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朋友圈、空間里都被新一年開啟的祝福給刷屏,大家紛紛忙著告別2017年,向新的一年許下自己的希冀。
手指劃過手機屏幕,我看見了一個小伙伴的年終總結(jié)??偨Y(jié)有些長,一行又一行的字從我眼前掠過,其實總結(jié)起來不過是2017年的成長與收獲、新結(jié)交的朋友,還有那些告別的人。
她的文字輕快,最后一句卻讓我猛然心一酸,她寫:“寫完這一篇之后,你我就真的再見了?!?/p>
能讓她寫下這樣的句子,證明那個人曾在她心中占據(jù)很重的分量。一年已盡,新年將至,她這句話與其說是一聲告知,不如說更像是一個愿望。她希望和那個人揮手道別,至于能否忘卻,除了她本人,誰也不得而知。
我心間的酸澀,不僅僅是因為對她的心疼,更是一種感同身受。
科學研究,我們這一生會遇到的人大約有2920萬人,可是那些人有的僅是擦肩而過,有的僅是點頭之交。他們來了又走,換了一撥又一撥,可最終留在你身邊的人,不過十幾人而已。
學會如何揮手道別,似乎就成了我們?nèi)松凶钪匾氖虑橹弧?/p>
最近很流行一個詞語,叫作“佛系”。大家互稱彼此為“佛系女孩”“佛系本佛”,口頭禪是“都行”“隨便”“我無所謂”,視萬物皆空,似乎真的有皈依佛門的架勢。
可是大家肯定也都注意到了一點,這樣的態(tài)度只對于自己不那么重視的人或物身上,一旦觸及自己心尖上的人,卻再難以如此輕巧地抽離其中。
父母對其他孩子好一點,你會吃醋;閨密新交了一個朋友,你會不喜;另一半夸其他女孩,你會忍不住與自己進行對比。那些佛系理論在這里不再適用,大家開始計較。而這份計較,是在乎。而當這份在乎不得已面對分離時,每個人都研究出了自己的方式來面對。
前幾天過生日時,室友給我買了好多橘子,并附贈賀卡:“你站在此處不要動,往后你每年都可以收到一袋橘子?!边@個網(wǎng)絡大熱的橘子梗被我們當作互相調(diào)侃的工具,我們笑鬧作一團,最后在深夜里共享了一袋橘子,可是當大學畢業(yè)后呢?當我們各奔東西后,我們還能否這樣和對方分享一袋橘子,無所顧忌地笑鬧在一起呢?
佛陀釋迦牟尼說:“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xiàn)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些什么東西?!?/p>
他們出現(xiàn),伴你身邊,教會你一些東西,或留下,或離開,漸漸地讓你成長為現(xiàn)在的你。
想了想后,我在那個朋友的朋友圈下面評論:“往前走吧,愿意陪你的人,無論你去哪兒,他都會追上的?!?/p>
或許我們都想要學會淡然地面對所有事情,可我們傷痕累累,我們傾其一生,仍舊被困紅塵。
一般我們聽到“紅塵”二字,第一反應就是男女之情,可并非如此。紅塵萬千,塵土蕭蕭,事情接踵而至,煩惱呼嘯而來,我們滾落一身泥,滿面狼狽,可這才是人,而非神。
紅塵為局,你我皆是局中人。而我,愿意被困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