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鳳鳴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合肥 230051)
赫爾曼·黑塞(1877—1962),瑞士籍德語小說家、詩人,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翻譯了幾乎所有重要的黑塞作品,并掀起過一陣“黑塞熱”。隨著黑塞作品的廣泛傳播,30多年來,中國學界對黑塞的評論與研究也在不斷擴展與深入。黑塞的文學創(chuàng)作,最醒目之處是試圖融東西方文化于一體,特別是其小說對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吸收與轉(zhuǎn)換。國內(nèi)學界對黑塞的研究,大多聚焦于黑塞與東西方文化的整合與關聯(lián)上。對與黑塞同處20世紀且同樣融合中國文化的其他歐美作家的比較研究較少,對黑塞誤讀、改寫中國思想與其美學追求關系的研究亦不多,本文在黑塞作品融合中國思想的大框架下,試圖做出一些思考。
在20世紀德語作家中,沒有一位像黑塞一樣,50多年堅持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研究與推介,也沒有一位作家像黑塞一樣,把如此多的中國精神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黑塞在暮年總結道:“《詩經(jīng)》《易經(jīng)》《論語》《老子》《莊子》與荷馬、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是我的老師,他們幫助塑造了我和我心中對善、智慧、完美的人的概念。 ”黑塞還說:“雖然我不懂中文并且從未到過中國,但在那古老的文化中我非常幸運地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心靈的故鄉(xiāng)。 ”
黑塞親近中國文化,首先源于印度文化的引發(fā),這與他特殊的家庭背景有關。黑塞出生于德國施瓦本地區(qū)卡爾夫小城一個虔敬派傳教士家庭,外祖父與父親都曾在印度傳教,母親生于印度。黑塞的外祖父是著名的印度學專家,博學多聞;父親出版過研究中國哲學家老子的書籍;母親天性敏感、愛好詩歌與文學。這種家學淵源,使黑塞從小就心系幻想,對遙遠的東方懷有渴望。黑塞的故鄉(xiāng)施瓦本一度是中歐德語區(qū)的中心,人文璀璨,名流輩出。
1911年夏天,34歲的黑塞與一位畫家結伴,啟程赴亞洲旅行。黑塞游歷了印度、錫蘭、新加坡等地,恰逢辛亥革命,他沒能進入中國。此次遠行,黑塞見識到亞洲實況,領悟到東、西方的聯(lián)絡主要在精神領域。
黑塞的藏書室里,有一個專門存放中國書籍的角落,主要為中國哲學與文學,共計76種。他一生讀了近160本中國書籍,從1907年寫作中國書評《中國之笛》到1961年發(fā)表詩歌《禪院的小和尚》,黑塞共寫過40多篇關于中國文化的文章,內(nèi)容涉及哲學、文學、宗教、藝術等。每當有新的中國書翻譯到德國,黑塞都即時關注,特別是20世紀德國漢學大家衛(wèi)禮賢翻譯的諸多中國古籍,如《論語》《道德經(jīng)》《列子》《莊子》《易經(jīng)》《孟子》《禮記》及《呂氏春秋》等,對黑塞構成極大吸引力,他為此寫過十多篇書評。
大致說來,黑塞對中國文化與思想的接受,遵循一個基本軌跡,即在青年時代鐘情道教哲學,中后期轉(zhuǎn)向儒家學說,老年趨于佛教禪宗。
約1907年左右,黑塞開始閱讀老子的德譯著作,隨后又深研《莊子》《列子》等道家典籍。1919年,黑塞在為《老子》某個德譯本寫的評論中說:“我們迫切需要的智慧在老子中,把老子翻譯成歐洲語言,是我們當前唯一的思想任務。”并在給羅曼·羅蘭的信中說:“‘道’這個字,對我意味著全部的生活真諦?!焙谌麑献油瞥鐐渲粒c當時歐洲社會整體狀況有關。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西方現(xiàn)代文明導致的種種弊端,使歐洲陷入深刻的精神危機,在黑塞看來,老子作為東方文化的教主,其“無為”冥思與“反省”的思想無疑更適合人的本性的發(fā)展,對病入膏肓的歐洲也是一服清醒劑。
