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武
人們在日常的言語交流中,常常會因為“南腔北調(diào)”的問題而困擾,尤其在一些儀式或是社交場合上,不經(jīng)意就冒出一句地方腔調(diào),這樣一來,不僅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也會讓交流的效率降低,更可能無意間因此造成失禮的情況。
張秀珍的老家在東北,現(xiàn)在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從年輕些的時候就想著能把自己那一口地方腔改過來,可是幾十年來,方言早已成為習慣,雖然算是已經(jīng)有意識地注意了,但是收效不大,這讓她非常介懷。改掉自己的“南腔北調(diào)”這件事就成了張秀珍想要實現(xiàn)的愿望。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秀珍了解到北廣朗誦團的消息,她想著:有老師專業(yè)的講解,有針對性的訓練,或許會讓自己改掉“南腔北調(diào)”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呢?就這樣,張秀珍加入了北廣朗誦團。
一貫做事認真的她,在學習朗誦的過程中可是沒少下功夫。由于起步晚,年齡又相對其他學員更大一些,再加上幾十年留下來的說話習慣,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就徹底改過來了。不過,聽到老師那么認真、專業(yè)地講朗誦課,這讓張秀珍充滿信心,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為了讓自己的讀音準確,除了上課時認真記筆記之外,一本字典成了張秀珍最好的工具書。由于方言的發(fā)音問題,有些字用拼音不好找,于是她就用其他方法在字典上找到這個字,再把拼音標注在練習冊上。后來張秀珍發(fā)現(xiàn),這樣做還不夠,因為有些字的發(fā)音自認為是對的,可是其實一直就是念錯的字,所以張秀珍不怕麻煩,她把要朗誦的文字一個不落地都標注上拼音。雖然付出的時間精力會更多,但是收效是顯而易見的。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朗誦團的同學們都夸她進步特別快。就連張秀珍的朋友和家人都感覺到她在說話發(fā)音上的巨大變化。
張秀珍說:“我知道自己有很大的進步,但是還不夠。以后我要做到無論是朗誦中還是生活中,都能把每一個字都說得標準,這才是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