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明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北京 102500)
丁苯橡膠(SBR)是以丁二烯和苯乙烯為單體,采用自由基引發(fā)的乳液聚合或陰離子溶液聚合工藝而得的目前世界上產能和消費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膠(SR)品種,其加工性能與天然橡膠相近,耐磨性、耐熱性、耐老化性優(yōu)于天然橡膠,可與天然橡膠及多種合成橡膠并用。主要用于生產輪胎、膠鞋、膠帶、膠管、電線電纜及其他各種橡膠制品等。按聚合方法和條件的不同,SBR可以分為乳液聚合丁苯橡膠(ESBR)和溶液聚合丁苯橡膠(SSBR)兩大類。
近年來,世界SBR的生產能力穩(wěn)步增長,其中歐美等國家的生產能力變化不大,新增生產能力主要來自亞洲的印度、中國大陸、韓國、新加坡以及泰國等國家或地區(qū)。2011年全世界SBR的總生產能力為5 691 kt/a,2017年增加到7 486 kt/a,其中北美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1 117 kt/a,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14.92%;中南美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51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6.88%;西歐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65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8.68%;中東歐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1 004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3.40%;中東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5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0.67%;東北亞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3 352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44.78%;東南亞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454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6.07%;印度次大陸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30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4.01%;非洲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44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0.59%。中國大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SBR生產國家,2017年的生產能力為1 757 kt/a,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23.47%;其次是美國,生產能力為1 117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4.92%;再次是韓國,生產能力為86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1.55%。錦湖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SBR生產廠家,2017年的生產能力為628 kt/a,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8.39%;其次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生產能力為59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7.95%;再次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527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7.04%。2017年世界SBR主要生產廠家以及主要國家或地區(qū)生產能力分布情況分別見表1和表2所示。
表1 2017年世界SBR主要生產廠家情況
續(xù)表1
表2 2017年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qū)SBR生產能力
近年來,世界SBR的消費量穩(wěn)步增長,2011年的消費量為4 687 kt,2017年的消費量為5 038 kt,其中北美地區(qū)的消費量為716 kt,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14.21%;中南美地區(qū)的消費量為377 kt,約占總消費量的7.48%;西歐地區(qū)消費量為455 kt,約占總消費量的9.03%;中東歐地區(qū)消費量為339 kt,約占總消費量的6.73%;中東地區(qū)消費量為140 kt,約占總消費量的2.78%;東北亞地區(qū)的消費量2 108 kt,約占總消費量的41.84%;東南亞地區(qū)的消費量為469 kt,約占總消費量的9.31%;其他地區(qū)消費量為434 kt,約占總消費量的8.61%。中國大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SBR消費國家,2017年的消費量為1 483 kt,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29.44%;其次是美國,消費量為646 kt,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12.82%。
SBR主要用來生產輪胎、膠鞋、膠帶、膠管、電線電纜及其他各種橡膠制品。2017年的消費結構為:輪胎及其制品的消費量約占總消費量的76.0%,橡膠機械制品的消費量約占13.5%,黏結劑、制鞋等其他領域的消費量約占10.5%。
預計2017—2022年,世界SBR的消費量將以年均約2.6%的速度增長,到2022年總消費量將達到約5 720 kt,其中亞太地區(qū)仍將是最大的消費地區(qū),北美和西歐地區(qū)的消費量雖然也將不斷增加,但在世界總消費量中所占比例則將呈現(xiàn)不斷下降的趨勢。輪胎行業(yè)仍是SBR最主要的消費領域,但所占比例將有所下降,而橡膠機械制品等所占比例則有所增加。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qū)SBR的消費現(xiàn)狀及預測情況見表3所示。
表3 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qū)SBR的消費現(xiàn)狀及預測
