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史鐵生的愛情敘述

2018-11-13 09:09
新文學評論 2018年2期
關鍵詞:史鐵生殘疾理想

◆ 黃 雯

史鐵生,作為當代中國最具思想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煥發(fā)著耀眼的思想光芒,并因此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世界。而愛情敘述,不僅是史鐵生貫穿始終的重要主題之一,他不止一次地在作品中強調“我的生命密碼根本是兩條:殘疾與愛情”,也不僅是傾聽作者內心最為誠摯的心聲和最為殷切的期盼與追尋,與作者進行靈魂對話的至關重要的鑰匙,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也是史鐵生作品中最為重要的光彩華章。與愛情在史鐵生作品中所占據的重要位置相比,相關的研究卻不能不說顯得較為薄弱了。盡管學界在研究中時常提及此話題,但不得不指出,它只是被附帶提及,而并不占據論述的主體位置。當然也有集中解讀史鐵生愛情觀的相關研究,但往往聚焦于愛情觀內容的闡述,而很少深入挖掘其深層意義和價值。此外,與初戀和妻子的愛情對于史鐵生創(chuàng)作分期的影響,更是鮮有人關注?;诖?,本文擬對史鐵生的愛情敘述展開研究,探討其深刻的思想和非同一般的價值。

總體上來說,史鐵生的愛情敘述有如下三個特點。首先,具有廣度和深度。在廣度上指向婚姻和性,在深度上指向人類孤獨殘缺的困境和愛愿解救之途。其次,現(xiàn)實性(對自身殘疾的拯救)和理想性(對人類殘缺的救助)的雙重旨歸。第三,初戀和妻子對其前后期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影響。由是觀之,史鐵生的愛情敘述由愛情出發(fā),在深入地剖析與求索中,指出生命的本質(孤獨殘缺)和出路(愛情)。最終,史鐵生因愛情照亮自己,更因愛情照亮他人。

一、史鐵生愛情敘述的初識探微

(一) 愛情內涵及其獨特性

究竟何為愛情?這往往帶有濃厚的個人主觀色彩,很難給其下一個明確的定義,愛情的內涵也隨之具有了豐富性和多義性。史鐵生筆下的愛情敘述則是從縱橫兩方面進行剖析,讓人在兩個維度中更加深入而明晰地觀其愛情內涵的深度和廣度,一展其筆下愛情內涵的特有內蘊。在橫向的廣度上,史鐵生愛情敘述視角的多樣性選擇,并不僅局限于單一的愛情本身,而是將愛情置于一個更為廣袤的平面,在這一平面上,將其與其他各部分進行比較,或包含,或相交,旨在從它們之間的共性中體現(xiàn)出愛情的特有個性,進而分衍出愛情自身的獨有內涵。在不同視角的轉換下,賦予愛情以不同的內涵:視角至于愛情與婚姻,愛情是遵循本心而不受約束的個人自由,是發(fā)自本心的信仰;視角轉至愛情與性,愛情則是心魂的漫展和相遇,是相互的敞開和融合。因而其指出“愛情的本質乃心靈戰(zhàn)爭中的一方平安之地,乃重重圍困下的一處自由之鄉(xiāng),乃人心隔肚皮時的一份兩心互信之約”,將愛情的根本直指心魂或精神的深處,強調在心靈中建立自由、互信的樂土,使兩個不斷找尋的靈魂得以棲息,不再漂泊無依。而在整個過程的追尋里,愛情無疑成為一種理想,不斷引領著前行的腳步,永不停息。

在縱向的深度上,史鐵生對愛情敘述范疇的深層次提升,上升至“愛”的層面,并將愛情置于整個生命的長河,愛情內涵隨之不斷深化,“愛情是孤獨的證明”,“愛,原就是自卑棄暗投明的時刻”,在這些時刻里,每個人的心都渴望另一方的呼應、收留與理解,從而停止心靈戰(zhàn)爭的戕害與折磨,于是,愛情成為孤獨的救助,成為解救個人殘缺的通途,讓人通向理想的樂園,終有所屬,終有所依?!皭矍槭窃谙嗷ジ裟さ娜巳豪锉l(fā)的一種理想”,“惟在人群中或有人群為背景,愛情才能誕生,理想才能不死。愛情,所以是博愛的象征,是大同的火種,是于不理想的現(xiàn)實中一次理想的實現(xiàn),是‘通天塔’的一次局部成功”。于是,愛情便開始超越個人的局限,解決的不僅僅是個體的心靈問題,而是直指整個人類社會的本身,打破隔膜與限制,成為群體心愿與靈魂的拯救之路,用以拯救人類的永恒困境,實現(xiàn)整個人類的救贖。

