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彼德
為了突出事物的特色,將另一些人、事放在一起來陪襯或?qū)φ?,謂之“襯托”。不是從正面,而是從反面來襯托,則叫“反襯”。散文詩人陳勁松去圓明園,“看到那些白骨般森然而立的殘破的石頭時”,受到強(qiáng)烈的震撼。但游人們的作為——“興高采烈”,“笑語喧嘩”,爬上殘壁拍照,“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則使他懊惱,以至于憤怒。為了讓人們記住恥辱和苦難,他寫了《圓明園短章》,《草不知痛》就是其中的一篇,用的就是反襯的技巧。
全篇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寫“他們早已丟掉了關(guān)于那場大火的記憶”;第二部分寫“他們的歌聲熱烈而明亮,沒有一絲石頭的晦暗和哀傷”。兩部分都從反面來襯托“他們”無視石頭的傷口,“繞過了石頭的沉默”、“風(fēng)和日麗,歌舞升平”。從字面上看,“他們”指的是“青草”和“花朵”,似乎應(yīng)該用“它們”,作者偏偏用了人的代稱,可見矛頭指向不是無生命的草,而是活生生的人。
不知道石頭的痛。
這一句在文中出現(xiàn)了兩次,更加強(qiáng)了對現(xiàn)實(shí)的關(guān)切與批判的力度。
波蘭詩人米沃什說得好:“可能沒有一種記憶會比受創(chuàng)傷的記憶還要深刻。”這種記憶,無論對民族還是對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