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與記者及修改中的稿件
采訪曾彩美老人是在一個秋日,而這采訪之約是從夏天開始的。從小和劉紹棠一家就很熟悉的李巖先生,去了法國三個月。于是,從夏到秋,終于等到有熟人在場、老人家能相對自如的采訪氛圍。果然,待我們走進和平門文聯(lián)紅帽子樓曾老家時,老人家坐定又起身,從里屋拿出好幾張大大小小、寫滿字的紙:“我準備了一下?!庇行┕适拢挥每桃庾穼?,因為自身的飽滿,會噴薄而出。然而,看上去白皙、文靜、瘦弱的曾老開口就哽咽了:“我忘不了他一生拼搏……”
我們回憶一個人,往往是細節(jié)、瞬間率先涌現(xiàn)。然而,曾彩美不是這樣的。
她的回憶,是多維度的,有細處,更有離地三尺的宏觀。懷揣上蒼的刻度尺,日日月月年年,反復丈量已逝丈夫61載的人生。那種清醒與客觀,旁觀來看,猝不及防會轉(zhuǎn)換成冰冷的提醒:相愛的人,已陰陽兩隔。怕老人講述太投入,導致傷心。我時而會故意打岔:
“阿姨,回望一輩子,嫁給他幸福嗎?”
83歲的她一愣,突然露出了害羞少女的笑容,很美:“幸福!”
講故事之前,有一點需要說明:
曾老請女兒把采訪稿打印出來,共22頁。然后,她分別用紅、黑兩色鋼筆和鉛筆、尺子,標示、修正。后又發(fā)來微信:“朱子你好!對不起,稿子涂改得很亂,也來不及理出個頭緒,就交差了,真抱歉!我這個人,不愛出頭露面,但為了紹棠,為了他用命換來的文集,我愿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是讓你們辛苦了……”致以敬意。
劉紹棠出生在大運河畔、通州城東南儒林村一戶普通的農(nóng)家。只是出生的日子有些特別,2月29日是每四年才有一次的日子。曾有一位外國友人艷羨地對他說:“你四年才過一次生日,現(xiàn)在才10歲多一點,你將永遠年輕!”
劉紹棠從小就聰明,母親唱的歌謠,民間藝人講的歷史故事,他都能很快記住,還能生動地講述給小伙伴聽。按現(xiàn)在的說法,劉紹棠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學到大學,那簡直就是一路“開掛”。
劉紹棠不滿7歲時,村里有一個紅火的小飯鋪,一直沒有名字。一天,女老板請了外村兩個教書先生給起名。兩人酒足飯飽后仍想不出好名字。這時在門口玩的劉紹棠突然說:“李白有詩‘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就起名‘柳香居’吧!”兩個先生和店中人都極為驚訝。后來飯鋪正式起名“柳香居”,還請人寫了匾額。
曾老還憶起一個關(guān)于對聯(lián)的趣事:“年年春節(jié),劉紹棠最愛欣賞家家戶戶大門上形形色色的對聯(lián)。有一副他最喜歡的:‘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卻因‘當’字不吉而上不了門板。他深深遺憾卻引發(fā)了靈感,把下聯(lián)改為:‘金運河銀運河金銀運河運金銀’。竟被寫對聯(lián)的先生欣賞而書寫,張貼在門面上人前顯貴。劉紹棠評說:‘也許,這個下聯(lián)應(yīng)算我公開發(fā)表的第一行作品。’”
劉紹棠上小學,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看很多課外書,被稱為“書迷”。曾老特別提到了劉紹棠一位恩師:“劉紹棠6歲,到鄰村小學讀書。田老師很有口才,文筆也好。他每講一課書,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在田老師門下受業(yè)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培養(yǎng)了發(fā)達的形象思維,播下了文學的種子。日后成了作家的劉紹棠不忘感恩,田老師搖頭:‘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田老師的訓誡下,劉紹棠還養(yǎng)成了一個好習慣,無論寫任何文字都要打草稿;正式謄寫,必須卷面整潔。這習慣保持了一輩子,受益無窮。劉紹棠回憶田老師的散文《師傅領(lǐng)進門》三十來年一直作為教育部指定的語文閱讀教材,影響深廣。”
10歲時劉紹棠離開了儒林村,到通州模范小學讀高小。第一次作文,他一口氣寫滿了五冊作文本,寫出了長篇《西海子游記》,轟動全校。