在當代文壇,對于愛情的敘述者數不勝數,但史鐵生無疑是其中最為獨特的一位,其筆下的愛情敘述所傳達的思想,不僅為苦覓愛情的人們打開了一道通往光明的通途,更為圍困在生命迷途的人們指出了一條明路。其在揭示愛情本質的同時,不僅看到了愛情的特殊性與復雜性,更道出真正行之有效之方法,指出在愛情中誠實和敞開的必要性,并將其區(qū)別于生理上的需求,指向心靈和精神上的殷盼和追尋,兩心的互信與融合。他將愛情奉為生命的密碼和指南,由愛情推及生命之思,因而其筆下的愛情往往顯得神圣而崇高,帶有巨大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拯救個人之殘疾的現(xiàn)實性背后,進一步地用以拯救生命存在之“殘缺”(即限制與隔閡),彰示著顯著的理想性,具有極為深刻的啟世意義。

(二) 愛情與婚姻、性的關系

對于愛情與婚姻、性關系的探討,是史鐵生愛情敘述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作者愛情思想的“集中營”,不僅表明了作者對于愛情的特有立場,更飽含著作者對于愛情的獨到之見,愛情敘述在橫向的廣度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愛情之于婚姻,有理想與現(xiàn)實之別;而愛情之于性,則實現(xiàn)了包含與超越。作者的愛情觀念在愛情與婚姻、性關系的探討與追問下,于婚姻、性的比較中,漸漸得到構建和蒂固、顯現(xiàn)和驗證。

1. 愛情與婚姻

在愛情與婚姻的關系上,作者的態(tài)度極為鮮明,其認為婚姻指向現(xiàn)實,是人約,需要遵循廣泛承認的規(guī)則,受法律的限定和制衡;而愛情則指向理想,是神約,根本是一種個人自由和信仰,不受外因的干涉和束縛。在愛情與婚姻的關系里,愛情是高于婚姻,甚至是超越婚姻的。于二者間,作者為其劃清了明確的界限,愛情和婚姻的混淆與模糊在作者的筆下日漸明晰,亦隨作者的心緒與印象在寫作之夜鋪陳開來,于《務虛筆記》中一一展開,于是,愛情與婚姻之線一貫而終,伴隨于各色人物之間,在心緒收回的最后,一切真相終將顯露:人們最終選擇和尋找的,仍是——愛情。

教師O面對初戀WR的背叛,苦苦等待而無果,絕望之時選擇步入無愛之婚姻,但在愛情再次來臨之際,她仍舊選擇義無反顧,只確認一件事:這是否是愛情?當內心給出肯定的答復,她隨之果決地結束婚姻,繼續(xù)尋愛之途,步入與畫家Z的婚姻。但婚后她看到的卻是Z內心難平的憤懣、孤傲與征服,仍非自身所追尋的純粹的愛情,愛情的又一次落空讓她選擇了最為極端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婚姻,只為保全內心最為原初的那份愛情,既然愛情在現(xiàn)實中再難尋,更不能讓其為婚姻這一囚籠所累。當然,O的方式未免太過極端,不能接受一個美麗的夢境無可挽回地消逝,最終選擇了卻此生,雖不可取卻也驗證著愛情的理想,成為愛情的化身,為愛情而生,亦在愛情的無終中結束。

愛情不同于婚姻,它永遠獨立于現(xiàn)實之外,“愛情是站在現(xiàn)實的邊緣向著神秘未知的呼喚與祈禱,它根本是一種理想或信仰”,一切政治、權勢等外在因素的阻隔與限制,永遠阻止不了一顆對于愛情的向往之心。且看,醫(yī)生F為愛情的消逝一夜白頭,在無愛的婚姻里,他生命平靜如水,再無波瀾,白天如處固定之河床,唯在黑夜憑夢境步入心魂的深處。女導演N雖也隨即步入婚姻,亦未將愛情交付予婚姻。雖處婚姻之城堡,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那個最美的位置,卻永遠為愛情所保留,那是無愛婚姻中無法碰觸和頂替的角落,愛情仍舊不斷在伺機沖破和挑戰(zhàn)著婚姻,即使已到年邁之際,F(xiàn)對于愛情的執(zhí)著亦如當初,最終選擇了追尋。于是,在N底片的每個角落里,那個白發(fā)的身影從未缺席,而這一切,只為愛情,無關乎婚姻。真正完滿的婚姻則是建立在愛情之上的,誠如殘疾人C與X,兩顆真正相依相守的心永不輕言放棄,選擇持續(xù)的等待與追尋,于是,他們最終戰(zhàn)勝世俗的眼光與自身的局限,在建立神約的基礎上攜手立下人約,步入婚姻之殿堂,實現(xiàn)愛情與婚姻的兩相契合,終在婚姻中相愛共伴一生。

