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禪諺“快馬一鞭,快人一言”解*

2018-11-22 18:18付建榮
辭書研究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良馬大詞典語錄

付建榮

禪諺“快馬一鞭,快人一言”,又倒言作“快人一言,快馬一鞭”,最早見于禪宗燈錄。清翟灝《通俗編》卷二八考其源頭云:“《傳燈錄》南源道明上堂語?!薄秱鳠翡洝分副彼尉暗略辏?004)道原所編的《景德傳燈錄》,該書卷六“袁州南源道明禪師”條:“上堂云:‘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便下堂。有僧問:‘一言作么生?師乃吐舌云:‘待我有廣長舌相,即向汝道?!薄段鍩魰肪砣澳显吹烂鞫U師”條同。

現(xiàn)今出版的一些重要辭書,均引《景德傳燈錄》或《五燈會元》作為“快馬一鞭,快人一言”的首證,而對其意義的解釋不盡相同,對“快馬一鞭,快人一言”的意義之源也未予揭示。

辭書對“快馬一鞭,快人一言”的釋義,可以概括為兩種觀點(diǎn)。第一種觀點(diǎn),以溫端政先生主編的兩部大型語典為代表。

《中國俗語大辭典》(1989):“就好像好馬打一鞭子就跑起來一樣,爽快的人一句話

就能做出決定。”

《中國諺語大辭典》(2011):“就像善奔跑的馬只需抽一鞭子就會加速奔跑一樣,痛快人聽到一句話就能迅速做出反應(yīng)?!?/p>

這種解釋最為流行,《中華諺語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俗語詞典》(商務(wù)印書館,2004)、《諺?!罚ㄕZ文出版社,1999)、《新華諺語詞典》(商務(wù)印書館,2005)、《簡明漢語俗語詞典》(中華書局,2007)、《新華語典》(商務(wù)印書館,2015)等釋義大致相同。

第二種觀點(diǎn),以袁賓、康健(2010)主編的《禪宗大詞典》為代表。

《禪宗大詞典》:“原指為人豪爽,做事利索。禪錄用例多形容禪機(jī)迅疾,直截了當(dāng),不容拖泥帶水?!?/p>

上揭三種辭書的解釋,都未對“快馬一鞭,快人一言”中的“快”字做出注解。從串釋來看,“快馬”有兩解: 《中國俗語大辭典》解為“好馬”,但具體詞義所指模糊?!吨袊V語大辭典》解為“善奔跑的馬”,即“快”取“迅速”義?!抖U宗大詞典》則未對“快馬一鞭”做串解。關(guān)于“快人”,三種辭典串釋為“爽快的人”“痛快人”“為人豪爽”,則都是指人性格爽快而言的[1],即“快”取“爽快”義。從上述解釋來看,“快馬”之“快”和“快人”之“快”的詞義便沒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性了。

今按,“快”有“好”義[2],文獻(xiàn)中“快馬”可表“好馬”義,義同“良馬”[3],具體可指速度快的好馬。如《樂府詩集·折楊柳歌辭五》:“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但在佛教文獻(xiàn)中,“快馬”還可以指有靈性的好馬,聰明靈悟,善解御人意。如隋智顗《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卷九:“譬如鈍馬,痛手乃去;……譬如快馬,見鞭影即去?!薄翱祚R”與“鈍馬”對舉,其義顯豁。宋源清《法華十妙不二門示珠指》卷上:“若根利者,聞名即入??祚R見鞭影,即著正路。”“快馬”喻“根利者”,很明顯是指靈悟之馬?!翱祚R見鞭影”是佛家習(xí)用的譬喻,最早見于隋智顗《摩訶止觀》卷十:“如諸外道先有見心,被佛化時,如快馬見鞭影,即便得悟。”又《觀音玄義》卷上:“眾生聞?wù)?,如快馬見鞭影,即破惑入道,故名為智。”義即好馬窺見鞭影就能立即覺悟,比喻聰明人一經(jīng)點(diǎn)化便能悟道?!翱祚R見鞭影”譬喻出自后秦鳩摩羅什所譯的《大智度論》卷一《中緣起義釋論》:“爾時,長爪梵志,如好馬見鞭影即覺,便著正道。”正可比證“快馬”即“好馬”,亦即聰明、靈悟之馬。