2017年,世界ESBR的生產能力為5 414 kt/a,約占世界SBR總生產能力的72.32%。其中北美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722 kt/a,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13.34%;中南美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43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8.03%;西歐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25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4.62%;中東歐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874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6.14%;中東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5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0.92%;非洲的生產能力為34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0.63%;印度次大陸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30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5.54%;東北亞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2 60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48.12%;東南亞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144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2.66%。中國大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ESBR生產國家,生產能力為1 45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26.87%;其次是韓國,生產能力為72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3.39%;再次是美國,生產能力為722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3.34%。錦湖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ESBR生產廠家,生產能力為565 kt/a,約占ESBR總生產能力的10.43%;其次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生產能力為49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9.14%;再次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43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7.94%。2017年世界ESBR的主要生產廠家情況見表4所示。
表4 2017年世界ESBR主要生產廠家情況
2017年,世界ESBR的消費量為3 774 kt,約占SBR總消費量的74.91%,其中北美地區(qū)的消費量為554 kt,約占總消費量的14.68%;中南美地區(qū)的消費量為281 kt/a,約占總消費量的7.45%;西歐地區(qū)的消費量為240 kt,約占總消費量的6.36%;中東歐地區(qū)的消費量為247 kt,約占總消費量的6.54%;中東地區(qū)的消費量為132 kt,約占總消費量的3.50%;非洲地區(qū)的消費量為33 kt,約占總消費量的0.87%;印度次大陸地區(qū)的消費量為361 kt,約占總消費量的9.57%;東北亞地區(qū)的消費量為1 559 kt,約占總消費量的41.31%;東南亞地區(qū)的消費量為367 kt,約占總消費量的9.72%。預計2017—2022年,世界ESBR的消費量將以年均約2.1%的速度增長,到2022年消費量將達到4 195 kt。
2017年,世界SSBR的生產能力為2 072 kt/a,約占世界SBR總生產能力的27.68%,其中北美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39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9.06%;中南美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8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3.86%;西歐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40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9.79%;中東歐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13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6.27%;非洲的生產能力為1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0.48%;東北亞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747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36.05%;東南亞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31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4.96%。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SSBR生產國家,生產能力為39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9.06%;其次是中國大陸,生產能力為302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4.58%;再次是日本,生產能力為24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1.82%。米其林集團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SSBR生產廠家,生產能力為210 kt/a,約占SSBR總生產能力的10.14%;其次是普利司通凡士通公司,生產能力為18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8.69%;再次是旭化成,生產能力為17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8.44%。2017年世界SSBR主要生產廠家情況表5所示。
