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昔日,杜工部有言“語不驚人死不休”,是說詩人們?yōu)榱藢懗鲆痪浜迷?,精雕細刻,千錘百煉,苦心孤詣,殫精竭慮,往往是“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因而,他們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詩篇。
如今,自媒體和網(wǎng)絡則流行“震驚體”,即所謂“語不震驚死不休”,主要是在標題上動腦筋,也叫“標題黨”。他們最愛用“震驚”二字,一般都以“震驚”開頭,緊跟著一個感嘆號,吸引網(wǎng)友的注意力,然后是一個表述曖昧模糊但又引人想繼續(xù)讀下去的句子。但你一打開網(wǎng)頁,就發(fā)現(xiàn)上當了,內容平常稀松,甚至牛頭不對馬嘴,一點也不“震驚”。原來這些網(wǎng)文多是胡編亂造,東拉西扯,信口開河,道聽途說,總之就是讓你看完了有想罵人的感覺。但人家“震驚體”的主人卻在背后偷著樂,因為他又掙到了點擊率。
與“震驚”搭配最多的詞還有“慌了”“驚呆了”“嚇壞了”,然后就是“跪求”。比如《震驚!大學生看視頻猝死,學校慌了,跪求家人,背后的秘密令人目瞪口呆!》,又如《某超級明星被抓,內幕匪夷所思,國人無不震驚!》。這樣的標題舉不勝舉,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標題黨們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震驚體”,且屢試不爽,效果可觀,也怪不得會樂此不疲,甘之如飴。
震驚,指因受到意外刺激而感到緊張、害怕或興奮、震動。讀者為什么會產生閱讀某篇網(wǎng)文的沖動,就是因為受到文章標題的刺激,生出興奮和好奇的心理,急切地想知道內幕,所以,標題黨們就不厭其煩地反復在“震驚”二字上做文章,讓你因震而驚,因驚而讀,中他圈套,為他驅使。
為何“震驚”體會走紅?原因很多,首先,人都有獵奇心理,四平八穩(wěn)的文章很難有讀者,曾有媒體人說過:“好好說話就沒人搭理你,你寫的東西也沒人看,所以只好用怪異的題目來迎合人們的好奇心理。”其次,在自媒體時代,點擊率為王,引起注意就是勝利,吸引眼球就是成功,對見多識廣的現(xiàn)代人來說,沒有點令人“震驚”的東西,還就是爭取不到他們的點擊率??墒翘斓紫履哪苊刻於加凶屓恕罢痼@”的新聞,那就只好在標題上做文章,即所謂文不夠,題目湊。而在標題上做文章,則無非是夸大其詞,嘩眾取寵,掛羊頭賣狗肉,新酒瓶裝舊酒,不管用什么題目,什么風格,什么體例,只要能騙你打開網(wǎng)頁就行。笑罵由你,點擊率才是王道。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至關重要。尤其在今天,一個亮眼的標題往往有吸引人眼球的功效,讓人產生閱讀欲望,能夠在網(wǎng)絡帶來高點擊率。因而,在題目上做文章天經(jīng)地義,無可指責,關鍵是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合道,即立論要有根據(jù),夸張不能離譜,吹牛要有限制,渲染不能無度,演繹要有底線,總之一句話,就是要實事求是,遠離旁門左道,可以在角度、立意、情感、詞匯等方面做文章,吸引讀者注意。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魯迅的《為了忘卻的記念》《文學和出汗》,毛澤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別了,司徒雷登》,雨果的《悲慘世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等書目篇名,既醒目又別致,既接地氣又品位不俗,堪稱標題經(jīng)典,值得借鑒。
說話間,想起魯迅一篇雜文題目《我們不再受騙了!》,我也想給標題黨提個醒,我們不再“震驚”了,請換個套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