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歐洲治理:等待臨界點到來?

2018-11-21 03:01:12
世界知識 2018年19期
關鍵詞:政黨移民歐洲

嘉 賓/張 敏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西班牙研究中心主任

張 健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田 旭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主持人/王亞娟 《世界知識》雜志總編輯、編審

“亂糟糟”的歐洲

張敏:

隨著暑期旅游高峰的結束,大家的旅游觀感也紛紛通過各種媒介發(fā)表,手機微信群、朋友圈里的相關文字、圖片、視頻更是不斷,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在表達對歐洲社會治安狀況的不滿。

近些年來,說起歐洲、尤其是南歐國家的治安形勢,總給人一種“亂糟糟”的印象。不僅新聞媒體對此的報道很多,而且很多國人在歐洲旅行或出差時都有遭遇搶劫和偷竊的親身經歷。在這方面,尤以法國巴黎、意大利羅馬和西班牙巴塞羅那等知名城市為甚。在國人眼里,這些城市都是文明程度很高的“藝術之都”,但偷盜、搶劫等治安事件卻比比皆是。而且,很多人都會注意到,上述知名旅游城市雖然游人如織,但是維護秩序和治安的警力卻嚴重不足,因此即使是非常熟悉當地情況的國人也有可能在此面臨財產甚至人身安全威脅(2016年5月、2017年6月和今年5月,中國警員已三次赴意大利在主要景點開展警務聯合巡邏)。我在這方面有過親身體驗。很多年前,我和兩個朋友在意大利一個火車站被偷,護照和錢全部被盜走。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向火車站的警察求助,結果發(fā)現火車站里并沒有警察,只能我們自己到外面找警察局報案。但是找到警察局后,也只是簡單登記我們的信息,便打發(fā)我們自己去米蘭機場辦臨時護照回國。最后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根本沒有后續(xù)進展。自那以后,我在南歐城市的時候都會格外留心、注意安全。

不過,有意思的是,同是南歐國家的希臘,治安情況卻相對好很多。我想,可能是因為希臘人口沒那么多元化,而且這些年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滯留在希臘的外來人口不多,當地人口結構比較單一,民風也淳樸些。而且,去希臘旅行的國人相對少些,所以在希臘遭遇治安事件的消息也相對較少。今年夏天,希臘雅典發(fā)生森林火災,損失很慘重,但救援部門的反應還算快,很快就把火滅了。但是,去年夏天葡萄牙同樣發(fā)生森林火災,火勢卻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當地人說,有居民在火災一開始就打了報警電話,但救援部門的反應非常遲緩,否則這場火災的后果不會那么嚴重。這么一對比,也能看出一點端倪來。

為什么歐洲近幾年那么“亂”?我覺得,第一是因為政局極端不穩(wěn)定,很多國家政府組閣都是一波三折。比如,西班牙最近的一次大選就成為了西班牙政局不穩(wěn)定、政治形勢多變的分界線。從2015年底大選至新一屆政府誕生,整個過程非常曲折、反復。2015年12月26日西班牙大選未能順利角逐出執(zhí)政黨,2016年6月26日重新舉行大選,但選舉結果類似,主要黨派均未能獲得議席多數,組閣兩陷僵局,政黨格局趨于碎片化,政治形勢多變且復雜。傳統政黨選民支持率大跌,幾股新興政黨力量迅速崛起,與傳統黨派分庭抗禮。傳統左右翼政黨、新生政黨力量之間的權力之爭異常尖銳。這次大選對西班牙國內政治形勢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政府組閣僵局對西班牙社會的多重沖擊也逐漸顯現出來。為改變西班牙的“無政府”狀態(tài),盡快縮短執(zhí)政“懸浮期”,在經過五次議會信任投票后,最終以拉霍伊為首的人民黨才獲得連任執(zhí)政的機會。這個異常艱難的選舉過程,是西班牙向西方民主制度轉型以來首次遭遇到的新情況。艱難中再次執(zhí)政的拉霍伊政府,上臺后面臨著地方民族主義勢頭膨脹、加泰羅尼亞要求自治獨立等難題,中央與地方矛盾加劇,加速社會分裂。由于政府執(zhí)政地位不穩(wěn),執(zhí)政黨對關乎民生、福利、就業(yè)等方面的諸多問題無暇顧及,各種游行示威等造成的社會動蕩、社會治安問題凸顯。