同樣,在佛教文獻(xiàn)中“快人”可指聰明、靈悟之人,具有悟道利根?!毒暗聜鳠翡洝肪硪话恕案V莨纳脚d圣國師”:“鼓山自住三十余年,五湖四海來者,向高山頂上看山玩水,未見一人快利通得?!薄段鍩魰肪硪话恕案V菅┓鍠|山慧空禪師”條:“俊快底點(diǎn)著便行,癡鈍底推挽不動?!薄翱炖薄翱】臁蓖x連言,均用于修飾聰明伶俐之人。禪師對愚暗遲鈍者常以“漆桶不快”“不快漆桶”斥責(zé),“不快”即“不聰明”。[4]宋惠洪《石門文字禪》卷一六:“倚杖南軒看修竹,快人解籜玉蒼蒼?!边@里的“快人”,即指聰明人,非謂性格爽快之人也。

禪諺“快馬一鞭,快人一言”中的“快馬”“快人”正表“靈悟之馬”“聰明之人”,下面的異文和變體可證。上揭道明禪師的語錄,清代達(dá)變權(quán)禪師在頌古時曾有提舉。

(1) 南源道明禪師上堂:“快馬一鞭,至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鄙畣枺骸耙谎宰髅瓷俊睅熌送律嘣疲骸按矣袕V長舌相,即向汝道。”(清海澄編《達(dá)變權(quán)禪師語錄》卷四“頌古”)

按,“至人”指至上之人,亦即根器聰明之人。

(2) 拈云:“君子一言,快馬一鞭,絲來線去,有甚交涉?!保骰妹艟帯稇c忠鐵壁機(jī)禪師語錄》卷一三)

按,“君子”謂有道禪僧,亦即利根之人,禪籍習(xí)見的“君子可八”可證。[5]

(3) 上堂:“智者一言,快馬一鞭。眼目動定,直待驢年?!保鲀糁帯妒甓U師法檀》卷四)

(4) “至于隔江招手,高亭橫趨而去,攜鋤入園,良遂當(dāng)下便悟。智人一言,快馬一鞭。那堪長期短期,結(jié)冬結(jié)夏,作諸鈍漢舉止乎?”(清錢光秀《兜率不磷堅(jiān)禪師語錄·序》)

(5) 坐香開示:“若論此事,人人本具,個個圓成。何須結(jié)制,畫地為牢。所謂良馬一鞭,俊人一言,直下領(lǐng)會,不用多端?!保ㄇ迨谶h(yuǎn)等編《伏獅祗園禪師語錄》卷上)

足以證明,“快人”即“智者”“智人”“俊人”,“快馬”即“良馬”,聰明靈悟之馬。因此,“快馬”之“快”和“快人”之“快”的確切詞義是相同的,“快馬”是用來比喻“快人”的。隋吉藏《維摩經(jīng)略疏》:“若利根之人,如快馬見鞭影即馳,但用正不須于傍?!碧拼笥X《四分律鈔批》卷四:“上根之人,猶如快馬舉鞭見影即走。遲驢楚毒而不肯行,此喻下根人也?!弊阗Y印證。

“快馬”與“快人”的確切詞義殆可定讞,但這則禪諺的語義尚難解開。恰當(dāng)?shù)刈匪菰搭^,是研究俗語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解開俗語語義及其理據(jù)的關(guān)鍵。今按,這條禪諺定型后的源頭(即形式之源),清翟灝的溯源是恰當(dāng)?shù)?,但意義之源,尚可提前。筆者以為“快馬一鞭,快人一言”的語源,可追溯至后秦鳩摩羅什所譯的《大智度論》卷三十六《釋習(xí)相應(yīng)品》:

(6) 佛知眾生心根有利鈍: 鈍根者,少智為其重說;若利根者,一說二說便悟,不須種種重說。譬如快馬,下一鞭便走;駑馬,多鞭乃去。

這里的語義很明確,指聰明人只須一說二說便悟,就如好馬(按,和“駑馬”相對,指靈悟之馬)只須打一鞭便走。禪諺“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正源于此段佛教譬喻,形式和語義兩方面皆可為證。兩相比較,禪諺中的“快馬”“一鞭”與佛源中的“快馬”“一鞭”是完全對應(yīng)的,禪諺中的“快人”和“一言”對應(yīng)于佛源中的“利根者”和“一說”。稍顯不同的是,禪諺把“一說”改為“一言”,顯然是為了能和“一鞭”壓韻;又把“利根者”改為同義的“快人”,應(yīng)是為了和“快馬”相對稱。

稍需多說的是,在禪諺的結(jié)構(gòu)中選擇了“一說”而舍棄了“二說”,這不僅僅是為了和“一鞭”相對應(yīng),還和禪宗獨(dú)特的修證觀念有關(guān)。禪宗雖立“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的傳教原則,但在啟悟?qū)W人時允許略開方便之門,提倡垂示“至理一言”,不可老婆心喋喋不休,這甚至被寫進(jìn)了《禪苑清規(guī)》。

(7) 欲白堂中事,寅朝眾集時。一言如當(dāng)理,何必在繁辭?(宋宗賾《禪苑清規(guī)》卷十)

所以,石田法熏禪師和鼓山為霖禪師都這樣說:

(8) 快人一言,快馬一鞭,已是忉怛,何況七十三八十四,如之若何。(宋了覺等編《石田熏和尚語錄》卷三“示澄禪人法語”)

(9) 快人一言,快馬一鞭。更不勞叨呾,大家且恁么看取。夜寒,珍重?。ㄇ逄帯稙榱氐丽U師餐香錄》卷上)

上堂語錄更為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diǎn)。

(10) 上堂,問:“快馬一鞭,快人一言。和尚今日升座,又作么生?”師云:“瞎?!边M(jìn)云:“恁么則人人鼻孔撩天去也?!睅熢疲骸坝忠诙裕俊鄙?,師打,云:“又要第二鞭?”僧無語。(清超宗編《大博干禪師語錄》卷一)

這都表明,在禪諺中“一”具有強(qiáng)調(diào)作用,“一言”是為學(xué)人略開的方便之門。

還需贅言的是,這條禪諺在生成過程中,“快馬一鞭”的后面省掉了表示結(jié)果內(nèi)容的“便走”,“快人一言”的后面省掉了相應(yīng)的結(jié)果內(nèi)容“便悟”。這顯然是出于四字格造語的需要,省去的內(nèi)容可以在語境中得到補(bǔ)證。

(11) 上堂:“快人一言,快馬一鞭,而今有個入得?!保ㄋ螏熋骶帯独m(xù)古尊宿語要》卷六“東山慧空和尚語錄”)

(12) 快人一言,快馬一鞭。何不向二老漢句下瞥地去,更若遲疑,拄杖生根,驢年也未到休歇處。(宋了覺等編《石田法熏和尚語錄》卷三“示遠(yuǎn)知客”)

例(11)“而今有個入得”,例(12)“何不向二老漢句下瞥地去”,均是希望學(xué)人言下悟入。在上揭變體語境中,例(4)“當(dāng)下便悟”、例(5)“直下領(lǐng)會”,均可補(bǔ)證之。這樣的省略在禪林內(nèi)部是不妨礙交流的,因?yàn)槎U師垂示“一言半句,其意唯要人直下契證本來大事因緣。”(《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五“示樞禪人”)但這給我們理解它的語義和分析理據(jù),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困難。

綜上,“快馬一鞭”是定型后的四字格喻體,語義指“好馬只須打一鞭便走”;“快人一言”是定型后的四字格本體,語義指“聰明人只須垂示一言便悟”。所謂的“利者一聞即悟”(《維摩詰經(jīng)文疏》卷二十七),證以禪錄眾例,[6]無不賅通。這里再舉幾個例子分情況說明之。

(13) 問:“曹溪一曲師親唱,藥忌相投事若何?”師云:“快人一言,快馬一鞭。”僧曰:“此話三十年后盛行?!睅熢疲骸澳獊y統(tǒng)?!保ā督ㄖ芯竾m(xù)燈錄》卷四“舒州投子山圓修禪師”)

