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華
摘 要: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已成為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創(chuàng)造性工具。近年來,電教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關鍵詞:英語教學;課堂密度;課堂效率;思維能力;學習興趣;表達能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方式以教師講授和使用粉筆加黑板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教學方式也在發(fā)生著變化,老師正在重新認識教學過程,變換自身學科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體地位,并將大量的知識、信息、科學高效地傳遞給學生,這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一大挑戰(zhàn)。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電教媒體正成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多媒體教學模式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為傳統課堂的教學注入了新活力,它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重要。它可以用于設計課程教學及互動的整個過程,展示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思路,促進教學過程發(fā)生根本性變化,促進學生改變傳統的被動學習方式,形成學生、教師、教材和教學方式的新組合。多媒體問世以來,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一個良好的視聽交互式語言環(huán)境。電教媒體在提供語言、實踐和摹仿方面發(fā)揮了其他教學模式無可比擬的作用。
一、電教媒體有利于加快課堂節(jié)奏,增大課堂密度
英語教學和其他科目的教學大有不同,它是一門純語言學科,黑板容量太小,不利于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教師也累,經常擦黑板也影響學生和教師的身體健康。而多媒體設備,老師想設計多少板面都可以,一個小磁盤承載的容量不是一塊黑板所能及的。利用電教媒體,教師使用鼠標,可以多次交換使用錄音機、投影儀、錄像機、圖表等,大大提高了信息輸出量,加快課堂節(jié)奏,增加課堂密度,節(jié)約了大量板書的時間,而且還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擴充了與課文相關的材料。例如,在感恩節(jié)的學習中,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主要節(jié)日,比較中西方風俗習慣的異同,使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滿足,思維得到拓展。
二、電教媒體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的課堂效率
心理活動規(guī)律告訴我們,新的刺激很可能引起主體的興趣,并被視為焦點。過去在教學中,我們教學生只教單詞,這使他們死記硬背記單詞,也很快就遺忘了。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學生如果要學好英語,其必須牢記單詞。單詞教學做好了,再學習句型和課文就簡單了。所以,我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教學單詞時在場景中教學,借助圖片來理解和記憶單詞,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電教媒體能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激發(fā)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保持及獲取
多種教學媒體在教學過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多種媒體的結合,動靜結合,視聽同步,能充分發(fā)揮各種媒體的深刻表現力和良好的再現性。多媒體技術是提供這樣一種組合環(huán)境的現代技術,它所顯示的信息是可以看到和聽到的,而且形式生動多樣。這種多層次的表現力和多樣性的感官刺激對于學生學習英語是非常有效的,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也是必須采用的。在此環(huán)境下,學生可形成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并迅速轉化為求知欲,用這種方法獲得的信息量,比單一聽教師講課要更多,更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及保持。
四、電教媒體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認知作用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需要有老師及時的幫助并指導;同時,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在同一時段實踐中,不同的學生可能希望有分層次的實踐內容。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個教師無論如何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電教媒體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及時且有效的幫助,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得從“被灌輸學習”狀態(tài)轉為“自主學習”狀態(tài),每個學生在適當的指導下,都可以自主掌握自己的學習過程。這種交互式教學既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為學生的主動參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真正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
五、電教媒體有利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40分鐘的一堂課上很難始終如一地高度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課堂鄰近結束時,特別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課堂效率?!耙曀济?,聽思聰?!彪娊陶n集視、聽于一體,這樣可以讓教師的教學如虎添翼,使學生的學習如魚得水。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使用圖片、簡筆畫、聲音和演示磁帶讀錄音機,但無論是什么樣的方式都是學生的機械模仿,老師不斷糾正學生的再次朗讀,學生還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由于多媒體信息的多樣性,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功能渾然一體,使其表現的內容能聞其聲、見其形、臨其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從被動灌輸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
六、電教媒體有利于創(chuàng)設英語活動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我國學生學習英語往往缺乏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語言實踐機會缺乏,通過電教媒體,我們可以在教室中模擬真實的生活情景,不僅縮短了教學和現實之間的距離,而且為學生提供了使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并滿足他們的好奇及好動的心理,學生觸景生情,激發(fā)了其表達的欲望。這種情境性學習無疑能促進學習的遷移,使學生在英語交際活動中提高了交際能力。我們還可以將基于相同主題的學生現場表演與電教課里的虛擬環(huán)境相結合,讓學生動起來、唱起來,使課堂成為語言交際的“社會性”場所,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組織他們投入自由、自然的語言交際氛圍,使學生語言交際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七、電教媒體有其他教學作用
每位老師都有好幾個班級的工作,如果你用黑板和粉筆的話,每個班都得把教學內容重復地寫一遍,而電教課的課前準備量雖然相對于傳統的課題準備量多一些,但只要有一個課件,教師在課堂上利用鼠標點擊就可以,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精力,也可以觀察到學生的反應,進而隨時調整課堂教學。課后,老師總結反饋的結果,并在計算機中做出適當的修改和調整。這比以前容易多了。
總之,電教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是教育變革和教學方法改革的必然結果。從實現人本教育的目的出發(fā),電教課程語言教學是為社會培養(yǎng)現代人才之必需,使學生能夠真正快樂地學習,成長為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一代新人。從發(fā)揮教師教育功能角度講,極大地改進了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師可以從繁重的傳統教學活動中解放出來,使老師能有更多的精力、時間來實現對學生的全面教育。當然,電教課也不是萬能的。在教學中,應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利用電教課教育,并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寶明,梁肖麗.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2(9).
[2]曹松峰.采用恰當電教媒體,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J].學知報,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