1910年,黑塞閱讀了衛(wèi)禮賢首部德文譯著《論語》,正式接觸儒家思想,并很快發(fā)表了書評文章《德文版〈論語〉》,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思想于我們而言像是來自外星球,然而益處良多,并且好好讀它也是一種極佳的練習,因為它迫使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審視我們的個人主義文化”。黑塞真正在思想上轉(zhuǎn)向儒家學說,大約是1925年至1929年間,原因是當時他自己正遭遇一次精神危機:個人生活中,婚姻陷入麻煩;政治局勢上,德國社會矛盾益發(fā)尖銳,納粹正在崛起。黑塞對儒家的解讀,首先從解剖個體自我出發(fā),認為西方的戰(zhàn)爭與混亂,都是因為個人的內(nèi)心分裂而引起。儒家強調(diào)“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社會變革恰恰首先始于個人,只有從個人著手,才能改變世事。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黑塞從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閱讀印度哲學與佛教書籍,并深深敬佩佛陀,他還常常被人們稱為“佛教徒”。但對黑塞來說,印度宗教哲學雖然精妙高深,卻不能解決他的心靈問題,尤其是涅槃與輪回思想,否定了當下在世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令他無法信服,黑塞因之轉(zhuǎn)向偏重生活實踐的中國古代哲學。直到生命暮年,黑塞才重拾佛教,對禪宗產(chǎn)生濃厚興趣,這其中一個直接原因是1960年他的表弟威廉·貢德爾特翻譯出版了號稱“禪門第一書”的《碧巖錄》?!侗處r錄》是宋代一本禪宗公案匯編,黑塞以罕見的智慧觸及到禪宗的核心,即那“無法用言語涵蓋的至高寶藏”。在對該書的評論中,就公案選取、禪理分析上,黑塞顯示出非凡的功力。
黑塞的文學創(chuàng)作,除了詩歌、短篇小說、書評等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長篇小說,其主旨則是關注現(xiàn)代文明中的個體生存困惑,倡導個體人格的自我完善。作為一名杰出的文學家,黑塞既秉承了歐洲與德國的文學傳統(tǒng),又吸納了中國乃至東方的智慧精華。必須強調(diào)的是,文化整合不是兩種文化的靜態(tài)疊加,而是一種互動的、有機的滲透,一種創(chuàng)造性升華,這其中的關鍵因素是創(chuàng)作主體即作家本人的綜合轉(zhuǎn)換能力。
黑塞的長篇小說,融匯中國思想影響最深的還是道家思想。在接觸道家思想后,黑塞對世界開始了全新的認知。在《道德經(jīng)》里,“道”的運行方式是一為元氣,二為陰陽,三為陰陽參以沖氣。宇宙的發(fā)展規(guī)律,就是由其內(nèi)部“陰與陽”的對立與統(tǒng)一來推動其獨自存在與發(fā)展。事物矛盾的兩極互為前提、互為依存又互為轉(zhuǎn)化,這種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辯證思想對黑塞影響很大。黑塞式的“兩極性”觀念就是生命在二元對立的相互分裂、掙扎后,有著自我完善與自我救贖的可能。黑塞幾乎所有長篇小說的主人公,都面臨著生活與內(nèi)心的兩極分裂。這種分裂,有時體現(xiàn)在兩個性格與命運截然相反的人身上,有時又匯聚于一人之身,人們在理智與情感、道德與人性、社會與個人、約束與自由、禁欲與縱欲、黑暗與光明間掙扎彷徨,為尋找心靈解脫與人生圓滿而苦苦探尋。無論是黑塞早期小說《輪下》中的漢斯與海爾納、中期小說《納爾齊斯與歌爾蒙德》中的納爾齊斯與歌爾蒙德,還是后期小說《玻璃球游戲》中的克內(nèi)希特與臺斯格諾,他們都境遇相異、性格迥然、內(nèi)心世界有霄壤之別,但又相互吸引,彼此互為鏡像,最終合二為一。在小說《德米安》和《荒原狼》中,這種矛盾、對立與撕裂,則集中在一個人的內(nèi)心,并隨著時光推移最終趨于統(tǒng)一融合。小說《悉達多》描寫的是印度貴族少年悉達多為追尋人生真諦,遠離家鄉(xiāng),歷經(jīng)沉淪,最終在一條大河邊徹悟的故事。談及此篇小說時,黑塞曾多次表示,他筆下的圣者雖穿著印度袈裟,但其智慧更貼近老子而不是釋迦牟尼?!恫A蛴螒颉肥呛谌詈笠徊块L篇小說代表作,也是熔鑄東西文化于一爐的典范之作。在該小說中,黑塞將各種貌似對立的文化思想糅成一片,“兩極性”仍是基本視角,貫穿著主人公的一生,小說里的玻璃珠游戲,本身就是一個兩極統(tǒng)一的游戲,它產(chǎn)生于心靈、回歸于心靈,最后通向世界神秘的中心——在那個完美而真實的世界里,容納著一切錯與對、陰與陽、純潔與污濁、高尚與卑下,在這每一處對立碰撞的縫隙里,真理微微閃現(xiàn)出光芒。黑塞的意圖一目了然,就是道家思想中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轉(zhuǎn)化,最終會趨向圓融超然的最高境界。