(14) 垂示云:“若論漸也,返常合道,鬧市里七縱八橫。若論頓也,不留朕跡,千圣亦摸索不著。儻或不立頓漸,又作么生?快人一言,快馬一鞭。正恁么時,誰是作者?試舉看。”(宋圓悟克勤《碧巖錄》卷四)

例(13)“藥忌相投”比喻方便法門,圓修禪師用“快人一言,快馬一鞭”,回答學(xué)人詢問方便法門之事怎么樣,例(14)圓悟禪師在垂示機(jī)語后告誡學(xué)人“快人一言,快馬一鞭”,希望學(xué)人當(dāng)機(jī)悟入,語義均指聰明人只須一言便能悟道。

(15) 上堂:“快人一言,快馬一鞭。若更眼睛定動,未免紙里麻纏?!保ā段鍩魰肪砣笆Y山法泉佛慧禪師”)

(16) 睦州回,僧問:“一氣還轉(zhuǎn)得一大藏教也無?”師曰:“有甚饆饠子,快下將來。”木庵永頌曰:“快人一言,快馬一鞭。停囚長智[7],十萬八千?!保ㄋ畏☉?yīng)集、元普會續(xù)集《禪宗頌古聯(lián)珠通集》卷二二“睦州”)

例(15)、例(16)的語境帶有強(qiáng)調(diào)機(jī)語迅疾的特點(diǎn),要求學(xué)人言下直悟。禪語“快人一言,快馬一鞭”,仍指聰明人只須一言便悟。但直接釋作“形容禪機(jī)迅疾,直截了當(dāng),不容拖泥帶水”,釋義遠(yuǎn)離字面義,并不確當(dāng)。

(17) 垂示云:“快人一言,快馬一鞭。萬年一念,一念萬年。要知直截,未舉已前。且道未舉已前,作么生摸索?請舉看。”(宋圓悟克勤《碧巖錄》卷七)

(18) 上堂:“快馬一鞭,快人一言。直饒與么,猶是鈍漢?!蹦苏俅蟊娫疲骸俺圆枞?。”(宋師明《續(xù)古尊宿語要》卷三“保寧仁勇禪師語錄”)

例(17)、例(18)反映了上述禪宗獨(dú)特的修證觀,“一言”只是略開的方便之門,是權(quán)宜施設(shè)。學(xué)人若能不依靠言詮施設(shè),直接自悟,那是禪家首肯的“上士”。故例(17)云:“要知直截,未舉已前”。下面的例(19)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19) 上堂云:“一錘便成,猶為鈍鐵。千割不斷,豈是神鋒?良馬尚不待鞭影而行,上士又何假言詮而曉悟?靈龜已涉周遮,問答一場狼藉。”(《建中靖國續(xù)燈錄》卷一九“華藏禪院廣鑒禪師”)

顯然,“良馬尚不待鞭影而行”,是受禪宗“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思想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一條反義俗語,下言“上士又何假言詮而曉悟”,[8]即其顯證,故云“一錘便成,猶為鈍鐵”[9]。據(jù)此,例(18)雖言“快人一言”,但“猶是鈍漢”,便可理解了。

最后,我們再看道明禪師語錄,道明禪師用“快馬一鞭,快人一言”作為上堂垂示語,有僧追問“一言作么生(是什么)”,顯然是想得到道明禪師垂示“一言”的具體內(nèi)容,以便悟道。因此,語義也是指聰明的人只須一言便能悟道。

禪諺“快馬一鞭,快人一言”在進(jìn)入世俗文獻(xiàn)后,語義隨即發(fā)生了變化。最早進(jìn)入世俗文獻(xiàn)的例子,是變體“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20) 苗員外自想道:“君子一言,快馬一鞭。我既許了他,怎么失信?”于是叫過兩個歌童分付道:“我前日請山東西門大官人,曾把你兩個許下他,我如今就要送你到他家去,你們早收拾行李那!”(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五五回)[10]