第二是因為政府跟民眾之間對立加劇。這在法國表現得特別明顯,近兩年馬克龍政府推行的勞動法改革遭到大規(guī)??棺h和反對。法國工會對政府改革計劃的反對以大規(guī)模、持續(xù)較長時間的有組織罷工和游行活動作為主要表現形式,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社會治安。2017年8月底,馬克龍政府提出的勞動法改革,重點是賦予企業(yè)更多的靈活性和自主權,以提高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提振法國經濟。但改革將為企業(yè)“松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雇員產生不利影響,為此代表雇員利益的工會組織了各種罷工和游行示威活動。據《費加羅報》報道,法國大約180個大小城市舉行了反對政府的游行和罷工活動。游行時,盡管警察和安保人員全程護航,以防止發(fā)生混亂或沖突,但仍有示威者與警察發(fā)生了各種各樣的小型沖突,干擾了正常的公共秩序。今年4月初,法國鐵路工人宣布舉行為期三個月的大罷工,抗議政府對國家鐵路公司的改革??棺h活動在巴黎、波爾多、圖盧茲、里爾等多地進行,罷工直接影響列車服務,巴黎等城市多處發(fā)生大規(guī)模騷亂。法國勞動力市場改革帶來的不僅僅是持續(xù)不斷的罷工和抗議活動,更反映了政府與民眾之間缺乏共識,矛盾加劇,政府與公民社會之間的裂隙趨于擴大,由此造成的社會動蕩將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是因為受到經濟不景氣、財政吃緊的影響,警務方面的開支每年都在削減,想讓警察有更多作為也不太可能。去年倫敦地鐵站發(fā)生爆炸后,倫敦地鐵并沒有增加警力,更沒有施行類似我們國內的大規(guī)模安檢措施。當然,國情不同,治理方式也不同:歐洲人注重于事后的“懲罰”——先警告你不能做什么,否則后果很嚴重。而我們國內是注重于“預防”——比如乘地鐵得嚴格安檢,這在歐洲人看來涉嫌“侵犯人權”,所以在歐洲乘地鐵基本不需要安檢,只有事先“警告”或廣播通告,由此帶來的危險性就不言而喻了。現在歐洲社會給人的感覺就是: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和不明確的狀態(tài),一切都有可能發(fā)生。

亂象背后的兩個后遺癥

張?。?/p>

歐洲的“亂”,一方面體現在治安事件頻發(fā),另一方面體現在恐怖主義襲擊事件不斷。歐洲安全形勢處于惡化之中,這是不爭的事實。近些年不僅常常有中國人在歐洲被搶劫,還有中國留學生遇害或者在恐怖主義襲擊中傷亡的案例。總體而言,不管是東、西、南、北歐,安全形勢與以往相比都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這是為什么呢?首先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后遺癥。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歐洲部分國家或因房地產泡沫破滅被迫救助銀行、或者因為長期財政赤字過高遭受市場沖擊,無力還債或者必須延期還債。2009年12月希臘最先爆發(fā)主權債務危機,后蔓延至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和西班牙,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歐元區(qū)核心國家也受到影響。為了解決債務危機,增強市場信心,在德國主導下,歐元區(qū)國家大力推行財政緊縮政策,以削減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在緊縮政策之下,很多曾經令外界羨慕的福利被削減,原本依賴高福利政策的低收入貧困人口逐年增加。此外,由于經濟不景氣,失業(yè)人口也逐年上升,其中又以年輕人、少數族群(主要是穆斯林移民)的失業(yè)率最高。在過去幾年間,歐元區(qū)年輕人的失業(yè)率一直徘徊在19%~25%,西班牙和希臘年輕人的失業(yè)率更是在40%以上。這些因素顯然增加了一些人為了生計鋌而走險的可能性。此外,除了削減福利,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也削減了警務預算,這就制約了警察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這幾年,雖然隨著恐怖主義威脅增大,歐洲在反恐方面的投入慢慢增加,但是總體來看投入還是不足。

