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颉<壹移蚯赏镌拢┍M紅絲幾萬條?!鞭r(nóng)歷七月初七,是我國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節(jié)。為了“乞巧”,在這一天里,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風(fēng)俗活動,在山東則有七夕吃巧果的習(xí)俗。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樣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有油、面、糖、蜜?!稏|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靨兒”“果實花樣”。因“巧”和“橋”諧音,因此人們認為在農(nóng)歷七月初七這天吃巧果,不僅能幫助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過“巧”(橋)來實現(xiàn)。
巧果,是一種油炸小點心,制作起來非常簡單。先將面皮切成約二寸長的條形小塊,然后放入滾燙的油鍋里炸至金黃色,再把炸好的面皮撈起來,立即撒上芝麻、白糖。這樣,酥脆香甜的巧果就做好了。因為喜好和口味不同,巧果還有另外一種做法:在面粉中加入雞蛋和糖,不摻一點水,而是用油和面。面和好后,揪出一塊,摁進用桃木或棗木刻成的精美模子里,然后往面板一磕,一個個可愛的花籃形、小貓形、小魚形、蓮子形的巧果也就做好了,這些巧果放進爐里一烤,香飄十里。
小時候,每到七夕節(jié),我母親總是要做巧果。因為我們兄弟姐妹眾多,母親要一次性做很多巧果。事先,我們會在油鍋旁邊放一個大大的盆子,以便能讓剛出鍋的巧果有安身之處。我們根據(jù)自己的口味,選擇在巧果上放芝麻還是放糖。巧果做好了,每個孩子都來不及洗手,捏起一個就往嘴里送?,F(xiàn)在想來,那滋味仿佛還在嘴里。
如今,七夕節(jié)到了,超市的柜臺上擺滿了各式各樣、各種口味的巧果。但是我倒覺得,吃巧果,更多的是為了吃個“巧”,吃個好心情,吃個全家齊動手的節(jié)日氣氛。上街買來的巧果,總感覺少了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