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楊樹榮
賓川縣雞足山鎮(zhèn)沙址村有一支洞經古樂隊,從1999年恢復組建以來,一直活躍在雞足山下的各個村落里。
沙址洞經古樂,最早起于明朝,盛于晚清至民國時期。民國時期,沙址地區(qū)成立了“洞經壇”。據(jù)沙址洞經古樂傳承人王景春先生生前講,他記事的時候就有洞經壇,后來他加入了洞經壇,會吹笛子會唱曲譜。那時候,古樂器齊全,人員雖然不多,但都比較精干,配合相當整齊,經典曲目完備,演出活動較多,在雞足山一帶乃至賓川縣、大理海東、挖色一帶都影響很大。20世紀30年代以后,受到戰(zhàn)亂與匪患的影響,沙址洞經古樂漸漸走向了衰亡。到改革開放初期,隨著一些民間信仰活動的逐漸恢復,洞經也旺盛起來。特別是建房時,洞經古樂能讓豎新房飄梁儀式增添喜慶的色彩,讓父老鄉(xiāng)親在悠悠的美妙旋律中,感受敬天敬地敬長輩的氛圍。
王景春先生為了將自己知曉的曲目傳承下來,就請有錄音機的親戚錄制下來,成為挖掘傳承沙址洞經古樂的寶貴資料。
1999年,在退休教師楊用賢的牽頭組織下,對沙址洞經古樂進行了挖掘整理。同時,吸收了30多人,成立了沙址洞經古樂協(xié)會。協(xié)會的老人們四處尋訪,收集洞經古樂片段,還上雞足山拜訪老和尚,通過近兩年的努力,曲譜篇目終于整理出來,最終有了現(xiàn)在的《迎賓曲》《大擺隊伍》《開經偈》《祭孔調》《南斗經》《北斗經》《觀音贊》《藥師偈》《諸佛懺》《祈?!贰度夹恰贰兑蚬琛贰鹅`感觀世音》13首古樂曲。
沙址洞經古樂的來源與大理洞經古樂有關。只是大理洞經到了沙址地區(qū)后,又融入了地方特色,曲目格調有明顯的區(qū)別。
沙址洞經古樂的來源又與雞足山佛教音樂有關,吸取了佛教音樂元素,體現(xiàn)出樂曲優(yōu)美、詞句清晰、通俗易懂的特色。
沙址洞經古樂中的《祭孔調》《南斗經》《北斗經》等曲目,旋律美妙,韻味十足,體現(xiàn)出儒釋道融合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