其次是難民危機的后遺癥。難民問題或者說移民問題,其實在歐洲一直存在。2015年,受到中東戰(zhàn)亂、“伊斯蘭國”肆虐的影響,進入歐洲的難民人數創(chuàng)下新紀錄,引爆了歐洲二戰(zhàn)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在難民危機的刺激和作用下,歐洲社會出現躁動、激進甚至極端化情緒,歷史問題日益凸顯,新問題也層出不窮。

一方面,因為歷史、地理等原因,歐洲國家、尤其是南歐國家擁有大量穆斯林移民。其中,法國穆斯林人口占比和絕對數量在歐洲國家中居首位。長期以來,歐洲很多國家都面臨著穆斯林移民如何融入當地社會的問題,比如早在2011年時,英國倫敦就發(fā)生過一起較大規(guī)模的與穆斯林群體有關的騷亂。但是,難民危機的爆發(fā)使得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和緊迫。

另一方面,在難民危機的刺激下,歐洲的極右翼民粹主義得到很大發(fā)展。比如,在歐債危機爆發(fā)、經濟復蘇乏力、難民危機和恐怖主義接踵而至的影響下,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大肆煽動排外情緒,民意支持率持續(xù)沖高。在去年法國總統選舉中,時任“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娜·勒龐不僅闖入第二輪投票,而且最終拿下33.9%的選票,取得“國民陣線”創(chuàng)建40多年來的最好戰(zhàn)績。意大利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在今年的大選中獲31%得票率,一躍成為意大利最大的政黨,并和另一民粹主義政黨“北方聯盟”組成聯合政府。在剛結束的瑞典議會選舉中,極右翼政黨瑞典民主黨獲17.6%得票率,對瑞典政府的影響力增大。

與此同時,伊斯蘭極端主義也在歐洲大爆發(fā),其最顯著的體現就是恐怖主義襲擊事件頻發(fā)。以前歐洲也發(fā)生過零星的恐襲事件,比如2004年3月,西班牙馬德里市郊火車系統發(fā)生數次炸彈襲擊,造成200多人死亡、2000多人受傷;2005年7月,四名受“基地”組織指使的英國人在倫敦三列地鐵和一輛巴士上引爆自殺式炸彈,造成50多人遇難、700多人受傷。但是,像這幾年如此集中、頻繁、大規(guī)模地爆發(fā)恐怖主義襲擊事件,在歐洲歷史上尚屬首次。究其原因,一方面,歐洲國家的部分穆斯林移民長期處于弱勢地位,失業(yè)率高,收入低下,對歐洲國家的內外政策都有較多不滿,容易受到極端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與排外、反移民的極右翼民粹主義相互刺激、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我認為,其實很多歐洲人也知道亂象背后隱藏的問題,但是他們并不怎么討論這些問題,他們也有自己的“政治正確”問題。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在崇尚言論自由的歐洲也是有禁忌的,特別是涉及種族方面的問題。比如,2016年新年前夜在德國科隆發(fā)生大規(guī)模性侵事件,因為一些嫌疑人是難民,主流媒體在報道時便有些避重就輕。一方面,的確不能因為涉及個別難民,就抨擊整個難民群體或穆斯林群體;但另一方面,政府的過度遮掩也加深了民眾不滿,認為政府不顧及民眾感受,因而更加傾向于支持極右翼政黨。

當然,歐洲人總體上還是理性的。比如,主要歐洲國家目前還是由主流的中間政黨掌握政權。但是,歐洲社會中偏激的人群確實比以前多,所以更顯得歐洲社會很亂。

接觸越多,發(fā)現問題越多

田旭: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和歐洲的對比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以前我們比較封閉,對歐洲不夠了解,總覺得歐洲特別文明、美好和富裕。但是隨著我們自身的發(fā)展,與歐洲的接觸越來越多,對歐洲的了解也越來越深,自然會發(fā)現歐洲存在的很多問題。