再略舉兩例現(xiàn)今一些重要辭書中列舉的例子。

(21) “好!快人一言,快馬一鞭。社長,就聽你一句話了!你要同意,我們馬上簽合同?!保ㄎ鋭η唷读餍恰罚?/p>

(22) 武當(dāng)說:“快馬一鞭,快人一言,說干就干,說走就走,今天動身!”(羅旋《南國烽煙》)

顯然,這條禪諺的語義已經(jīng)世俗化了,形容為人豪爽,做事干脆痛快。這些語義世俗化的例子,正是上揭眾多辭書據(jù)以釋義的依據(jù)。

需要說明的是,這條禪諺在世俗文獻(xiàn)中使用的新義和禪籍語義沒有自然的聯(lián)系,很難視作基于聯(lián)想的正常引申,應(yīng)該屬于“誤解誤用義”。汪維輝、顧軍(2012)指出,“詞由于誤解誤用也會產(chǎn)生新義,這是詞義演變的一種方式?!瓕?dǎo)致詞產(chǎn)生誤解誤用義的常見因素有: 意義干擾、讀音干擾、詞形干擾、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重新分析、語境誤推等,根本原因是‘陌生化。因誤解誤用而產(chǎn)生新義的現(xiàn)象在其它語言中同樣存在。對于在語言發(fā)展史上已經(jīng)完成了詞義變化、約定俗成的誤解誤用義,只能尊重社會的選擇”[11]。這條禪諺在世俗文獻(xiàn)中“突發(fā)性”地產(chǎn)生新義,可能受到了“君子”“快馬”“快人”常用義的干擾,[12]當(dāng)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對禪諺語義的“陌生化”。

基于這條諺語的新義已經(jīng)約定俗成,我們建議辭書這樣解釋“快馬一鞭,快人一言”:

原為佛教用語,語出后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三十六《釋習(xí)相應(yīng)品》:“佛知眾生心根有利鈍: 鈍根者,少智為其重說;若利根者,一說二說便悟,不須種種重說。譬如快馬,下一鞭便走;駑馬,多鞭乃去。”后定型為“快馬一鞭,快人一言”?!翱祚R”指有靈性的好馬,“快人”指聰明伶俐之人。語義指好馬只須打一鞭便走,聰明人只須垂示一言便悟?!毒暗聜鳠翡洝肪砹霸菽显吹烂鞫U師”:“上堂云:‘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便下堂?!焙笥脕硇稳轂槿撕浪?,做事干脆痛快。羅旋《南國烽煙》:“武當(dāng)說:‘快馬一鞭,快人一言,說干就干,說走就走,今天動身!”也作“快人一言,快馬一鞭”“智人一言,快馬一鞭”“良馬一鞭,俊人一言”“君子一言,快馬一鞭”等。

附 注

[1]《漢語大詞典》“快人”條釋作“豪爽的人”,除了舉本文此例之外,還有《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魚豢《魏略》:“卿鄉(xiāng)里乃有爾曹快人,為將灼如此,朕復(fù)何憂乎?”1例。今按,董志翹(2003)指出,此例“快人”乃“佳人”義,亦即“優(yōu)秀人士”之義。董文考之甚詳,其說可從。

[2]張相(1977)《詩詞曲語詞匯釋》“快、不快”條、董志翹(2003)、王云路(2010)曾對中古、近代漢語中“快”表“好”義有專門揭示。

[3]“快馬”表“好馬”義,較早見于《三國志·魏志·賈逵傳》裴松之注引魚豢《魏略》:“孚自選溫信者三人,不語所之,皆敕使具脯糧,不得持兵仗,各給快馬。”“快馬”義同“良馬”。檢《三國志》一書,“快”凡29例,表“好”義有6例,無1例表“迅速”義,所以此例“快馬”義同“良馬”。北魏高允《塞上公亭詩序》:“延和三年,余赴京師,發(fā)石門北行,失道路宿,寓代之快馬亭。其俗云: 古塞上翁所遺之邑也。曰公有良馬,因以命之?!鄙涎浴翱祚R”,下言“良馬”,其義顯豁。

[4]可參袁賓、康健《禪宗大詞典》“不快漆桶”“漆桶不快”條。

[5]用例可參王長林(2015)。

[6]借助2014年版CBETA電子佛典檢索,“快馬一鞭,快人一言”共出現(xiàn)10次,除去異文后得3例?!翱烊艘谎裕祚R一鞭”共出現(xiàn)29次,除去異文后得15例。