2. 愛情與性

對于性的描繪,上可追溯至千年,或過于暴露,作為情愛的抒發(fā),著重于性行為的刻畫;或過于隱晦,讓性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極具模糊性,欲說還休,無法捉摸。而史鐵生則重新賦予性以新義,將性視為愛情的儀式,讓性煥發(fā)出神圣的光彩,不再隱于身后,不再是禁忌和羞恥,更無須隱匿和回避。在愛情與性的關系上,其認為愛情包含性卻不等于性,愛情是超越于性之上的,而性作為愛情的儀式,不容輕視,唯當受到應有的尊重與維護。于是,性不再僅僅是生理的渴望與需求,而是成為一種不可言說的語言,成為愛情的表達。對于愛情與性關系的發(fā)問與求索在《靈魂的事》、《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中不斷涉及并逐層展開,獲得一一揭示。

在《皈依是一種心情》中作者一展愛情與性間的關系緣由,認為“愛情所以選中性作為表達,作為儀式,正是因為,性,以其極端的遮蔽的狀態(tài)和極端的敞開形式,符合了愛的要求”,因而性走進了愛情的領地,與愛情有了緊密的結合;《靈魂的重量》則對性進行更深入的考量和贊譽,“性愛,原是上帝給人通向宏博之愛的一個暗示,一次啟發(fā),一種象征,就像給戲劇一臺道具,給靈魂一具肉身,給愛愿一種語言”,于是性愛成為愛情中獨具的語言,用以傳達心魂深處最為隱蔽而深切的呼喚,不可濫用,對性的態(tài)度便成了對愛情忠貞與否的有效證明;《愛情問題》直抒愛情與性之關系,“美滿的愛情必要包含美妙的性,而美滿的性當然要以愛情為前提”,并指出愛情與性間的區(qū)分,愛情中包含性但卻不等同于性,性自然無法代替愛情,二者不可進行相互重疊而混淆。

然而,愛情既然如此美好,何惜僅限于二者間,若將其拓展至多人不是更彰顯其博愛哉?性與愛又可否承認和允許多向的性行為呢?這是作者發(fā)出的疑問,并通過《務虛筆記》中詩人L和《我的丁一之旅》中丁一的愛情歷程加以解密:L這一天生的情種,窮其一生不斷地尋找著自己想要的愛情并體驗著無數多向的性行為,以滿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并力圖迎來真正的愛情。然而性的泛濫卻使得L漸行漸遠,越發(fā)背離愛情之路,于是,在性行為帶來的瞬息快感背后,他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孤獨與虛無,心魂找不到歸途,迷失了方向,郁郁終生;欲念橫生的丁一則為自己創(chuàng)設著理想愛情,并進行著戲劇的模擬實驗,旨在將愛拓至三人,成為愛情的最大受益者,然而事實卻異常殘酷,人皆散去兩頭空,無法直面現(xiàn)實的丁一哀慟而終。這無不揭示著性、愛合一的重要性,性一旦偏離愛情軌道,便將無以依附。因而性以愛情的名義得以限制,進而維護愛情的神圣與純潔,實現(xiàn)愛情的專一與永恒。

