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琳
在高血壓界一直有個爭論:一說血壓中的高壓高了更危險,更難治;另一說血壓中的低壓高了更危險,更難治。到底哪個說法是正確的呢?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準確,應該是:低壓高了較難治,高壓高了更危險。
收縮壓與舒張壓
平時所說的高壓與低壓,正式的名字稱為收縮壓與舒張壓,與心臟的收縮期和舒張期相對應。心臟收縮射血時,大動脈會擴張容納血液,此時血液施加給動脈血管壁的最高壓力就是收縮壓。心臟舒張時,主動脈瓣關(guān)閉,動脈系統(tǒng)在自身彈性下回縮,擠壓血液繼續(xù)前行,此時動脈血管壁施加給血液的最低壓力值就是舒張壓。
收縮壓升高更危險
衰老、疾病、吸煙、肥胖等多種原因都可以改變動脈血管壁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引起動脈血管壁增厚及鈣化,彈性降低。當心臟收縮時大量血液涌入動脈,而動脈不能相應擴張膨脹容納血液,外周阻力加大,將會導致左心室增厚、心力衰竭等心功能受損疾病,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動脈破裂出血。
而且人體收縮壓的壓力大于舒張壓,對身體血管和器官的影響也更大。過高的血壓會加速血管的硬化過程,血管硬化又會加重高血壓的病情,形成惡性循環(huán)。臨床中的研究資料表明,收縮壓升高的危險程度超過舒張壓的升高,發(fā)生腦卒中及病死的概率都要更大。
舒張壓升高難治療
發(fā)病原因:單純的舒張壓高主要多發(fā)于中青年人。不少年齡在50歲以下的中青年人收縮壓很正常,只在130毫米汞柱左右,但舒張壓卻能達到100毫米汞柱以上。這是因為很多中青年人壓力過大,工作勞累,身體肥胖,導致體內(nèi)激素紊亂,腎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使全身的小動脈收縮。當心臟收縮射血的時候,中青年人的大動脈彈性較好,較容易擴張容納血液,所以收縮壓表現(xiàn)不高。但在心臟舒張時,大動脈回彈有力,但小動脈收縮,阻力增加,此時的舒張壓就會增加。單純舒張壓高如果不經(jīng)控制,會轉(zhuǎn)為收縮壓升高,預后會很差。如果無法消除病因,僅靠藥物很難獲得滿意的療效。
改善生活方式:中青年的舒張壓升高主要是因為壓力過大、缺乏運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的,所以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療的重點,做到規(guī)律作息,清淡飲食,加強運動,忌煙忌酒,消除緊張壓力,才能降低血壓。
藥物治療:如果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仍然難以降低舒張壓,就要考慮藥物治療??梢赃x擇β受體阻滯劑(洛爾類)藥物,在降低舒張壓的同時還可以降低因腎素水平高引起的心率加快。而ACEI(普利類)或ARB(沙坦類)藥物可以減輕動脈血管平滑肌張力,抑制血管重構(gòu),改善動脈彈性,降低舒張壓。
一般來說,人體對收縮壓高的耐受性較好,多數(shù)人沒什么感覺;而對舒張壓升高較敏感,容易有頭昏、胸悶的感覺。但無論是收縮壓升高還是舒張壓升高,都能造成人體器官的損害,所以應該好好控制血壓。高血壓的治療要以改善生活方式為基礎(chǔ),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選用降壓藥。在用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或藥師。