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
摘 要: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公安機關承擔著越來越多的職能。公安人員因為工作的特殊性,開始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因此解決這些問題成為了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從警察心理訓練的角度著手,概括性的總結了警察心理訓練的內容與方法,闡明警察心理訓練的重要性,針對我國目前警察心理訓練的現(xiàn)狀,提出完善我國警察心理訓練機制的幾點思考,改善我國警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警察的執(zhí)法能力,同時也為營造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心理訓練;心理訓練機制;
一、警察心理訓練概述
(一)警察心理訓練概念
心理訓練是指在心理學的指導下,采用專門儀器、動作等心理學手段,對訓練對象進行有意識的影響,使其心理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以達到最適宜的程度,滿足提高作業(yè)成績、增強身心健康需要的訓練技術。現(xiàn)如今,心理訓練被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yè)、領域,成為了一種普遍的訓練方法。警察心理訓練是指根據(jù)警察職業(yè)的特殊性結合警察自身的心理狀況,運用心理學的方法,通過不同的訓練內容,運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對警察心理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使其達到警察職業(yè)所需心理狀態(tài)的一種訓練活動,提高警察身心健康水平與工作能力。
(二)警察心理訓練內容
近年來,執(zhí)法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社會對警察執(zhí)法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警察在擁有基本心理素質的同時,也應具有相應的實戰(zhàn)心理素質與自我心理調節(jié)素質。因此,本文將警察心理訓練內容對應警察心理素質,可以分為基本心理素質、人際交往心理、自我心理保健三個訓練部分。
1.基本心理素質訓練
警察基本心理素質訓練重點是培養(yǎng)一名合格警察所需要的基本心理素質,包括警察的認知、個性、品德心理。目前,公安機關在警察基本心理素質訓練方面設置了許多訓練內容:記憶力、快速反應能力、職業(yè)價值觀、個性心理特征等訓練。
2.人際交往心理訓練
警察每天都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幫助群眾解決問題、同犯罪分子作斗爭、面對同事、家人、朋友等,警察面對的幾乎是社會上所有的人,因此也就決定了警察人際關系的復雜性。警察人際交往心理訓練主要是圍繞警務工作開展的,旨在提高警察的警務心理技能,此內容也是警察心理訓練的重點,主要有三個方面:與一般群眾交往訓練,與犯罪嫌疑人交往訓練,與證人、被害人交往訓練。
3.自我心理保健訓練
警察面對著工作、生活的各種壓力,內心郁積著許多不快,自我心理保健訓練能夠使警察內心找到新的平衡支點,對警察的心理健康有著積極作用。開展自我心理保健訓練能夠培養(yǎng)警察在警務活動中的自我心理調整能力,預防心理疾病,主要包括心理放松訓練、心理控制訓練、心理應激訓練,改變民警消極、非理性認知,建立積極的認知系統(tǒng),提高民警自我控制能力。
(三)警察心理訓練方法
警察心理訓練在訓練情境的設計與訓練手段的選擇上應緊貼民警生活實際與警務工作實踐,采用活動、體驗、分享感悟的模式,使學員在趣味性活動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根據(jù)警察心理訓練的內容,結合警察個體心理特征和團體心理特征,心理訓練方法分為以下兩種:
1.個體訓練
個體訓練是對警察進行個別心理訓練,根據(jù)警察心理訓練內容,進行分階段的心理訓練。在正式入崗前,進行崗前心理訓練,使其具備合格的人民警察所具備的基本心理素質;正式入崗后,接受任務前后對其進行針對性心理訓練;在整個職業(yè)過程中,進行定期心理訓練,注重心理保健,使警察學會自我訓練。
2.團體訓練
基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團體協(xié)作對公安工作具有特殊作用,所以要對警察群體進行團體心理訓練。一是模擬實戰(zhàn)心理訓練法,主要是模擬公安工作中經常出現(xiàn)的情況,如模擬外部環(huán)境,模擬內部環(huán)境,使受訓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強警察團體的心理素質。二是定期開展心理訓練課程,建立終身心理健康訓練,使受訓人員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質。
二、警察心理訓練的必要性
(一)開展心理訓練是提高警察心理素質與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
警察基于職業(yè)的特殊性,經常處于應激狀態(tài)中,精神負荷重、身心疲憊,心理健康狀況不佳,而警察的心理素質對警察執(zhí)法能力的發(fā)揮起著重要作用。很多警察缺乏心理方面的訓練。所以,通過警察心理訓練,可以改善警察心理健康狀況,彌補警察原有的個性心理缺陷,提高警察的心理素質。
(二)開展心理訓練是提高警察適應實戰(zhàn)環(huán)境、提高實戰(zhàn)能力的要求
臨危不亂、處變不驚、迅速做出排除危難的決斷,是一個優(yōu)秀人民警察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針對日常警務活動中經常要面對的場景,通過設置模擬的實戰(zhàn)環(huán)境進行行為心理訓練,能有效提高警察的心理承受能力、應變能力和處置事件的能力。
(三)開展心理訓練是消除警察疲勞、改善警察心理機能的要求
警察經常處于超負荷的工作環(huán)境中,心理和生理往往處于疲憊狀態(tài),因此必須亟待解決警察的這種工作狀態(tài)。警察心理訓練中不論是個體訓練還是集體訓練都能夠很好的使警察徹底放松、使警察在訓練中消除疲勞、改善警察心理機能,在訓練中快速成長、快速提升。
(四)開展心理訓練是警察心理教育的必然趨勢。
心理訓練已成為國外警察培訓的重要內容,我國公安部也正逐步將民警心理訓練納入“三個必訓”體系之中。開展對警察心理訓練內容和方法研究,為警察心理訓練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jù)和實踐經驗,同時也將促進我國警察心理訓練的發(fā)展。