黑塞中后期轉(zhuǎn)向儒家思想之后,其思考主要集中于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中,他更傾向個人必須服務于社會。這種服務社會的思想,一度成為小說《東方之旅》的主題。在長篇小說《玻璃球游戲》中,作為玻璃球游戲大師,小說主人公克乃西特(Knecht)這個名字在德語中就是“仆人”的意思,而“仆人”則意味著服務。經(jīng)過漫長的精神探尋后,克乃西特最終認識到,只有融入社會,服務于人類,文化才能煥發(fā)出綿綿不絕的生機??四宋魈刈罱K為救一個少年而獻身,當是作家服務社會思想的極致性體現(xiàn)。在這部小說中,黑塞不厭其煩地援引了《呂氏春秋》中關于音樂的論述,即音樂不僅僅是天地之和、陰陽之調(diào)的象征,還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盛衰狀況。黑塞對中國音樂觀的重視,也可視為孔子儒家思想中“禮樂文化”的回聲。
黑塞研讀印度教與佛教數(shù)十載,對佛教的理解也融匯在很多長篇小說中。早在1910年出版的《蓋特魯?shù)隆分?,黑塞就開始呈現(xiàn)佛教羯磨與重生的思想,主人公柯恩年少輕狂,因戀愛而意外致殘,深陷悲苦,后來在家庭教師洛埃的啟迪下,觸及佛教教義,并親身修正,從此心無旁騖,全身心投入公眾服務中。在小說 《德米安》《荒原狼》《東方之旅》《玻璃球游戲》中,都有一個“群星”意象,繁星在天空閃光,這既象征宇宙之不朽,也隱喻著無窮漫游、永不消逝的生命輪回。在小說《悉達多》中,悉達多不依賴言教而注重靈悟的傾向,與禪宗思想有著某種暗合。在這篇小說最后,故友戈文達從覺悟的悉達多臉上,看見由無數(shù)張面孔組成的面孔之河,那中間有無數(shù)的形象更迭交替著,有無數(shù)動物的頭,有無數(shù)男男女女的臉,正是從這種生生不息的永恒輪回中,悉達多領悟到宇宙萬象的圓融。
綜上可見,黑塞對中國文化思想的涉獵非常寬泛,理解與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換也極為深入。但不可忽視的是,黑塞終究是一位歐洲人,東方或者中國,對他而言只是“他者”,黑塞的使命就是通過這個“他者”,來更好地反觀自我,重新審視、界定與塑造自我。在20年代初,黑塞曾在一篇日記中這樣寫道:“我們不可能,也不允許成為中國人,在內(nèi)心深處也根本不想成為中國人。我們必須在自身內(nèi)部探尋‘中國’,換言之,探尋那不為我們所知、但確實存在于我們自身且意義重大的東西,我們要找到它并促使它發(fā)揮積極的作用?!?/p>
20世紀是一個劇烈變化、動蕩的世紀,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類造成空前的災難。黑塞與同時代很多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的文人一樣,熱衷并求索中國古老智慧,絕不是為了積累學識、養(yǎng)育性情,而是為深陷“精神危機”的西方文明尋求出路。與黑塞相比,中國當代作家面臨的時代境遇與國際局勢差別巨大,精神使命也有所不同。但黑塞宏闊的思想疆域,融匯東西方不同文化的抱負,以及兼收并蓄、揮灑自如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仍會給我們帶來啟迪。
1937年,黑塞在一封書信中回溯自己的精神發(fā)展時說:“我內(nèi)心充溢著對秘密的感悟,這種感覺時而來自佛陀,時而源自《圣經(jīng)》,時而由老莊激發(fā),時而又由歌德或其他詩人點撥而來?!蔽阌怪靡桑诤谌磥?,精神具有國際性乃至是超民族的。黑塞不僅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思想者,其思想體系與文學創(chuàng)作至少會通了西方、印度與中國三種文化形態(tài)。就其作品的經(jīng)典性與廣泛、持久的國際影響力而言,黑塞堪稱歌德所倡導的“世界文學”的最好實踐者。
