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仁
4月上旬,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xié)20位同志開展“深入貧困地區(qū)解決群眾問題”專題調(diào)研,每位省級領導負責兩個貧困縣,走訪4個以上貧困村和10戶以上貧困家庭。他們不發(fā)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xiàn)場。
讀了這個消息,讓人耳目一新,尤感新風撲面,他們的做法讓人稱道。有人會問:他們作風新是新,但效果實不實呢?請看,一位省領導在古丈縣古陽村貧困戶張依忠家中聊了個把小時,由于村干部不在場,縣、鄉(xiāng)干部也沒跟,張依忠亮了“家底”:家庭貧困。當天下午,“問題清單”就到了古丈縣委。幾天后,古丈縣確定了詳細幫扶方案,并列出時間表,這讓張依忠笑容滿面。可見,作風變,堡壘摧。脫貧攻堅能不能攻下貧困的堡壘,領導干部的作風是不是轉變了,這是其中的一個關鍵。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脫貧攻堅中,仍然有些領導干部作風不實,甚至官僚主義作風嚴重。例如,要了解脫貧情況,他們不下基層而是在辦公室里翻報表。要調(diào)查脫貧情況,他們不進農(nóng)戶而是跑下級單位。如果要進村入戶,必須要有基層干部陪同,前呼后擁。還有,有人在數(shù)字上做文章,弄虛作假;有人在調(diào)查上做樣子,走馬觀花;有人在典型上下功夫,一葉障目。如此等等,在脫貧攻堅上不改進作風,不下真功夫,那在攻堅中只能敗下陣來,影響了黨中央的戰(zhàn)略部署,辜負了人民群眾寄予的厚望。
由此可見,作風的好壞,關系到脫貧攻堅的成敗。在脫貧攻堅中,我們不能只顧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等硬件,而忽視干部作風這個軟件。須知,干部作風這個軟件,是決定其他硬件作用的重要因素。我們只有作風硬了、實了,才能攻下貧困這個“堅硬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