二、 史鐵生愛情敘述背后的終極思索

(一) 生存困境及生命本質

(二) 解救之途徑:愛愿

三、 史鐵生愛情敘述的雙重旨歸

史鐵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一步步地建設著理想的愛情王國,為人們打開了一條愛的通途,并為人們尋得了解救之路。其筆下的愛情具有著雙重的旨歸,可以將其進行分支,一條指向現(xiàn)實,是其自身愛情歷程的真實寫照,在這條路上,雖然歷盡艱辛與磨難,形成了無數令人嘆惋的結局,更帶有作者無限的無奈與感傷,但在眾多的失敗與無果的愛情背后,無不傳達著相同的信息,那便是愛情的拯救意味,并且在其自身中得到了最好的證明,同時他亦用自己的實際踐行著自己的愛情敘述。而另一條則通往理想,帶著自身的企盼與寄望,釋然與求索,因而這條路上的愛情逐漸獲以升華,具有了超越其本身的意義,賦予了更為深刻的解救意味,愛情的范疇也得到進一步擴大,上升至形而上的層面,不再僅僅限于個人的苦難與不幸,更不拘泥于個人殘疾的拯救,而是獲得了愛的超脫,用以拯救整個人類之殘缺。

(一) 現(xiàn)實性:對自身殘疾的拯救

縱觀史鐵生的愛情內外,會有一個極為鮮明的感觸:這真是一個將自己全身心傾注于作品的作家,作品里的愛情敘述更是其自身愛情歷程的真實寫照。史鐵生對于愛情的探索與其現(xiàn)實愛情的歷程息息相關,極具真實性,而這正是其愛情敘述現(xiàn)實性的一大緣由?,F(xiàn)存的愛情力量,讓他改變了對待殘疾的態(tài)度,讓他由最初的憤懣、慨嘆到最終對于生命殘疾的釋然與敬重。初次愛情的失落給他帶來的肉體及精神上的折磨終在愛情的真正降臨中得以獲得解救與超脫,他不再深陷于自身殘疾的無助,現(xiàn)實的愛情讓他超越身體之局限,從而努力探尋精神上的超越,實現(xiàn)自身境界的進一步提升,實現(xiàn)自身殘疾的最終救助。

愛情讓史鐵生真正實現(xiàn)了自身殘疾的拯救,透過史鐵生現(xiàn)實的愛情畫卷,人們看到的不再僅僅是愛情,更是愛愿所展開的征程。通過愛情這一現(xiàn)實性旨歸更意在指引眾多茫然無措、深處絕望邊緣的人們如何在這充滿艱辛與苦難的人間,實現(xiàn)生命的超脫,獲得生命的意義,擁有屬于自己的幸福。而史鐵生的愛情敘述的偉大之處便在于此,他構筑的絕不是純粹的愛情烏托邦,并非遙不可及,而是可期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理想,只要雙方懂得愛之真諦,誠實以待,相互敞開,那便是愛情的正確之路,是愛情不斷時時保持本真的最為有效的途徑。因而,在實際的現(xiàn)實生活里,其踐行著自己的愛情王國理想,并且使得這個王國變得美麗而絢爛,光彩奪目,鑄成不同凡響、令人艷羨的耀眼之愛。從而讓他們也能夠看到希望的曙光,讓人們相信愛之力量,永不放棄對愛的追隨。

(二) 理想性:對人類殘缺的救助

在通往理想性的旨歸中,愛情的拯救意味開始著眼于整個人類本身,上升到對于整個人類殘疾的救助。人皆為殘疾,便意味著人皆有愛與被愛的需要,對于真正的殘疾人而言,愛情更是精神乃至心靈的無上依托,是與命運相抗衡的有力支撐,是一種更為深切的渴盼與追尋,寄予著生命的救贖,任何人都無權剝奪其愛情的權利,同時,這無疑體現(xiàn)著殘疾人擁有愛情權利的正當。愛情便更彰顯出其拯救特性與獨特之意義,上升至“愛”的層面,不僅救贖著殘疾群體,讓其超越身體之殘缺從而實現(xiàn)靈魂之救贖,更拯救著整個人類社會,為每一個相互隔離與疏遠的靈魂開辟愛的通途,引渡世間每一個殘疾之人走上心靈的健全之路,不再是孤身于世間,而是完全融進整個社會與群體中,從而擺脫心靈之殘疾,收獲精神之豐盈,在心靈深處搭建起溫暖的港灣,尋得安放之所,真正得以安身立命,獲得超脫,從而實現(xiàn)人類殘疾的最終救助。

四、 史鐵生愛情敘述的現(xiàn)實觀照

立足于作者的愛情敘述,觀照其現(xiàn)實的愛情歷程,不難看出其間所存在的內在聯(lián)系。對應現(xiàn)實世界中從初戀的愛情逝去到妻子的愛情圓滿,史鐵生創(chuàng)作中幾乎同步表現(xiàn)了從殘疾人的愛情困境到超越身體局限的愛情叩問的主題變遷??梢哉f,作品中的愛情敘述帶有極強的自傳性色彩,乃至作者現(xiàn)實中的兩段愛情,構成了其創(chuàng)作前后期分野的標志。