我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生活了四年多,就深切感受到了這些問題。我記得2012年底時,我和朋友去市中心看電影的時候,錢包當街被搶了,那時還沒有出現難民潮。2015年11月,巴黎發(fā)生了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有一名中國公民在襲擊中受傷??植婪肿映俗氖菓覓毂壤麜r牌號的車輛。案發(fā)之后,多數嫌犯被法國警方擊斃,只有阿卜杜勒-薩拉姆僥幸逃脫,返回比利時藏身。后來,阿卜杜勒-薩拉姆被比利時警方抓捕。但被捕后,他始終保持沉默,導致當局無法對照核實嫌犯謀劃和作案細節(jié)。這起恐襲案有可能要到2019年才能結束全部調查,2020年才能啟動審訊工作。2016年3月,布魯塞爾扎芬特姆國際機場和歐盟總部附近的瑪爾比克地鐵站幾乎同時發(fā)生自殺式恐怖襲擊,有一名中國公民遇難。在此次恐襲發(fā)生前幾天,因警方逮捕阿卜杜勒-薩拉姆遭到后者支持者的抗議并引發(fā)騷亂,比利時政府不得不出動防暴警察和警犬驅散騷亂人群。這兩起恐襲都與“伊斯蘭國”有關系。這兩起恐襲發(fā)生時,我都在布魯塞爾,彼時官方不斷發(fā)布訊息請市民留在家中不要外出,學校停課、大部分公共場所和商店都暫時關閉,整個城市表面沉靜,但暗潮涌動。事件平息后,我曾想去布魯塞爾的莫倫貝克區(qū)看看,但當地人都勸我不要去,說那里太危險了——那里甚至被稱為歐洲“圣戰(zhàn)者”的天堂。阿卜杜勒-薩拉姆這個比利時二代移民就是來自這一地區(qū)。曾有統計數據顯示,比利時有意向參與“伊斯蘭國”的人口占比是全球最高的。

社會問題頻發(fā)的亂象背后,是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上存在的缺陷。比利時這個國家非常小,但是國家治理結構的復雜程度堪稱歐洲之最。比利時全國根據官方語言設立三個語區(qū),即弗拉芒語(荷語)區(qū)、法語區(qū)以及德語區(qū),同時又根據地理區(qū)位設立三個大區(qū),即弗拉芒大區(qū)、瓦隆大區(qū)和布魯塞爾大區(qū)。弗拉芒大區(qū)與弗拉芒語區(qū)重疊,主要講荷蘭語;瓦隆大區(qū)包含南部法語區(qū)和東部德語區(qū);首都布魯塞爾為法語和荷蘭語雙語區(qū),但法語在實際使用中占優(yōu)勢。三個語區(qū)和三個大區(qū)各自擁有一套議會和行政體系,再加上聯邦政府,一個小國由七個政府進行管理(實際運作中為六個,因為弗拉芒語區(qū)和弗拉芒大區(qū)重合,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叭糊堉嗡北厝粫硪恍﹩栴}。同時,比利時全國分為三大選區(qū),即瓦隆區(qū)(法語)、弗拉芒區(qū)(荷語)和布魯塞爾選區(qū)(雙語)。弗拉芒選區(qū)的選民只能投票給荷語政黨,瓦隆選區(qū)選民只能選擇法語政黨。唯有首都布魯塞爾市19個行政區(qū)為雙語選區(qū),開放荷語與法語系政黨競爭。復雜的政黨體系和選舉制度已經對比利時的國家治理體系產生了沖擊,這些問題在聯邦層面暴露得尤為明顯,如何組閣已成為五年一屆大選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比利時曾經創(chuàng)造一個紀錄,就是541天沒能成功組建聯邦政府,而行使行政權力的是各個地方政府。