三、我國目前警察心理訓練現(xiàn)狀及分析
目前,警察心理訓練在我國仍處于初級階段,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訓練方式、方法脫離實踐
心理訓練是以提高心理素質為最終目標的。在心理訓練過程中,部分公安機關為了訓練而訓練,理論教學與實戰(zhàn)訓練嚴重脫節(jié),訓練宗旨未能體現(xiàn)教學、訓練、實戰(zhàn)一體化思想,訓練內容僅包含理論知識的介紹或僅限于一般性心理素質的訓練,忽視了心理素質測評、心理能力訓練和心理行為等基本訓練內容,心理訓練方案中情景的設計脫離公安工作、生活的實際情況,導致警察職業(yè)所需要的特殊心理素質以及心理控制及調節(jié)能力在警察培養(yǎng)過程中的缺失,缺乏實戰(zhàn)性與實效性。
(二)訓練內容相對落后
第一,訓練課程設置不合理。首先,公安機關將心理訓練簡單認為是開設心理學課程,訓練內容忽視警察職業(yè)內部不同分工的特殊性引起的不同訓練需求;其次,課程時間過短,沒有形成理論講授與實戰(zhàn)模擬訓練相結合,而且對心理訓練的主要內容未能進行針對性訓練。最后,課程服務對象具有局限性,主要面對初任警察和晉升警察,且集中在發(fā)達地區(qū)和大中城市,邊疆地區(qū)和小城鎮(zhèn)的警察難以接受心理訓練。
第二,訓練教材相對滯后。目前,公安機關開展警察心理訓練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教學方法多以“滿堂灌”的教法為主,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即使教學大綱要求有實踐課的教學比例,但由于絕大多數(shù)訓練人員并非來源于公安基層實戰(zhàn)單位,其自身的實戰(zhàn)能力不強,很難做到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專業(yè)訓練人員缺乏
目前,專業(yè)訓練人員的缺乏成為制約警察心理訓練效果的主要原因。目前,從事警察心理訓練的人員各有其優(yōu)勢和不足,有些訓練人員專業(yè)理論知識豐富,但參與公安實戰(zhàn)的機會少或沒有實戰(zhàn)經驗;有些訓練人員專業(yè)理論知識不足,理論和實踐脫節(jié)。同時,訓練人員專業(yè)水平參差不齊,影響訓練效果,而且受訓人數(shù)一般較多,專業(yè)化程度不高的訓練人員還會給團體受訓成員帶來傷害。
四、完善我國警察心理訓練機制的思考
開展警察心理訓練對公安機關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針對我國警察心理訓練的現(xiàn)狀,提出完善我國警察心理訓練機制的幾點思考:
(一)訓練方式、方法要與實戰(zhàn)訓練相結合
警察心理訓練的核心是培養(yǎng)、提高警察的職業(yè)心理素質,因此警察心理訓練必須圍繞警務實際工作展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公安教育“教、學、練、戰(zhàn)”一體化的訓練思想指導下,以“學為用,練為戰(zhàn)” 為訓練宗旨,圍繞公安一線的實際情況制定心理訓練目標,形成了適宜的警察心理訓練模式。
(二)訓練內容與時俱進
警察心理訓練的目的在于為警務活動服務,因此,訓練內容必須貼近警務實踐,保證訓練效果。
第一,課程應包括基本訓練課程與特殊訓練課程。課程設置循序漸進,訓練內容系統(tǒng)全面,涉及警察應具備的全方位能力,如認知、個性、品德、人際、心理應激、心理控制等方面的心理訓練,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警察所需的基本心理能力。針對不同警務工作設置不同課程,結合警察個體情況,進行針對性訓練。同時將課程服務對象擴展到各個警種、各個地區(qū),建立全國性的警察心理訓練體制,面向全國范圍內的各類警察。
第二,統(tǒng)一警察心理訓練教材,改變傳統(tǒng)教材編撰模式,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以教學大綱為參考,加大實踐課教學比例,聘請基層民警加入教材的編撰與教學工作,豐富教材案例,通過實際案例,提高警察心理水平。
(三)加強訓練隊伍專業(yè)化建設
訓練隊伍專業(yè)化是開展警察心理訓練工作的前提條件。一方面,公安機關應加快建立專業(yè)化訓練隊伍,制定訓練人員培養(yǎng)計劃,讓訓練人員參與基層工作,接觸警務實戰(zhàn),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公安機關加大專業(yè)訓練人員的聘用力度,與社會訓練機構開展合作,聘用專業(yè)訓練人員作為訓練的輔助力量,保證心理訓練對提高警察身心健康水平和執(zhí)法能力的效果,促進我國公安心理訓練專業(yè)領域的不斷拓展。
目前,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zhàn),而警察心理訓練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我國公安機關改善警察心理健康和提高執(zhí)法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公安機關應順應趨勢,把警察心理訓練作為公安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強化警察心理健康意識和心理應變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戰(zhàn)斗力強的隊伍,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陳真,鄭友軍.警察心理素質及其訓練[M].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2] 郭文晉.警察心理訓練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警察實戰(zhàn)訓練研究,2009.
[3] 皮華英.警察心理訓練內容與方法初探[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8.
[4] 張佳佳.我國警察心理訓練的現(xiàn)狀及展望[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2.
[5] 曹斐.公安院校警察心理訓練課改進對策—以新疆警察學院為例[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6.
[6] 韓海擴.警察心理訓練及內容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2.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