(一) 初戀對史鐵生前期創(chuàng)作的影響

初戀,給史鐵生帶來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刻骨銘心,而殘疾的突至卻讓這段愛情措手不及,無以維系。對于這一遭際,當時的煎熬與絕望無以言說,在其心中揮之不去,忘不了,放不下,成了作者內心最為柔軟而又難以碰觸的角落,融入骨髓,融進血液,最后深深融到自己傾心灌養(yǎng)的文字里。在作品中,處處都能尋其蹤跡,當時的心緒與印象,在文字的敘述下逐漸變得明晰。作者將自身的經歷、體驗輻射其間,秉持著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原則,毫無保留地傾瀉而出,因而其筆下的愛情基調與當時的心境有了極大程度上的吻合,于是,現(xiàn)實中初戀告破時的悲痛心境逐漸構成了創(chuàng)作前期的情感基調,呈現(xiàn)出恐慌、掙扎、無措甚至絕望的灰色基調。其所構筑的愛情世界無不處于一個“沒有太陽的角落”,滿是不幸與陰郁,充斥著悲傷的氣息,作者的愛情敘述大都與殘疾相抗衡并為殘疾所驅使,最后因殘疾而告終。《沒有太陽的角落》、《足球》、《山頂上的傳說》等這些無不是作者當時愛情的歷程與心境的真實寫照,寫盡內心的苦楚與悲愴,形成前期作品的各個悲劇結局,無不呈現(xiàn)出悲劇性色彩,讓人嘆惋哀戚。

這一時期,是作者愛情與殘疾爭相抗衡的歷程,作者筆下的愛情無不時時受著殘疾的威脅和挑戰(zhàn),在旁人輕蔑、歧視、憐憫、同情的目光中無處依托。殘疾的不期而至致使愛情無以維系的無奈與悲慟,越發(fā)激起了作者對于愛情的渴望,于是化作了作品中主人公一次又一次無以回應的心靈拷問:身處殘疾是否尚有愛與被愛的權利?但更多地體現(xiàn)的是內心的掙扎與行動的無終。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內心的傷痛致使作者的思想更多地關注于身體上的局限、生活與感情路途的坎坷與阻礙,更多地著眼于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的生活及其感情世界的磋磨,一度于彷徨中發(fā)出吶喊。初戀的陰影遺留給作者的傷痛逐漸構成了筆下殘疾群體的共同困境,處于其間,人們看到的多是殘疾人在愛情中的折磨與煎熬,一展最現(xiàn)實的特殊群體之人生,而這,正是作者需要直面而無法規(guī)避的一大困境。于是,在前期的創(chuàng)作中,在初戀逝去的悲慟中,作者的愛情敘述在主題上則著眼于殘疾人困境的揭示,發(fā)出殘疾人同樣擁有平等愛情權利的呼告與吶喊,道出內心的不平與哀慟,寄予了最為殷切的渴盼與希望,同樣道出了整個殘疾群體對于愛情乃至生存困境的共同心聲,極具現(xiàn)實的抗議與批判,旨在引起社會的關注與重視,進而維護最為真實的自然情感。

(二) 妻子的愛情對史鐵生后期創(chuàng)作的影響

現(xiàn)實中史鐵生與妻子陳希米的完滿愛情讓他對愛情有了更為深入而透徹的認識,感悟到了愛情的真諦。于是在后期的愛情敘述里,作者對于愛情之思開始逐漸從單純的肉身中掙脫,轉向精神上的共鳴與依托,上升至對殘缺的拯救,其筆下的愛情不再是灰暗而徘徊,而是看到了曙光,找到了希望,在愛情光輝的照射下,作者的內心充滿了向上的力量,發(fā)出了對愛情最美的贊歌,向愛情示出最誠摯的敬意,他給愛情賦上了最美好而又神圣的字眼,他筆下的愛情開始顯得神圣而崇高,具有濃厚的責任感與使命感?,F(xiàn)實中的愛情力量,讓他改變了對待殘疾的態(tài)度,愛情不再成為折磨與苦難,而被視為了殘疾的救助,從而超越身體之局限,轉向形而上之層面,展開精神世界的探問與求索。于是,在后期創(chuàng)作的《務虛筆記》、《病隙碎筆》、《我的丁一之旅》等作品中,作者無不體現(xiàn)出其愛情敘述的深刻性,殘疾與愛情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亦成為作者創(chuàng)作的落腳點,這是一條線上的延伸,更是一個面上的升華與深化,在線的終端,面的頂點,最終實現(xiàn)的是一種真正的釋然與超脫,進而體悟生命之真意,一展終極的人文關懷,而這,便是作者人生境界之所在,更是創(chuàng)作價值之所在。