這幾年,說到歐洲治安問題,外界的第一直覺就是將其與難民危機聯系起來,其實就像張健老師所說的,這些問題早就存在,難民危機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真正造成很多社會治安問題的其實是一些移民群體,甚至是二代移民,而移民與難民在族群等方面的相似性卻讓整個難民群體擔了污名。移民的社會影響是歐盟近年來持續(xù)關注的問題。作為一個移民人口比例相對較高的歐盟國家,比利時同樣長期關注如何促進移民群體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和文化。然而,復雜的治理體系使政府在處理移民的社會融入問題上舉步維艱。移民融入問題在比利時由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負責,聯邦政府雖然擁有管理外來人口的準入、準出和居留等方面的決定權,但大區(qū)政府處理較為具體的事務,如移民的公民權利、政治權利、社會權利以及社會融入等相關問題,而移民及其后代的教育問題又由語區(qū)政府負責。多主體制度所暴露出的弊端在于無法形成一套適用于所有地方的移民融入計劃,各區(qū)域之間對于移民群體的關注程度和財政投入不夠均衡。此外,相關專家還指出,在對待移民問題上,盡管有語區(qū)之間、大區(qū)之間以及聯邦與地方之間溝通的常規(guī)機制,但這些機制的實際成效十分有限。

比如,比利時就有非常多科研項目長期跟蹤和研究移民、特別是穆斯林移民后代的融入問題,關注他們的在校表現,家庭、學校和社會環(huán)境對他們的影響等,試圖制定一些政策來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當前,這些項目多數由弗拉芒語區(qū)政府資助,希望研究成果能夠為弗拉芒語區(qū)學校的改革提供政策基礎,而法語區(qū)和聯邦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明顯較低。而且,通過對一些小學課堂進行一段時間的跟蹤觀察,得出的結論是無力的。從數據上看,盡管移民群體比當地居民對接受教育抱有更高的期望,但受制于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如父母輩職業(yè)、收入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部分移民學生的在校表現始終與當地學生存在一定差距,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開始出現了代際疊加,文化的持續(xù)差異以及獲得感的缺失造成部分移民群體對當地社會的融入程度就是普遍偏低,公民教育已不單單是教育領域的分內事。

與此同時,現在歐洲很多國家的穆斯林人口都在日益增加,伊斯蘭政黨也逐漸出現在各國政壇上。比如,比利時的ISLAM黨和穆斯林政治運動MovementX的影響力逐漸上升,而其他國家如荷蘭、奧地利等也相繼出現伊斯蘭政黨。如果這些政黨在未來持續(xù)壯大,對于整個歐洲政局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

幾個長期問題

張?。?/p>

歐洲正面臨著很多長期問題。首先是經濟問題。雖然經濟好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經濟不好肯定會加重一些問題。雖然歐洲債務危機已經過去,但緊縮政策還會長期持續(xù),對經濟的抑制作用也會長期存在。其次是人口迅速老齡化問題。在全球25個“最老的國家”中,有22個歐洲國家。人口老化容易造成經濟和社會缺乏活力,并導致“銀發(fā)政治”。領養(yǎng)老金的老人群體往往政治參與度高,而且投票穩(wěn)定,自然會吸引政黨的關注,所以他們的利益會得到捍衛(wèi)。而年輕人失業(yè)率高,政治參與度偏低,個人狀況很難得到根本改善。第三是認同問題或者融合問題?,F如今,很多移民及其后代認為自己被排斥、處于邊緣地位,對所在國家的認同感降低,而對自己所屬宗教的認同感上升,比如,部分穆斯林民眾更認同伊斯蘭教而非法國公民身份。部分本土白人也以文化、宗教為區(qū)分,認為外來移民因為有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而并不屬于本國人。在一些外來移民較多的歐洲小鎮(zhèn),部分本土白人甚至認為,自己長期居住的地方已經變得陌生,似乎已成為“外國人的地盤”。認同政治的發(fā)展必然會帶來族群間的相互排斥甚至沖突。歐洲長期奉行多元文化主義,現在看來也難以為繼了。第四是人權和法治的結合問題。歐洲一貫自詡為人權方面的鼻祖,人權毫無疑問是要捍衛(wèi)的,但是如何與法治更好地結合,歐洲并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在歐洲,犯罪和作惡的代價是比較低的,即使是制造了挪威血案、殺害近百名受害者的極端白人至上主義者布雷維克也只是被判終身監(jiān)禁,而且據說他在監(jiān)獄里的待遇還不錯。盡管對于這個問題歐洲不少國家都有討論,但總是無果而終,很難出臺能真正提高犯罪代價的法案。此外,國際和周邊環(huán)境對歐洲來說也不太好。原來歐洲國家可以依靠美國,現在美國是靠不住的。而中東、非洲一些國家一直局勢不穩(wěn),也會直接影響歐洲的秩序和穩(wěn)定。