[7]袁賓、康健《禪宗大詞典》“停囚長智”:“借停頓的機(jī)會思考對付的辦法。此語多使用于機(jī)語交鋒之中,禪家推崇敏于接機(jī),要求擺脫情念意想,‘停囚長智自然要受到批評,因此帶有貶義色彩?!?/p>

[8]按,這條反義俗語“良馬尚不待鞭影而行,上士又何假言詮而曉悟”,更能證明“快馬一鞭,快人一言”的確切語義。

[9]《祖庭事苑》卷五“一錘便成”:“《智覺心賦》云:‘如王索一椎之器,言下全通。注云:‘王索寶器,須是一椎便成,第二第三皆不中進(jìn)。此喻一言之下,便契無生,不須再問,(再問)便落陰界?!薄扳g鐵”喻指“鈍漢”。

[10]試比較例(20)出現(xiàn)的語境,語義明顯不同。

[11]該文指出“由于誤解誤用而使詞產(chǎn)生新義(有的是先從非詞變成詞)的例子在漢語里并不鮮見,成語中尤多,應(yīng)該說這是一種帶有普遍性的現(xiàn)象。”這個說法是符合事實(shí)的,本文可視為發(fā)生在諺語里的一例“誤解誤用義”。

[12]在《金瓶梅》中,“快”共出現(xiàn)了254次,無1例表“好”義或“聰明”義。其中,“快馬”共出現(xiàn)4次,另3例均表跑得快的馬:“騎著快馬也趕他不上”(二三回)、“騎快馬先奔來家”(四九回)、“騎著快馬,夾著氈包,走的滿面寒流”(五一回)?!熬印惫渤霈F(xiàn)12例,另11例都不是指有道禪僧,如“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三八回),例多不贅舉。

參考文獻(xiàn)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漢語大詞典.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

2. 董志翹.中古漢語中的“快”及與其相關(guān)的詞語.古漢語研究,2003(1).

3. 耿文輝主編.中華諺語大辭典.沈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

4. 汪維輝,顧軍.論詞的“誤解誤用義”.語言研究,2012(3).

5. 王長林.禪語“君子可入”釋義商兌.語言研究,2015(1).

6. 王云路.中古漢語詞匯史.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2010.

7. 溫端政主編.中國俗語大辭典.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

8. 溫端政,王樹山,沈慧云主編.諺海.北京: 語文出版社,1999.

9. 溫端政主編.新華諺語詞典.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2005.

10. 溫端政主編.中國諺語大辭典.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11. 溫端政主編.新華語典.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2014.

12. 許少鋒主編.簡明漢語俗語詞典.北京: 中華書局,2007.

13. 徐宗才主編.俗語詞典.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1994.

14. 袁賓,康健主編.禪宗大詞典.武漢: 崇文書局,2010.

15. 張相.詩詞曲語詞匯釋.北京: 中華書局,1977.

(內(nèi)蒙古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呼和浩特 010070)

(責(zé)任編輯 馬 沙)

猜你喜歡
良馬大詞典語錄
基于HPM的數(shù)學(xué)公式生成
數(shù)學(xué)文化之中國古代對等差數(shù)列的研究
《漢語大詞典》“籀”釋義辨證
墨子訓(xùn)徒
快腳周倉
語錄
語錄
語錄
語錄
關(guān)于《突厥語大詞典》漢字譯寫偏誤研究
怀化市| 泰兴市| 邵阳县| 朝阳县| 张掖市| 普兰店市| 宾川县| 唐海县| 固镇县| 三台县| 青田县| 中牟县| 安龙县| 横山县| 凤庆县| 青海省| 丰原市| 东丽区| 婺源县| 库伦旗| 乌鲁木齐县| 栾城县| 会同县| 香河县| 柳江县| 新余市| 行唐县| 叙永县| 海兴县| 闽侯县| 龙里县| 绥芬河市| 册亨县| 教育| 萝北县| 怀集县| 镇安县| 吴堡县| 长宁县| 重庆市|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