1827年1月,在與愛克曼的談話中,歌德最早提出“世界文學”概念:“我相信,一種世界文學正在形成,所有的民族都對此表示歡迎,并且都邁出令人高興的步子。”令人感慨的是,歌德提出“世界文學”慨念時,德國還處在四分五裂、公國林立的封建割據(jù)狀態(tài)中。歌德的“世界文學”無疑是一種期待,其微言大義是:文學的精神疆域應由民族拓展到世界,各民族應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借鑒,以形成民族文學的經(jīng)典范本。所以,雖然歌德的“世界文學”并非實存,但可以通過無數(shù)個民族文學的經(jīng)典范本去領會它。
當然,借鑒與融合,是為了“為我所用”,為了強化作品的精神內(nèi)涵,而不是為了消弭自我的民族特征。黑塞曾在給諾貝爾基金會的信中這樣說:“然而,我的理想并不是要把民族特色搞得模糊不清,那樣會引向一種精神一致的人性。相反,我但愿所有迥然不同的形體和色彩在我們這個可愛的地球上萬壽無疆?!?/p>
對中國而言,無論是現(xiàn)代作家或當代作家,舉凡經(jīng)典作品,無不是“在民族化現(xiàn)代化基礎上表達中國精神”。目前的處境是,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在加快,全球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漢語言寫作”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吸收更多有價值的人類文明成果。中國當代文學的經(jīng)典化,民族文學的進一步崛起,既不能妄自菲薄、唯西方為尊,又不能故步自封、死守傳統(tǒng)。所以,世界性視野的精神求索,融會各文明智慧的創(chuàng)新性實踐,無疑是作品精神強勁且影響深遠的基本保證。
中國傳統(tǒng)儒、道、釋文化,因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60年代的文化運動而屢遭輕視與破壞,而作為德國人的黑塞,卻將之奉若珍寶,并締結出豐碩的精神果實。平而視之,20世紀的中國知識界,受德國思想影響而產(chǎn)生的精神成果,蘊含在魯迅、王國維、朱光潛、李哲厚等人的著述中,與黑塞的成果相較誰重誰輕,可以作為比較文化課題進行研究。
黑塞曾將中國作為“他者”來反觀自我,當代中國知識界,也完全可以將黑塞作為 “他者”的“他者”,再回望自身。當代中國的文化自覺,誠如費孝通先生所言,“首先是要了解自身文化的種子 (基因),也就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最基本的特點;其次,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對這些基本特點加以現(xiàn)代解讀,這種解讀融會古今中外,讓原有的文化基因繼續(xù)發(fā)展,使其在今天的土壤上,向未來展開一個新的起點;另外,還要將中國文化置于全球化的語境之中,研究它與其他文化的關系,使其成為正在進行的全球文化多元建構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我們過去從未遭遇,也全無經(jīng)驗的一個嶄新的領域。 ”
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怎樣辨析、繼承、發(fā)展古老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再將之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以獲得指向未來的新的生命力,的確是迫切需要回答的課題。黑塞對中國傳統(tǒng)智慧的融匯、轉(zhuǎn)化與創(chuàng)新,至少可以提供一個別致的參照視角。
從黑塞作品融匯中國文化的范例來看,關于中國思想對外國作家的影響是一個極有價值且極富潛力的課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學界對此也做出了很大努力,編著出版了一系列圖書,如 “中國文學在國外叢書”“外國作家與中國文化叢書”“中學西漸叢書”等,對伏爾泰、卡夫卡、龐德、史耐德、黑塞等作家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作了個案研究。但此研究還可以繼續(xù)深入,如托爾斯泰、歌德、井上靖等作家與中國文化的聯(lián)系。
