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一生最難忘的回憶中,是母親那句祖訓、那個包袱和那深深的母愛。
母親去世時留下唯一的是那件落著補丁退了色的藍布衫。母親是位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婦女,目不識丁。但,當我每每看到那件破舊的布衣,都是熱淚滿眼,思念萬千。
母親生了我們9個子女。在我18歲那年,母親同父親商量,讓小四(我排行小四)當兵去吧,讓他到部隊鍛煉鍛煉,也許會有出息,還能為國家出把力。爸爸贊同母親的意見,我戴著大紅花應征入伍了。臨送我入伍前夜,媽媽給我做了一雙“千層底”的布鞋,并反復重復那句老話:“你己是隊伍上的人了,千萬不能忘了德儉的祖訓,這是做人的本份!”
到了部隊,我按母親的囑咐,絲毫不敢懈怠。部隊去執(zhí)行施工任務,一個夏天,中午我沒休過,在盒子板上起廢舊丁子3噸多,受到團嘉獎,還光榮地入了黨。母親哪里知道,當兵的吃穿全是部隊供給,統(tǒng)一著裝。那雙“千層底”的布鞋,我只在星期天或節(jié)假日時拿出來穿上,去盡情體味母親的一片滾熱愛子之情。
母親雖說不識字,在村里誰家遇到了難事兒,保準頭一個她沖上去。高家小兩口要過年了鬧離婚,母親去后才知道,只因媳婦想要做件新衣服,回家拜年體面點兒。可是,高家比我家還窮,做不起。母親回家把準備下醬的黃豆賣了幾塊錢送去,把衣服做了。小兩口感動得直落淚。村里有個叫“白光腚子”的孤寡老人,母親隔幾天就去給老人縫補洗涮。老人有病,母親為他請醫(yī)熬藥。老人病危,身上還穿著一件舊衣服。母親心里難受,臨了可不能讓他這樣走啊,母親東栽西借,為老人扯了幾尺黑布做了件壽衣,老人含笑走了。母親為老人穿孝守欞,還每年清明去祭掃。
記得有一年冬天,嘎叭嘎叭冷,母親在街上碰見一個穿著開花棉襖,趿拉著破棉鞋的男孩子,他叫梁冬子,母親死的早,跟著雙目失明的父親過日子。母親把他領回家里,給他露棉花的棉衣縫補好,又給他找了一雙棉鞋。打那后,他三天兩頭就來家里,有時還住在家里,母親對他也格外高看一眼。一天他突然跪地叫我母親媽,我們家又多一個成員,母親的干兒子。
母親過家是村里聞名的,我12歲那年母親領我進城,母親給我買了一根麻花,她卻吃自帶的玉米餅子。有一天,母親突然肚子痛,后來才知道她吃了變味的剩飯剩菜。
我復員進城后,當了干部,多年租房住。當我家要蓋房子時,不巧我外出開會,一個村給我家送木料,說是特批的不要錢,母親如實付足了木料款。她告訴村干部,“我兒子是個黨員,不能占公家的便宜,更不能搞特殊啊!”
母親臨終前,她讓我打開包了好幾層的神秘包袱讓我看,原來是兩樣東西,我在部隊的受獎證書和那件退了色的落補丁藍布衫。那件藍布衫母親不知穿了多少年,她都舍不得扔掉,我們幾個孩子給她買新的,她堅決不要。母親說:“是衣就遮寒,是飯就充饑,我這件衣服穿了大半輩子了,就是留給你們做個念想,讓你們看到它就不會忘記由苦變甜的日子,不會忘記好日子來之不易呀!”望著老母刻滿縐紋那張臉,傾聽老母那諄諄囑咐,我禁不住流下滾滾熱淚。
妻子把母親那個包袱象珍寶一樣放在衣柜中,每到年節(jié)或清明都要拿出來,讓大家摸一摸,看一看。那不只是一件舊衣服,那是母親艱苦一生的真實寫照,那是母親留給我們做人的一面鏡子。
一件舊布衣,千滴懷娘淚。一雙千?鞋,萬般思娘情。我們兄弟姐妹無論誰過生日,我都帶去那個包袱,讓大家??纯矗€要象宣誓那樣說幾遍老母親那句說了幾十年的老話:“要守住德儉祖訓,做堂堂正正本份人?!?/p>
母親離世30多年了,兒女們也都享受著晚年的幸福生活,可我們對母親的思念一刻都沒有淡忘,更不敢忘卻。她的言行,她的教悔,她的那件舊布衣,藏在心底,藏在無限的思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