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寧
摘要:《石榴石手鐲》是俄國白銀時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作家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庫普林的杰出代表作。小說講述了小職員熱爾特科夫對公爵夫人薇拉真摯而無望的愛,完美演繹了作家創(chuàng)作中一貫青睞的愛情主題。在表現(xiàn)這一主題時庫普林藝術地使用了象征手法,賦予了作品中一些事物、景物、人物等深刻的象征內涵,使作者筆下的愛情更加深邃、雋永、引人回味。
關鍵詞:愛情主題;象征手法;《石榴石手鐲》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庫普林(1870-1938)是閃耀在俄國白銀時代文壇上的一顆耀眼新星,被譽為“俄羅斯的莫泊?!??!妒袷骤C》是發(fā)表于1911年的一部愛情主題的短篇小說,故事中的小人物熱爾特科夫對貴族女性薇拉一見傾心,從此開始了長達八年之久的痛并快樂的單相思。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二者并無直接接觸,熱爾特科夫一直一廂情愿地通過匿名信的方式向薇拉訴說自己熾烈的愛慕之情,并在薇拉的命名日時奉上了家傳的石榴石手鐲作為禮物。薇拉的哥哥尼古拉和丈夫瓦西利在得知這件事情后出面找到了熱爾特科夫,奉勸他立刻終止這種不道德的行為,而薇拉本人也在電話中要求熱爾特科夫馬上結束這令她厭惡的輕浮行徑,最后熱爾特科夫遵從薇拉的意愿,自殺殉情。
一、愛情主題
在庫普林的創(chuàng)作中愛情主題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柏拉圖式的愛情故事一再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并在1911年寫的《石榴石手鐲》中得到完美體現(xiàn)”。在庫普林看來愛情是人性中所有美好的集中體現(xiàn),是偉大與圣潔的代名詞,在愛情面前自尊、榮譽、地位,甚至是生命都可以被犧牲。熱爾特科夫與薇拉只有數(shù)面之緣,卻沉默而無望地愛了她八年之久,在這八年的時間里薇拉從一個少女到嫁為人婦,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薇拉公爵夫人當年對丈夫那份癡情早已化為忠貞不二的友誼了”。但是反觀熱爾特科夫,時間在他這里呈現(xiàn)出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八年的時間彈指一揮而過,在這無數(shù)的日夜里,充斥在他生命中的全部就是對薇拉的愛。他在信中毫不保留的向自己的“繆斯女神”表達那卑微而又真摯的愛。他偷偷收藏薇拉遺落在舞會上的手絹,無數(shù)次地吻那封薇拉向他表示拒絕的短簡,薇拉成為了他個體存在的全部意義。為了這份愛情,他甘愿獻出自己的一切,所以在薇拉對他表示厭惡并請求他不要再打擾自己的生活時,他毫不猶豫的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死亡也不能終結他對薇拉的愛,在自殺之前,他給薇拉寫的最后一封信中,他一如既往地向薇拉表示自己那真摯的愛意,稱薇拉為自己生命中唯一的歡樂、安慰和思念。而熱爾特科夫臨死前的唯一愿望,就是希望薇拉能在偶爾憶及自己的時候,聆聽一下貝多芬D大調第二奏鳴曲第二號,他想用這廣板而熱情的曲調,向薇拉述說自己這熱烈而永恒的愛情。
對于庫普林來說“愛情應當是悲劇。是世界上最深的奧秘”。熱爾特科夫的愛情圣潔而偉大,是世上所有女人夢寐以求的那種可以跨越生死,值得永生銘記的感情。同時熱爾特科夫的愛情又絕望而悲傷,在有生之年他愛而不得,備受煎熬,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死后,他真摯的愛終于打動了薇拉的心,但是死亡卻讓他們天人永隔。對于薇拉來說,她與一段世所罕見的真摯而忘我的愛情擦肩而過,愛情的悲劇隨著熱爾特科夫的死亡已然覆水難收。在庫普林筆下愛情因為歷經磨難而越發(fā)煥發(fā)出圣潔的光輝,熱爾特科夫對薇拉那“謙遜而忘我的愛情”感傷而不絕望、炙熱但不淫穢,書寫出了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愛情贊歌。