曾老補充:“不久,通州潞河中學的三位學生創(chuàng)辦了‘益智學會’,出版了《益智周刊》,吸收劉紹棠參加。從此,他閱讀了魯迅先生和許多現(xiàn)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并模仿劉大白的《三兒苦學記》,以自己從農(nóng)村進城上學的經(jīng)歷為原型,寫了個連載小說《飄零》,在《益智周刊》上發(fā)表。后來,周刊被國民黨勒令???,連載小說也就半途而廢了。不過劉紹棠評說這段經(jīng)歷,使他不知不覺走上文學之路?!?/p>
1948年7月劉紹棠小學畢業(yè),考進北京二中。曾老說:“有說是5000人報考,他是第一名,也有說是3000人,現(xiàn)在無從查起。但他的老同學說確實看到學校紅榜上,頭一個就是劉紹棠。1949年12月,13歲的劉紹棠開始在《北京新民報》發(fā)表《邰寶林》《縫鞋匠》等生活小故事。自此一發(fā)不可收,越寫越多,越寫越好。進入14歲的下半年,便開始發(fā)表幾千字的短篇小說?!恫坦鹬Α繁粍⒔B棠視為短篇小說處女作,而發(fā)表在《河北文藝》上的《新式犁杖》,被評為三等獎,引起了河北文聯(lián)的關(guān)注。初三寒假后回學校,傳達室交給他一封信,邀他到河北文聯(lián)去工作。他在北京二中還差半年初中畢業(yè),就去了保定的河北文聯(lián)。在那里他常去圖書館看書,讀了大量的孫犁的作品,奠定了他后來寫鄉(xiāng)土、寫家鄉(xiāng)人民的基礎(chǔ)?!?/p>
到文聯(lián)半年后,因年齡太小,劉紹棠被保送到通縣潞河中學讀高中,學還沒開始上,他就創(chuàng)作了《完秋》《暑伏》兩篇小說。8月底,他把這兩篇小說給主持《天津日報文藝周刊》的孫犁寄去了。那時候劉紹棠家窮,他還在信中說,您看能不能發(fā),如果能發(fā),請趕緊把稿費寄來。后來9月和10月各發(fā)表了一篇,這兩篇文章的稿費,就夠劉紹棠和他妹妹一學期的伙食費了。
曾老回憶:“《青枝綠葉》1952年9月發(fā)表,是紹棠高中一年級暑假寫的作品。發(fā)表以后,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葉圣陶先生看好,選入高中二年級語文課本。1953年秋季開學時,含有《青枝綠葉》的高二語文教科書就啟用啦!那時紹棠和我已經(jīng)是高三的學生了,特別崇拜劉紹棠的我,沒有機會上《青枝綠葉》的課,有點遺憾。而劉紹棠則被請到高二課堂,講創(chuàng)作體會?!?/p>
這對一位少年來講,心理上可有狂喜?
曾老解釋:“那時候我們潞河中學特別好,他的小說進課本,也沒把他捧上天,你該干什么你干什么。所以他的驕傲、自大、狂妄,沒有那么嚴重。在當年他寫的日記中這樣告誡自己:‘《青枝綠葉》編入高中語文第三冊,同志、同學及遠方人的稱贊,都是鼓舞,不是腐蝕!’”
1954年,18歲的劉紹棠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他是儒林村的第一個大學生,而且進了中國最高學府,全村的父老鄉(xiāng)親為他驕傲。當時大學的院系調(diào)整已經(jīng)完成,北京大學與燕京大學合并,北京大學搬入了西郊的燕大校園。未名湖的湖光塔影、圖書館的豐富藏書、老教授們的淵博學識都讓他著迷。但不久劉紹棠發(fā)現(xiàn)中文系的許多課程設(shè)置對他的小說寫作幫助不大,大學的系統(tǒng)學習與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不是一個路子。
曾老說來笑:“何況當時學校清規(guī)戒律多,強調(diào)集體生活,強制跳集體舞,劉紹棠很不適應(yīng)。1957年發(fā)表的《西苑草》,對此有所貶責?!?/p>
他更渴望投入火熱的生活,去寫他熟悉的鄉(xiāng)親們。經(jīng)過冷靜思考,他寫了退學申請。
當時任北大副教務(wù)長兼中文系主任的楊晦教授,兩次把劉紹棠約到自己在燕東園的家中,勸他不要退學。但劉紹棠去意已定,他在北大學習了一年后,正式從北大退學。北大退學后,劉紹棠專心寫作,很快出版了長篇小說《運河的槳聲》和《夏天》。1956年春,20歲的劉紹棠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成為作協(xié)中最年輕的會員。
劉紹棠年輕時的照片,戴個眼鏡、大眼睛、巴掌臉,很帥氣。曾老笑著否認:“帥倒不見得有多帥。他農(nóng)村出來的,皮膚黝黑。小時候尤其中學的時候,他又瘦,??囍恍?,兇了吧唧的!”