歐洲國家現在也認識到了治安和安全問題的嚴重性,也試圖加以改善,但是因為體制等多方面原因,至今仍無法統一思想和認識,更無法統一行動。歐洲國家多屬議會民主制,一般而言,左派政黨傾向于人權保障,右派政黨傾向于談法律與秩序,除傳統的中左和中右等主流政黨外,在左翼光譜中還有極左的左翼黨,比如法國“不屈的法蘭西”、德國的“左翼黨”等;在右翼光譜中有極右政黨,如法國的“國民陣線”(現在改名為“國民聯盟”)、德國的選擇黨等。在難民問題上,左翼政黨傾向于開放和接納,右翼政黨相對更為強硬,分歧較大。比如在德國,現在是中左的社民黨和中右的聯盟黨聯合執(zhí)政。默克爾本人屬于中右的聯盟黨,但在本黨內更靠左,這也是她2015年提出“大開放”政策的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為如此,其遭到黨內右翼的不滿和反對,特別是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黨反彈強烈。德國內政部長、基督教社會聯盟黨黨首澤霍費爾主張執(zhí)行強硬的難民政策,甚至一度引發(fā)政府危機,差點導致執(zhí)政聯盟解體。近日,在開姆尼茨仇外游行導致矛盾升級后,澤霍費爾稱移民問題是“德國所有政治問題之母”,還表示他非常理解走上街頭游行示威的人。他說,作為公民,他也會走上街頭的。當然,澤霍費爾的言論遭到德國左派以及自由黨負責人的譴責,也遭到默克爾回擊。應該說,德國政治人物都想解決問題,也都認為自己的主張合情、合理、合法,并認為對方的主張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在雙方政治主張分歧明顯的情況下,最后的結果只能是折中、和稀泥,而這一結果又令各方都不滿意,反而加深黨派甚至社會分歧和矛盾,這也是德國極左的“左翼黨”和極右的選擇黨民意支持率都上升,而中左的社民黨和中右的聯盟黨支持率都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幾年來,民主政治在歐洲有點劣質化發(fā)展的趨勢。政府換了一屆又一屆,但總是換湯不換藥,民眾對此也越來越無感,反正選來選去都是“爛蘋果”,結果就是一些邊緣政黨凸顯,議會里的黨派越來越多,政治碎片化越來越明顯,成功組閣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不管是中間黨派還是極右、極左勢力,都有自己的擁躉,代表的群體利益不同,自然無法形成共識來解決這些問題。在和歐洲學者交流時,我們也能明顯感覺到他們對此的無奈。

他們的解決之道

田旭:

不管是治安問題還是安全問題,都可以歸到治理問題的范疇內。雖然歐洲治安環(huán)境有所惡化,恐怖襲擊又不斷,但是很多歐洲人并沒有覺得自身的治理能力比較低或者比較落后。相反,他們認為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只是沒有那么快而已。比如,現在歐洲一些國家就在推行協商民主,即在一個小型公民群體中推廣某個政策,觀察這個群體對該政策的認知、接受程度以及該政策的效用等問題,覺得可行后再逐漸推廣到整個國家。目前協商民主形式已經有一些成功案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平臺是比利時的G1000公民峰會。在2010~2011年間長達541天的“無政府”狀態(tài)下,法語區(qū)和弗拉芒語區(qū)之間的對峙達到一個頂峰,人們隨著“羞恥游行”和“薯條革命”等一系列抗議活動走上街頭,宣泄對國家機器停擺的不滿,G1000平臺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通過網絡調研、報名及隨機搖號,第一輪704位來自兩個語區(qū)的代表集中在布魯塞爾就網絡調查中最受關注的三個公共問題展開討論,第二輪又有32名隨機抽取的公民代表對第一輪討論結果進行集中審議并提出政策建議。同時,G1000的出現也迫使處于爭執(zhí)中的各方政治精英對此類公民倡議進行回應,間接地促進雙方達成組閣共識。通過這一事例可以發(fā)現,很多歐洲人并不覺得自身的國家治理能力面臨很大的困難。在他們看來,解決民主的問題還應該倚靠民主的手段。