2017年,世界SSBR的消費量為1 264 kt,約占SBR總消費量的25.09%,其中北美地區(qū)的消費量為162 kt,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12.82%;中南美地區(qū)的消費量為96 kt,約占總消費量的7.59%;西歐地區(qū)的消費量為215 kt,約占總消費量的17.01%;中東歐地區(qū)的消費量為92 kt,約占總消費量的7.28%;中東地區(qū)的消費量為9 kt,約占總消費量的0.71%;非洲地區(qū)的消費量為10 kt,約占總消費量的0.79%;印度次大陸地區(qū)的消費量為29 kt,約占總消費量的2.29%;東北亞地區(qū)的消費量為550 kt,約占總消費量的43.52%;東南亞地區(qū)的消費量為101 kt,約占總消費量的7.99%。預計2017—2022年,世界SSBR的消費量將以年均約3.8%的速度增長,到2022年消費量將達到1 525 kt。
表5 2017年世界SSBR主要生產廠家情況
近幾年,我國先后有杭州浙晨橡膠有限公司、山東聚圣科技有限公司、雙惠橡膠南通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浙江維泰橡膠有限公司、遼寧北方戴納索合成橡膠有限公司以及鎮(zhèn)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yè)新建SBR生產裝置,新增裝置主要以生產SSBR產品為主。2017年,我國SBR生產能力為1 757 kt/a,其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含合資企業(yè))的生產能力為527 kt/a,約占國內總生產能力的29.99%;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能力為59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33.86%;民營或者合資企業(yè)的生產能力為63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36.14%。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SBR生產廠家,生產能力為230 kt/a,約占國內總生產能力的13.09%;其次是中國石油撫順石油化工公司,生產能力為20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1.38%。
2017年我國ESBR的生產能力為1 455 kt/a,約占國內SBR總生產能力的82.81%;SSBR的生產能力為302 kt/a,約占SBR總生產能力的17.19%。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ESBR生產廠家,生產能力為230 kt/a,約占國內ESBR總生產能力的15.81%;中國石油獨山子石油化工公司是我國最大的SSBR生產廠家,生產能力為100 kt/a,約占國內SSBR總生產能力的33.11%。
我國SBR生產裝置主要集中在華東、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其中華東地區(qū)(包括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生產能力為832 kt/a,約占國內總生產能力的47.35%;東北地區(qū)(包括吉林省和遼寧省)的生產能力為39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22.20%;西北地區(qū)(包括甘肅省和新疆自治區(qū))的生產能力為25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4.51%;華北地區(qū)(包括天津市)的生產能力為10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5.69%;華南地區(qū)(包括福建省)的生產能力為15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8.54%;華中地區(qū)(包括湖南省)的生產能力為3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71%。江蘇省是目前我國最大的SBR生產省份,生產能力為335 kt/a,約占國內總生產能力的19.07%;其次是遼寧省,生產能力為25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4.23%。江蘇省是我國最大的ESBR生產省份,生產能力為280 kt/a,約占國內ESBR總生產能力的19.24%;其次是山東省,生產能力為23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5.81%。新疆自治區(qū)是我國最大的SSBR生產地區(qū),生產能力為10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33.11%;其次是上海市,生產能力為67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22.19%。2017年我國SBR主要生產廠家情況見表6所示。
表6 2017年我國SBR主要生產廠家情況
續(xù)表6
近年來,雖然我國SBR的生產能力和產量不斷增加,但仍不能滿足實際生產的需求,每年都得進口。根據(jù)海關統(tǒng)計,2008年,我國SBR(不含膠乳,下同)的進口量為204.5 kt,2012年增加到324.5 kt,同比增長約8.96%;2017年的進口量為411.0 kt,同比增長約0.05%。近年來,我國SBR進口量增長,其主要原因是進口產品在牌號、質量和性能等方面優(yōu)于國內產品,且產品價格存在一定競爭優(yōu)勢;其次,國際輪胎企業(yè)加大在我國投資建廠,進料加工的產品量增長。在大量進口的同時,我國SBR也有少量出口,2008年的出口量為21.5 kt,2011年達到108.2 kt,為歷史最高紀錄,同比增長約2.77%。2017年的出口量為27.9 kt,同比減少約29.54%。2008—2017年我國SBR的進出口情況見表7所示。
表7 2008—2017年我國SBR的進出口情況
2.2.1 進口國家或地區(qū)
我國SBR的進口主要來自韓國、日本、新加坡、俄羅斯、德國、美國以及波蘭等國家或地區(qū)。2013年來自這7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進口量合計達到297.3 kt,約占總進口量的82.61%。2017年來自這7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進口量合計達到337.2 kt,約占總進口量的82.04%,同比2016年減少約0.44%。
2013—2017年期間,韓國一直是我國SBR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家,2013年的進口量為125.1 kt,約占總進口量的34.76%;2017年的進口量為109.4 kt,約占總進口量的26.62%,同比減少約3.70%。
2013年,俄羅斯是我國SBR第三大進口來源國家,進口量為44.2 kt,約占總進口量的12.28%;2017年上升為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家,進口量為43.6 kt,約占總進口量的10.61%,同比增長約23.16%。
