格。筆者認為,校對效果的評估主要看發(fā)現(xiàn)問題的多少,校對出多少字、詞、句、標點等的錯誤。兼職校對不是專業(yè)校對,其職責、工作考核不應與專職校對等同,他們更多發(fā)揮的是協(xié)助功能,發(fā)揮好協(xié)助作用即達到了兼職校對的使用初衷。書稿的校對質量,主要依靠社內專職校對人員,這一點必須明確。
3.費用的支付與關系的維護
兼職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賺取報酬,因此,及時、足額支付兼職人員費用也是校對工作管理中必須著重考慮的。一支合格的外校隊伍的建立不容易,需要時時做好關系維護,才能在需要時用得上、用時能發(fā)揮好。當出現(xiàn)校對效果達不到要求而需要扣減相應費用時,應與直接責任人做好溝通,講明理由,做到獎罰分明,及時淘汰不合格人員,這樣才有助于保持隊伍水平,增強隊伍的責任意識,最終達到使用兼職校對人員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