在研究單個作家與中國文化的關系時,有必要做作家間的比較研究。比如在黑塞研究上,中國學界對他與同處20世紀、同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深厚的其他作家的比較研究較少,這無疑是一個遺憾。因為,只有從這些作家間的比較研究中,才可以多視角、多維度審察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蘊涵的精神資源。
比如赫爾曼·黑塞與艾茲拉·龐德。一為獲諾獎的德國作家與詩人,一為西方現(xiàn)代詩奠基者的美國詩人,兩人都極具國際視野,都反對西方現(xiàn)代文明,都對中國古代文化推崇備至。二人幾乎是同時關注中國思想,并都期望從這種異質(zhì)文化中汲取智慧,以期為沒落的西方社會帶來一線光明。龐德最初接觸中國文學時,就驚喜地宣稱中國古籍是一塊“新大陸”、一座“寶庫”,并預言中國古籍對于21世紀的西方將“如同希臘古籍對文藝復興一般巨大的刺激”,甚至提出歐美大學應該在教學大綱中用中文課程取代希臘文課程。龐德與黑塞的著作,都受到儒家與道家的影響,且在對待儒家思想方面,都首先抓住儒學中最為基礎也最為關鍵的“修身”環(huán)節(jié),強調(diào)個體的修養(yǎng)、“依我不依他”的入世哲學。
但黑塞與龐德的區(qū)別也很大。黑塞主要寫小說,且受中國道家思想影響大而持久;而龐德主要從事詩歌創(chuàng)作,受儒家思想影響大。龐德一開始受中國傳統(tǒng)詩學啟迪,建構英美現(xiàn)代詩體系,后來在其埋首五十多年創(chuàng)作的長詩《詩章》中,孔子則成為這部現(xiàn)代史詩建構的三大主干主題之一。在《詩章十三》中,儒家母題開始發(fā)軔,幾乎每行都指向儒學的核心概念,《四書》中的相關片語有機鑲嵌其中,成為潛文。隨后,《詩章》中儒學題旨不斷發(fā)展,在《詩章四十九》中,以山水、自然景物隱喻儒家倫理,暗合了儒家以山水“比德”的傳統(tǒng),深層意旨還是儒家以德治國的思想。
無論是黑塞、龐德還是其他重視中國文化的西方作家,他們有著共同的求索路徑,那就是在西方社會面臨困境時,才轉(zhuǎn)向中國文化,他們往往將自己的理想寄托于異質(zhì)文化,以構建自我身份。客觀事實是,這些作家不是漢學家,他們往往不懂漢語且大多沒來過中國,只是從中國典籍的譯文中汲取了至關重要的靈感和啟迪,再從事創(chuàng)作。這個精神勞作過程十分復雜,既包括誤讀與改寫,也涵蓋吸收與綜合。美國知名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曾于70年代創(chuàng)建了“誤讀”理論,影響深遠。布魯姆的“誤讀”觀是指一種改進或者修正,是后輩詩人對前人成果進行的新的闡釋、偏離與修正,是一種創(chuàng)造力。參照布魯姆的“誤讀”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黑塞對中國文化的融匯與創(chuàng)造。
誤讀,首先指錯誤地閱讀,或者閱讀錯誤的文本。比如黑塞首篇評論中國的文字,是介紹徳譯本中國抒情詩集《中國的笛子》,這本書的譯者漢斯·伯特格不懂中文,譯本是從他人的譯本改寫而成,某種意義上,書中詩篇是德國詩而不是中國詩。然而在黑塞眼中,這是“一本驚人的書”,并由此迷上了李白。
小說《玻璃球游戲》中主人公克乃西特的事業(yè)頂峰是一場“中國屋落成典禮”。中國屋的設計理念得之于《易經(jīng)》,在黑塞的理解中,中國建筑不只是棲身之處,還體現(xiàn)出與天地萬物的關系,擇地、朝向、形式都有嚴格講究,以合乎中國傳統(tǒng)宇宙觀。但黑塞始料未及的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思想中以維護安全為主的保守性與封閉性,也許恰好可以映射出中國現(xiàn)代化滯后的精神根源。
在黑塞作品中,對中國文化有很多改寫,也有很多盲點、誤判和過度詮釋,但同時又閃耀著創(chuàng)造、靈動的智慧之光。比如,《玻璃球游戲》中神秘的玻璃球游戲本來就十分抽象,再加上諸多玄奧的東方思想,讀者不可在學理上求全責備,將之理解為作家營造的精神烏托邦或許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