2013—2017年期間,我國SBR進口來源國家進口量變化最大的是新加坡,2013年來自新加坡的進口量只有2.6 kt,約占總進口量的0.72%。2014年之后進口量穩(wěn)步增加,2017年的進口量達到42.8 kt,約占總進口量的10.41%,同比增長約13.83%,位居第三位。2013—2017年我國SBR主要進口國家或地區(qū)情況見表8所示。
表8 2013—2017年我國SBR的進口國家和地區(qū)情況
2.2.2 進口貿易方式
我國SBR的進口主要以一般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方式為主。2013年來自這兩種貿易方式的進口量合計達到275.6 kt,約占總進口量的76.58%。2017年來自這兩種貿易方式的進口量合計達到347.1 kt,約占總進口量的84.45%,同比2016年減少約1.78%。
2013—2017年,進料加工貿易一直是我國SBR最大的進口貿易方式,2013年的進口量為196.5 kt,約占總進口量的54.60%;2017年的進口量為187.5 kt,約占總進口量的45.62%,同比減少約11.43%。一般貿易方式一直是第二大進口貿易方式,且進口量逐年增加,2013年的進口量為79.1 kt,約占總進口量的21.98%;2017年的進口量為159.6 kt,約占總進口量的38.83%,同比增長約12.63%。2013—2017年我國SBR主要進口貿易方式情況見表9所示。
表9 2013—2017年我國SBR主要進口貿易方式情況
2008年我國SBR的表觀消費量為934.0 kt;2012年增加到1 475.2 kt,同比增長約10.12%;2017年的表觀消費量為1 483.1 kt,同比增長約4.43%。相應產品自給率2008年為80.41%,2012年為83.03%,2017年為74.17%。2008—2017年我國SBR的供需情況見表10所示。
表10 2008—2017年我國SBR的供需情況
我國SBR主要用于生產輪胎、膠鞋、膠管膠帶以及力車胎等。2017年的消費結構為:輪胎及其制品的消費量約占總消費量的70.5%,車力胎約占7.0%,膠管和膠帶約占9.0%,膠鞋約占9.5%,其他方面的消費量約占4.0%。
今后幾年,我國國民經濟仍將繼續(xù)保持較高的發(fā)展速度,城鎮(zhèn)化步伐、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汽車需求量及保有量將進一步增加。此外,電子電器行業(yè)等行業(yè)也將穩(wěn)步發(fā)展,抗沖擊性聚苯乙烯(HIPS)和聚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樹脂的消費快速增長,由此導致我國SBR的需求量仍將穩(wěn)步增加,且增速較“十二五”期間有所提高。預計到2022年消費量將達到1 750 kt,汽車工業(yè)仍將是我國SBR主要消費領域,消費量將逐漸增加,但所占比例將下降。
近幾年,我國SBR的市場價格整體呈現(xiàn)不斷下跌的發(fā)展態(tài)勢。2013年市場最高價格為2月的18 200元/t,最低為7月的11 200元/t。2014年最高價格為2月的13 240元/t,最低為12月的9 950元/t。2015年,市場價格繼續(xù)維持下跌態(tài)勢,最高價格為6月的10 800元/t,最低為11月的8 680元/t。2016年7月之后,由于原料丁二烯市場價格持續(xù)飆升,使得SBR的市場價格不斷攀升,由7月的10 080元/t一直上漲到2017年2月的22 740元/t。此后由于丁二烯原料價格下跌,天然橡膠市場價格以及進口價格等因素影響,市場價格又出現(xiàn)下跌,12月的市場價格為12 600元/t。進入2018年,市場價格相對穩(wěn)定,波動不大,1月市場價格為12 150元/t,6月為12 100元/t。預計今后一段時間,由于下游需求相對穩(wěn)定,原料價格波動幅度不大,各生產廠商供應正常等因素,市場價格不會發(fā)生大的波動。
(1)世界SBR行業(yè)仍將穩(wěn)步發(fā)展,亞洲仍將是未來產能和消費發(fā)展的重點。新增產能將以生產SSBR為主??傮w消費結構變化不大,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輪胎的發(fā)展將影響SBR產品供應結構,未來傳統(tǒng)ESBR產品的消費量將不斷減少,而符合歐盟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政府推出的新的法規(guī),以及“綠色交通”理念包括車身零件輕質化和“綠色輪胎”應用的高性能SSBR產品將是未來發(fā)展的主要方向。
(2)跌宕起伏的原油市場和丁二烯市場對SBR市場價格將產生較大影響,天然橡膠、順丁橡膠與SBR之間的替代關系將日益密切,進而影響SBR的平穩(wěn)發(fā)展。
(3)目前很多SSBR生產裝置是既可以生產SSBR,也可以生產丁苯熱塑性彈性體(SBS)和低順式聚丁二烯橡膠(LCBR)等的多功能裝置。在其他產品品種經濟效益較好的時候,部分生產企業(yè)就有可能轉產SBS等產品而停止生產SSBR等高端SBR的生產,進而影響整個產品鏈的正常供應和發(fā)展。
(4)目前,我國SBR產品在牌號、質量和性能等方面仍與先進國家的產品存在一定差距,加之近年跨國輪胎企業(yè)進料加工貿易量穩(wěn)步增長,國內產品很難替代這部分進口產品,因此未來我國仍將有一定量的高性能SBR產品進口。另外,我國周邊國家日本、新加坡、印度、韓國等紛紛新建或者擴建SBR,尤其是SSBR生產裝置,將對我國SBR,尤其是SSBR產生較大的影響,使得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雖然我國SBR行業(yè)近年來得到較快發(fā)展,但也存在以下主要問題:產能過剩,產品主要為通用型產品,產品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應用領域基本相同;裝置開工率較低,技術有待加強,尤其是SSBR。為此今后應該:
(1)我國ESBR裝置產能增長過快,超過國內需求的增速,因此今后應該延緩ESBR裝置的擴能計劃,發(fā)展重點應該是進一步加強新新技術的開發(fā),開發(fā)ESBR超前儲備技術,提高裝置整體運行水平;利用原位雜化,活性自由基聚合和納米技術,提升傳統(tǒng)產業(yè)的技術水平;加強單體回收技術和“三廢”后處理技術的研究和開發(fā),通過降低聚合物殘余單體的含量及亞硝基胺含量,生產過程中的”三廢“處理等方面的有效研究,實現(xiàn)安全環(huán)保生產;此外,還應該加強不同牌號的充油ESBR、不含亞硝酸銨的ESBR、適用于高性能瀝青改性專用粉末的ESBR等新產品的開發(fā)力度,以從根本上扭轉產品同質化競爭的局面,拓寬產品應用領域,消化部分過剩的產能。
(2)SSBR在我國具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但目前由于技術和應用開發(fā)等方面的原因,裝置開工率相對較低,產量還無法滿足國內需求,今后應該積極開發(fā)和推廣連續(xù)SSBR聚合生產技術,提高聚合過程中對乙烯基含量和苯乙烯含量的調控能力,開發(fā)含有官能團的引發(fā)劑,改善聚合物和白炭黑的親和力,解決不同生產商產品之間的互換問題,提高裝置開工率和產品質量,積極開發(fā)新產品,以提升我國SSBR的供應量和生產技術,滿足國內需求。
(3)重視產品加工應用研究,強化技術服務,積極開拓市場,全面提升SBR的生產與應用技術水平。
(4)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積極擴大出口,以化解國內產能過剩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