二、藝術表現(xiàn)
在《石榴石手鐲》中庫普林藝術地使用了象征手法來表現(xiàn)作品中的愛情主題。象征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一種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通常基于事物間的特定聯(lián)系,用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達作者抽象的思想感情,象征手法又可以被細分為景物象征、事物象征和人物象征等。在《石榴石手鐲》中庫普林賦予了其中的景物、事物與人物獨特的象征內涵,蕭索的秋天、廣板而熱情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二號第二小節(jié)、具有神奇魔力的石榴石手鐲等都具有更深層次上的象征意味。
石榴石手鐲作為小說的題目,具有深刻的象征內涵,在第五小節(jié)庫普林對它的外觀進行了細致的描寫,手鐲是空心的,由成色很低的金子煉成,外側鑲滿了粗糙的石榴石。從外表來看,這串手鐲連普通都算不上,但是在鏤空的手鐲的芯中卻有一顆奇異的綠寶石,周圍環(huán)繞著五顆異常美麗的半卵形石榴石,當薇拉隨手把手鐲在燈光下翻過來時,從這石榴石的內部“突然冒出美麗的深紅色的活生生的火苗來”。在作者的筆下,石榴石手鐲與熱爾特科夫存在了某種隱秘的聯(lián)系,熱爾特科夫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地位卑微、經濟窘迫,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人物,但是在他的內心中卻燃燒著純潔而熱烈的愛情的火苗,就像那串石榴石手鐲一樣,粗糙的外表下是一顆如寶石般可貴的心和讓世人均為之贊嘆的愛情。同樣小說的題詞“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作品第二號之二)。廣板、熱情的。”也被庫普林賦予了別樣的象征含義。熱爾特科夫在自殺前給薇拉的最后的信中,懇請薇拉在想起自己時聆聽這首奏鳴曲,實則是將自己對薇拉的愛灌注到了這首緩慢而熱情的曲調中,即使在同生命告別的悲痛時刻,熱爾特科夫心中仍舊充滿對薇拉的愛與贊美,他借這首鋼琴曲來表達自己生前和死后的心愿“愿你的芳名永遠圣潔”。這首貫穿小說的奏鳴曲的旋律,實則是象征著一種莊嚴、隆重、緩慢而又永恒的偉大愛情,甚至死神也對它無可奈何。此外,在表現(xiàn)熱爾特科夫的愛情悲劇時,庫普林設定秋季為這個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背景,也是大有深意的?!皫炱樟植粌H詩意地描寫了大自然的靈性,而且賦予大自然以人的愛憎”,在小說的一開始秋季就被籠罩在了一層神秘而凄涼的氛圍下,陰郁連綿的秋雨和狂躁肆虐的秋風使海上的船只迷失了方向,漁夫因此在大海中葬送了性命,敏感多疑的人們紛紛搬離海邊的別墅,急忙回到城里去了,徒留一地的狼藉,更添秋季的感傷。在這里,季節(jié)與景物被賦予了某種隱秘的預示能力,開篇描述的籠罩在死亡陰影下的秋季,暗中喻示了熱爾特科夫愛情的悲劇,小說中飽經磨礪而又充滿睿智的老人阿諾索夫將軍也對這飽含秘密的秋天發(fā)出無限感慨,一邊不停的重復“是啊……秋天,秋天,秋天”,一邊若有所思的搖頭不止,似是在為什么感到惋惜而悵然,而后面發(fā)生的一切也恰恰印證了老人的隱憂,隨著熱爾特科夫的自殺,薇拉也失去了“那種女人們所幻想、男人們無法獻出的愛情”。庫普林這一系列象征手法的藝術運用,使得作品中的愛情內涵更加豐富,深刻,煥發(fā)出無限的思想魅力。
三、結語
愛情在悲劇中變得高尚和偉大,真正的愛情可以戰(zhàn)勝痛苦,跨越生死,《石榴石手鐲》中委婉動人的愛情故事是庫普林給世人留下的寶貴文學財富,也是對世人的一種警醒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