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明
這篇小說算是交作業(yè)。
有一天,我對江蘇一位名作家說,有個新聞很有意思,一位上海老奶奶坐地鐵買菜,竟然錯上了高鐵,開到南京來了。
他第一反應(yīng)是:怎么可能?老奶奶咋買的票?乘務(wù)員不提醒嗎?我說其實吧,她迷路了,看見一位女子以為是自己小區(qū)的鄰居,于是一路跟到了南京這位作家說,再講我給你寫了去!
于是,我搶在他前面,先寫一個。
其實,這幾年,上海的老奶奶經(jīng)常迷路到江蘇,不過走到昆山、無錫的居多錯到南京的也有,不算什么新聞。沒有大波瀾,也無大悲歡,都不是時髦的小說素材,可是,日常之下的靜水深流又何嘗不打動人心呢?尤其是想到,人山人海中,無助的老奶奶偶然瞥見了一個女子,想當(dāng)然地認(rèn)作了與世界的唯一通道。這倉皇世界里的唯一依靠,這一路的驚嚇、希冀、緊張和焦慮,誰能替她感同身受呢?她多像漂浮在黑夜水面上的一塊泡沫板,隨著人山人海浮浮沉沉裹挾著沒了方向。那公交車上、地鐵里、小區(qū)里的老奶奶們,我們平時又何曾多看她們一眼,多和他們聊過幾句,懂得她們的恐懼、孤單和憂傷呢?“只有老奶奶的哭聲是真切的。長長的人生站臺永在?!边@或許是這個小說的觸發(fā)點(diǎn)吧
說到上海老奶奶,其實還關(guān)乎我的童年記憶。小時候,我奶奶經(jīng)常講舊事,提到有一位妹妹嫁到了上海,我應(yīng)稱呼她為姨奶奶。我從沒見過這位上海的姨奶奶,可是她卻伴隨著我的童年成長。想象中,這位老奶奶一定白白胖胖,穿著青花的夾襖,梳著整齊發(fā)亮的抓髻,手上戴著和奶奶一樣的頂針,坐在上海的弄堂里納鞋底。姑姑聽煩了奶奶的嘮叨,于是也講了這位姨奶奶的糗事。有一年,奶奶帶著6歲的姑姑去上海,姨奶奶炒花生,捏了一顆出來,可是只掰了半顆塞進(jìn)姑姑的嘴巴里,說:吃一顆也香,吃半顆也香!姑姑于是記了這位小姨一輩子。我倒覺得挺好玩,多有趣的一位老奶奶啊。
上高中的時候,學(xué)校里有一位退休的胖老頭,金老師。戴著大眼鏡,搖著大蒲扇,挺著白肚皮,齜著大金牙。他對學(xué)生很和藹,一張嘴就哈哈笑,牙齒上綻金光,響亮得像拖拉機(jī)。我們都聽說,他拿的工資比校長的還高。他是上海來的知青,后來扎根在了我們蘇北的鎮(zhèn)上。這就是小說中的另一個人物。老奶奶應(yīng)該有這么一位金老頭。
有一次經(jīng)過上?;疖囌?,站在高高的扶梯上,眼前人山人海。這人海如分子的布朗運(yùn)動,看似雜亂無章,其實有跡可循。老奶奶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樣子呢?她年輕的時候可有故事?鄰居家的女人為什么會吸引了她?那個來了又去的女人又是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世界里呢?會不會還有第三個女人,在火車出站的那一刻與老奶奶有了交集?日常生活的偶然改變,引發(fā)不可抗拒的人生之旅。這三個女性的庸常未完成狀態(tài),誰知是不是某個男性視角里的虛構(gòu)與臆測?“因為,一切所謂的事實離開了親歷,都會遺失在光陰之外。所見,皆為旁觀。”
這篇作業(yè)算是勉力提出上述問題,沒有答案。筆力不逮,懇請讀者留情。
在南京當(dāng)個小說作家,是很悲催的事。因為會寫的太多了,寫得好的一抓一把。這或許是南京作家群的特點(diǎn),不顯山露水,也不喜歡夸夸其談,大家都埋頭寫作。好在,朋友們鼓勵,近幾年,我雜七雜八寫了幾個小說。有江湖系列的,如《宋朝的娛樂生活》《流沙》《打馬過江湖》,有拍案系列的,如《麥田案》《路人甲》。前者隱藏著我們這一代人的武俠記憶、江湖情懷。后者和自己的職業(yè)有關(guān),講點(diǎn)案件之外的故事。不管哪一類,總有表達(dá)點(diǎn)意義、講講情懷的沖動。評論家朋友告誡說,你最好寫卡佛式的小說,讀者們已經(jīng)不大喜歡抒情了。在一個所謂的小時代,抒情的寫作確實令人羞愧??墒?,過往指間一瞬,未來變動不居,現(xiàn)在,除了這么一點(diǎn)微薄的情懷,我們還能奉獻(xiàn)出什么來呢?人山人海中,還有多少力量能夠讓我們抵御日常生活的虛妄呢?或許小說寫作能夠帶來一點(diǎn)慰藉。做一個秦淮河畔的“情懷”作家,聽起來似乎也壞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