透過史鐵生愛情的現(xiàn)實觀照,便不難看出作者愛情敘述之緣起,更能觀其整個愛情創(chuàng)作思想發(fā)生、發(fā)展及其轉變的軌跡。而作者現(xiàn)實中的兩段愛情給其創(chuàng)作則帶來了實質性的變化,作品中愛情敘述的分期也漸獲明晰,從前期的悲痛、消極、無奈、吶喊、絕望,到后來的欣喜、積極、果敢、滿懷希望,從而直指人類的終極關懷,引向人類的愛愿救贖,這些不僅僅是作者愛情觀的升華,更是其思想的蛻變與成熟,極具深刻意味。在收獲愛情的同時,他感受到了來自世界的關懷,對于身體的殘疾他開始抱以寬容之態(tài),學會坦然接受。他看到了世間苦難的必然,卻開始深信愛愿的永存,而其整個愛情觀念及其對愛情的深入思考同樣隨著現(xiàn)實愛情的不斷深化而升華,以愛的名義獲得靈魂的最終救贖。

結 語

無論時光如何流轉,歲月如何磋磨,當代文壇總有一個獨有的位置,專屬于史鐵生,他的思想所煥發(fā)出的耀眼光輝,終將永不褪卻。回望史鐵生對于愛情的敘述,進而觀照其現(xiàn)實愛情,唯有深切體悟:史鐵生無疑是愛情的真正徹悟者,生命的真正覺醒者。他對理想愛情的建構與堅守,對生命困境的掙扎與超脫,終將為迷途中的人們指出一條明路,指引著人們更好地前行。在現(xiàn)今物欲橫流之際,人們似乎總在疾步前行,忽視了心靈的審視與溝通,慌忙于塵世間,于愛情途中漸漸迷失方向,找不到歸路。因而在愛情被嚴重泛化和淡化的今天,史鐵生對愛情所保留的最為誠摯的本真和最為殷切的追尋,尤為值得人們細細沉思、體味,而其所論述的愛情對于個人和生命的拯救意味,將引領著人們重新審視愛情的真諦,讓人們在這日益浮躁、充斥功利的世間繼續(xù)保持最為原初的本心,而它,專屬于愛情。在整個愛情敘述與終極思索的背后,史鐵生實則寄予了最為美好的理想與祝愿,傳遞了最為殷切的企盼:身處于紛繁世間,唯當保持本心,讓愛愿豐盈,從而用愛引渡人生,收獲生命之真意。

注釋

①史鐵生:《扶輪問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6頁。

②史鐵生:《扶輪問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頁。

③史鐵生:《靈魂的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頁。

④史鐵生:《病隙碎筆》,中國盲文出版社2007年,第39頁。

⑤史鐵生:《靈魂的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頁。

⑥史鐵生:《病隙碎筆》,中國盲文出版社2007年,第184頁。

⑦史鐵生:《靈魂的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82頁。

⑧史鐵生:《靈魂的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頁。

⑨史鐵生:《史鐵生作品集》(第2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431~432頁。

⑩史鐵生:《靈魂的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頁。

猜你喜歡
史鐵生殘疾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歷時七年精心編纂《史鐵生全集》出版
路過史鐵生的情感世界
《史鐵生作品全編》出版
聽史鐵生講故事
殘疾預防 不容忽視
葫芦岛市| 麦盖提县| 高密市| 阳高县| 敦煌市| 巴里| 广安市| 双峰县| 灌南县| 龙门县| 丹凤县| 辽阳市| 中牟县| 紫金县| 边坝县| 滦南县| 长汀县| 永春县| 桑植县| 开阳县| 儋州市| 临颍县| 台山市| 安庆市| 印江| 桂平市| 饶河县| 清河县| 宣威市| 宁波市| 安图县| 定边县| 汶上县| 红桥区| 诸城市| 屏东县| 赣州市| 临武县| 潢川县| 南乐县|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