“???那您就喜歡他了?因為他聰明吧?”
“當然是聰明,特聰明。原來我在國外,就特別喜歡文學?,F(xiàn)在我和他是同學,他小小年紀就發(fā)表那么著名的作品,我特別崇拜他。因為我原來幻想將來能夠?qū)懽?,不一定要寫小說。但是一看他那小說,我徹底沒戲。我的語言都是‘學生腔’,而他上世紀50年代的小說,就用農(nóng)民口語,特生動!”
“農(nóng)民口語,您喜歡嗎?”
“農(nóng)民的口語,具體、形象、生動、活潑,我喜歡!”
“那時候追他的女孩多嗎?”
曾老笑了:“也沒有,他不敢,那時候有風險。”
劉紹棠曾在《劉紹棠小傳》一文中,有這樣的記敘:
“我的老伴曾彩美同志,44年前在海外地下入黨時又名白樟,那時她15歲。新中國與她所僑居的國家建交以后,雙方必須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部分華人共產(chǎn)黨員放棄國籍,轉(zhuǎn)入該國共產(chǎn)黨。一部分人退出中共,繼續(xù)在該國僑居。一部分撤退回國,接受黨的安置。白樟不肯退黨,也不肯變?yōu)橥鈬?,便以回國祭祖為名,告別父母兄姊一大家子人,拋棄富商家庭的優(yōu)裕生活,只身一人踏上歸途。
“萬里姻緣一線牽。她回到祖國不久,便遇見我這個大運河邊的農(nóng)家子弟出身的青年作家。經(jīng)黨批準,結(jié)為夫妻,至今已經(jīng)41年,風雨同舟,安危與共。”
通州檔案館還有這樣的資料:
“這是我1953年7月-1954年1月的半年日記。真實記錄了一個年輕共產(chǎn)黨員的政治思想動態(tài)和革命理想與激情。也記錄了我和曾彩美的戀愛活動。經(jīng)潞河中學黨支部批準,我和曾彩美的戀愛活動可以秘密進行,但對外不得公開。
劉紹棠1992.5.27”
在曾老的記憶中,早期情動的確伴著“地下黨”的驚心動魄,而她代號“希望”。
“我到潞河中學和紹棠同級不同班。他是學生會副主席,我是生活委員。工作中接觸,感到這個人挺好的,樸實、熱情、認真,并沒什么其他想法。我回國前,是中共預備黨員?;貋砬扒闆r緊急,關(guān)系沒轉(zhuǎn)過來。為了接上組織關(guān)系,我給國外的入黨介紹人寫了封信,因為保密的原因,不能直書,就隱寫:‘第一本書有了,請把第二本書寄來?!沁吙炊耍殃P(guān)系轉(zhuǎn)來了,還要審查。
“轉(zhuǎn)到學校黨總支,已是學生黨員的紹棠知道了。以他對共產(chǎn)主義信仰的特有敏感,很是高興。日記里有記錄:1953年9月13日,除了5月27日,我就是今天最快樂了。我的內(nèi)心在跳動,在唱歌。我告訴誰?誰也不能告訴。我想對別人說,逢人便說,她是共產(chǎn)黨員,可是不能,因為這是黨的秘密。聽曾民說‘希望’是候補黨員,我多么激動?。 ?/p>
曾老笑得平和:“這個‘希望’指的就是我。因為當時關(guān)系尚未明確,他就用了這個語意雙關(guān)的代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