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威 徐 波 孫曉光 于樂丹 康萬東 張鑫君
(1.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廠, 甘肅 慶陽 745100;2. 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西安 710065)
水驅開發(fā)是目前最經濟、最高效的油田開發(fā)方式。水驅開發(fā)中常見的問題是油田結垢。注入水與地層水的礦化度和離子組成有差異,它們混在一起,在一定條件下就可能在地層、井筒和管線中結垢。結垢嚴重時會導致堵塞,影響油氣田的正常生產,甚至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科學預測油氣田的結垢趨勢、結垢部位,對油田開發(fā)而言意義重大。下面,以西峰油田長8油藏為研究對象,預測其注水開發(fā)過程中的結垢趨勢。
已有測試結果[1-2]表明,西峰油田白馬中區(qū)長81層的原始地層水的總礦化度平均為49 353 mgL,pH值6.0,水型為CaCl2型(見表1),屬于原生地層水。這反映出該區(qū)油氣保存條件較好。
表1 長81層的原始地層水數(shù)據
為了解注水站和配水間的水性是否一致,注水干線管道是否受到腐蝕[1],對注水站大罐1個水樣和4個配水間的水樣進行了離子組成分析。從測試獲得的數(shù)據(見表2)來看,注入水的pH值為8.31,注水站大罐和配水間的水樣均為NaHCO4水型,總礦化度在1 100 mgL左右,均不含Ba2+、Sr2+。注水站大罐水樣與配水間水樣的特性是一致的,注水干線管道幾乎沒有受到污染。
對比表1和表2可知,注入水和地層水的礦化度、離子組成差異大,且水型不同。由此推斷,注入水進入地層后可能引起硫酸鹽和碳酸鹽結垢。
2.1.1 碳酸鈣結垢預測
(1) Davis-Stiff飽和指數(shù)法
Davis-Stiff飽和指數(shù)法,是根據水溶液中CaCO3的溶解平衡和H2CO3的弱電解平衡,以飽和指數(shù)(SI)來預測判斷單一水的結垢趨勢[3-4]。這是預測油田水中CaCO3結垢趨勢較成功的方法之一。該方法主要考慮了系統(tǒng)的熱力學條件,忽略了壓力的影響,適用于溫度0~100 ℃、pH值5.5~8.5、離子強度μ<6.0的水系。飽和指數(shù)按式(1)計算。結果判定:SI>0,有結垢趨勢;SI=0,臨界狀態(tài);SI<0,無結垢趨勢。
表2 長8油藏注入水的水質分析數(shù)據
SI=pH-K-pCa-pAlK
(1)
式中: pH —— 水樣的pH值;
K—— 修正系數(shù),由不同溫度時離子強度μ與修正系數(shù)K的關系圖查得;
pCa—— Ca2+濃度(mol/L)的負對數(shù);
pAlK—— 總堿度(mol/L)的負對數(shù)。
(2) Ryznar穩(wěn)定指數(shù)法
Ryznar穩(wěn)定指數(shù)(SAI)是Ryznar根據大量的實驗數(shù)據和現(xiàn)場結果總結得到的一個水質判斷指數(shù)[3]。穩(wěn)定指數(shù)按式(2)計算。結果判定:SAI≥6,無結垢趨勢;SAI<6,有結垢趨勢;SAI<5,結垢趨勢嚴重。
SAI=2(K+pCa+pAlK)-pH
(2)
2.1.2 硫酸鈣結垢預測
硫酸鈣結垢,一般是由不相容的水混合而產生。受水的化學組成和溫度、壓力等因素影響,結垢過程中可形成多種晶體,因此較難預測。
(1) 熱力學溶解度法
根據水中CaSO4的溶解度來預測。此法較符合現(xiàn)場實際,但未考慮壓力影響,適用于溫度0~80 ℃、離子強度μ<2.75的水系。
(3)
式中:S—— CaSO4結垢趨勢預測值,mmol/L;
Ksp——溶度積常數(shù),由水的離子強度和溫度的關系曲線查得;
(2) Oddo-Tomson飽和指數(shù)法
Oddo-Tomson飽和指數(shù)預測法,主要包括預測5種硫酸鹽垢(即硫酸鋇、硫酸鍶、石膏、半水石膏、無水石膏)和碳酸鹽垢的方法。這些方法考慮了溫度、壓力和離子強度對結垢的影響,可較真實地預測結垢趨勢。本次研究選擇其中預測硫酸鋇和硫酸鈣的方法[5]。
pKc(T、p、μ)
(4)
Kc=a+bT+cT2+dp+eμ0.5+
fμ+gμ0.5T
(5)
式中:IS—— 飽和指數(shù);
Fs—— 離子的活度積與物質的容度積之比;
[Ca2+] —— 游離Ca2+濃度,mol/L;
Kc—— 條件溶度積,與壓力、溫度和離子強度有關;
T—— 溫度,℃;
p—— 壓力,MPa;
μ—— 離子強度;
a、b、c、d、e、f、g,為各種系數(shù),與鹽的種類、相態(tài)有關。
判斷依據:IS>0,有結垢趨勢;IS=0,臨界狀態(tài);IS<0,無結垢趨勢。
根據水質分析結果,將采出的地層水與注入水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在一定地層溫度和壓力(70 ℃,18 MPa)下,按照上述預測方法,對西峰油田白馬中區(qū)的碳酸鈣、硫酸鈣的結垢趨勢進行了預測。預測結果見表3。
表3 白馬中區(qū)油田水結垢趨勢預測結果
由表3可知,碳酸鈣和硫酸鈣的2種結垢預測方法的預測結果一致,注入水和地層水均存在碳酸鈣結垢趨勢,而沒有硫酸鈣結垢趨勢;注入水和地層水混合后,均有碳酸鈣結垢趨勢,無硫酸鈣結垢趨勢。
(1) 西峰油田長81層原始地層水,水型為CaCl2型,屬于原生地層水,說明該區(qū)油氣保存條件較好。
(2) 油田注入水為NaHCO4水型,這與地層水的水型不同,礦化度及離子組成差異大,注入水進入地層后,可能引起硫酸鹽和碳酸鹽結垢。
(3) 選擇運用Davis-Stiff飽和指數(shù)法和Ryznar穩(wěn)定指數(shù)法,預測了碳酸鈣結垢趨勢;運用熱力學溶解度法和Oddo-Tomson飽和指數(shù)法,預測了硫酸鈣結垢趨勢。不同方法預測得到的結果是一致的,注入水和地層水均存在碳酸鈣結垢趨勢,而沒有硫酸鈣結垢趨勢;注入水和地層水混合后,也只存在碳酸鈣結垢趨勢,而無硫酸鈣結垢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