張?。?/p>

現在歐洲的確有很多問題,也引起了歐洲人的討論。但是,這些問題還不足以促使他們做出大的改變或調整,還沒有到臨界點。如果狀況繼續(xù)惡化,我覺得他們會慢慢有所調整。當然,這種改變肯定是漸進的,不可能突然發(fā)生革命性變化。比如,恐襲接連發(fā)生以后,很多民眾都認為安全是個大問題,希望政府采取一些措施防范威脅。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原則,比如在預防安全威脅的同時要兼顧隱私、人權等,歐洲人絕對不可能因為現在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而拋棄自己原有的治理理念,更不可能改變自己的民主體制,盡管現在有制度檢討等方面的討論。

總體來說,現在歐洲情況還是比較好的,民主生活、富裕程度都是世界上很多地方比不了的,恐怖主義威脅、治安事件頻發(fā)并非歐洲的全貌。但是,現在歐洲最大的問題就是整個社會對未來充滿憂慮甚至悲觀情緒。這種情緒顯然會壓抑歐洲人的心理和歐洲社會的整體氛圍。反過來,這也是為什么歐洲會“亂”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旦對未來喪失期許,一些人、尤其是邊緣群體就更容易極端化。

張敏:

我認為,還不能給歐洲下一個結論,說它很好、未來很樂觀,但也不能說它特別不好、未來很悲觀。從外部來看,歐洲確實存在問題;但是從內部來看,這些問題都還在一個有序的范圍內。只能說,目前歐洲人在這些問題的治理上花的心思很少,也不想施行嚴控、嚴防的預防措施。而且歐洲政府普遍資金短缺,傾向于關注他們認為的更宏大、更緊迫的問題,比如擴大投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能源聯盟、增強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英國脫歐后如何深化歐洲一體化,加強成員國之間的凝聚力、防止離心趨勢的蔓延,等等。但是,無論如何,歐洲確實需要在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下些功夫,提出一些可行的辦法,尤其是保護移民、外來公民或者是在歐洲為歐洲繁榮做出貢獻的人,讓身在歐洲的游客具有足夠的安全感。

未來歐洲不穩(wěn)定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導致沖突的因素也可能會增多,這肯定會增加歐洲社會治理的難度。況且,現在歐洲一體化正處于關鍵時期,一方面英國要脫歐,另一方面申根區(qū)要擴大。隨著歐洲一體化的不斷深入以及分裂趨勢的出現,治理問題會更加凸顯。比如,歐洲社會一體化到了某個階段后,之前可能比較關注經濟融合,之后可能會發(fā)現整個歐洲社會特別五花八門,屆時就面臨一個治理的關口了。歐洲目前已經面臨需要坐下來認真研究新的治理模式的時候,以更好地讓歐洲文明、價值理念在新的治理觀下得到發(fā)展。

猜你喜歡
政黨移民歐洲
“帶領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政黨”
布達拉(2022年8期)2022-05-30 10:48:04
歐洲之恐:歐洲可以迅速撲滅恐怖襲擊,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英語文摘(2021年1期)2021-06-11 05:46:56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黨制度的“三個新”
簽證移民
僑園(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7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Immigration移民
留學(2015年12期)2015-12-19 06:18:40
復興中的歐洲有軌電車
民主黨派政黨認同的有效構建
岚皋县| 民和| 屯门区| 德钦县| 会宁县| 泸州市| 温宿县| 始兴县| 奉贤区| 重庆市| 高碑店市| 茂名市| 定结县| 深泽县| 含山县| 宣汉县| 阿坝县| 桃江县| 从化市| 靖江市| 杭州市| 健康| 元谋县| 甘孜县| 邓州市| 扎鲁特旗| 兰西县| 乌拉特后旗| 乌拉特前旗| 张北县| 晋宁县| 西丰县| 泸西县| 灵寿县| 固镇县| 麻江县| 环江| 昌吉市| 拉萨市| 分宜县| 牡丹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