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佩嫻 孫振 曹怡晴
不久前,安徽省鳳陽縣開展“酒桌辦公”專項整治工作,在第一步的自查自糾階段,全縣84家單位有75家都遞交了“零報告”的自查承諾書。然而,鳳陽縣紀委常委張樹超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在專項督查中,紀檢部門從這些‘零報告’的自查承諾書中發(fā)現(xiàn)了26個問題,涉及6家單位。”
這樣的問題,在其他一些地方同樣存在。部分黨員干部存在違規(guī)經商辦企業(yè)、收送紅包、吃空餉等問題,但在自查自糾活動中,他們對存在的問題隱瞞不報,所在單位在自查環(huán)節(jié)也漏洞頻現(xiàn)?!拔覀冊缫颜莆樟舜_鑿的問題線索,沒想到相關單位還是提交了‘零報告’?!奔o檢部門工作人員介紹。
面對“零報告”卻不是“零問題”的現(xiàn)象,很多地方的紀檢監(jiān)察部門變“坐等上訪”為“主動下訪”,對隱瞞問題的干部,發(fā)現(xiàn)一個查處一個,打破僥幸心理。
開展自查自糾工作,一方面有利于組織有針對性地查找單位、部門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對“問題干部”的提醒和愛護,防止他們越陷越深。但部分黨員干部總傾向于避重就輕,自查自糾的都是些“說了沒多大關系,犯了沒多大毛病,查了沒多大要緊”的小問題。一些看似不痛不癢的“偽問題”“虛問題”,如黨小組會議開得不夠深刻、黨風廉政教育有待加強等,上報得很“積極”;而一到真問題,比如違規(guī)公款宴請、扶貧幫扶責任人沒有落實責任等,就會選擇“捂蓋子”,隱瞞不報。
部分單位的“小心思”,讓大問題只有在督查過程中才能被揪出來。現(xiàn)在,執(zhí)紀部門要綜合運用巡察、督查、暗訪等多種方式,復核自查結果,讓自糾落到實處。然而,被動看結果,難以起到自查自糾的作用。首先應抓好源頭治理,在自查自糾情況收集后,及時“回頭看”,對各單位自查情況通過一定方式公開,并接受群眾監(jiān)督舉報。
中共中央黨校副教授冉昊認為,做好自查自糾工作,關鍵在于機制建設。“自查自糾屬于自我審視,可以和外部監(jiān)督結合起來,共同發(fā)力、提升效果。完善監(jiān)督機制,由行為主體之外的人擔任委員,通過‘事前’與‘事后’監(jiān)督相結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查自糾走過場?!?/p>
自查自糾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防線,要點在于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自覺抓好整改,積極防微杜漸。如果虛晃一槍走過場、避重就輕瞞實情,那這條教育警示的實線就會淪為沒有存在感的虛線?!凹m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备鞯馗鞑块T要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堅決防止不良風氣反彈回潮,讓自查自糾真正起到應該起的作用,更有效推動工作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